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公路震害与分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汶川地震公路震害与分类

陈乐生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总工,610041)

摘要:系统总结、分析了汶川地震公路抢通保通及恢复重建过程中的震害调查成果。按照结构功能丧失程度,结合桥梁、隧道、路基的破坏程度、损伤特性,对公路震害进行分级。从破坏机理角度,分别对桥梁、隧道、路基震害及次生地质灾害提出了分类建议方法。

关键词:汶川地震公路震害分级震害分类

1概述

1.1汶川地震公路总体受损情况

汶川地震致使公路损毁极其惨重,通往灾区的道路一度中断。地震灾区主要涉及四川、甘肃、陕西三省,共有10个极重受灾县(市),41个重受灾县(区、市),186个一般受灾县(区、市)。地震灾区范围公路分布总里程62671公里,受损公路达31412公里,占总里程50.1%,直接经济损失约612亿,见表1-1。

表1-1 地震灾区公路损失统计表单位:公里

1.2公路震害特点

汶川地震公路的主要震害表现为:次生地质灾害(滑坡、崩塌、泥石流、落石)掩埋、摧毁道路;桥梁整体倒塌、被巨石砸断、梁体移位、桥墩开裂、墩身压溃、剪坏、挡块破坏、支座移位或滑落、桥台开裂、桥头路基沉陷;隧道洞口被滑坡崩塌掩埋、洞门开裂、结构破损、衬砌开裂掉块甚至坍塌、施工缝开裂错台、衬砌开裂后渗漏水等形式。

汶川地震由龙门山断裂带的中央断裂(映秀~北川~青川断裂带)破裂诱发,受高山峡谷地形地貌、龙门山断裂带构造分布、地震破裂带走向控制,灾区公路震害具有以下特点:

1) 公路震害总体沿发震断裂呈带状分布。

2) 地表破裂带处公路遭到严重损害,如道路错断、桥梁倒塌、隧道衬砌破坏等。

3) 垂直于发震断裂方向,距离断裂带越近,公路受损越严重。

4) 高山峡谷区次生地质灾害极为发育,对公路损毁极大。

5) 硬质岩区发育大量崩滑体,掩埋、砸毁道路、桥梁、隧道洞口。

6) 断层上盘公路震害密度大于下盘。

1.3震害调查简介

汶川地震灾区受灾公路数量庞大,受损程度不同,为满足抗灾抢险和恢复重建的需要,震害调查工作分为抢通、保通、恢复重建三个阶段。由于各阶段任务不同,时效性不同,所采用的手段亦不同。

1)抢通阶段

2008年5月12日至17日。地震发生后,需要第一时间了解灾区公路的总体受损情况,制定公路抢通路线和抢通方案,体现出“快、急”的特点。主要采用技术人员深入灾区应急调查、遥感、航拍等技术手段。

利用高精度遥感(图1-1、1-2)、航飞(图1-3)技术,掌握了灾区公路总体受损情况,为科学制定抢通保通方案提供了宝贵资料。

为进一步落实震害影响、公路损毁情况,指挥部派出多个应急调查小分队,分别赶往汶川、北川、青川等重、极重灾区,现场核实遥感解译资料,制定应急抢通方案。

图1-1 省道303线映秀附近震害遥感图(卫星图片)

图1-2 都汶路老虎嘴至太平驿段震害遥感图1-3 都汶路K1024+250左侧崩塌(航飞)

2)保通阶段

2008年5月17日至27日。此时灾区大部分公路已初通,但通行能力极其有限,抗灾能力脆弱,极易出现再次中断。本阶段采用实地应急调查和部分检测工作,以满足一定时间内的通行要求,确保公路能“通”。

3)恢复重建阶段

为满足全面开展灾后恢复重建,需要对灾区公路进行全面调查、检测及评估工作。四川省交通厅组织了11家具有检测资质的单位,以项目为支撑,以行政片区为单位,分成48个项目同时对四川重灾区开展检测评估,共检测4243公里。

为全面保存汶川地震公路震害史料,“汶川地震公路震害调查检测、评估与机理分析研究”项目组对四川、甘肃、陕西地震灾区公路开展全面补充调查,以影像资料、素描图、调查报告等形式详细记录、保存了公路震害。桥梁震害与分类

2桥梁震害调查

分别对灾区的81条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段,共计1657座桥梁进行调查、检测、评估,累计检测桥长度107769米。其中简支体系桥梁共1337座,占总数的80.68%。

根据调查、检测结果,严重受损的桥梁主要分布于重灾区和极重灾区,总体沿发震断裂带展布。

2.1桥梁震害分级

根据桥梁破坏程度、受损状况及损伤特性,按照结构功能丧失程度,将其震害等级由轻微至严重分为A、B、C、D、E五级,表2-1。

表2-1 桥梁震害分级表

通过统计分析,1657座公路桥梁中,有1.6%的桥梁完全损毁,6.6%的桥梁出现严重破坏,9.0%的桥梁出现中等破坏,26.5%的桥梁出现轻微破坏,56.3%的桥梁未出现明显震害,

详见饼状图2-2。

图2-2 被检桥梁破坏情况饼状图图图2-3 重灾区、极重灾区桥梁破坏饼图在重灾区、极重灾区的469座公路桥梁中,4.5%的桥梁完全损毁,4.3%的桥梁出现严重破坏,31.3%的桥梁出现中等破坏,48.3%的桥梁出现轻微破坏,11.6%的桥梁未出现震害,见图2-3。

受灾严重的桥梁大部分集中距发震断层——龙门山中央断裂带附近。上盘距发震断裂20km,下盘距发震断裂7km范围,包括了60%的受灾严重桥梁;位于上盘震损桥梁占65.7%,下盘占31.4%。可见近断层地震动和断层上盘效应对桥梁破坏有很大影响。

2.2桥梁震害分类

1)常见桥梁震害分类

常见的桥梁震害分类为:直接震害和间接震害。

直接震害指桥梁结构在地震力作用,发生的破坏,主要有:梁体移位、落梁、支承(支座)破坏及桥墩破坏和地基失效。

间接震害指桥梁附近发生山体跨塌、滑坡、泥石流等因素造成桥梁破坏。

2)汶川地震桥梁震害建议分类方法

根据汶川地震桥梁破坏情况及震害调查分析,建议将桥梁震害按结构破坏原因(机理)划分为直接震害和间接震害,在此基础上按构件进行震害分级划分,以便在抗震救灾不同阶段根据分类、分级确定处治措施。分类表详见表2-2。

表2-2 汶川地震桥梁震害分类及构件破坏分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