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法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方法总结
创新,是挺进新时代的一张通行证;是一个民族甚至国家赖以生存的灵魂;是成为高新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
因此创新的重要性决不容我们忽视。
刚从20世纪迈进21世纪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如此迅猛,是因为创新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例如国防实力的提升、教育水平的提高、科研成果的不断问世、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无一不以创新作为它们的中坚力量。
因为只有创新,才可以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只有创新,才可以不断取得进步;只有创新,才可以随时都走在世界前列。
而创新的方式多种多样。
创新,需要的不止是灵感一瞬间的闪现,也需要有效的思维方式。
经过查阅文献和资料搜集,以及课堂上的内容,总结了以下创新的方法:
1.头脑风暴法
这种创意方法的运作方式是组织一批专家、学者、创意人员等,以会议的方式共同围绕一个明确的议题进行讨论,共同集中思考,互相启发激励,借助与会者的群体智慧,引发创造性设想的连锁反应,以产生和发展出众多的创意构想。
头脑风暴法—般分四个步骤进行:
第一,交待背景。
介绍所讨论问题的有关资料,明确讨论目的。
第二,说明规则。
这些规则包括:不做任何有关优缺点的评价;允许异想天开,自由奔放;追求创新构想的数量;鼓励在已有想法上综合修正、锦上添花等。
第三,营造氛围。
组织者应是善于启发且自身思维敏捷的人,应能使会议始终保持热烈的气氛,鼓励与会者积极参与献计献策活动。
第四,综合评价。
将各种设想整理分类,编出一览表后,挑出最有希望的见解,审查其可行性。
2.戈登分合法
戈登分合法是通过同质异化使熟悉的事物变得新奇(由合而分),或通过异质同化使新奇的事物变得熟悉(由分而合)的一种类比方法。
其步骤如下:
第一,模糊主题。
和头脑激荡法相反,主持人在会议开始时并不把研究目标和具体要求全部展开,而是将与设计课题本质相似的问
题提出来讨论。
第二,类比设想。
由于提出的问题十分抽象,与会者可以凭想象漫无边际地发言。
当随意提出来的想法中有利于接近主题时,主持人及时加以归纳,并给予正确的引导。
第三,论证可行。
将类比所得到的启示进行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并编制具体的实施计划。
在新产品的开发和对现有产品进行改良设计时,戈登分合法对设计思维的提喻效果较为明显。
通过这种抽象的类比的方法所获得的启示往往会使创意领域更为广阔,更有深度。
3.六W设问法
六W设问法是根据六个疑问词从不同的角度检讨创新思路的一种设计思维方法。
因这些疑问词中均含有英文字母“W”,故而简称为六W设问法。
即:
(1)为什么(WHY)——即产品设计的目的。
用来检讨设计目的中究竟想解决原有产品的缺陷,还是开发全新产品;是想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还是想保护环境适应潮流。
(2)是什么(WHAT)——即产品的功能配置。
用来分析产品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的相互关系如何,消费者的实际需要是什么。
(3)什么人用(WHO)——即产品的购买者、使用者、决策者、影响者。
用来了解消费对象的习惯、兴趣、爱好、年龄特征、生理特征、文化背景、经济收入状况究竟怎样。
(4)什么时间(WHEN)——产品推介的时机以及消费者的使用时间。
企业根据产品消费的时间,合理安排生产,把握好产品的营销策略,等等。
(5)什么地方用(WHERE)——产品使用的条件和环境。
即针对什么样的地点和场所开发产品,有哪些受限和有利的环境条件。
(6)如何用(HOW)——消费行为。
即如何考虑消费者的使用方便,怎样通过设计语言提示操作使用,等等。
该方法试图运用增加、缩减、置换、颠倒、改变的设计概念,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的逻辑变换,形成丰富的创新思维。
6W设问体系是提高思维的严谨性与灵活性、培养概念综合化能力的最为简单而直接的方法。
4.仿生模拟法
仿生模拟法是模拟生物系统的某些原理来建造技术系统,使人造
技术系统具有类似于生物系统某些特征的一种设计思维方法。
其研究范围包括机械仿生、物理仿生、化学仿生、形体仿生、智能仿生、宇宙仿生等等。
无论从功能性还是装饰性看,仿生模拟型设计思想并不是自然主义的,它包含着设计思维“举一反三”的素质,是创造性的初级形式。
在功能方面,从雷鸣闪电到发电机的发明;从镭的发现到原子裂变的利用,其创造性的意义是不言自明的。
在形式方面,从纸草到埃及神殿的雄伟柱廊;从飞禽走兽到希腊神话仿生模拟型设计是从模仿自然开始的,从发生学看,它是原始社会依赖自然的经济形式的衍生物。
人类曾有一个使用天然工具的时期,当直接依靠双手和天然工具已不符需求时,不得不创造了“人造工具”。
他们首先从自然获取灵感,使人造工具具有与自然物(尖锐的兽爪、牙,锋利的蚌壳等等)相似,但具有更为有效、,更为持久的功能。
这与当时的思维水平是相一致的。
在高科技时代,模仿的水平又有了长足的进步,直至模仿人脑智能的计算机以及机器人的出现,我们还是没有完全摆脱模仿的设计思想。
5、扩图转换法
扩图转换法是运用扩散性思维,将图形或实物重新界定或加以引申转换成不同设计对象的一种设计思维方法。
用6根火柴摆出两个对应的正三角形,要求移动3根变成4个大小相等的正三角形,或许你用不着5分钟就能准确地把它们摆出来。
然而,同样是6根火柴,要你摆出3个大小相等的正三角形时,你却犯难了。
因为要完成这样的智力题必须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立体飞跃。
在设计思维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更多看似不可能却又实实在在有待解决的难题。
在世界著名设计大师的作品里,人们可以经常看到扩图转换法的智慧杰作。
设计师是设计思维的直接实践者。
每一件创新产品的开发构想,每一种别出心裁的广告或包装设计,每一项不落俗套的艺术设计,都倾注着设计师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
现代社会的大漩流中正在不断地注入着各种新的源泉:自然科学的伟大发现,人类对宇宙及自身认识的改变,高新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投入,人类生活方式的新改变,我
们生活的这个地球已经发生并正在发生关系人类生存的重大变化等等。
所有这一切都给设计师带来了新的使命——使人与周边的环境和谐共存,延伸人类的各种能力,提升人的生活品位。
正因为如此,设计思维在指导设计师实现其成功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6、继承改良法
继承也有模仿的意味,但原型是前辈的创造物,并蕴含着批判的成分,是模仿加改良的设计思想。
设计史上,每当相对稳定发展的时期,这种设计思想就会成为主导。
一种风格或样式持续百年以上的例在二十世纪以前为数并不少。
继承改良法设计思想的普遍性、持久性可以说是必然的。
在历史平稳发展的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欣赏习惯有相当顽固的持久性,因此,照祖宗家法办事是极为正常的。
在历史转折时期,激进派向左、保守派向右的引导,常常使继承型设计以折衷的形式在夹缝中长存。
因为处于中间状态的多数人更乐于接受和缓的改良,接纳剧烈变化则需要时间。
例如中国近代服装史上,改良旗袍曾盛行数十年。
旗袍原为满族妇女的服装,系直身的宽袍。
二十年代以后,经简化和改进,成为靠腰贴身的轻便女装,从普通妇女到上流社会都广为流行,三、四十年代曾与欧化时装同时受到欢迎。
解放后崇尚朴素,欧化时装几乎在一夜间遭到鄙视,只有旗袍仍占有一席之地,甚至成为出国女服中最富有魅力和民族性的款式。
从二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国历史几经大起大落,但改良旗袍在服装中集民族性、时代感和女性化为一身,能为各种思想所接受,实为不多见的特例继承改良法设计思想不同于“复古主义”,后者明显的是保守、复旧的同义词。
继承型强调批判的成分,反对照搬陈旧的,主张推出时代的和民族的。
因为历史框架的转移、民族文化的演进,使今昔之间早巳不能同日而语。
中国在八十年代的开放热潮中,确实出现过“彩陶热”、“敦煌热”、“汉唐热”、“民间热”,这是在“横扫一切”之后的复苏,是在闭塞以后的喷发,一旦走上正常轨道,这些热流都会汇人时代的大潮,以传统形式与现代形式杂揉的折衷方式而出现。
7、新旧更替法
新旧更替法设计思想是认识论上的突变和跳跃,它总是伴随社会背景的重大变革而发生。
例如,“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促使服装款式发生急剧的变化。
讴歌贵族文化达三百年之久的华丽、夸张的服饰,
遭受引发革命的平民百姓所唾弃,代之而起的是与他们所理想的社会极为相配的简朴服装,与夸示贵族社会富裕、丰饶、典雅、优美的款式有极大的差异,进而促使注重自由与平等的平民社会,漠视权势,确认了自然之美的价值”。
如果说,继承一一改良是缓慢的进化,那么,新旧更替法则是爆发式的革命。
新旧更替法设计思想有显著的反传统性,往往指向与传统截然相反的方向。
传统的设计思想总是和原有的生产关系相适应。
在新旧转换时期,因为巨大的惯性使它不可能一夜间改弦易辙,所以总是矛盾重重。
而少数先锋人物尽管有远见卓识,但也会受到保守思想的阻挠,于是,种种口号、纲领总是以“反传统”为旗帜,力图唤起社会的注意。
例如,本世纪初功能主义的口号是“形式服从功能”,与古典主义的“形式至上”是针锋相对的。
同时,新旧更替法设计思想又有独特的新颖性。
在司空见惯的大量传统设计面前,与之截然不同的新设计一旦出现,无疑是鹤立鸡群,引人瞩目。
在1923年包豪斯的作品展览会上,“最为人乐道的展览品之一,是一所完全以包豪斯的设计建成的示范住宅。
室内厨房废除了在中间装设一张大工作台及另设操作室的传统形式,而代以沿墙装设更具效率的柜台式工作台,上下都有储藏柜。
今天,所有现代厨房,实际上都采用这种‘革命性’的设计”。
新旧更替法设计思想也有不稳定性。
正与它的第一个特点相联系,这种不稳定性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外来的压力:保守思想的抑制,使得新的设计思想饱受磨难,以至出现起伏不定的过程。
包豪斯在不长的历史中就曾受到指责,先是被迫迁校,后是被迫关闭,它的历史功绩,在大战以后才逐步得到承认。
二是自身的不成熟:在完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新设计也难免是“摸着石头过河”,同时,部分激进派也有着不太现实的理想。
第一个使用玻璃幕墙的建筑师曾惨遭失败,因为室内象暖房一样的高温,使人无法居住。
只有在使用内墙隔热以后,玻璃幕墙的建筑才时兴起来。
8、属性列举法
属性列举法是根据设计对象的构造及性能,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特性提出各种改进属性的思路从而萌发新设想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由R.R.克劳福德教授提出。
其步骤如下:
第一,确定设计对象,分别按名词、动词、形容词列出其属性。
名词属性指材料、部件名称、整体、局部等,动词属性指技能、动作、方式等,形容词属性指形状、颜色、款式等。
第二,对众多的属性进行分类整理,通过提问或自问产生特性联想。
第三,推敲各种设想,找出最佳方案。
与属性列举法相类似的设计思维方法还有缺点列举法和希望列举法。
缺点列举法是找出现有产品的不足,通过改良达到创新目的的一种方法。
以传统雨伞的改良设计构思为例。
根据雨天风大易“翻花”的不足,进行支撑方式的改良构思;根据伞面遮挡视线的不足,考虑更换透明尼龙布的更新方案;根据公共场合下收拢的湿伞容易渍衣的不足,考虑在雨伞顶尖部附上集水器的改良方案;根据两人共用伞面不够宽的不足,开发一种方形扇面、可舒张的“风琴伞”;根据两人个头高矮不一易湿衣的不足,开发层高不同的“情侣伞”;根据骑车使用不方便的不足,开发“帽型伞”等等。
希望列举法则是针对人们对未来产品的愿望,选择突破口,从而获得突破的一种创新性思维方法。
仍以伞为例,能否利用伞面做“太阳灶”,接收太阳能,以供旅游野炊用?能否在手柄中装上水银电池,供雨夜照明使用?能否在伞面上抹上一种发光材料,反射出红、黄、蓝光线,成为既有观赏价值又有警示功能的“彩虹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