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与疾病预防和心血管疾病

体育锻炼与疾病预防和心血管疾病
体育锻炼与疾病预防和心血管疾病

体育锻炼与疾病预防和心血管疾病

一、体育锻炼对疾病预防的作用是什么

(1)体育锻炼可防治心血管疾病:体育锻炼可以降低高血压,提高有益的胆固醇水平,并减少有害的胆固醇水平,减轻体重,有助于预防血块形成。

(2)体育锻炼可延缓免疫系统老化:体育锻炼对肌体器官运作有较大影响,它会对细胞产生积极作用。这是因为运动可以帮助细胞分裂,同时减少DNA信息中的错误出现。

(3)体育锻炼可以防治骨关节,肥胖症,抑郁症等多种病症。如:①关节炎:大多数人在65岁以上都会出现不同的关节问题,但是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多做运动可以缓解这种疾病。②肥胖:运动在消耗热量和促进新陈代谢的同时,不仅可以减轻体重,而且还使肌肉代替脂肪。③糖尿病:运动可以减少血液中的糖分,并增加血液中胰岛素的产生。胰岛素不足,会直接导致这种疾病的产生。④骨质疏松:所有力量型运动,例如爬山和举重,都会强健肌肉和使骨质组织加密,也就是说,这些运动会使骨骼更加坚实,更加有耐力,并且不易骨折。⑤失眠:那些喜爱运动的人比那些总爱坐着不动的入睡好,而且睡眠时间长。⑥抑郁症和焦虑症:由于运动可以有效地防止紧张,因此当遇到情绪问题时,就能起到巨大的缓解作用。⑦健忘症:运动有助于大脑更好地发挥功能,因为运动有使大脑充氧和“灌溉”大脑的作用。因此从长期和短期讲,都会增强记忆功能。

⑧烟瘾:运动可以帮助戒烟,因为运动时就会减少烟瘾,改善呼吸和分散吸烟的意识。

二、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

(1)选择适合自身条件又感兴趣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爬坡、练剑、做操、太极拳、气功、游泳等。

(2)运动次数不宜过频,每周以3~5次为宜,每次30分钟左右,运动量要循序渐增,不可突然加大运动量。

(3)摸索出自己的最佳运动量。一般说来,运动时心率应增至100~110次/分,不伴头晕、气短、心绞痛等症状,且在运动停止后5~10分钟内脉搏恢复到运动前水平为最好。

(4)要到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环境中去活动,不宜在雾中及寒冷的早晨锻炼。

(5)不宜在饱餐或饥饿时锻炼。

(6)若在进行体育锻炼中,出现头晕、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大汗等症状时,应立即原地休息,同时含服随身所带的硝酸甘油、心痛定或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品。

(7)一旦发生上述情况,应暂停体育锻炼,由医生帮助找出原因,及时进行调治,待症状明显减轻后,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小运动量的活动,2~3个月后再渐渐增加运动量。

其实,无论是否是对为了疾病的预防,适当的、科学的体育锻炼对我们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在生理上给我们带来好处,在心理上也很有帮助。因此,体育锻炼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心血管疾病防治基本知识

全面认识高血压 ——主讲人:祁阳县中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副教授周桃元 【主持人】世界心脏联盟将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定为“世界心脏日”。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知晓你的高血压”。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就在我们身边。我国高血压已突破3.3亿,其中1.38亿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所以我们一起来全面认识高血压。今天我们请到了权威专家,来自祁阳县中医院心血管科的副教授周桃元主任,周主任您好。 [周桃元简介] 周桃元,男,1965年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医药大学,本科学历,科副主任医师,1989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祁阳中医院心血管科主任,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省中医心血管科学会委员及永州心血管科学会委员。曾在湘雅医院进修心血管科一年,每年都参加国家级或省级学术会议2-3次,毕业后一直从事科临床工作,能熟练运用中西医结合理论诊治各种心血管科疾病及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在国家级及省级刊物上发表医学论文十七篇。 [周主任] 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周主任,心血管病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已波及全球,防治心血管病的关键是哪种疾病? [周主任] 是高血压病。高血压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全世界每年有1200万人死于跟高血压有关的疾病。 ?每100个脑出血病人中有93人患高血压 ?每100个脑梗塞病人中有86人患高血压 ?每100个冠心病人中有50~70人患高血压。 【主持人】高血压总是悄无声息地损害我们的健康,早期患者并

无明显的不适感,因此高血压患者并不重视,我国的高血压现状怎样? [周主任] 我国高血压现状非常令人担忧,可以概括为:三高、三低、三误区。 三高:患病率高(11.26%);死亡率高(41%);致残率高。 三低:知晓率低(35.6%);治疗率低(17.1%);控制率(4.1%)。 三个误区:不愿意服药;不难受不服药;不按病情服药。 【主持人】什么是血压? [周主任]血液要想在全身流动就需要有压力,血压就是指血液在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 【主持人】高血压表现多样化,有的毫无症状,甚至有的人一生都无症状。怎样知道自己患了高血压?高血压的标准是多少? [周主任] 诊断高血压时要确诊血压值,通常是用三次非同日同时的平均血压,也就是说测三天不同时辰的三个血压值,取其平均值。量血压时要注意在安静状态下,室温不要太高,也不能太低,一般在20C。左右,要以右手为准,取坐位,当然必要时可以测立位,甚至下肢血压。高血压病患者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偶于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有些高血压病患者早期可有头痛、头昏、心悸、耳鸣等症状,少数患者则在出现心、脑、肾等并发症后才发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 mmHg或(和)舒压≥90mmHg。24小时动态血压测定:24小时平均血压≥130/80mmHg,白天≥135/85mmHg,夜间≥125/75mmHg. 血压高低与症状不成正比,有无症状都要常规测血压。 【主持人】哪些人易患高血压? [周主任]有以下情况的人,患高血压病的危险大:吸烟、饮酒过量、焦虑、不经常活动、肥胖、摄入盐和脂肪过多,胆固醇高,糖尿病患者、有高血压家族史。

高血压病与心理社会因素

高血压病与心理社会因素 yuping 【关键词】高血压病、心理社会因素、心理特点 原发性高血压(以下简称:高血压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多见于30~40岁以后中、老年,是以细小动脉硬化为基本病变的全身性疾病,绝大多数病程漫长,症状不明显,不易被发现,发现这也难以坚持长期治疗。同时,高血压也是冠心病和脑血管爱的以为最危险同时,高血压也是冠心病和脑血管爱的以为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发展至晚期,常引起心、脑、肾及眼底的病变并有相应的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因心脏衰竭、脑中风和肾功能衰竭而致死。【1】 一、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心理社会相关因素) 高血压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很复杂,近年的研究虽有较大的进展,但仍未完全清楚。但精神紧张、情绪压抑、心理矛盾等因素可以导致高血压病的病理过程已被国内外学者所公认。根据国外学者研究发现,痛苦、愤怒通过增加外周血管阻力而升高舒张压,恐惧则通过增加心输出量而使收缩压升高。人的个性也与高血压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具有不稳定型个性的人长期紧张、压抑、忧虑,人际关系紧张,因此易患高血压病。由于高血压病的发生与心理因素关系密切,所以已被划入心身疾病范畴。【2】 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研究发现高血压病的心理社会行为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3】: (一)社会环境应激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证明,城市居民的高血压发病率高于农村、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黑人高于白人。在城市高应激区(社会经济状况差、犯罪率高、暴力行为的发生较多、人口密度较高、迁居率和离婚率较高的地区)居民的高血压病的发病率较高。 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紧张而体力活动较少的职业,以及对视觉、听觉形成慢性刺激的环境,可能是导致高血压病发病率升高的因素。如在高应激水平下工作的空间交通管理员和纺织工人高血压病的发病率较高。 动物实验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社会环境应激在高血压病形成中的重要意义。如果人为地制造环境紧张刺激,使动物长期处于应激状态,那么动物也可因此患上高血压。 (二)不良行为因素 不少研究证明,高血压发病率与超体重、食盐偏多、缺少运动及大量吸烟等因素有关,

体育锻炼对疾病预防的作用

精品文档 . 贺子君10120340240 1、体育锻炼对疾病预防的作用,举例说明。 答:体育锻炼虽然不能包治百病,但是却能帮助我们预防各种疾病,使我们拥有一副好身板,是帮助我们增强免疫力的最好的方法。比如,锻炼能增强新陈代谢、能促进体内组织细胞对糖的摄取和利用能力,增加肝糖原和肌糖原储存。体育锻炼还能改善机体对糖代谢的调节能力。如在长期体育锻炼的影响下,胰高血糖素分泌表现对运动的适应,既是在同样强度的运动情况下,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减少,其意义是推迟肝糖原的排空,从而推迟衰竭的到来。其次,坚持体育锻炼,对骨骼,肌肉,关节和韧带都会产生良好的影响,经常运动可是肌肉保持正常的张力,并通过肌肉活动给骨组织以刺激,促进骨骼中钙的储存,预防骨质疏松,同时使关节保持较好的灵活性,韧带保持较佳的弹性,锻炼可以增强运动系统的准确性和协调性,保持手脚的灵便,使人可以轻松自如,有条不紊的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 第三,锻炼可以改善人的心血管系统。适当的运动是心脏健康的必由之路,有规律的运动锻炼,可以减慢静怠时和锻炼时的心率,这就大大减少了心脏的工作时间,增加了心脏功能,保持了冠状动脉血流畅通,可更好的供给心肌所需要的营养,可使心脏病的危险率减少。最后,体育锻炼还能帮助中枢神经运作。体育锻炼能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对人体活动时错综复杂的变化的判断能力,并及时作出协调,准确,迅速的反映。研究指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明显提高脑神经细胞的工作能力。反之,如缺乏必要的体育活动,大脑皮层的有、调节能力将相应的下降,造成平衡失调,甚至引起某些疾病。体育锻炼可促使大脑清醒,提高学习效率。体育锻炼能增加大脑的供血,改善大脑血糖和氧的供应,促进脑细胞的新陈代谢,提高大脑皮质的活动能力。提高神经活动的兴奋性、灵敏性和反应性,提高对某些植物神经和脏器活动的自控能力。 2、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举例说明。 答:健步走,步行锻炼可以使动脉硬化斑块呈现稳定和逆转,减轻冠心病。步行能改善神经系统功能,尤其是平衡功能,使心情愉悦,抑郁焦虑减少,思维和记忆功能改善;步行可使血压下降,减少老年冠心病住院率、死亡率。(每次不少于40分钟,每周不少于三次。)慢跑、爬坡,这是项全身性活动,不仅可以提高耐力、灵巧、协调等运动素质,而且还可以延缓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的衰老,保持旺盛精力与强健体力,是延年益寿、强身祛病的好方法。(一次半小时左右,可做停歇,随着运动量的增加啊,建议每周次数不用过多。)太极拳,日本一学者发现,中国太极拳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功能有明显的增强作用。这种运动中枢兴奋对周围区域的负诱导能抑制慢性病的病理兴奋处,使原有疾病得以缓解,甚至痊愈。(可以坚持每日进行,每次30分钟以上) 跳舞做操等,在娱乐性上更上一层楼,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并坚持下去,就能达到重复次数多,使练习后轻松自如,在愉悦的心境中达到强身健体、再现自我的效果。(每周一至两次即可) 另外,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的特点,必须提醒正确的体育锻炼还要包括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像要摸索出自己的最佳运动量。一般说来,运动时心率应增至100~110次/分,不伴头晕、气短、心绞痛等症状,且在运动停止后5~10分钟内脉搏恢复到运动前水平为最好;还要随身所带的硝酸甘油、心痛定或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品;最后,最好医生的指导下,先进行小运动量的活动,2~3个月后再渐渐增加运动量,切勿操之过急,须知体育强身是个需要坚持的健康好帮手。

心血管疾病与精神心理障碍的识别与治疗_张玉传

心血管疾病与精神心理障碍的识别与治疗 张玉传李宗清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滨州256603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心理;抑郁障碍;焦虑障碍 【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1-9510(2012)03-0220-04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持续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目前约占每年总死亡人数的40.27%。已知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糖、肥胖、血脂异常、吸烟、不健康饮食、缺乏体力活动等,精神心理问题可加重这些危险因素和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国内外众多研究发现焦虑抑郁与多种疾病都有密切关系,特别是与心血管疾病关系更为密切[1,2]。 2011年8月24日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双心医学”(心脏与心理)学组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学组组长胡大一指出:“双心医学”作为一个由心血管科和精神科交叉、综合形成的平台,旨在研究和阐释医学实践的目的和价值,寻求对生命的科学理解和对个体的人文理解的综合。 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更多关注躯体症状和躯体疾病,不关注精神心理问题,导致许多有心理疾患的患者常以“心脏病”症状就诊于心内科门诊。许多患者不重视也不接受“精神心理障碍”诊断,拒绝到精神心理科就诊,辗转在心内科重复诊治,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医疗资源。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普及,二级预防的规范化,控制不良生活方式,纠正代谢综合征等措施已使冠心病死亡风险显著降低。但部分患者躯体疾病虽然得到有效缓解,客观检查指标恢复正常,仍认为自己有未治愈疾病或认为有异物在心而反复就诊,对这样的患者,心血管科医生常感束手无策。本文针对心脏与心理共病的发病机制、识别与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1心脏与心理问题共病多见 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心理问题和包括心律失常在内的心血管疾病可以互为因果,互相影响,加剧病情恶化,二者的共病已成为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目前,在心内科门诊和住院病人中,超过半数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除了部分患者是冠心病伴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外,大多数患者的症状是由精神心理障碍造成的焦虑、抑郁情绪所致。精神心理因素和心血管疾病之间关系复杂,包括精神心理因素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和心血管系统变化对精神心理状态的影响。有多个生物学途径可解释精神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疾病发病、预后之间的联系[3]。 目前,心血管疾病患者合并心理问题的现象在临床非常常见。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血压与焦虑抑郁情绪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心血管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症状,高血压患者更易发生抑郁症,焦虑抑郁是高血压或血压升高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4,5]。1995年Leung对80例冠心病住院患者研究发现,合并焦虑症者94%,抑郁者34%,4%存在重症抑郁。2005年北京10家二、三级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对连续就诊的3260例患者进行调查显示,焦虑发生率为42.5%,抑郁发生率为7.1%。刘梅颜等[6]报道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发生率分别为65.6%和78.9%,稳定冠心病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发生率分别为18.5%和26.9%。在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患者中,共病的发生率可达40% 60%。2004年Interheart研究显示,精神应激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7]。一项经典研究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年发现,即使轻度抑郁(Beck抑郁评分5 9分)也增加患者心肌梗塞死亡率,且随着抑郁程度的加重而增加[8]。李曦铭等[9]对673例接受再血管化治疗的患者随访1年发现,无论接受PCI还是CABG治疗,与无抑郁症状患者比较,有抑郁症状的患者术后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4倍。 在心理异常的患者中,初发和再发心血管疾病并发心理疾患的患者相关症状并不典型,这部分共病患者治疗效果较差,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增高。其机制可能与自主神经活性改变引起血液的高凝状

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doc

冠心病的健康宣教 一、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即危险因素的干预: 危险因素包括男性、中老年人、有家族史、吸烟(10支/日)、高血压、高血脂、重度肥胖(超重30%)、有脑血管或周围血管阻塞既往史。其中,高血压、高胆固醇及吸烟被认为是冠心病最主要的3个危险因素。除性别、年龄和家族史外,其它危险因素都可以预防和治疗。 二、预防冠心病的措施: 戒烟限酒,低盐低脂,宜消化,每周最多只吃三个鸡蛋。多吃水果及蔬菜,饮食要均衡。盐量低可以降低血压(每日≤6g),减少冠状动脉病的危险。 经常运动,但必须以渐进的方式来开始实行你的运动计划。控制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和糖尿病。定时检查身体并遵照医嘱。 三、饮食习惯与冠心病有何关系: 不良的饮食习惯可以导致脂质代谢紊乱,从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心病的发生。 四、气候变化与冠心病有何关系: 气候寒冷的天气或冬春季节,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就会增加。 三个与冠心病有关的最优因子为:气温、日变差(相邻两日的日平均气温之差)和平均风速。 在高发季节里,冠心病患者应注意御寒保暖,减少户外活动。 五、冠心病病人在冬春季节中要注意什么: (1)除坚持服用冠心病的常用药物外,还要备好保健盒、氧气等急救药品。 (2)及时卧床休息,并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3)坚持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户外散步、太极拳、气功等。天气 变化时,注意保暖。 (4)避免疲劳、紧张、情绪激动。 (5)提高皮肤的抗寒能力,同时要积极防治上呼吸道感染。 六、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康复锻炼: 运动量宜从轻量级开始,逐渐增加活动量,以达到或接近梗死前的活动度为准。步行是最方便的运动方式。尽量避免奔跑、纵跃,气温高时,或湿度高的情况下,应暂停运动锻炼。 七、怎样早期发现冠心病: (1)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紧缩样疼痛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者。 (2)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者。 (3)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等。 (4)饱餐、寒冷或看惊险影片时出现胸痛、心悸者。 (5)夜晚睡眠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者;熟睡、或白 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者。 (6)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 (7)听到噪声便引起心慌、胸闷者。 (8)反复出现脉搏不齐,不明原因心跳过速或过缓者。 为及早发现冠心病,40岁以上的人应定期做以下的检验: 如果检验结果不正常或有其他的易患危险因素,应该每五年作一次或更多次血胆固醇化验。 每年作一次血压检查。 每年作一次血糖检查。 若属于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就要看是否需要接受心电图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诊断冠心病最肯定的方法。 八、冠心病是遗传性疾病吗?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发布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发布 心血管病死亡率、发病率及患病率持续增长,已经给我国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及经济负担。与此同时,面对心血管病高发的严峻形势,国内外心血管病预防工作也取得了许多进展。为此,我们参考国内外最新临床研究证据,吸取国内外最新相关指南,在2011 年《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的基础上更新了内容,发表为《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以便更好地指导我国临床心血管病的预防工作。本指南涵盖我国心血管疾病负担、基于中国特色的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具体措施、心血管病及冠心病等危症人群的二级预防等内容,本文仅就二级预防的部分内容进行阐述,感兴趣读者可订阅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 年第一期。心血管病及冠心病等危症人群的二级预防一、卒中二级预防(一)危险因素控制推荐意见如下:(1)缺血性卒中或TIA 患者,发病数天后如果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 m H g ,应启动降压治疗;推荐收缩压降至140 mmHg 以下,舒张压降至90 mmHg 以下。由于低血液动力学原因导致的卒中或TIA 患者,应权衡降压速度与幅度对患者耐受性及血液动力学影响。(2)对于非心原性缺血性卒中或TIA 患者,无论是否伴有其他动脉粥样硬化证据,推荐高强度他汀类药 物长期治疗以减少卒中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推荐LDL-C 降至1.8

mmol/L (70 mg/dl )以下。(3)缺血性卒中或TIA 患者发病后均应接受空腹血糖、HbA1c 监测,无明确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在急性期后应常规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来筛查糖代谢异常和糖尿病。对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和(或)药物干预能减少缺血性卒中或TIA 事件,推荐HbA1c 治疗目标(二)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在非心原性缺血性卒中/TIA 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推荐意见如下:(1)对非心原性栓塞性缺血性卒中或TIA 患者,建议予口服抗血小板药物而非抗凝药物预防卒中复发及其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2)阿司匹林(50~325 mg/d)或氯吡格雷(75 mg)单药治疗均可作为首选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单药抗血小板治疗的最佳剂量为75~150 mg/d。阿司匹林(25 mg)+缓释型双嘧达莫(200 mg)2次/d 或西洛他唑(100 mg)2 次,均可作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替代治疗药物。(3)发病24 h 内,具有卒中高复发风险 (ABCD2评分》4分)的急性非心原性TIA或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NIHSS评分W 3分),应尽早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21 d,应严密观察出血风险,此后可单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作为缺血性卒中长期二级预防一线用药。(4)发病30 d 内伴有症状性颅内动脉严重狭窄(狭窄率70%~99% ) 的缺血性卒中或TIA 患者,应尽早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90 d。此后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单用均作为长期二级预防一线用药。(5)伴有主动脉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证据的缺血性卒中或

大学生体育运动与卫生保健

大学生体育运动与卫生保健 内关穴的寻找方法 寻找方法:将右手三个手指头并拢,把三个手指头中的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这时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点的中点,就是内关穴。为说明确切位置,可以攥一下拳头,攥完拳头之后,在内关穴上,有两根筋,实际上,内关穴就在两根筋中间的位置。 学习收获与心得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总是那么快,转眼间我的大二第一学期又要结束了。经历了风风雨雨,我们又成熟了一步。也是时候该总结一下自己的收获了。不知不觉进入大学已有一年半了,回想刚到大学的时候总觉得度日如年,而此时回头看看又觉得时光如梭。 起初,对于选修课自己很茫然。面对那么多科目,不知选择哪科是好?后来通过同学介绍,我选择了《大学生体育运动与卫生保健》这门学科。因为他们告诉我,通过这门学科能学到很多关于运动前后自我保护、自我调节以及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等许多知识。果不其然,通过学习,我有了很大收获。以前总认为,体育运动和卫生保健是两码事,它们之间没有什么联系。和我们的关系也不是很大,其实并不是这样。 体育运动是一项积极的活动过程,也是深受大学生喜爱的课余活动,不仅能锻炼身体,也对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通过体育运动,我们可以推动新型健康理念,消除疲劳,减轻心理压力、培养和提高我们的意志力、培养我们的竞争与协作意识、促进我们智力潜能的开发和人际关系和谐。 健康是人类的永恒主题,每一个人都希望健康幸福,然而健康又离不开体育锻炼。所谓健康并不是单纯的不生病、不打针。是指生理、

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通过学习,我从中了解到健康的10条标准则是:1、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各种变化。 5、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经过这门课的学习,得知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总文化的组成部分。体育既是教育的一环,又是生活的一环,是属于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因此,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做为大学生的我们通过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大脑清醒,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脏功能;改善我们的呼吸系统功能 ;促进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 ;适当的体育运动还可以调节心理,使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从事体育活动,特别是从事那些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能使人产生一种非常美妙的情感体验,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由于运动的激励还可以增强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添生活情趣。运动还能调整人们某些不健康心理和不良情绪,如消除情绪的沮丧和消沉。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因此,今后我要加强体育锻炼。 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解,我还学习到影响当代大学生健康的因素有很多。例如: 1、人体生物学因素,人体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有机体。在影响和制约人体健康的诸多生物学因素中,主要有遗传和心理两种因素。其中心理因素起到很大作用,消极的心理因素能引起许多疾病,如心血管、高血压、肿瘤等。积极的心理状态是保持和增进健康的必要条件,是人们适应环境的良好表现。 2、环境因素 3、生活方式因素,生活方式指的是人们长期受一定的民族文化、社会经济、风俗,特别是家庭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的生活习惯。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 4、卫生保健设施因素,保健是包括对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在内的康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1-11-25T14:41:49.5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1期供稿作者:战翠玉[导读]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异常心理的护理措施。 战翠玉(朝阳市中心医院循环一科病房辽宁朝阳 1220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1-0220-02 【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异常心理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加强对他们的异常心理特征的观察及分析,并及时给予心理指导与护理干预。结果病人的心理特征有明显的改善,缩短住院日,有效率达98.5%。结论心理治疗、心理护理是解除患者心理障碍的重要环节。现将我院68例患有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存在的心理状态特征进行系统观察与分析并及时给予心理指导及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将心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心理护理 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男42例,女26例,年龄45岁至85岁,冠心病2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0例,风湿性心脏病15例,心肌梗死4例,治愈31例,好转36例,死亡1例,住院时间最长58天,最短15天,平均26天。 2 病情观察 2.1症状观察 及时了解患者主诉,如胸闷痛、心悸、气短并进一步观察其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时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如吸氧、舍下含服硝酸甘油等。 2.2体征观察 定时测量脉搏、心率、呼吸和血压,对危重患者应使用心电、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监测。 2.3心理特征 2.3.1焦虑心理焦虑会导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经常自觉心慌、胸闷痛、气短、头晕、失眠、出汗等症状,患者有难以忍受的全身不适感,并有一种说不出的内心紧张、坐立不安,导致身心疲惫呈现虚弱无力状态,对疾病失去治疗信心。 2.3.2抑郁心理常表现为疲劳、精力减退、失眠伴胸闷气短,对周围事情非常敏感,认为自己的病情比较严重,导致身体出现无力状态。 2.3.3绝望心理由于病情加重,医疗中的特殊检查、特殊护理及对周围环境的刺激,患者承受力低下,出现神志不安、恐慌,日常行为难以自理,陷入困境,不愿与人交流,在护理过程中要严密观察。 3 心理因素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3.1由于心理失衡,患者防御能力低下,导致疾病加重。 3.2人的各种生理功能平衡失调,引起病情发展,紧张的信息刺激使下丘脑兴奋,作用于交感神经系统,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4 心理护理特点 4.1控制心理应激因素应激心理对心血管患者的威胁较大,轻者病情加重,重者可引起猝死,在护理方面应减少应激心理刺激的发生,这就要求:(1)创造良好的护理环境和气氛,使患者心情舒畅,精神宽松。(2)杜绝与患者谈论和疾病有关的问题。(3)医护人员语言和蔼、耐心细致、动作轻柔、敏捷。 4.2调节患者的心理平衡患者在住院期间,护士要积极进行心理咨询、心理护理,向患者宣传心理、生理病情的相互转化及作用,鼓励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好耐心劝导,以解脱心理上的压力[1]。 4.3做好信息反馈掌握心理状态在对心血管患者的临床观察中,有些患者心理状态难以察觉,需要通过对周围患者进行信息反馈了解,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作出分析,从中发现和掌握患者的内心世界,对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要认真做好记录。 4.4纠正不良的行为方式讲解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是影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四大危险因素,鼓励患者戒烟戒酒,予低盐低脂饮食,少食多餐,根据病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5 小结 目前,我国受医疗条件和经济状况的影响,由于长时间疾病的折磨,多数患者变得固执、急躁、内心孤独,需要别人同情和理解,并做出相应的心理措施。医护人员可以帮助患者掌握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如看电视、听音乐、读书,使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保持乐观的态度,主动配合治疗,使患者感到生存的价值,而更好的体现出心理护理的作用。参考文献 [1]孟玉芝.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15):1659.

《体育锻炼与情绪调控》教学设计

《体育锻炼与情绪调控》教学设计 本课的设计思路: 本课以“体育锻炼与情绪调控”作为教学内容,是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引领下,结合我校高中学生特点而选择与确定的,通过对该内容教学,力求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自己平时生活中的情绪状况,能主动利用各种体育锻炼调节情绪,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本课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学生能知道自己平时学习生活中的情绪状况以及懂得利用体育锻炼对情绪调控的作用与方法”的核心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材料和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注重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充分利用多媒体设施和学生耳熟能详的图文材料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学习,强化学生的认知;注重学习方式的改变,通过情境创设、课堂提问、分组讨论、自我测试等一系列方法与手段,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学习,提高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在教学中,首先创设“老太太的心事”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并引出本课的教学主题;其次,通过多媒体呈现的相关材料,激活学生已有经验,使学生在讨论与分析的过程中,明确积极、消极情绪对身体健康、认知发展、个性发展、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认知;第三,通过对学生关心的具体事例的讨论与分析,使学生知道情绪和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不是实际生活中的不愉快事件和情境本身,而是我们的态度与信念,理性的态度、正确的信念会导致合理的情绪与行为,非理性的态度、不正确的信念对导致不良情绪的产生;第四,通过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自我测试,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第五,通过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明确体育锻炼对情绪调控的作用与方法。通过以上程序与方法的教学,最终使学生达成本课的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说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对人的影响,知道体育锻炼对情绪调节的作用。2.学生能了解自己的情绪特征,知道不同运动调节不同情绪的方法。 3.学生能够结合自己平时的情绪表现,积极思考和讨论,并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情绪表现。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自己平时生活中的情绪状况,知道不同运动调节不同情绪的方法。 难点:运用不同运动调节自己及他人的不同情绪。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阶段:多媒体展示寓言故事——老太太的心事 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伞,二女儿晒盐。为两个女儿,老太太差不多天天忧虑重重。每逢晴天,老太太念叨:这大晴天,伞可不好卖哟。每逢阴天,老太太嘀咕:这阴天下雨的,盐可咋晒?如此忧心忡忡,老太太竟忧虑成疾。两个女儿不知如何是好。幸访得一智者,对老太太出说了一番话:_________老太太依计而行,

适度的体育锻炼对疾病预防的作用

小论文题目:适度的体育锻炼对疾病预防的作用 小作者姓名:周顺心 单位:西平县酒店周庄小学 辅导教师:于鑫阳 【摘要】运动是增强体质和提高各组织器官功能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增强免疫力、和抵御各种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对疾 病的预防有一定的作用。但体育锻炼必须讲究科学、适度, 每个人应根据自身体质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和锻 炼强度、密度,坚持锻炼。切不可过度、盲目的体育锻炼, 以免致伤、致死。 【关键词】适度;体育锻炼;预防疾病;作用

适度的体育锻炼对疾病预防的作用 作者姓名:周顺心单位:西平县酒店周庄小学辅导教师:于鑫阳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提出了“生命在于运动”的格言。它的内涵是:生命的产生在于运动,运动是生命诞生的前提条件,没有物质运动就不会有生命的产生;生命的存在在于运动,运动也是生命存在的基础,要维持生命体存在,也离不开物质运动;生命的发展在于运动,运动又是生命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所以说生命在于运动。 人是动物,应该运动。但是,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人则不能运动或者说不能剧烈运动,比如:刚做完了大手术、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刚刚劳作一天、体质差、营养不良等等。中国的重要哲学思想“中庸之道”意思就是适量、张弛有度。对于一般人来说,运动太少或者过度都是有害的。有的人听专家说:“每天必须走一万步”,结果三个月后住院了,因运动量过大膝盖积水。2012年11月广州举办马拉松比赛导致两名年轻人因剧烈运动死亡。因过度运动致病、致死的人很多。每个人体质不同,一定要根据自己当时的体质决定运动量,运动必须个性化、科学化即个性化科学运动。北京市身心智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营养专家张金波说:“个性化科学运动应该是经过科学营养技术检查身体营养食物缺乏还是过剩来决定每个人运动量的多少,营养过剩则说明缺乏运动,而营养缺乏则绝对不能剧烈或长时间运动,体质差的人过量运动是非常有害的,头晕、摔倒甚至会猝死。” 适度的体育锻炼虽然不能包治百病,但是却能帮助我们预防各种疾病,使我们拥有一副好身板,是帮助我们增强免疫力最好的方法。 第一,锻炼能增强新陈代谢、能促进体内组织细胞对糖的摄取和利用能力,增加肝糖原和肌糖原储存。体育锻炼还能改善机体对糖代谢的调节能力。如在长期体育锻炼的影响下,胰高血糖素分泌表现对运动的适应,既是在同样强度的运动情况下,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减少,其意义是推迟肝糖原的排空,从而推迟衰竭的到来。 第二,坚持体育锻炼,对骨骼,肌肉,关节和韧带都会产生良好的影响,经常运动可是肌肉保持正常的张力,并通过肌肉活动给骨组织以刺激,促进骨骼中钙的储存,预防骨质疏松,同时使关节保持较好的灵活性,韧带保持较佳的弹性,锻炼可以增强运动系统的准确性和协调性,保持手脚的灵便,使人可以轻松自如,有条不紊的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 第三,锻炼可以改善人的心血管系统。适当的运动是心脏健康的必由之路,有规律的运动锻炼,可以减慢静怠时和锻炼时的心率,这就大大减少了心脏的工作时间,增加了心脏功能,保持了冠状动脉血流畅通,可更好的供给心肌所需要的营养,可使心脏病的危险率减少。 第四,体育锻炼还能够预防呼吸道疾病。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做一些伸展扩胸运动,可以使呼吸肌力量加强,胸廓扩大,有利于肺组织的生长发育和肺的扩张,是肺活量增加,经常性的深呼吸运动,也可以促使肺活量的增长,大量实验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肺活量值高于一般人。体育锻炼由于加强了呼吸力量,可使呼吸深度增加,以有效的增加肺的通气效率,研究表明,一般人在运动时肺通气量能增加到60升/分左右,有体育锻炼习惯的人运动时肺通气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

心血管疾病的症状有哪些_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 疼痛 如果其他肌肉组织(特别是腓肠肌)不能获得足够的血供,患者常在运动中感到肌肉紧缩感和乏力性疼痛(间歇性跛行)(见第28节)。 心包炎(心脏周围囊腔的炎症或损伤)所导致的疼痛常在病人平卧时加重,而在坐位或前倾位时减轻,运动不会使疼痛加重。由于可能存在胸膜炎,故呼吸可能会加重或减轻病人的疼痛。 当动脉撕裂或破裂时,病人出现剧烈锐痛,这种疼痛来去匆匆且可能与身体活动无关。有时这种病损可能发生在大动脉,特别是主动脉。主动脉的过度伸展或膨隆部分(动脉瘤)突然出现渗漏,或者内膜轻度撕裂,血液渗漏入主动脉夹层。这些损害可导致突然的严重疼痛。疼痛可发生在颈后、肩胛间区、下背部或腹部。 左心室收缩时,位于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的一组瓣膜可能会脱向左心房(二尖瓣脱垂),这种病人有时可出现短暂发作的刺痛,通常这种疼痛位于左乳下,且与体位和活动无关。 气促 乏力 当心脏泵血能力下降时,活动期间流向肌肉的血液不足以满足需要,此时患者常感到疲乏与倦怠。但这些症状常难以捉摸,不易引起患者的重视。患者常通过逐渐减少活动量来适应或归咎于衰老的表现。 心悸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自己的心跳没有感觉。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剧烈活动后,甚至正常人亦会察觉到自己的心跳非常有力、快速或不整齐。通过脉搏触诊或心脏听诊,医生可以证实这些症状。心悸

症状是否属于异常,取决于对如下问题的回答:有无诱因、是突然发生或是逐渐发生、心跳频率、是否有心律不齐及其严重程度等。心悸与其他症状如气促、胸痛、乏力和倦怠、眩晕等一道出现时常提示有心律失常或其他严重疾病存在。 头晕和晕厥 一、心血管系统拥有许多血管,这些血管将各种各样的物质运送到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里。在这些物质中有氧气、燃料(葡萄糖)、建筑材料(氨基酸)。维生素以及矿物质。被称作毛细血管的微小血管在肺部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这样我们的血液就得到了氧气,与此同时,肺部的二氧化碳则被我们呼出。这些血管伸入心脏,而心脏则将血液挤压至全身上下各个细胞。在各个细胞处,血管形成一个毛细血管网络,为细胞输送氧气和其他养料并带走细胞中的代谢废物。氧气以及葡萄糖是身体的各个细胞制造能量所必需的物质;而细胞中的代谢废物则是指二氧化碳和水。 二、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大原因就是血液的中的细胞老化,血液中的正常红细胞、胶体质点等带负电荷,它们之间相互排斥,保持一定的距离,而病变老化的红细胞由于电子被争夺,带正电荷,由于正负相吸、则将红细胞凝聚成团。引起一系列的心脑血管疾病。 蜂蜜首乌丹参汤 配方:蜂蜜、首乌、丹参各25g 制作与用法:先将首乌、丹参用水煎,去渣取汁,加入洋槐花蜂蜜并搅拌均匀。分3次服用,每日一剂。 蜂蜜银杏粉 配方:蜂蜜100g,银杏粉或银杏叶粉50g。 蜂蜜姜汁 配方:蜂蜜30g,生姜汁1汤匙。 蜂蜜鲜李子

情绪与心脏病解读

情绪与心脏病 【摘要】:本文简单分析了不同情绪对疾病的影响,由于在与生活方式因素有关的死亡率中,心脏病位于首位,所以本文主要谈论负性情绪对心脏病的影响及相关研究。例举了一些检查心脏病征兆的简单方法和保护心脏的一些小方法,以及如何保持良好的情绪,如喜悦、开朗、笑口常开可延年益寿。【关键词】:心脏病;心脏病征兆;保护心脏方法;保持积极健康情绪;笑;减压方法 【正文】: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情绪对身体及心理的影响。同时,人们也注意到,许多疾病,如癌症的发生,甲亢等都与人们的心情密切相关。在精神科临床中,经常见到由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发病的心理性疾病。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对自己的态度的体验。保持良好的情绪是维持健康之重要因素。 情绪是指人们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心理状态。 人们的情绪不仅是变化的,而且是可以计算的。按心理学家的用语,就叫做情绪指数,其计算公式知下:实现值/期待值=情绪指数。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人们情绪的高低,当实现值超过期待值的时候,情绪指数>1,由于内心欲望得到满足,人们的情绪就呈现兴奋状态。而且,情绪指数越大,人们的情绪越兴奋。相反,当情绪指数<1,实现值比期待值小的时候,由于内心欲望没有得到满足,人们的情绪就会出现压抑状态,不高兴。而且情绪指数越小,情绪越低落。 人们的情绪不仅受“实现值”的影响,而且受“期待值”的制约。 1 情绪引发疾病的生理机制 病从口入,人人皆知,但病由心生,却一直被人们所忽视。心理社会因素之所以能影响身体内脏器官功能,一般认为是通过情绪活动而实现的,积极的情绪对人体活动常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效率,使人保持健康;而消极的情绪如愤怒、怨恨、焦虑、忧郁、恐惧、痛苦等,如强度过大或持续过久,可导致神经活动机能失调,而引起某些内脏生理功能和病理形态方面的变化。 1.1 情绪与肠胃 有人研究了植物神经所控制的器官功能与不良情绪的关系,认为肠胃是最能表现情绪的器官之一,当情绪不畅时,会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胃部肌肉的剧烈收缩而致胃部疼痛,在易感素质倾向上,发生消化性清疡。 1.2 情绪与皮肤 情绪的不稳定可以引起荨麻疹,长期的情绪不稳定,干扰了大脑对皮肤的调节功能。引起皮肤阵发性剧痒,皮肤肥厚呈苔藓样变,而发生神经性皮炎。

体育锻炼与疾病预防和心血管疾病.doc

体育锻炼与疾病预防和心血管疾病 一、体育锻炼对疾病预防的作用是什么? (1)体育锻炼可防治心血管疾病:体育锻炼可以降低高血压,提高有益的胆固醇水平,并减少有害的胆固醇水平,减轻体重,有助于预防血块形成。 (2)体育锻炼可延缓免疫系统老化:体育锻炼对肌体器官运作有较大影响,它会对细胞产生积极作用。这是因为运动可以帮助细胞分裂,同时减少DNA信息中的错误出现。 (3)体育锻炼可以防治骨关节,肥胖症,抑郁症等多种病症。如:①关节炎:大多数人在65岁以上都会出现不同的关节问题,但是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多做运动可以缓解这种疾病。②肥胖:运动在消耗热量和促进新陈代谢的同时,不仅可以减轻体重,而且还使肌肉代替脂肪。③糖尿病:运动可以减少血液中的糖分,并增加血液中胰岛素的产生。胰岛素不足,会直接导致这种疾病的产生。④骨质疏松:所有力量型运动,例如爬山和举重,都会强健肌肉和使骨质组织加密,也就是说,这些运动会使骨骼更加坚实,更加有耐力,并且不易骨折。⑤失眠:那些喜爱运动的人比那些总爱坐着不动的入睡好,而且睡眠时间长。⑥抑郁症和焦虑症:由于运动可以有效地防止紧张,因此当遇到情绪问题时,就能起到巨大的缓解作用。⑦健忘症:运动有助于大脑更好地发挥功能,因为运动有使大脑充氧和“灌溉”大脑的作用。因此从长期和短期讲,都会增强记忆功能。⑧烟瘾:运动可以帮助戒烟,因为运动时就会减少烟瘾,改善呼吸和分散吸烟的意识。 二、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 (1)选择适合自身条件又感兴趣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爬坡、练剑、做操、太极拳、气功、游泳等。 (2)运动次数不宜过频,每周以3~5次为宜,每次30分钟左右,运动量要循序渐增,不可突然加大运动量。 (3)摸索出自己的最佳运动量。一般说来,运动时心率应增至100~110次/分,不伴头晕、气短、心绞痛等症状,且在运动停止后5~10分钟内脉搏恢复到运动前水平为最好。 (4)要到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环境中去活动,不宜在雾中及寒冷的早晨锻炼。 (5)不宜在饱餐或饥饿时锻炼。

体育锻炼中应注意哪些卫生保健

体育锻炼中应注意哪些卫生保健 实践证明,加强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但要在体育科学规律的指导下,坚持长时间的锻炼后,体质才能增强。增强体质表现在,身体发育水平、健康水平、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对缺氧、高温、寒冷等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增强。但体育锻炼与任何科学事物一样,是有它的客观的科学规律性的。人们只有熟悉和掌握这些科学规律,把它们应用到我们锻炼的实际中去,才能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在体育锻炼中要做到: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锻炼要有系统地持之以恒,按照:加量--适应--再加量--再适应的一般规律进行,这样才能使新的条件反射逐步形成和巩固,逐渐提高身体各器官及各系统的功能。还要因人而异,全面锻炼发展,同时仍要考虑到飞行职业特点,突出重点,加以训练。 在体育锻炼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剧烈运动后不要立即停止活动,预防“重力性休克”。人在疾跑时,为了使下肢得到充分的氧气和养料,下肢血管几乎全部开放,流往下肢的血液量大大增加。在跑步过程中,肌肉不断地有节奏地收缩,挤压静脉血管,促进血液返回心脏。如果疾跑后突然站住,肌肉停止收缩,心脏仍然把大量血液送到下肢,而下肢血液回流因肌肉收缩的停止而发生困难,导致下肢血液积聚,回心血量减少,使心脏血液输出量突然减少,从而发生急性脑贫血,以致出现“重力性休克”。因此剧烈跑跑步后,应结合深呼吸慢跑一阵,走一走,然后停下来,就可以防止上述现象出现。 2. 运动中或运动后不要大量饮水 运动时出汗,会引起口渴,为什么不能大量饮水呢?因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立即大量饮水,会使血液稀释,反而增加出汗。同时,血量增加后加重心脏的负担,使心脏不能很好地休息。学生经一小时体育锻炼后,出现口渴,并不一定反映机体缺水,需要用意志去克服,或用水湿润一下喉咙,待出汗停止后,再饮水比较科学。 3、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进行冷水浴或游泳 剧烈运动时,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各器官的功能都处于较高水平,体温也较高。运动后立即进行冷水浴或游泳,体温会迅速下降,身体的抵抗力也会因此减弱,容易发生感冒、关节痛。另外,运动时扩张的皮肤血管,受到冷水刺激后会立即收缩,使循环阻力迅速加大,也增加了心脏负担。同时,还会因冷水的直接刺激或神经反射作用引起恶心、呕吐、腹胀、四肢软弱等不良反应。所以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进行冷水浴,也不能游泳,可用毛巾擦擦汗,休息一会,或用温水冲洗。 4、饭后不要立即剧烈运动 饭后血液大部分聚集在盲肠,立即剧烈运动对消化器官有不利影响,也妨碍食物的消化吸收。此外,饭后立即剧烈运动,使人体血液分配不当而感到疲乏无力,运动效果也不好。一般体育锻炼应在饭前半小时至一小时结束、饭后一个半小时开始。

第十一章 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

第十一章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 (一)心血管疾病的生物学背景 领会:常见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学基础(P270~P273待补) 1)心脏易发疾病 i.心肌病:扩展型心肌病和肥厚型心肌病 ii.心律失常:心脏内的神经冲动起源或传导不正常,引起的心脏整体搏动或部分搏动变得不规则,活动顺序或节奏发生紊乱,引起心脏跳动的速率或节律发生 变化。 iii.心绞痛:冠状动脉受阻致使心肌供养和氧气消耗失衡,所引起的。 iv.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和冠心病:①冠状动脉病变,可能导致心脏肌肉的氧气供应不能满足其需求,这就是心肌缺血。②心肌梗死是由于长时间缺血导致缺血 区域心肌细胞坏死③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器质性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 或心肌梗死等病症的统称。 2)动脉病变: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动脉疾病,是由于血液中过多的脂肪球团粘附与动 脉内壁,形成动脉斑块,影响动脉舒张,因而导致血液受到阻碍,进而引起血压升 高。 3)高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运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主要由①血容量和外周 血管阻力两个因素直接影响血压。②体内的本体感受器参与调解血压。③激素和神 经系统活动影响血压变化。④身体生化环境也会影响血压变化。 识记: 1.心脏的正常生理特征:心脏是一个有四个腔室的器官。(详见P268) 2.心血管系统的病理性改变:风湿热、慢性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脑 血管疾病及动脉粥样硬化、栓塞等。 3.心房:位于心脏上部,其功能是接受回流到心脏的血液。 4.心室:下部两个是负责将血液泵出,成为心室。 5.房室瓣:心房和心室之间有个瓣膜(功能是使得血液可以从心房流到心室,但不能从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