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的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众所周知, 1840年的鸦片战争,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此以后, 国土凋零, 支离破碎, 民不聊生, 哀怨沸腾。那么具有五千年辉煌历史的泱泱大国, 具有世界文明古国根基的华夏大地,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以下我们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分析。
首先是国内,即当时的清朝。
①社会经济以小农生产为主,发展缓慢。鸦片战争前, 中国是清王朝统治下的独立的封建
国家。主要的生产关系是封建地主阶级占有基本的生产资料,以地租等形式剥削农民,土地高度集中,地租和各种苛捐杂税使得农民负担沉重;在社会经济地位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受到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发展缓慢,地域也仅仅限于江南地区,在当时社会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
②政治专制腐朽,军备废弛,武器落后。清王朝实行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鸦片战争前夕,
中国封建社会已处于衰落时期, 政治腐败, 军备废弛, 武器落后。从《天朝的崩溃》里,我们可以看到,清朝还处于冷热兵器混用的时代,比英军整整落后200余年。鸟枪无法装刺,火炮铁质差,铸炮工艺落后,海防要塞的大炮, 因铸造时偷工减料,蜂眼很多, 施放时经常炸裂。水师的战船很多是用薄板旧钉制成, “遇击即破”。在清朝军队里, 尤其是八旗子弟, 贪污腐败, 奢靡享乐, 而军队装备陈旧, 操练不勤, 纪律败坏。清政府每年耗费2000万两白银养着近百万军队,军费大半都被官员们侵吞克扣了。出于政治军务需要,兵力分布分散,并且调兵速度缓慢。这样的装备和军队如何能抵得上英国的火枪和大炮呢?
③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激化。当时皇室是最大的地主, 嘉庆年间共有皇庄1000 多处, 占
全国土地的十分之一左右。其他贵族、官僚也都乘势大量圈占土地。如乾嘉年间有名的“奸贪权臣”和珅, 掠夺兼并农民土地达80多万亩。主要的社会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之间的矛盾。农民起义连绵不断。1796年爆发的川陕白莲教起义, 遍及5省, 长达9年。1813年爆发的天理教起义, 以河南为中心, 迅速遍及山东直隶等省。在农民起义的同时, 城市里还发生商人罢市、同行业手工业工人叫歇的斗争, 这些都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④文化教育僵化保守,以天朝上国的思想自居。
⑤对外交往骄傲自大,闭关锁国。实行严格限制对外交往的政策。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对
来华的外国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和场所、活动范围、中外交往等做出限制,设立公行制度,独揽一切进出口贸易的权利,限制对外贸易。限制通商口岸、限制出口通商的种类和数量。四关贸易: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公行制度:洋行-公行-十三行:官方特许的垄断性商业组织;严格限制外商在华居住、行动。其目的是防止汉人的反抗,其根本原因是受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的限制。
其次是国际上的原因,即西方世界的兴起。
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巨大成就
政治:民主宪政生产力:工业革命生产关系:产权私有制资源配置:自然放任的市场机制做主(竞争、供求、价格)思想文化:多元化教育:以培养个人创造力为主农村:城市化
2、对外侵略和殖民侵略成为其生存发展的必要前提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评价: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
造的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通过1640—1688年的革命,英国资产阶级取得了政权,取得了政权的资产阶级顺应历史,发展科学,抓经济建设,这使牛顿、哈维、耐普尔等划时代的科学巨人和大发明家瓦特等应运而生。
科学高潮和殖民地扩张引起了经济高潮。1760年—1830年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到1880年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经济中心。
1789年--179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9世纪20--60年代,法国工业革命
19世纪40年代,法国工业生产世界第二
1775年--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
18世纪末--19世纪50年代,美国工业革命
发生的原因
一、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商业战争的继续,而中国又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根本原因)
前期英国的商业战争是以奴隶贸易和占领殖民地的斗争为主,后期则是对外积极开辟新的原料市场和商品市场、逐步夺取世界殖民霸权的过程,也是英国工业革命及其发展过程。
工业革命以后, 英国的社会生产力有了空前的提高, 到十九世纪初, 它已成为世界各国工业品的主要供应者。发达的工业需要原料和粮食供给, 于是, 英国在夺取了印度等若干殖民地之后, 又把矛头指向了中国。鸦片战争前, 英国一方面试图用武力威胁来使中国屈服;另一方面也想利用其独霸通往东方航路的有利条件及“世界工厂”的地位, 排斥其他国家,向中国大量输出商品, 以达到独占中国市场的目的。
中外贸易:中外贸易逆差,以英国为例从18世纪中期起,在中国的对外贸易国里,英国居首位。中英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出超地位。在18世纪的100年中,英国输送到中国的现银达两亿多元。直到19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在正当贸易方面,每年仍出超达二、三百万两白银以上。长期以来,英商就是以大量白银弥补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的。为改变这种状况,他们一直想扩大英国工业品在中国的销售市场。但问题是英国本上输入中国的商品中没有一样是中国人欢迎的。英国最早输入的王牌货是毛织品,但东印度公司在1800年前向中国贩卖毛织品一直是亏本的。东印度公司运来中国的第二宗货物是金属品,以铅料、锡料、铜料为主,还包括少量的金属制品如刀子、钟表等,但销路有限,有时还亏本。惟一能保证获利的是从印度运来的棉花,但数量不大,因为这与英国本国新兴棉纺织业的需要相冲突,不能全部解决中英贸易上的逆差问题。直到英国发现了鸦片贸易能够扭转白银向中国流去的趋势,于是鼓励印度等地生产销售鸦片。
二、林则徐虎门销烟,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林则徐上书道光帝书中说:鸦片,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视之,是使数十年之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充饷之银。
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以改变其在中英贸易中的入超地位,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臣民身体深受其害,思想怠惰;经济上大量白银流出中国,流向西方。而林则徐的禁烟运动破坏了英国的财源,于是为了利益,他们远涉重洋来到中国海面, 开始了侵略中国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