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网络课程习题及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学概论》网络课程习题与参考答案
第一章导论
此章内容属于新课切入和引导部分,不安排习题。
第二章语言的社会功能
一、填空
1.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会制造生产工具进行劳动,而且人类有,这是人
和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
2.一种语言中的句子数量是无限的,人类之所以能掌握语言,是因为语言中构成句子的语言材料和的数量是十分有限的。
3.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而且也是思维的。
4.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大脑的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半球掌管不需
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5.儿童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学习。
6.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的含义是语言具有,没有。
7.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语言是,言语是个别的;语言是抽
象的,言语是。
8.人和人之间互相传递信息,互相交流思想感情,最主要的方式是进行交
际。
9.人和人之间相互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从信息论的角度可以将其理解为和的过程。
10.文字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工具,旗语是建立
在基础之上的工具。
二、辨析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文字和语言一样,都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3.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思维。()
4.从语言和言语的关系来说,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找到一匹马,只能找到一匹具体的具有某种色彩、某种体态等等特征的马。()
5.绘画和音乐都能表达人的思想感情,都可以算是代表语言的符号。()
6.现代社会,随着沟通方式的日益增多,语言的重要性也在日渐削弱。()
7.语言具有自然属性,是一种客观的纯自然现象。()
8.没有语言,人类照样可以思维,就像聋哑人那样。()
三、分析题: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哪些是语言学中所说的“语言”,哪些是,哪些是其他说法的代替语言学中所说的“言语”
1.杨朔散文的语言真美!
2.你这个人真不会说话。
3.他会说好几国的话。
4.两个人熟了,自然也就有了共同语言。
5.以后有用得着我的地方,你老哥就言语一声。
6.写工人,就要用工人的语言。
四、问答题
1.每个人都有说话的自由,但不能把“我看书”说成“书看我”,不能把“失去生命”这意思说成“huó(活)”,这是为什么
2.人类语言能力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学会的为什么
3.任何一种语言所包含的句子的数量都是无限的,那么人类为什么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语言呢
4.人们平常常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没有共同语言”,“工人有工人的语言,农民有农民的语言”。这是不是说,语言具有阶级性
第二章参考答案
一、填空
1.语言;
2.结构规则;
3.交际工具、工具;
4.左、右;
5.说话(语言);
6.全民性、阶级性;
7.一般的、具体的;
8.口语(口头);
9.编码、解码;10.语言、最重要的辅助性、语言和文字、辅助性
二、辨析正误
1.×;
2.×;
3.√;
4.√;
5.×;
6.×;
7.×;
8.×
三、分析题
1.这里的“语言”实际上是语言学中的言语,是指写出来的话或运用语言的结果。
2.这里的“说话”实际上是指语言学中的言语,是运用语言的具体动作行为。
3.这里的“话”实际上是指语言学中的语言,每一个国家几乎都有一种公认的约定俗成的交际工具——语言。
4.这里的“语言”既非语言学中的语言也非语言学中的言语,它是指交际双方具有共同的观点、看法或认识,实际上是观点、看法或认识的代名词。
5.这里的“言语”是语言学中的言语,意思是“告诉”,是一种具体的言语行为。
6.这里的“语言”实际上是语言学中的言语,即符合工人身份和文化水平的话语。
四、问答题
1.每个人说话是自由的,但语言是有规则的,在具体说话过程中运用什么材料说和怎么样组织材料来说却是不自由的。每个人生来就已经处于一张已经编织好了的“语言网”之中,他在说话时要受到已有语言系统的制约,不是想怎么说就能怎么说,其所说出来的话必须要符合整个社会的交际习惯,这样才能为社会所接受、认可。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使得我们所说的话符合语言系统中的既定规则,也只有如此要在既定规则的支配和指导下组织语句进行交际,不能够随意创新,我们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句子才有价值和意义,才能把我们想表达的意思准确、无误的传递出去,并且让受话人加以理解和接受。
2.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天生的。人类的语言能力表现为抽象思维的能力和灵活发音的能力,而这两种能力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它们在人类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得以实现,无论是抽象的思维能力还是灵活的发音能力,后天的学习只能使它们获得更好、更纯熟的发展,但如果一个人生来就不具备这两方面的能力,单靠后天的学习是永远无法获得的。当然,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天生的,但在具体社会中
运用这种语言能力去学会什么样的一种具体的语言则是后天的事情,这确实与人类后天的学习密不可分,受到后天语言学习环境的直接影响。
3.任何一种语言中包含的句子的数量虽然是无限的,但其词汇材料和结构规则的数量却都是有限的。无限的句子实际上都是有限的词汇材料和结构规则按不同方式不断组合所生成的结果。人类掌握语言并不是掌握语言中的所有句子,而是掌握有限的词汇材料和结构规则,只要掌握了有限的词汇材料和结构规则,人类按照已经学会的组合或聚合手段来组织词汇材料在符合结构规则的前提之下就能够随时随地说出自己想说的句子,就能够满足交际表达中的实际需要。掌握语言的关键不在于掌握了多少具体的句子而在于是否掌握了有限的语言“建筑材料”与语言的结构规则,既然语言中无论是材料还是结构规则都是有限的,那它也就为人类在有限的时间内去掌握它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能。当人类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了一种语言的词汇材料和结构规则也就意味着人类掌握了这种语言。
4.语言具有全民性,没有阶级性。同一社会中,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是相同。正因如此,尽管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也许很少交流,但相互之间所说的话基本也能听懂,地主阶级说“天要下雨了”与农民阶级说“天要下雨了”在意思上并无什么差别。尽管语言没有阶级性,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某些阶级、阶层会人为的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为其附上阶级色彩,用其来表达具有阶级性的思想,因此有阶级性的并不是语言本身,而是使用语言的人。说“工人有工人的语言,农民有农民的语言”,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没有共同语言”这里所谓的“语言”指的都是说话人的语言风格和看待某些问题的基本观点与认识,而并不是语言学中“语言”这个概念本身。
第三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一、填空
1.任何符号,都是由和两个方面构成的。
2.语言符号是和的统一体,声音是语言符号的。
3.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
员。
4.语言符号具有和的特点。
5.语言的底层是一套,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可以分为若干级,
第一级是,第二级是,第三级是由词组成的句子。
6.语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分别是关系和关系。
7.符号可以分为三类,即:符号,符号和触觉符号。例如,语
言是一种符号,盲文是一种符号,旗语则是一种符号。
二、辨析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这说明人和动物都有本质上相对的语言。()
2.从语言本身结构上看,世界上所有的语言实质上都不过是同一种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