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省慢性胃炎分级诊疗指南(2020年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省慢性胃炎分级诊疗指南(2020年版)
目录
一、流行病学 (1)
二、定义与分类 (1)
三、筛查、诊断与评估 (2)
(一)筛查 (2)
(二)诊断 (2)
(三)评估 (3)
四、治疗 (3)
(一)消除病因 (4)
(二)对症治疗 (4)
(三)中医药治疗 (4)
(四)精神心理治疗 (5)
(五) 胃癌前病变及早癌的处理 (6)
(六)康复与保健 (6)
五、慢性胃炎的分级诊疗服务目标、流程、双向转诊标准与各级医院服务对象6 (一)目标 (6)
(二)分级诊疗服务流程 (7)
(三)双向转诊标准 (8)
(四)各级医疗机构的服务对象 (9)
六、慢性胃炎的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12)
(一)未经调查的消化不良人群的筛查 (12)
(二)慢性胃炎患者的门诊随访 (13)
(三)慢性胃炎患者的自我管理 (13)
(四)慢性胃炎规范化诊治要求 (14)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性病变。20世纪40年代由于胃镜的发明和应用,胃炎作为一个临床疾病开始得以认识和研究,胃镜及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和鉴别诊断慢性胃炎的重要手段。
一、流行病学
临床上十分常见,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占消化内科门诊40%~60%的就诊率。由于多数慢性胃炎患者无任何症状,因此难以获得确切的患病率,其发病率一般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特别是中年以上更为常见。
二、定义与分类
慢性胃炎属于病理学诊断,新悉尼系统将慢性胃炎分为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两大类,后者再分为自身免疫性胃炎和多灶性萎缩性胃炎。如同时存在平坦或隆起糜烂、出血、黏膜皱襞粗大或胆汁反流等征象,则可依次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或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胆汁反流等。根据病变分布,内镜下慢性胃炎可分为胃窦炎、胃体炎、全胃炎胃窦为主或全胃炎胃体为主。
三、筛查、诊断与评估
(一)筛查
由于慢性胃炎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体征很少,作胃镜诊断以前,临床上也习惯以慢性胃炎这一名词进行诊断。实际上,作胃镜检查以前,对于以上腹部为中心的腹痛/腹部不适≥24周患者,临床医师应根据以症状分析为基础的RomeⅢ诊断标准,按照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疼痛综合征、餐后不适综合征等征象进行思考。上腹疼痛综合征的症状主要为上腹部疼痛和上腹部烧灼感,餐后不适综合征的症状主要为餐后饱胀和早饱感,另外,慢性胃炎可有嗳气、反酸、恶心、食欲不振嘈杂、口苦等症状。
但是单凭临床表现难以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胃癌及胆胰疾患等鉴别。若出现消化道出血、呕吐、腹泻、吞咽困难或吞咽痛、消瘦、贫血、发热、黄疸、浮肿、腹部肿块等症状体征,需要做相关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排查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胃肠道肿瘤、肝胆恶性肿瘤、寄生虫感染、慢性胰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慢性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和部分药物治疗不良反应。
(二)诊断
慢性胃炎的确诊主要依赖内镜检查和胃黏膜活检,尤其是后者的诊断价值更大。
1.内镜诊断
①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内镜下可见黏膜红斑,黏膜出血点或斑块,黏膜粗糙伴或不伴水肿及充血渗出等基本表现。而其中糜烂性胃炎有2种类型。即平坦型和隆起型。前者表现为胃黏膜有单个或多个糜烂灶,其大小从针尖样到最大径数厘米不等;后者可见单个或多个疣状、膨大皱襞状或丘疹样隆起,最大径5~10 mm,顶端可见黏膜缺损或脐样凹陷,中央有糜烂。
②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下可见黏膜红白相间,白相为主,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部分黏膜血管显露;可伴有黏膜颗粒或结节状等表现。
③放大内镜结合染色对内镜下胃炎病理分类有一定帮助。内镜电子染色技术结合放大内镜对慢性胃炎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可以实时观察胃黏膜的细微结构,对于慢性胃炎以及肠化和上皮内瘤变与活组织检查诊断一致率高。
2.胃黏膜活检病理诊断
为准确判断并达到高度的可重复性,胃黏膜活检标本的基本要求为:活检取材块数和部位由内镜医师根据需要决定;活检组织取出后尽快用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包埋应注意方向性。慢性胃炎观察内容包括5项组织学变化和4个分级。5项组织学变化包括H.pylori感染、慢性炎性反应(单个核细胞浸润)、活动性(中性粒细胞浸润)、萎缩(固有腺体减少)、肠化(肠上皮化生);4个分级包括0提示无,+提示轻度,++提示中度,+++提示重度。
(三)评估
1.慢性胃炎的诊断应力求明确病因
H.pylori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主要病因,H.pylori感染几乎都会引起胃黏膜活动性炎性反应,长期感染后部分患者可发生胃黏膜萎缩和肠化;宿主、环境和H.pylori因素的协同作用决定了H.pylori感染后相关性胃炎的类型,因此需要常规检测H.pylori。
2. 胃癌前状态的评估
胃癌的癌前状态分为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前者是指与胃癌相关的胃良性疾病,有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后者是指易转变为癌组织的病理学变化。
胃癌的癌前疾病包括:(1)慢性萎缩性胃炎;(2)胃腺瘤型息肉,特别是广基腺瘤型息肉易癌变,而单纯增生型一般不发生癌变;(3)残胃,指既往因良性病变而行为大部切除术后者;④恶性贫血;⑤少数胃溃疡患者。
胃癌的癌前病变包括肠化和不典型异型增生(或称为上皮内瘤变)。肠化指胃黏膜上皮被肠型黏膜上皮所代替,肠化有小肠型和大肠型,大肠型又称不完全肠化。
四、治疗
慢性胃炎尚无特效疗法,大多数都在门诊随访治疗,主要是采用祛除病因和对症治疗。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和改善胃黏膜炎性反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症状的处理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同;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消除或改善胃黏膜炎症,防止萎缩、肠化的进一步发展;无症状、幽门螺杆菌阴性的非萎缩性胃炎无须特殊治疗;对于萎缩性胃炎,特别是严重的萎缩性胃炎或伴有上皮内瘤变者应注意预防其恶变。
(一)消除病因
祛除各种可能致病的因素,如避免进食对胃黏膜有强刺激的饮食及药品,戒烟忌酒。积极治疗口、鼻、咽部的慢性疾患。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细嚼慢咽,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和损害。
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下列情况应予根除治疗:有明显异常(指胃黏膜糜烂、萎缩、肠化或伴上皮内瘤变)的慢性胃炎;有胃癌家族史者;伴有糜烂性十二指肠炎者;症状明显,常规治疗疗效差者。根除H.pylori方案甚多,目前主要推荐铋剂+PPI + 2种抗菌药物组成的四联疗法,强调个体化治疗。
(二)对症治疗
1.抑酸或抗酸治疗
适用于有胃黏膜糜烂或烧心、反酸、上腹饥饿痛等症状为主者。根据病情或症状轻重程度可选择抗酸剂、H2受体阻滞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2.保护胃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