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学-第七讲 热处理缺陷及防治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由热加工温度不当引起的带状组织,即热加工停锻温度于二 相区时(Ar1和Ar3之间),铁素体沿着金属流动方向从奥氏体中呈带 状析出,尚未分解的奥氏体被割成带状,当冷却到Ar1时,带状奥氏 体转化为带状珠光体。
一般情况下,带状组织可以通过多次正火或扩散退火得以消除和改善。
2、带状组织的危害 带状组织的存在会使金属的力学性能呈各向异性,沿带状组织的
带状组织
100倍率下钢板明显的带状组织
带状组织
1、带状组织形成的原因 金属材料在冶炼浇注后绝大部分要经过压力加工方可成为型材。
但是,加工后的材料容易得到沿着变形方向珠光体和铁素体呈带状分 布的组织,即形成带状组织。形成带状组织的原因各不相同,归纳起 来大致有2种原因:
a.由成分偏析引起的带状组织。即当钢中含有磷等有害杂质, 压延时,杂质沿压延方向伸长。当钢材冷至Ar3以下时,这些杂质就 成为铁素体的核心使铁素体形态呈带状分布,随后珠光体也呈带状分 布。这种带状组织很难用热处理的方法加以消除。
• 为了改善铸钢件的性能,可采用完全退火,将粗大的铸态 魏氏组织转变为一般的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完全退火是 以降低硬度和改善韧性为目的的一种热处理方法,将铸钢 加热到相变温度Ac3以上30~60℃,随后缓慢冷却,加热 保温时间以壁厚每25mm加热保温1h计算。
带状组织
(banded structure)
热处理缺陷及防治
脱碳
• 脱碳 脱碳是钢加热时表面碳含量降低的现象。脱碳的过程
就是钢中碳在高温下与氢或氧发生作用生成甲烷或一氧化 碳。其化学方程式如下;
2Fe3C+O2=6Fe+2CO Fe3C+2H2=3Fe+CH4 Fe3C+H2O=3Fe+CO+H2 Fe3C+CO2=3Fe+2CO 这些反应是可逆的,即氢、氧和二氧化碳使钢脱碳, 而甲烷和一氧化碳则使钢增碳。 对大多数钢来说,脱碳会使其性能变坏,故均视为缺 陷。特别是高碳工具钢、轴承钢、高速钢及弹簧钢,脱碳 更是一种严重的缺陷。
3)钢的表面脱碳以后,由于表层与心部的组织不同和 线膨胀系数不同,因此淬火时所发生的不同组织转变及体 积变化将引起很大的内应力,同时表层经脱碳后强度下降, 甚至在淬火过程中有时使零件表面产生裂纹。
脱碳
• 脱碳对钢性能的影响 2.对零件性能的影响 对于需要淬火的钢,脱碳使其表层的含碳量降低,淬
火后不能发生马氏体转变,或转变不完全,结果得不到所 要求的硬度。
实例探讨
1、轴,40Cr,经锻造、淬火后发现裂纹。裂纹两侧 有氧化迹象,金相检验,裂纹两侧存在脱碳层,而且裂纹 两侧的铁素体呈较大的柱状晶粒,其晶界与裂纹大致垂直。
结论:裂纹是在锻造时形成的非淬火裂纹。
当工件在锻造过程中形成裂纹时,淬火加热即引起裂 纹两侧氧化脱碳。随着脱碳过程的进行,裂纹两侧的碳含 量降低,铁索体晶粒开始生核。当沿裂纹两侧生核的铁素 体晶粒长大到彼此接触后,便向离裂纹两侧较远的基体方 向生长。由于裂纹两侧在脱碳过程中碳浓度的下降,也是 由裂纹的开口部位向内部发展,因而为铁素体晶粒的不断 长大提供了条件,故最终长大为晶界与裂纹相垂直的柱状 晶体。
45调质 4%硝酸酒精腐蚀 ×200 表面脱碳现象 表面组织:铁素体(白)+珠光体(黑) 心部:回火索氏体
几种常见的热处理缺陷
• 防止脱碳的对策 防止脱碳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工件加热时,尽可能地降低加热温度及在高温下的停留时间;
合理地选择加热速度以缩短加热的总时间; 2)造成及控制适当的加热气氛,使呈现中性或采用保护性气体加
魏氏组织
ZG270-500(铸态)的金相图
魏氏组织
• 铸钢由于凝固温度很高,并在1495℃附近产生包晶反应形 成奥氏体,奥氏体形成温度高,晶粒十分粗大,在冷却通 过GS线时,先析出铁素体,然后进一步冷却通过PS线时 析出珠光体。由于奥氏体晶粒粗大,可供铁素体析出的晶 界减少,所以铁素体除了在晶界上呈块状析出外,一部分 呈针状向晶内析出而形成魏氏组织。铸钢由于晶粒粗大和 存在魏氏组织,脆性很大,必须通过退火或正火来消除铸 态组织。
实例探讨
4、W18Cr4V钢制模具,高温盐浴中 加热后油冷,发现开裂。从裂纹特征上看 是冷却过快所致。因工件截面较大,冷却 时内外温差也大,当表面转变为马氏体时, 内部仍处于奥氏体状态,以后的冷却过程 中才逐步转变为马氏体,致使表层受内部 体积胀大的作用承受很大的拉应力而开裂。 因此,可以判断为淬火裂纹。
脱碳
高速钢的脱碳组织
脱碳
• 脱碳对钢性能的影响 1.对锻造和热处理等工艺性能的影响 1)2Cr13不锈钢加热温度过高,保温时间过长时,能
促使高温δ铁素体在表面过早的形成,使锻件表面的塑性 大大降低,模锻时容易开裂。
2)奥氏体锰钢脱碳后,表层将得不到均匀的奥氏体组 织。这不仅使冷变形时的强化达不到要求,而且影响耐磨 性,还可能由于变形不均匀产生裂纹。
淬火裂纹
• 裂纹产生原因 试样基体呈淬火马氏体且未充分回火,
内应力、脆性较大,同时,齿根部应力集 中,易造成开裂、崩齿。
淬火裂纹
• 淬火裂纹:在淬火过程中或在淬火后的室 温放置过程中产生的裂纹。后者又叫时效 裂纹。造成淬火开裂的原因很多,在分析 淬火裂纹时,应根据裂纹特征加以区分。
淬火裂纹的特征
• 在淬火过程中,当淬火产生的巨大应力大于材料本身的强 度并超过塑性变形极限时,便会导致裂纹产生。淬火裂纹 往往是在马氏体转变开始进行后不久产生的,裂纹的分布 则没有一定的规律,但一般容易在工件的尖角、截面突变 处形成。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淬火开裂,可能是沿晶开裂,也
可能是穿晶开裂;有的呈放射状,也有的呈单独线条状或
轴承钢表面脱碳后会造成淬火软点,使用时易发生接 触疲劳损坏;高速工具钢表面脱碳会使红硬性下降。
由于脱碳使钢的疲劳强度降低,导致零件在使用中过 早地发生疲劳损坏。
零件上不加工的部分(黑皮部分)脱碳层全部保留在 零件上,这将使性能下降。而零件的加工面上脱碳层的深 度如在机械加工余量范围内,可以在加工时切削掉;但如 超过加工余量范围,脱碳层将部分保留下来,使性能下降。 有时因为锻造工艺不当,脱碳层局部堆积,机械加工时将 不能完全去掉而保留在零件上,引起性能不均,严重时造 成零件报废。
45钢 840℃淬火(水冷)+裂纹 4%硝酸酒精腐蚀 ×100
60Si2Mn 840℃淬火(水冷)+460℃回火 4%硝酸酒精腐蚀 ×200 回火屈氏体+碳化物(白色小颗粒)+少量马氏体+少量铁素体(白色块状)+淬火裂纹
淬火时将水看成油,误将样品放入水中冷却(本应油冷),
导致淬火时由于应力过大出现淬火裂纹。
结论:这是由于组织不均匀所造成的淬火裂纹。 当钢的显微组织中存在碳化物聚集时,这些地方碳和 合金元素的含量比较高,造成临界温度降低。因此,即使 是在正常的温度下进行淬火加热,对于碳化物聚集处来讲, 加热温度已显得过高了。其结果是这些地方出现过热组织, 降低了钢的强度,淬火冷却时,在应力作用下产生开裂。 高速钢的碳化物不均匀性是这种钢的重要质量指标之 一。为减少或预防这类缺陷发生,冶金厂和使用厂都在不 断采取措施,如使用厂用改锻工艺来均匀组织。当碳化物 不均匀性的改善程度受到限制时,可在保证硬度的前提下 采用较低淬火加热温度来避免过热组织产生。
方向明显优于其垂直方向。压力加工时易于从交界处开裂
带状组织
高速钢中带状碳化物组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渗碳缺陷及防治
• 碳浓度过高 ⒈产生原因及危害:如果渗碳时急剧加热,温度又过高或
魏氏组织
• 魏氏组织形成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热处理温度较高,导 致奥氏体晶粒粗大;二是冷却速度较快。如果奥氏体晶粒 异常粗大,即使不大的冷速也可能形成魏氏组织,这种组 织的塑性和韧性比较差;如果奥氏体晶粒不是特别粗大, 冷速比较快的时候也可能形成魏氏组织,但这种魏氏组织 不会有什么害处。消除的措施要从产生的原因上着手,一 是控制热处理加热温度,二是控制冷速。
5)高温加热时,钢的表面利用覆盖物及涂料保护以防止氧化和脱 碳;
6)正确的操作及增大工件的加工余量,以使脱碳层在加工时能完 全去掉。
淬火裂纹
材料:Cr12(搓齿板) 工艺情况:980℃淬火 图1:未浸蚀 搓齿根部转角处裂纹形貌 ; 图2: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
淬火马氏体及残余奥氏体、共晶碳化物及小粒状二次碳化物 裂纹在齿根尖角处启动,沿碳化物边界向内延伸
• 对亚共析钢,魏氏组织指从晶界向晶内生长的一系列具有 一定取向的片(或针)状铁素体,从单个形态来看虽呈片 (或针)状,但从整体来看,由于许多片常常是相互平行 的,形似羽毛状,但与无碳化物贝氏体相比,显得较粗大 且末端较尖细。对于过共析钢来说,是指类似形态的渗碳 体。
45钢 950℃正火 针状铁素体(白)+珠光体(黑) 4%硝酸酒精腐蚀 ×500 过热组织 也叫魏氏组织
• 带状组织:金属材料中两种组织组分呈条带状沿热变形方 向大致平行交替排列的组织。例如钢材中的铁素体带、珠 光体带、渗碳体带等。
• 钢材内部缺陷之一,出现在热轧低碳结构钢显微组织中, 沿轧制方向平行排列、成层状分布、形同条带的铁素体晶 粒与珠光体晶粒。这是由于钢材在热轧后的冷却过程中发 生相变时铁素体优先在由枝晶偏析和非金属夹杂延伸而成 的条带中形成,导致铁素体形成条带,铁素体条带之间为 珠光体,两者相间成层分布。带状组织的存在使钢的组织 不均匀,并影响钢材性能,形成各向异性,降低钢的塑性、 冲击韧性和断面收缩率,造成冷弯不合、冲压废品率高、 热处理时钢材容易变形等不良后果。产品标准中有带状组 织评级图片,根据用途确定允许的级别。
实例探讨
2、半轴套座,40Cr,淬火后出现开裂。 金相检验,裂纹两侧有全脱碳层,其中的 铁素体呈粗大柱状晶粒,并与裂纹垂直。 全脱碳层内侧的组织为板条马氏体加少量 托氏体,这种组织是正常淬火组织。
结论:在加工过程中未经锻造,因此属 原材料带来的非淬火裂纹。
实例探讨
3、齿轮铣刀,高速钢,淬火后在内孔壁上出现裂纹。 金相检验,发现裂纹附近的碳化物呈不均匀的带状分布。
热,为此可采用特殊发计的加热炉(在脱氧良好的盐浴炉中加热,要 比普通箱式炉中加热的脱碳倾向为小);
3)热压力加工过程中,如果因为一些偶然因素使生产中断,应降 低炉温以待生产恢复,如停顿时间很长,则应将坯料从炉内取出或随 炉降温;
4)进行冷变形时尽可能地减少中间退火的次数及降低中间退火的 温度,或者用软化回火代替高温退火。进行中间退火或软化回火时, 加热应在保护介质中进行;
魏氏组织
• 魏氏组织(widmanstatten structure) 钢材进行热加工和热处理,如果加热温度控
制不当,加热不均会使材料超温,导致材料机械 性能恶化。根据超温的程度和时间长短,钢材会 发生脱碳,过热和过烧现象。当高温加热后,在 第一阶段加热,在此阶段加热后冷却,当冷至Ar3 温度,A析出F,至Ar1,奥氏体发生共析反应转 变为P。如在Ar3至Ar1冷却较快,会析出F的魏氏 体组织。降低钢的冲击性能,会使钢的机械性能 恶化。可采用中间退火或多次高温回火处理来消 除这种组织。
与此相对应的温度,大约在250℃以下。在这样的低温下,
即使产生了裂纹,裂纹两侧也不会发生脱碳和出现明显氧
化。所以,有氧化脱碳现象的裂纹是非淬火裂纹。

如果裂纹在淬火前已经存在,又不与表面相通,这样
的内部裂纹虽不会产生氧化脱碳,但裂纹的线条显得柔软,
尾端圆秃,也容易与淬火裂纹的线条刚健有力,尾端尖细
的特征区别开来。
表面脱碳层在淬火冷却时的体积胀比未脱碳的心部小,表
面材料受心部膨胀的作用而被拉裂呈网状。
非淬火裂纹的特征
• 淬火后发生的裂纹,不一定都是淬火所造成的,可根据下 面特征来区分:

淬火后发现的裂纹,如果裂纹两侧有氧化脱碳现象,
则可以肯定裂纹在淬火之前就已经存在。淬火冷却过程中,
只有当马氏体转变量达到一定数量时,裂纹才有可能形成。
呈网状。因在马氏体转变区的冷却过快而引起的淬火裂纹,
往往是穿晶分布,而且裂纹较直,周围没有分枝的小裂纹。
因淬火加热温度过高而引起的淬火裂纹,都是沿晶分布,
裂纹尾端尖细,并呈现过热特征:结构钢中可观察到粗针
状马氏体;工具钢中可观察到共晶或角状碳化物。表面脱
碳的高碳钢工件,淬火后容易形成网状裂纹。这是因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