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专项学分讲座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12月27日,皇家学会会员(1983),美国科学艺术研究院院士(1991),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2),麻省理工学院George Lusztig教授应邀来到我院,与师生分享自己“仰望星空的成果”。

George Lusztig教授结合其最新论文《Some powerseries attached to involutions in a Coxeter group 》,讲解了他关于与Coxeter群相关的一些幂级数的研究结论。

Lusztig凭借在代数、代数几何和表示论方面的基础性贡献,在当今数学界享有很高声望。回忆自己的数学启蒙时代,他说:“每当我做完中学数学杂志上的数学题及数学竞赛获得好成绩后,我都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兴奋感,这让我收获了最纯粹的乐趣”。

大学时期一直持续的这种“兴奋感”,使他在大学第一年就自学完成了四年的大学数学专业科目。研究上,他创造性地将不同学科结合起来解决古典问题,证明了表示论中许多中心问题并发现了其与Schubert簇的拓扑和几何的联系。这次“仰望星空”的发现,让Lusztig看到了数学中新奇美妙的新关联。

数学在很多人看来枯燥艰深,“数学恐惧症”在中国学生拥有相当的市场。谈及这个问题,身为大学教授的Lusztig直言:应该让探索发现的快乐回归数学教学。在他的课堂上,更多的是学生自己在“讲课”,“我希望让学生主动地凭兴趣去学习,不断发现新问题”,Lusztig很反对功利化地学习数学,认为科学的研究应由兴趣使然。

年过花甲的George Lusztig教授依然保持积极的工作状态。他说:“数学是基础学科,

纯粹地看待它才能获得快乐”。用纯粹的心仰望数学的美丽星空,Lusztig同时希望在未来能用更多不同方式去解决不同问题。

2016年6月7日上午,应邀请,中国科学院石钟慈院士在数学与统计学院作了题为“我的数学经历”的报告。

石钟慈,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1989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光荣称号。曾任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1988—1995),现任中国计算数学会理事长。专长于微分方程数值解,在有限元方法的理论和应用中做出了重要贡献。现任中国计算数学会理事长,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大规模科学计算研究”专家组的学术顾问。

报告会上,石钟慈院士以时间为轴,以故事为点,从中学时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谈起,与大家分享了他在数学道路上的求学和研究经历。提起自己的报国梦,石钟慈院士激动地说:“躲避着飞机的轰炸,我的高中艰苦而紧张,那时候我就下定决心,要为建设新中国服务!”谈到研究方向时,他说,在莫斯科学习期间,为了适应国家科技发展需要,我毅然改变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由函数论的研究转到计算数学研究。他语重心长地告诉大家,个人的未来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只有把个人的努力和付出与国家需要联系起来,才有可能实现成功。

报告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通过石钟慈院士的讲述,我深刻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进一步坚定了学好数学、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的决心和信心。

2016年7月20日至22日,在河南大学校数学与统计学院,河南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美国纽约大学杨亦松教授,围绕希尔伯特问题、Stephen Smale问题和克雷数学研究所悬赏的“千禧年问题”等一些著名数学问题,先后举办了三场别开生面的报告会。

杨亦松,美国纽约大学终身教授,2012年当选美国数学会会士(Fellow),主要从事偏微分方程、数学物理、应用数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2012年受聘我校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是目前河南省唯一作为重点学科带头人引进的海外专家,当时在数学与统计学院工作。

报告会上,杨亦松教授就近两个世纪以来,吸引着全球数学家高度关注的ABC猜想、黎曼猜想、雅克比猜想、勒让德猜想、希尔伯特第16问题现状、Navier-Stokes 方程问题、二维球面上点的分布问题、高斯圆周问题等10多个世纪难题,讲述了其提出背景、研究过程和当前情况,以及自己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和理解。报告将高深奥妙的数学问题,以讲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实现了趣味性和知识性的有机结合。师生们在杨亦松教授的引导和启发下,深入思考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

报告会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杨亦松教授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思维,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一些著名数学问题,使其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感觉受益匪浅。杨老师的报告,让我更多地感受到了数学的趣味性,领略到了数学的魅力,增强了我对从事数学研究的兴趣和信心。

2016年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陈木法教授应邀来到我校,在数学与统计学院作了题为“Computing maximal eigenpair and Beyond ”的学术报告和题为“网络引领的教育新变革”的科普通俗报告。

陈木法,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美国数学会Fellow。主要从事概率论与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访问过美、俄、英、法、德、加、意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66所大学和研究所, 10多次在国际会议上作特邀报告,包括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的45分钟报告。

学术报告会在上午举行。陈木法院士从华罗庚基本定理中的投入和产出方程出发,以特征值在google 搜索的网页排序中的具体应用为例,向大家展示了高阶矩阵甚至无穷阶特征值的重要性。随后,他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和最新研究成果,讲解了特征值研究的基本脉络和及其在数学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科普通俗报告在下午举行。陈木法院士从网络的兴起、教育新时代、迎接变革三个方面依次展开报告。他介绍了网络发展给通信、商业、科技、国防和人们日常生活等带来的巨大变化,并用生动形象的图片和网页截图,展示了国外Udacity、Coursrea、edX 等3大课程提供商的兴起,阐释了网络发展给教育带来的新变革。他鼓励大家在迎接教育变革中,一是要培养自身能力,二要培养团队精神,三要树立批判意识,提高自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