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收视率调查分析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收视率平稳不等于观众群稳定 观众群是否稳定是电视从业人员关注的另一重点, 也是对观众群动态特征的一种把握。收视分析中, 最常见的动态描述是收视曲线,它能够比较直观 地反映收视率变化情况。于是象前述时常被希望 “看”出点什么来一样,收视曲线也常常被“看” 出与观众群稳定与否有联系,一些文章谈到收视 曲线基本平稳时,便顺势得出“观众群稳定”的 结论。
-
2、人员测量法
人员测量仪法是指利用“人员测量仪”来收集电 视收视信息的方法,是目前国际上最新的收视调 查手段。样本家庭的每个成员在手控器上都有自 己的按钮,而且还留有客人的按钮。当家庭成员 开始看电视时,必须先按一下手控器上代表自己 的按钮,不看电视时,再按一下这个按钮。测量 仪会把收看电视的所有信息以每分钟为时间段 (甚至可以精确到秒)储存下来,然后通过电话 线传送到总部的中心计算机\(或通过掌上电脑入户 取数据\)。
-
4. 误用收视率直接评判节目内容 收视分析中另一比较常见的现象,是将收视率高 低与栏目内容好坏简单挂勾。当收视曲线上出现 某一波峰(或波谷)时,便时常可以看到诸如 “这是因为节目内容好(或不好)”之类的断言。 一般来说,收视率与节目内容之间存在相互关系, 后者对前者的变化通常具有很明显的影响作用, 这已为国内外不少研究所证实。但是这种一般性 结论,却不一定具有广谱性。
中国时段内收看某电视频 道(或某电视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 占电视观众总人数(或家户数)的百分比。 作为“注意力经济”时代的重要量化指标, 它是深入分析电视收视市场的科学基础, 是节目制作、编排及调整的重要参考,是 节目评估的主要指标,是制定与评估媒介 计划、提高广告投放效益的有力工具。
-
中央电视台
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和AC尼尔森公 司是中国目前最主要的两家收视率调查公 司。据业内人士分析,在电视收视率市场 上,央视—索福瑞占据了全国85%左右的 市场份额,AC尼尔森公司占据10%左右, 另外两家比较大的公司是AC尼尔森媒介研 究和上海的广播电视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业内人士经常会有这样的印象,即使是同一地区同一时段同一部电视 剧,AC尼尔森和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提供的收视率数据并不相同, 有时还相差挺大。比如央视一套播出的《浪漫的事》,尼尔森的平均 收视率是7%,而央视—索福瑞则为6%;又如2000年1月1日到9月23 日杭州地区《新闻联播》的平均收视率,央视—索福瑞提供的数据是 22.1%,AC尼尔森为4.6%。究竟哪一个数据更加准确呢? 记者在采 访中发现,对于调查公司来说,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一位不愿透露 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主要是因为测量手段不一样造成的:日 记法和仪器测量法的结果肯定会有差异,应该说仪器测量法更准确一 些,日记法往往是通过事后回忆来填写的,因此误差会大一些,而人 员测量仪数据可以精确到1分钟,这样得到的收视率就会低很多。此 外,由于样本户数不同、采用的计算体系不一样等,也会造成收视率 不一样,“一般来说,虽然数字不一样,但趋势应该是一致的,否则 用户就会糊涂了。”
-
2. 纵比的不足 在不断增大的市场压力下,一些电视台为强化竞 争机制,调节各栏目(节目)之间的关系,纷纷 以收视率为标准,进行一些比较简易的奖惩操作。 比如,将某栏目一段时期(通常是一年)以来的 收视率汇总平均,将均值作为“标准基数”,在 一个月或一个季度内,若栏目收视率高于这个数 值,便奖励;反之处以警告。如果一个月、一个 季度(或半年)内,收视率高于此基数的居多, 则留,否则便要求改版,或予以裁撤。
-
增强收视率调查的科学性方面,我 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加重视:
1. 促进收视率调查行业专业化 一个行业的进步与成熟,应是该行业有
了相当的专业化程度。所谓专业化,理应 具备以下五个属性:具有系统的理论体系, 具有专业的权威性,大众认可,有伦理规 范的规定,有独特的专业文化。
-
影响电视收视率的因素
一、外部因素: 1.观众的收视习惯 2. 季节因素与开机时间的影响 3.特殊热点事件的影响 二、内部因素: 1.电视节目节奏 2.节目气氛 3.节目的戏剧性 4.节目的时尚型
-
收视率调查存在的问题
1. 测量方法局限与节目评价失察: 我国收视率调查目前主要采用日记法。日记法有不少优点,特别是成 本低廉,相对于人员测量仪法来说,样本排除性较小。但是日记法的 缺点也很明显,其中之一便是它的最小记录单位是15分钟,有效收视 时间一般定义为8分钟,这样,不足8分钟或者时间更短节目的收视信 息,在日记卡上便不容易准确体现出来。 于是,某些时间较短的节目的收视率便不得不“依附”他人,一些收 视报告中时常出现两档相邻节目收视率相同的现象,原因正在于此。 如果短节目恰好与一档高收视率的节目相邻,便可能跟着沾光;反之, 则会受“连累”。有些电视从业者不了解日记法技术上的局限,只是 被动接受收视率报告的“一面之辞”,导致对这一类节目作出错误的 评价和处理。 由于日记法的技术局限,收视率指标对于不同时长节目的意义似有不 同。对于短至3、5分钟的节目,在分析评价时要特别注意。应该结合 收视率测量方法进行考察,最好能以收视率数据作参考,用其他方法, 比如电话调查或问卷调查等,加以辅助和补充。
-
电视收视率的调查方法
1、日记法 日记法是指通过由样本户中所有4岁及以上 家庭成员填写日记卡来收集收视信息的方 法。样本户中每一家庭成员都有各自的日 记卡,要求他们把每天收看电视的情况 (包括收看的频道和时间段)随时记录在 自己的日记卡上。日记卡上所列的时间间 隔为15分钟。每一张日记卡可记录一周的 收视情况。
-
3. 误判收视走势 收视走势是对某一时期内收视率情况的一种总体、 动态的描述和抽象,也是栏目(或节目)传播效 果与动向的基本反映。由于分析和评价收视走势 时,着眼于一个较长时间段而不是某一孤立时间 点上的收视情况,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因简单枚 举单个收视率数据所带来的对收视情况的片面理 解,使收视反馈更具全面性、动态感,因而受到 不少节目编制者的关注。
5.收视率平稳不等于观众群稳定 观众群是否稳定是电视从业人员关注的另一重点, 也是对观众群动态特征的一种把握。收视分析中, 最常见的动态描述是收视曲线,它能够比较直观 地反映收视率变化情况。于是象前述时常被希望 “看”出点什么来一样,收视曲线也常常被“看” 出与观众群稳定与否有联系,一些文章谈到收视 曲线基本平稳时,便顺势得出“观众群稳定”的 结论。
-
2、人员测量法
人员测量仪法是指利用“人员测量仪”来收集电 视收视信息的方法,是目前国际上最新的收视调 查手段。样本家庭的每个成员在手控器上都有自 己的按钮,而且还留有客人的按钮。当家庭成员 开始看电视时,必须先按一下手控器上代表自己 的按钮,不看电视时,再按一下这个按钮。测量 仪会把收看电视的所有信息以每分钟为时间段 (甚至可以精确到秒)储存下来,然后通过电话 线传送到总部的中心计算机\(或通过掌上电脑入户 取数据\)。
-
4. 误用收视率直接评判节目内容 收视分析中另一比较常见的现象,是将收视率高 低与栏目内容好坏简单挂勾。当收视曲线上出现 某一波峰(或波谷)时,便时常可以看到诸如 “这是因为节目内容好(或不好)”之类的断言。 一般来说,收视率与节目内容之间存在相互关系, 后者对前者的变化通常具有很明显的影响作用, 这已为国内外不少研究所证实。但是这种一般性 结论,却不一定具有广谱性。
中国时段内收看某电视频 道(或某电视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 占电视观众总人数(或家户数)的百分比。 作为“注意力经济”时代的重要量化指标, 它是深入分析电视收视市场的科学基础, 是节目制作、编排及调整的重要参考,是 节目评估的主要指标,是制定与评估媒介 计划、提高广告投放效益的有力工具。
-
中央电视台
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和AC尼尔森公 司是中国目前最主要的两家收视率调查公 司。据业内人士分析,在电视收视率市场 上,央视—索福瑞占据了全国85%左右的 市场份额,AC尼尔森公司占据10%左右, 另外两家比较大的公司是AC尼尔森媒介研 究和上海的广播电视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业内人士经常会有这样的印象,即使是同一地区同一时段同一部电视 剧,AC尼尔森和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提供的收视率数据并不相同, 有时还相差挺大。比如央视一套播出的《浪漫的事》,尼尔森的平均 收视率是7%,而央视—索福瑞则为6%;又如2000年1月1日到9月23 日杭州地区《新闻联播》的平均收视率,央视—索福瑞提供的数据是 22.1%,AC尼尔森为4.6%。究竟哪一个数据更加准确呢? 记者在采 访中发现,对于调查公司来说,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一位不愿透露 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主要是因为测量手段不一样造成的:日 记法和仪器测量法的结果肯定会有差异,应该说仪器测量法更准确一 些,日记法往往是通过事后回忆来填写的,因此误差会大一些,而人 员测量仪数据可以精确到1分钟,这样得到的收视率就会低很多。此 外,由于样本户数不同、采用的计算体系不一样等,也会造成收视率 不一样,“一般来说,虽然数字不一样,但趋势应该是一致的,否则 用户就会糊涂了。”
-
2. 纵比的不足 在不断增大的市场压力下,一些电视台为强化竞 争机制,调节各栏目(节目)之间的关系,纷纷 以收视率为标准,进行一些比较简易的奖惩操作。 比如,将某栏目一段时期(通常是一年)以来的 收视率汇总平均,将均值作为“标准基数”,在 一个月或一个季度内,若栏目收视率高于这个数 值,便奖励;反之处以警告。如果一个月、一个 季度(或半年)内,收视率高于此基数的居多, 则留,否则便要求改版,或予以裁撤。
-
增强收视率调查的科学性方面,我 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加重视:
1. 促进收视率调查行业专业化 一个行业的进步与成熟,应是该行业有
了相当的专业化程度。所谓专业化,理应 具备以下五个属性:具有系统的理论体系, 具有专业的权威性,大众认可,有伦理规 范的规定,有独特的专业文化。
-
影响电视收视率的因素
一、外部因素: 1.观众的收视习惯 2. 季节因素与开机时间的影响 3.特殊热点事件的影响 二、内部因素: 1.电视节目节奏 2.节目气氛 3.节目的戏剧性 4.节目的时尚型
-
收视率调查存在的问题
1. 测量方法局限与节目评价失察: 我国收视率调查目前主要采用日记法。日记法有不少优点,特别是成 本低廉,相对于人员测量仪法来说,样本排除性较小。但是日记法的 缺点也很明显,其中之一便是它的最小记录单位是15分钟,有效收视 时间一般定义为8分钟,这样,不足8分钟或者时间更短节目的收视信 息,在日记卡上便不容易准确体现出来。 于是,某些时间较短的节目的收视率便不得不“依附”他人,一些收 视报告中时常出现两档相邻节目收视率相同的现象,原因正在于此。 如果短节目恰好与一档高收视率的节目相邻,便可能跟着沾光;反之, 则会受“连累”。有些电视从业者不了解日记法技术上的局限,只是 被动接受收视率报告的“一面之辞”,导致对这一类节目作出错误的 评价和处理。 由于日记法的技术局限,收视率指标对于不同时长节目的意义似有不 同。对于短至3、5分钟的节目,在分析评价时要特别注意。应该结合 收视率测量方法进行考察,最好能以收视率数据作参考,用其他方法, 比如电话调查或问卷调查等,加以辅助和补充。
-
电视收视率的调查方法
1、日记法 日记法是指通过由样本户中所有4岁及以上 家庭成员填写日记卡来收集收视信息的方 法。样本户中每一家庭成员都有各自的日 记卡,要求他们把每天收看电视的情况 (包括收看的频道和时间段)随时记录在 自己的日记卡上。日记卡上所列的时间间 隔为15分钟。每一张日记卡可记录一周的 收视情况。
-
3. 误判收视走势 收视走势是对某一时期内收视率情况的一种总体、 动态的描述和抽象,也是栏目(或节目)传播效 果与动向的基本反映。由于分析和评价收视走势 时,着眼于一个较长时间段而不是某一孤立时间 点上的收视情况,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因简单枚 举单个收视率数据所带来的对收视情况的片面理 解,使收视反馈更具全面性、动态感,因而受到 不少节目编制者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