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方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确定之后,教学方法就成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内容的关键。因为教学方法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培养学生学习态度、意志、情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手段。正如国外一位教育学家所指出的那样:“选择对某节课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核心问题之一。”那么,教师的引导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本人现谈一点肤浅的认识:

教师必须加强学习,精通课标,通读教材,理解编者的意图、理清知识脉络;进而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与学法,精心备课;最后达到驾驭教材,为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是带着自

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趣参与课堂活动的,教师要真正把创造还给学生,

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使学生学会学习、学

会发现、学会创造。课堂上一定要将学生置于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位置,教师

决不包办代替。凡是学生能想明白的,就让学生自己去想;凡是学生能说清楚的,就

让学生自己去说;凡是学生能探索的,就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凡是学生能解答的,就

让学生自己解答。教师不仅要走在学生的“前面”,还要学会走在学生的“后面”,

为学生学习和发展创设合适的环境与条件,只在必要时提供帮助。

二、放手让学生自主地、独立地学习、解题运算。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导致教学质

量严重下滑的现象时有发生。据了解,目前农村小学教师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师生负

担重,师生总是在作业中奔忙,师生吃力不讨好,虽然学生的统考成绩有点上升,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却下降了。二是师生负担轻。虽然给学生留下了大量的作业,教师却

没有时间进行批改,无法对作业进行指导与讲评,就采取公布答案的形式、或让小助

手代替批改。教师把批改作业的任务转嫁给学生。这样做,虽然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但是却失去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了解的好机会;这样做,学生是在抄作业而不

是在做作业,有的学生根本不用动脑筋就可以完成作业,有的学生在老师公布作业答

案时拼命地抄呀写呀,从眼眼到手上,根本没有经过大脑思考,学生对知识一知半解;这样做,学生会越学越糟,学习效率会越来越低,学生创新能力更不用说得到提高;这样做,学生的作业在学校里就可以完成。

三、根据教材的特点,设计趣味性较强的作业题。

儿童的记忆特点,无意记忆比较难,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只要符合无意记忆的条件,即

使出现一次的内容也会让他长久记忆。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该体现具有趣味性,

这在新教材里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大家都很清楚,这里就不多说。这里主要讲的是

教师要深挖教材的编排意图,根据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设计出有趣的作业

题目,让学生去练习,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如:猴主人给猴子分桃子,猴主人说:一日三餐每餐二粒。猴子说:太少了。猴主人又说:每天五粒。猴子同意了,而且很

高兴。猴子值得高兴吗?你能用数学来解决这个题目吗?同学们经过一翻的讨论,得到:2+2+2=6(个),原来每天6个,现在每天5个,5小于6,猴子不应该高兴。

又如:在教完“克与千克”、“米与千米”以后、可以给出学生留下这样的作业: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1()=1000(),你还能想出像这样的题目来吗?

四、充分调动多种器官参与学习,着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学习者在主动建构的过程中必须要借助一定的操作对象,也就是说,总有一定的事情

让孩子们去做。教师要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多种感觉器官,鼓励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活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先讲授所要学

习的概念和原理,然后再让学生做一定的练习,尝试去解决有关的问题,其潜在的假

设是:学和做是两个独立的过程,只有先学会了,才能去做,去解决有关的问题。建

构主意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正好用相反的思路来设计教学。先鼓励学生去做,在做中学。因为在做的过程中,学生要充分借助自己的生活平台,综合运用所有的生活经验,甚至可能还要查阅有关的资料,从而做出合理的综合和推论,分析解决当前的问题,

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便可以建构起与此相应的知识经验。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提炼和概括,使得学习者所建构的知识更明确,更系统。比如,在“圆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活动,通过:“分一分”“指一指”“看一看”“描一描”“摆一摆”“摸一摸”,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展

开学习。同时,教师也不要先把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性质告诉孩子之前,

让他们去拼摆相应的图形。事实上,如果教师放手让孩子去拼,孩子会拼得比教师想

象的要好得多。正是这样多种感官的参与,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他们完成了对新知的

认知活动。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要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我们就要充分抓好融和、激趣、主动、发展这四个要素,也就是抓住了整个课堂教学的关键。我们还需要不断日积月累,不

断提高我们的“课感”;但这个发现步骤不是像科学家们最初发现科学真理那样要经

过漫长的道路,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缩短发现的过程,削平发现的坡度,精简发现

的途径和迷路,变成稍有岔道的途径,使学生在岔道中能够独立选择,像“小科学家”那样去发现学习,向未知世界挑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