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对语文课堂教学创设情境的反思
引入课文的情境之中, 本无可厚非。 但一 味地追求表现手段, 讲究课堂气氛而忘
却了语文教学的本质, 对此我不敢苟同。
古诗《 赠汪伦》 的教学中, 在学生 理解诗意后 , 老师先请学生画一画或 演一演李白与汪伦分别时的情景 , 当 老师请学生表演和展示画作之后。 老
预料之外 , 却也在情理之中。 这一笑 , 笑
说:’ ‘ 那让我们高兴地和小鸭一起来游
一游吧。 ”
教学中的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这样的
手段既符合低段孩子的认知水平, 也 符合他们喜欢动画片的年龄特征 , 的
【 反思]我在听到老师说“ 让我们与
小鸭子一起来游一游吧” 的时候 , 心里 一阵高兴, 想这个时候老师让孩子听
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 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小学生 ”
正处于幻想的年龄阶段 , 他们是最具
读书人 )你读。第一节读完 )第二节 (
谁读? 又约 30 秒确定第 2 位读 书 ( 人 )第三节……
教学月刊
课堂
触动心灵, 语文课就该有语文味呀‘
以假乱真 画。 老师前后一共放了五遍动画。
本诗创作背景的了解、句意的理解和比
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 渗透和
整合中开阔视野 ,提高学习效率 , 初 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 的语文实践
物手法的运用上, 让学生多读, 或许读着 读着, 友人间真挚纯洁的深情体悟到了; 读着读着, 无形的友谊也许变为生动的 形象了。 不读, 谈何深入理解, 不品, 何以
为什么用了省略号呢,请观察这些
师:太阳公公说得好吗?请学着太
让语文课堂回归语文本真——关于几个教学片段的思考
础。 ( 怎样确定观测点 ?就需要学生去查资料去完成 。 ) 5 .“ 前置作业 ”要有激励性 对 学生毫不吝惜地 鼓励 ,可 以让 学生获得更 多的学习动机 ,从教师对别 人 的表扬 中找出 自己的差距,这是一个学习的机会 ,也是一种评价的方式 。在 课堂上尽可 能提供机会让学生呈现作业成果, 让他们的劳动有所获也要有所用, 学 生完 成作业的兴致才能得以保持,学生才乐于去做,才能让学生取得更大 的 自 信 ,更有成就感 ,更加乐学 。 6 体现一个根本——有效性: 什 么样 的前置性作业是有效 的?( 1 ) 能够 为课 堂学习打下一定 的基础 , 培 养 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和 良好的学习习惯:( 2 ) 能够让学生初步 了解学 习内容 ,便 于从整体上把握新知识,使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 ;( 3 ) 能够让学生学 习 更多的课外知识内容,拓展视野,增长知识;( 4 ) 能够给予学生更多 自主学 习的 空间,课外的充分研究可以让课堂 内容更丰富 ,课 内的学习更具深入 ,课 内的 交流更具宽泛。( 5 ) 能够把课堂还给学生 ,学生更有成就感,更加乐学。 7 、就数学学科而言是否每天都要设计前 置性作业? 前置作业应根据 教学 内容 、教 学 目标来选择 和设计,并不 是每个 内容 都 适合布置前置作业 的。关键在于前置作业是否有效 。 以上是我在 生本教学 中的一 些肤浅 的做法 ,生本之路才 刚开始,希望我 们能一如既往地在教育 改革路上灌溉 出这朵 “ 生命之花 ”。 谢谢 大家,如有不对 的地方请各位谅解 。 参考 文献 : 【 1 ]《 数学课程标准》 ( 2 o l 1 年版 ) 【 2 ]《 教育走向生本* ( 郭思 乐著 )
让语文课堂回归语文本真
关于几个教学 片段 的思考
6 2 1 0 0 0 四川省绵阳市富乐实验小学 李春梅
小学语文教学需要返璞归真
小学语文教学需要返璞归真在当今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也在经历着种种变革和创新。
然而,在追求新颖和高效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忽略了一些最本质的东西?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需要返璞归真,回归到语文教育的原点,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扎实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什么是“返璞归真”的小学语文教学?简单来说,就是要摒弃那些过于形式化、功利化的教学方法,回归到语文的本真,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学生对语文的深入理解和热爱。
一方面,过度追求成绩和分数,导致教学变得功利化。
教师往往侧重于应试技巧的训练,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而忽略了对课文内容的深入解读和情感体验。
这种做法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烦情绪,无法体会到语文的乐趣和魅力。
另一方面,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滥用也影响了教学效果。
诚然,多媒体可以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但如果过度依赖,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削弱他们对文字本身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例如,在一些课堂上,大量精美的图片和视频充斥着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们被这些外在的形式所吸引,却没有真正静下心来阅读和思考文字的内涵。
那么,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返璞归真呢?首先,要重视阅读。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通过阅读,学生可以积累词汇、提高语感、培养思维能力。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读经典作品,不仅要读课本上的文章,还要广泛涉猎课外书籍。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让他们能够理解作者的意图,感受作品的情感。
可以组织阅读分享会,让学生们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其次,注重写作训练。
写作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学生表达自我、展示个性的重要方式。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材,鼓励他们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不要过于追求华丽的辞藻和复杂的结构,而要注重内容的真情实感。
可以通过写日记、小作文等形式,让学生养成写作的习惯,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语文(心得)之回归语文本真,提高课堂实效——《坐井观天》课例研究报告
语文论文之回归语文本真,提高课堂实效——《坐井观天》课例研究报告活动缘起:课程改革十年来,给一向沉闷的语文课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师生关系融洽了,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真可谓教学形式“百般变化”,教学方法“花样百出”,课堂讨论“百家争鸣”,成果展示“百花齐放”……老师们却时常感慨:“语文到底怎么了?”静心审视,语文课堂有时候呈现出来的其实是一种“草盛豆苗稀”的虚假繁荣,越发觉得语文课似乎失去了它的本真。
为进一步提高本校校本教研活动质量,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深化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提升本校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在教研室的引领下举办本次以“回归语文本真提高课堂实效”为主题的农村小学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
前期准备:在卢龙星校长的带领下,我校为筹备此次活动,做了大量人力和物力的准备。
专门修建了可以同时供几百人听课的大教室;专门为本次活动排出了语文老师周二下午的空课时间,便于教研组进行研讨。
在教研室专家林爱娟、应向红、胡关贤老师的专业引领下,做了数次的教学尝试。
活动过程:一、主持引领:林爱娟应向红胡关贤二、课堂观察教学内容:《坐井观天》(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教学目标:1 认识“沿、际、信”3个生字,能把“沿、信、抬”这3个左窄右宽、右边都带有“口”字的生字书写工整;2初步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能抓住“一百多里、无边无际、大得很”等关键词感受“天”的大;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所包含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对话,并尝试复述1-5段课文内容。
三、反思研讨第一次课堂实录片段:【课件出示词语】抬头回答青蛙弄错还有无边无际不信井沿师:谁会读这些词?生:(一学生站起来读,全部读正确)师:“还”字还可以读什么?组什么词?生:huan(第二声)送还,还给师:用“信”字组词,在写“信”的时候,哪一横最长?书空。
师:(演示课件)井口的边叫井沿,桌子的边叫--生:(默不作声,全都好奇地盯着课件上那张漂亮的桌子瞧)师:桌沿,帽子的边叫--生:一个学生猜测性地嘀咕“帽沿”?【读课文,了解争论点】师:坐在井里的青蛙看到小鸟,就问--生:你从哪儿来呀?师:小鸟回答说--生: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师:接下去青蛙和小鸟之间发生了一点事,请大家继续往下读4-7自然段。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读《让语文安静—严华银讲语文》有感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读《让语文安静—严华银讲语文》有感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读《让语文安静—严华银讲语文》有感针对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喧嚣与流弊,严华银在这本书中提出让语文安静的观点。
他建议从本源问题出发,整合力量,研究这门课程存在的“合法性”。
我对于书中的一些篇章感触颇深,现略加阐述。
课堂该解决什么问题问题导入、问题引领和问题解决类的课堂已经为广大教师所公认并追求。
在课堂中解决问题原本无可厚非,可解决的是些什么问题和解决谁的问题却值得思考。
现在语文课上解决的问题大多是教师预设的,这类问题若符合学情尚好,可大多并不如此。
要学生来回答这些不符合他们需求的问题,又怎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课堂上学生自然会觉得索然无味。
满堂灌或满堂问的课堂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课堂。
既然以学生为主体已成为我们的共识,那么课堂上自然就要解决学生的问题。
可学生的问题不会凭空而来。
只有事先学习了,才能发现并提出问题。
教师也只有事先收集和整理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找出需要在班级授课制这种模式下集中解决的问题,从而确定教学的目标和方法,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从这一点上说,确定“教什么”比选择“怎么教”更重要。
这样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判断能力,还要储备相关知识。
这样一来课堂就会存在变数,这也许是很多教师不愿试水的原因。
但这样做的确能真的将课堂还给学生。
教师也能更好地扮演自己的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角色。
而要能尽可能地在课堂上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就需要教师独立备课,深入研究教材。
这既是尊重学生,也是坚守“自我”。
部分教师现在已经习惯了参考教参或人云亦云,唯独缺少自主思考。
试想,假如教师自己都无法对教材形成完整并独到的见解,又怎能找到合适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学懂教材呢?让学生成为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学生才有学习的激情;让课堂成为学生解疑和生疑的主场,学习才有一定的效果。
应该进行深度语文学习他在书中详细地讲述了自己教授《一碗阳春面》时的具体做法。
听语文本真教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加了语文本真教学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以下是我对语文本真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语文本真教学强调的是回归语文的本质。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语文的本质——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
语文本真教学倡导的是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文,通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种教学理念让我意识到,语文教学不应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应该关注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在语文本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发生了转变。
不再是单纯的传授者,而是引导者和参与者。
教师需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创造。
这种教学方式让我感受到了教师的角色转变,也让我明白了教师的责任重大。
我们需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其次,语文本真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石,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本真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包括经典文学作品、现代文学作品、科普读物等。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同时,阅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这次培训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阅读对学生的重要性,也明白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此外,语文本真教学强调写作的实践性。
在以往的教学中,写作往往被视为一种技巧性的训练,而忽略了写作的本质——表达和交流。
语文本真教学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这种教学方式让我看到了写作的真正价值,也让我明白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从而写出有深度、有温度的作品。
在语文本真教学中,我还体会到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互相启发、互相借鉴,共同进步。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求真务实,回归语文教学本真
求真务实,回归语文教学本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认真地品味也折射出令人深思的问题,如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越来越淡,架空分析充斥教学等。
为了更好地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师要求真务实,还语文课以本色,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语文课堂与生活的联系,让语文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才能真正体现语文学习的价值,才能更好地赋予语文课堂生命的活力。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下面,笔者根据自身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求真务实,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
一、在语文教学中,更加突出其人文性语文新课改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也进一步强调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
但是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将语文教学放在其工具性上而忽视了其人文性,使得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对学生的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发挥。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将语文文本中涉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更好地体现出来,用情感去感染学生,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这样不仅能突出语文学习的魅力,还能更好地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在此过程中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小学语文教学回归本真。
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小学语文《金色的脚印》这节课的教学中,部分语文教师将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字词的认识以及文章段落的分析上,这就主要强调了语文学习的工具性而忽视了语文本身的人文性。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笔者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更好地结合起来。
在课堂上,笔者引导学生体会老狐狸救小狐狸的做法,感受到老狐狸和小狐狸之间的不可割舍的亲情,进而引导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关怀、爱护,激发学生回报父母的情感,与此同时,笔者还让学生体会到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
回归高中语文教学本真
回归高中语文教学的本真有名家曾说语文教师就要是个杂家,最好是像诸葛亮那样上晓天文,下晓地理的全才,对语文教师的要求就足以证明语文课不好教。
正因为语文教师的“杂”才导致语文课失去了语文味,他们把学生当成了接收知识的机器,片面认为只要是知识,就统统教给学生,并美其名曰课外延伸拓展。
也就出现了拓展越多,课堂距离语文味越远,学生领悟到的语文知识就越少,参与学习的能力就越浅的语文课堂现象。
经历不同语文教学理念的困惑之后,我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的任务应该是找回课堂教学时的语文味。
在教学实践中,我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力求找回久违的语文味。
一、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要有文本意识受高考的影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有人曾大胆提出语文教学不要课本(即文本),只要讲透知识点,巩固知识点,再积累点答题方法和技巧就可以了,这是功利型语文课的表现。
后来的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学生对枯燥的语文知识根本没兴趣,即使读到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也索然无味了。
分析其中的原因,大多是因为语文课堂上学生没有真正体味到语文学科的美,更没有品到语文学科的味。
这就像吃荔枝,别人本来就没吃过鲜荔枝,你只是一味地夸赞荔枝如何的色香味美,别人也只能是把你的夸赞当虚夸,只有让他亲自尝到了鲜荔枝的味道,不需要你夸赞,他自然知道好吃还是不好吃。
语文课堂也如此,当学生从语文学习中感受到了真正可口的味道之后,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学习时要引导学生去感悟语文的美,在语文学习中去培养发现这种美的能力。
其实,语文的美就在那些优美的字词句段中,如何让学生去感悟这些美,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去引导了。
语文学科的知识包罗万象,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就会得到不同的知识收获,比如同是《红楼梦》,医生就是它是医学著作,建筑学家就它是建筑学著作,烹饪专家说它是烹饪专著,但从语文学科角度来讲,我们就只能把它当文学著作,把它当作语文阅读材料,只能引导学生从语言和文学的角度去解读,去拓展。
返璞归真教语文读后感
返璞归真教语文读后感以前我总觉得语文教学嘛,就是按照课本和教学大纲,按部就班地把生字词、课文分析、写作技巧一股脑儿地灌输给学生就得了。
可这本书就像一盆冷水,“哗啦”一下把我这种错误的观念给浇灭了。
书里强调返璞归真,这可太对我的胃口了。
什么是返璞归真呢?在语文教学里,就是让语文回归它最本真的样子。
就好比我们要教孩子认识一个苹果,不是只告诉他们这是苹果两个字,还有苹果的营养价值之类干巴巴的东西,而是把一个真正的苹果拿到孩子面前,让他们去看、去摸、去闻,甚至咬一口尝尝。
在语文教学里,那就是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文字背后的东西。
书中提到的很多教学实例都特别接地气。
比如说教古诗词的时候,不是光讲那些生僻的字词解释和诗句翻译,而是让孩子们想象自己就是诗人,站在那个写诗的场景里。
我就想啊,要是我小时候老师这么教我古诗词,我肯定不会觉得那些诗那么枯燥难背了。
我仿佛看到一群小娃子摇头晃脑地,像古代的小书生一样,真正地走进了诗词的世界,感受着诗人的喜怒哀乐,那画面简直太有爱了。
而且,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语文和生活那可是紧紧相连的,就像鱼和水的关系。
语文不是只存在于课本和课堂上的,它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街头巷尾的招牌、人们日常的对话,甚至是网络上那些流行的段子,都是语文。
那我们教语文的时候,也得把这种生活的气息带进去。
不能让学生觉得学了语文,只能应付考试,而是让他们知道,语文能让生活变得更有趣、更有滋味。
不过呢,我也在想,书里说的这些理念确实好,但在实际的教学环境里,要完全做到返璞归真可能也有点难度。
比如说现在的教学进度安排得紧紧巴巴的,考试的压力又像一座大山压在老师和学生的头上。
但这并不代表就不能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呀。
本期视角:学科教育——清简:语文教学的本真回归
的 生 命 意 义 在 于 其 个 性 潜 能 的 充 分
而 自由 的 生 长 .失 去 了 这 一 核 心 价
秉 承什 么样 的教 育思 想 与 教 学 主 张 对 于我来 说 . 简单 的生活 . 清 简 的 语 文 教育 . 着 实 是 一 种 令 人 向往 的 自由 境界 。 周 国平 先 生 说 : “ 在 五 光 十 色 的 现代世界 中. 让 我 们 记 住 一 个 古 老 的 真 理 :活 得 简 单 才 能 活 得 自由 。 ” 同
的思 考 . 触动你的认识 . 为你 的 课
堂 教 学 释 疑 解 惑 .推 动 教 学 方 式 的转 变 .走 出 一 条 敢 试 敢 闯 的 新
的语 文 素 养 ” . 数学教学“ 应 使 人 人
都 能 获 得 良好 的 数 学 教 育 .不 同
的人 在 数 学 上 得 到 不 同 的 发 展 ” .
面 上 分 析 了 数 学 教 学 改 革 的趋 势
和方 向, 思 考 了数 学 思 想 、 数 学 文
如 何 让 学 生 受 到 良好 的 学 科 教 育 .解 答 各 学 科 在 教 育 教 学 实 践 中 产 生 的 疑 惑 .是 我 们 安 排 这 期“ 学科 教 育 ” 的 出 发 点 下 面 的 三 篇 文 章 .薛 法 根 老 师 解 答 了 本
小擎教学研 纪
本 期视 角 : 学科教 育
策划 人语 : 新 课程标 准提 出 : “ 义 务 教 育 阶 段 的 教 育 教 学 应 面
向全 体 学 生 .让 学 生 掌 握 基 础 知
其 他 学 科 同 样 也 有 其 自身 所 追 寻
的 目标
和 策 略 : 仲 广 群 老 师 则 在 中观 层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吧论文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吧摘要:语文课堂教学正在悄悄发生着变化,作秀课、精讲课、学案课,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本文从自身语文教学的角度出发,谈了自己对于语文教学的四点感悟即:吃透文本,游刃有余;重视朗读,实现学生与作者的心灵沟通;含英咀华,口吐莲花;语文教师要做杂家,广泛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解读文本重视朗读丰富语汇口吐莲花提高素养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c)-0199-01经过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再联系目前我身边的语文教学现状,我最大的感慨是:语文教学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因此我呼唤语文教学应回归本位。
以下是笔者对语文教学的四点感悟。
1 吃透文本,游刃有余文本的准确解读是教师最基本的需要。
只有教师先深入、细致、广阔、多维的理解了文本,吃透了教材,深刻理解了文本的内容,要旨,体会出作者传达的思想感情,领会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才能在语文课堂上灵活驾驭,才能深入浅出的讲解,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达到“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从而得心应手地引导学生学习训练。
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三者的语言、情感和心灵的沟通与交流,最终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的要求。
文本解读,在老师的层面,越深越好,越细越好,越广越好;而在课堂上,却要以生为本,心中有生,尽可能联系学生实际,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生活阅历、语文水平进行灵活点拨,巧妙启发。
最重要的,是教师有自己独到的发现,将文本内化,形成自己的教育意识体系,出自于文本而不被文本牵着鼻子走。
大处着眼,细处着手,深入浅出,如庖丁解牛,“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从而不至于在课堂上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尴尬局面。
多少年来,对《孔乙己》的解读一直停留在抨击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上,很多人忽略了鲁迅的另一个意图——表现群众的麻木,对苦人的凉薄。
有些教师虽有所提及,但是几乎没有正面从看客的角度来解读课文。
倪金美语文主题学习论文:主题学习,回归语文教学本真
主题阅读,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昌乐外国语学校倪金美《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语文教学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阅读教学,通过阅读,积累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阅读,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通过阅读,厚实学生的知识积淀,提高其人文素养。
走过七载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正如一个襁褓中的孩子,历经蹒跚学步的艰难,正一步步茁壮成长。
语文主题学习,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源头活水,引导着我们的语文教学回归了本真。
一、探究多种课型,打造特色课堂,引领学生学会阅读。
北京市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在反思中重建--关于“语文主题学习”的思考和探索》一文中指出:“语文主题学习通过课内阅读、课内学习来学习语文。
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课外,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在课内就应该学好基本的语文,具备能够为未来的职业奠基的基本素养。
”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充分发挥全体语文教师的智慧,探索形成了几类主题阅读课型。
结合《主题学习丛书》以单元整体编排的特点,我们以单元整体推进为指导,探究形成了“汇报交流课、一带多精讲课、学法指导课、读写一体课、情感意蕴探究课”等课型。
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的是一带多精讲课、学法指导课和汇报交流课。
根据不同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爱好、特长,老师们可以采用不同的课型引领阅读。
在学习七年级上学期《亲情如水》中《手足情深》这一单元时,刘义志老师引导学生阅读《纪念我的哥哥》《兄弟与弟兄的另一种诠释》《在乐都大街上我泪流满面》《平分生命》《满江红(怀子由作)》五篇文章,学生30分钟读完后,我们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读过读这些文章,我明白了,原来手足情深指的就是,以后,我一定要对待我的(兄弟姐妹)。
学生阅读的是文章,陶冶的是情操,涤荡的是心灵,收获的是成长。
在学习九年级上学期《追忆少年时》这一单元时,赵凤华老师引导学生运用猜读法学习毕淑敏的《谁是你的重要他人》一文,从题目入手,小组交流猜想:“我的重要他人”写的可能是谁?我和他会有怎样的故事?他对我会有怎样的影响?学生带着好奇,一步步走入文本;老师根据每个环节由浅入深教给学生猜读的方法,联系教材《阿长与<山海经>》,同时又通过《毕业的礼物》一文引导学生运用猜读法阅读,进而升华到作文选材角度要新颖的高度。
融入生活教育,让小学语文课堂回归儿童本真
融入生活教育,让小学语文课堂回归儿童本真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生活教育的重要性。
生活教育是一种让学生学习、实践和感知生活,培养他们主动参与、用心领会、理性思考的教育方式。
小学语文课程是一门紧密联系生活的学科,因此融入生活教育可以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同时也可以让小学语文课堂回归儿童本真。
首先,融入生活教育可以让小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语文知识。
传统的语文教育往往只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和练习,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疏离感和学习效果的降低。
而将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认识、理解语文知识,从而更容易掌握和应用。
例如,教学《小苹果》这篇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尝试种植小苹果,了解小苹果生长的各个阶段和特点,同时也可以将课文中的情感和生命力与学生的成长相联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情感。
这样一来,孩子们不仅可以在有趣的实践中学习知识,也会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语文课堂也不再单调乏味。
其次,融入生活教育可以让小学语文课堂回归儿童本真。
现如今,儿童的童年生活变得越来越依赖电子产品,而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无法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和简单。
通过融入生活教育,教师可以让孩子们重新回到自然、真诚的环境中,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简单。
例如,教学《儿童的天空》这篇课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户外或旷野中,让他们感受到天空的广阔和属于自己的世界。
这样的教育不仅可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可以培养他们的生命力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融入生活教育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生活教育是一种专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的教育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
例如,在学习语文文章阅读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角色扮演或是做一些实践性的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他们在学习中思考和创新,从而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让语文课堂教学回归朴实本真
让语丈课堂教学回归朴实本真
画 吴 广 乐
教 师 是 一种 需要 “ 沉 与静 ” 的职 业 。当 今 世 界 。 名 利 追 求 的浮 躁 、 物欲 横 流 的刺 激 、 职 业 审 美 的疲 劳 致 使 许
么 能 够凭 着 绝对 的“ 自主 ” , 进入阅读、 书写 和 思考 ?
在 语 文 新 课 程 改 革 的 背 景 下 .如 果 让 我们 的 语 文 课堂 , 少一些浮躁 , 多一 些踏 实 . 真正做到返璞归真 。 把
一
些 比较 传 统 的语 文课 堂 教 学 方 法 在 合 适 的 时 机 有 选
择性 地 、 有节制性地派上用场 . 未 尝 不 是对 时 下 盛 行 的
譬l I I l 大 语 文 论 坛 . 视 点
也 是语 文 活 动 性 教学 的个 性 化 的效 能 与 目的 。因 此 ,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应涉 及 多 个 智 力领 域 .教 师 对 学 生 的 指 导 本真 ” . 回归“ 原生态”
一
、
摒 弃 浮华 的 教 学 方式 . 还 语 文课 堂“ 实” 的 本 色
学 改革 干改万改 不能抛 弃 “ 双基” . 干变 万变 . 变 不 了
听、 说、 读、 写训 练 。 真 正 的 有 效 高 效课 堂 教 学 应 从 学 生
的需求出发 , 不 搞 形 式主 义 . 不摆花架子 . 不 追 求 所 谓 的潮 流 模 式 . 而 踏 踏 实 实搞 教 学 。 扎 扎实 实 培 养 能 力 。
课 堂教学上产生急功近利 的思想和 行为 .使语文教学
出 现 了 一 些 不可 忽视 的严 重 问题 : 重 结 果 而 轻 过程 : 重 张 扬 个 性 而 轻 习惯 培 养 、 重探究创新而轻 “ 双基” 训练、
回归“语文味”的本真课堂(镇江中学杨帆)
作业:语文课与其他课程的区别是什么?回归“语文味”的本真课堂我认为,语文课和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一节好的语文课,一定是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什么是语文味?在很多语文老师的意识里,这个问题,似乎知道,又说不清楚。
“语文味”确是一个尚未形成共识的定义。
但一节好的语文课,一定是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
梦》的几点体会和反思:一、文本细读,品味字词,还原实实在在的语文味!王国维谈诗: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
语文教学只有“入乎其内”的“紧贴”,才能有“出乎其外”的“飞翔”。
纵观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在文本细读上仍不容乐观:断章取义,不读文本;蜻蜓点水,浅读文本;知难而退,怯读文本。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与当下语文课堂偏重形式的时尚不无关系。
很多教学一味的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热衷于分组讨论,精美课件的展示,课堂结构的“摇曳多姿”,拓展拼凑的形式体验等等,而忽略了对文本内涵的探寻、文本本质的挖掘!特别是诗歌教学,很多老师一上课就ptt展示大量的相关背景知识,课堂中也不免在后人名家对诗词的评注、点评上大费周章。
课堂既不是竞赛也不是表演,而是师生间情感的交流,思想的碰撞,课件内容的模式化,浮光掠影般的评点赏析,大大限制了一般学生阅读和思考的自由。
语文课堂的本质应该是“语言”或者是“言语”,那么语文课堂的特点就应该是领悟、品味语言的魅力。
所以要让诗词教学充满浓浓的语文味,还原语文的本真,关键是对文本的细读,而品味字词,咬文嚼字则是根本的抓手。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一首千古悼亡名词,字字值得推敲,句句值得赏析,但因为学生基本上没有类似的生活经历,所以在授课时,找到一个好的品读的切入口至关重要。
开篇“十年生死两茫茫”字字珠玑,包含苏轼无限深沉而复杂的情感。
课堂教学中,我采用和学生先一起品读,从“茫茫”二字的赏析入手来逐字逐词深入体味。
很多学生只感受到“茫茫”二字有十年不得相见之痛,在这时我简单提示这十年间苏轼的生活和仕途的巨变,学生很快也就能体悟到“茫茫”二字也有苏轼十年宦海沉浮之叹。
正““三观”,语文教学回归教育本真
4 f陕西 教商 j2018·4
我 与课改 (小学 篇 )
制 ”(课 内课外 ),有 目的 、有计划地 引导学生阅读古 今 中外名家名篇 ,阅读报刊上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学 精 品,学习语 言 ,积累语言 ,运用语言 。练 习写作是 语 文 学 习 的 另 一 个 基 本 途 径 ,当前 的 教 学 更 多 地 采 用 了听辨 、对话 、复述 、即席讲话 、创设情 境说话 、续 编故事等练习方法 ,提高 听说起点 ,加大听说 容量 , 为习作奠定基础。在习作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走 出“说假话 、空话 和大话 ”“机械 、刻板理解 ‘真 实 ”’ “只顾真实 ,不敢想象”“选材真实 ,但不健康”“堆砌 词藻 ,空洞无 物”的误 区 ,返璞 归真 ,让学生崇 尚真 善美 ,为今后 的人生打好生命 的底色 。
传 统 的应 试 教 育 课 堂教 学 一 味灌 输 知 识 ,学 生 接 受 学 习 ,死 记 硬 背 ,是 机 械 训 练 的 教学 模 式 ,在 课 堂 上 分 析 课 文 、讲 解 课 文 ,剥 夺 了学 生 的 自主性 。新 课标 强调 ,教 学 活 动 足 师 生 的 双 边 互 动 活 动 。在 课 堂 教 学 中 倡 导 学 生主动参 与 、乐于探索 、勤于动手 ,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 处 理 信 息 的能 力 、获 取 知 识 的 能 力 、分 析 和 解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以及 交 流 和合 作 的 能力 。 而且 在 教 学 活 动 中 ,对 角 色定 位做 了重 大调整 ,“学 生是语文 学习 的主 人”,教师 从 “前 台 ”隐退 到 “导演 ”的 地 位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
当前,教学目标游离、放羊式的课堂实践屡见不鲜,令人眼花缭乱貌似精彩的各种赛课层出不穷。
不少语文教育专家感叹:我们的语文课怎么了,它如何才能回归本真呢?
一、语文教学应回归文本
1、语文教学要回归文本,就是要“潜心会本文”(叶圣陶语),就是要重视读书的功夫,读得认真,既动脑又动手,真正读懂教材内容,使学生阅读文本时做到“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语文课堂教学无论怎样改,“读”的根本地位不能变。
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使无生命的文字变成鲜活的可感形象。
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觉,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引导学生不断地超越原有的知识经验、智慧水平、想象能力,形成积极的创造精神,达到语感的最高层次。
体味文本的文学韵味。
为学生感受文本的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和文化美,积淀浓厚的民族文化基础。
2.走进文本,还原语文原生态。
关注教材本身,关注作者本意,真正走进文本,而不是关注拓展延伸,过度发挥。
披文入情,读懂“文本是怎样的”;缘情得文,读懂文本“为什么会这样”。
体味到文本的思想感情,体味到文本如此表达的妙处。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
”阅读教学以文本为基础,不同的人,可以对同一文本有不同的解
读,但无论如何解读,都不能脱离文本,因为“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因此,只有首先立足文本,用好文本,读好文本,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3.展现语文教学的朴素本色。
精心设计板书,充分利用朴素的黑板,利于学生理清思路,掌握重点。
回归留白艺术,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迎来“柳暗花明”。
陈日亮认为“中小学实施的是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着眼点是基础性,不能拿终生的语文教育来代替为终生打基础的语文教育,不能用语文素养的‘将来时’来要求和评价正在‘进行时’的语文教学”,因此他一再强调语文教学要“回归基础,回归文本,回归训练”。
二、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
我们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
这样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
生活既是学生学习的源泉,又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
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陶冶情操。
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可能实现真正的高效。
三、语文教学应回归到培养学生素养
1.充分关注表达,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堂应以文本内容与表达形式为凭借,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语言发展为起点,激发学生的言说欲望。
引导孩子走进文本、充分接触文本,探究文本的思想内涵和表达方法,感知和吸纳作者的独特感受,再引导孩子将这份理解与感悟抒发出来,以解读文本为经,以关注表达作纬,读懂内容是理解与概括,读出情感是内化,是积累,读出感悟是表达,是外显。
语文课堂始终让孩子在语言文字里涵咏。
关注文本表达成为教学的出发点,关注学生的表达为教学的落脚点。
2.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人文知识的输导,还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抓好人文精神的培养。
语文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不仅容纳了传统民族文化和当代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且张扬着华夏民族五千年之所以生生不息、日益兴旺发达的民族传统和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