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
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
![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57f13ac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36.png)
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普通话儿化韵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正确发音和运用儿化韵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普通话儿化韵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儿化韵的定义:儿化韵是指普通话中,韵母后面加上一个“儿”音,形成一种特殊的韵母现象。
2. 儿化韵的特点:a. 儿化韵的“儿”发音轻而短,不能单独作为一个音节。
b. 儿化韵的韵母发音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3. 儿化韵的分类:a. 儿化韵的韵母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五种声调。
b. 儿化韵的韵母按照发音方式分为元音儿化韵和辅音儿化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儿化韵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发音和运用儿化韵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儿化韵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儿化韵的发音,学生跟读。
3. 练习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发音练习。
4. 语境运用法:提供实际语境,让学生运用儿化韵。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儿化韵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2. 讲解儿化韵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3. 示范儿化韵的发音,学生跟读。
4.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发音练习。
5. 提供实际语境,让学生运用儿化韵。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以及对儿化韵的学习兴趣。
2. 发音准确性:评估学生在发音练习中对儿化韵掌握的准确性。
3. 语境运用能力:通过实际语境的练习,评估学生运用儿化韵的能力。
4.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巩固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水平的普通话儿化韵教材。
2. 录音设备:用于播放儿化韵的示范发音。
3. 练习题:设计丰富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儿化韵的发音和运用。
4. 实际语境材料:提供真实的语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儿化韵。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讲解儿化韵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2
![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f6892d3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bf.png)
最新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现代汉语普通话儿化韵》教材的第二章第三节,详细内容包括儿化韵的定义、特点、发音方法及其在普通话中的应用。
着重讲解儿化韵的发音规则和在日常生活交流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儿化韵的基本概念、发音规则及其在普通话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在日常交流中正确使用儿化韵的能力,提高普通话水平。
3. 增进学生对汉语语音特点的认识,提高对母语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儿化韵的发音方法,特别是卷舌动作的掌握。
2. 教学重点:儿化韵的定义、发音规则以及在普通话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录音机、儿化韵教学音频。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录音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包含儿化韵的动画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儿化韵的发音特点,引发兴趣。
2. 理论讲解:a. 介绍儿化韵的定义和特点。
b. 讲解儿化韵的发音方法,演示卷舌动作。
c. 分析儿化韵在普通话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儿化韵的发音规则,并进行示范发音。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跟读示范音频,进行发音练习,纠正错误。
5.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日常生活场景,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运用儿化韵,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儿化韵的定义与特点2. 儿化韵的发音方法a. 基本发音b. 卷舌动作3. 儿化韵在普通话中的应用4. 发音练习七、作业设计a. 原句:我喜欢吃苹果。
b. 改写后的句子:我喜(喜欢)吃苹(苹果)儿。
2. 答案:我喜儿吃苹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践情景引入、详细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儿化韵的基本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发音错误。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听、多模仿、多练习,提高儿化韵的发音水平。
同时,可以推荐一些包含儿化韵的文学作品、歌曲等,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儿化韵。
最新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
![最新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1ac1d7b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1f.png)
最新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现代汉语普通话教程》第七章“儿化韵”部分。
详细内容包括儿化韵的定义、特点、发音方法及其在普通话中的应用。
着重讲解儿化韵的发音规则,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儿化韵的正确发音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儿化韵的定义、特点,认识到儿化韵在普通话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儿化韵的发音方法,能够正确发出儿化韵的音节。
3. 培养学生在日常交流中运用儿化韵的能力,提高普通话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儿化韵的发音方法,尤其是卷舌动作的掌握。
教学重点:儿化韵的定义、特点及在普通话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普通话教程教材、录音机、儿化韵教学音频。
2. 学具:普通话教程教材、笔记本、录音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含有儿化韵的音频,让学生感受儿化韵在日常交流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儿化韵的定义、特点,分析发音方法,引导学生正确发音。
3. 实践环节:分组练习,让学生互相纠正发音,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例题,讲解儿化韵的发音规律,强化学生记忆。
5. 随堂练习:设计儿化韵填空题,让学生现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儿化韵的定义2. 儿化韵的特点3. 儿化韵的发音方法4. 儿化韵的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所学内容,编制儿化韵填空题,共10道题。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掌握程度如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听、多模仿、多练习,提高儿化韵的实际应用能力。
可通过观看普通话教学视频、参加普通话比赛等形式,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儿化韵的发音方法,尤其是卷舌动作的掌握。
2. 实践环节:分组练习,让学生互相纠正发音,教师巡回指导。
3.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例题,讲解儿化韵的发音规律,强化学生记忆。
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
![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f05e2c8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00.png)
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普通话儿化韵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正确发音和运用儿化韵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普通话儿化韵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儿化韵的定义:儿化韵是指在韵母后面加上一个卷舌音“儿”的发音现象。
2. 儿化韵的特点:a. 儿化韵的音节结构:韵母+儿化音。
b. 儿化韵的发音方法:卷舌,轻声。
c. 儿化韵的音变规律:元音音值发生变化。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儿化韵的定义、特点和音变规律。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儿化韵的正确发音。
3. 练习法:学生跟读、自主练习儿化韵的发音。
4. 语境运用法:创设实际语境,让学生运用儿化韵。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儿化韵的正确发音和音变规律。
2. 教学难点:儿化韵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儿化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儿化韵的定义、特点和音变规律。
3. 示范:教师示范儿化韵的正确发音,学生跟随模仿。
4. 练习:学生自主练习儿化韵的发音,教师个别指导。
5. 应用:创设实际语境,让学生运用儿化韵进行交流。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儿化韵的正确发音和运用。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练习儿化韵的发音,并进行实际应用。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口语测试、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
2. 评价标准:a. 正确掌握儿化韵的定义和特点。
b. 能够准确发音,熟练运用儿化韵。
c. 在实际语境中能够恰当运用儿化韵。
七、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对比方言中的儿化韵和普通话儿化韵的差异。
2. 儿化韵的文化内涵:介绍儿化韵在汉语文化中的作用和意义。
3. 儿化韵的趣味练习:设计有趣的儿化韵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成人学习普通话儿化韵的教材。
2. 音频材料:提供儿化韵的发音示范和练习音频。
3. 视频材料:观看有关儿化韵的教学视频,加深理解。
单元七 普通话的儿化(教案)-小学拓展
![单元七 普通话的儿化(教案)-小学拓展](https://img.taocdn.com/s3/m/76928fdf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99.png)
单元七普通话的儿化(教案)-小学拓展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普通话中“儿化”现象进行拓展教学。
教学内容包括儿化的定义、功能、发音规则、常见词汇以及儿化在日常生活交流中的应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能够辨识并正确使用儿化音,提高普通话表达的准确性和自然度。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儿化的概念,掌握儿化的发音方法,能够正确运用儿化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说、读、写的实践,增强学生对儿化现象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普通话语音规范的学习兴趣,增强民族语言自豪感。
教学难点1. 儿化音的发音技巧,尤其是卷舌音的准确发音。
2. 儿化词与原型词在意义和用法上的区别。
3. 儿化在口语交流中的自然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录音机或电脑,用于播放标准普通话的儿化音例。
2. 儿化词卡片,用于课堂练习和游戏。
3. 普通话语音教材,作为参考资料。
4. 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示范。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含有儿化音的儿歌或童谣,引起学生对儿化音的注意和兴趣。
2. 讲解:介绍儿化的定义、功能,并通过举例说明儿化音的发音方法和规则。
3. 示范:教师示范儿化音的正确发音,学生跟读练习。
4. 练习:分发儿化词卡片,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发音。
5. 游戏:设计儿化词接龙或儿化音辨识游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6. 应用:模拟日常生活场景,鼓励学生用含有儿化音的词汇进行对话练习。
7.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儿化音在日常交流中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板书将简洁明了地呈现本节课的要点,包括儿化的定义、发音规则、常见词汇及例句。
同时,板书还将包含练习和游戏的指导。
作业设计1. 学生复习课堂上学习的儿化词汇,并尝试造句。
2. 家长协助录制学生朗读含有儿化音的短文或故事,作为课后练习。
3. 学生收集生活中遇到的儿化词汇,下次课分享。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围绕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效果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并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
普通话音变——儿化教案(
![普通话音变——儿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20313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33.png)
普通话音变——儿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普通话音变中的儿化现象。
教学内容取自《现代汉语》教材第七章第三节,详细内容包括儿化的定义、发音特点、规律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儿化的定义、发音特点和规律。
2. 培养学生在日常交流中正确运用儿化音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普通话语音的敏感度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儿化的发音规律和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儿化的定义、发音特点以及正确运用儿化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录音机、磁带。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含有儿化音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儿化音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介绍儿化的定义和发音特点;(2)讲解儿化的规律,如:词缀“儿”与词根的音节结合,发音时舌面抬起,舌尖卷起等;(3)分析儿化在普通话语音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3.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儿化音进行对话;(2)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感受儿化音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4. 例题讲解:(1)教师精选典型例题,讲解儿化音的发音方法;(2)学生跟读、模仿,掌握儿化音的正确发音。
5.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2)教师挑选部分学生进行展示,并对发音进行点评、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儿化的定义2. 儿化的发音特点3. 儿化的规律4. 儿化音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节课所学的儿化词汇;(2)用儿化音进行一段对话编写;2. 答案:(1)见教材课后练习;(2)见教材课后练习;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运用儿化音;(2)组织学生进行普通话语音比赛,提高学生对普通话语音的敏感度和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普通话课程教案《音变儿化》
![普通话课程教案《音变儿化》](https://img.taocdn.com/s3/m/0ae0c05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da.png)
普通话课程教案《音变儿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普通话水平测试教材第三章第三节《音变儿化》。
详细内容包括儿化韵的发音特点、儿化词的识别与运用,以及儿化在句中的音变规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儿化韵的发音方法,能正确识别和运用儿化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学会儿化音变规律,提高普通话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普通话语音的敏感性和规范意识,增强母语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儿化韵发音的准确性,儿化词的识别与运用。
2. 教学重点:儿化音变规律,普通话标准发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录音机、音响设备、PPT课件。
2. 学具:普通话水平测试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含有儿化词的音频,让学生感受儿化韵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a. 介绍儿化韵的发音特点。
b. 通过例词讲解,让学生掌握儿化词的识别与运用。
c. 分析儿化在句中的音变规律。
3. 随堂练习:a. 教师示范发音,学生模仿。
b. 学生互相练习,教师点评指导。
c. 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儿化韵的运用。
4. 小组讨论:讨论儿化词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儿化韵发音特点2. 儿化词识别与运用3. 儿化音变规律4. 普通话标准发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并朗读课后儿化词练习。
b. 每人编写一个含有儿化词的句子,并说明儿化在句中的作用。
2. 答案:a. 略。
b. 示例:这个小姑娘说话儿真可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儿化韵的发音掌握情况,以及儿化词的识别与运用是否熟练。
2. 拓展延伸:a.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运用儿化词,提高普通话水平。
b. 探讨儿化韵在不同地域的发音差异,了解普通话的多样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儿化韵发音特点2. 儿化词识别与运用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中的儿化词运用和作用说明一、儿化韵发音特点1. 儿化韵的发音方法:舌尖卷起,靠近上齿龈,气流从舌两侧摩擦而出。
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
![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d18e37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ba.png)
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普通话儿化韵的发音规则和特点。
2. 培养学生正确发音儿化韵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普通话进行交流的准确性。
二、教学内容1. 儿化韵的定义和作用。
2. 儿化韵的发音规则。
3. 常见儿化韵词汇的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儿化韵的发音技巧。
2. 儿化韵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儿化韵的定义、作用和发音规则。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儿化韵的正确发音。
3. 练习法:学生跟读、模仿,进行语音练习。
4. 情境教学法:创设实际语境,让学生运用儿化韵进行交流。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儿化韵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2. 讲解:讲解儿化韵的定义、作用和发音规则。
3. 示范:教师示范儿化韵的正确发音。
4. 练习:学生跟读、模仿,进行语音练习。
5. 应用:创设实际语境,让学生运用儿化韵进行交流。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儿化韵发音规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儿化韵的情况,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
3. 口语测试:设置口语测试,评估学生儿化韵的发音准确性。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儿化韵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邀请普通话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儿化韵的理解。
3. 开展儿化韵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八、教学资源1. 儿化韵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2. 儿化韵教学视频:收集相关教学视频,供学生模仿学习。
3. 儿化韵练习材料:整理一份儿化韵练习材料,包括词汇和句子。
九、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儿化韵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2. 家长反馈: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3. 自我反思:教师课后反思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提高教学质量。
十、教学计划1. 制定长期教学计划,确保学生系统地学习儿化韵。
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教学内容
![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教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3cb79780b9f3f90f77c61b09.png)
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赵彩霞授课班级:15级汽修5班授课时间:2015年11月17日,星期二,第四节课教学目标:1、了解儿化韵的作用及书写,知道儿化的作用。
2、掌握正确的儿化韵的发音方法,训练学生读好儿化词语的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韵母和儿化韵母之间的变化规律。
2、训练学生拼读儿化音节的能力。
识记课本中的儿化词语。
教学难点:感受卷舌动作以及卷舌发音的特点,找准正确的儿化韵读音。
教学方法:1、指导学生找准正确的发音部位,教读正确的儿化音。
2、在儿化音节中反复训练学生的读音,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拼读方法。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认识儿化韵,了解儿化韵的特点和作用。
2、回顾39个韵母的读音并学习掌握普通话儿化韵的规律一。
教学过程:课题导入(绕口令练习)进了门儿,倒杯水儿,喝了两口儿运运气儿,顺手拿起小歌本儿,唱了一曲又一曲儿,练了嗓子练嘴皮儿。
绕口令儿,练字音儿,还有快板儿对口词儿,又说又唱真带劲儿。
有个小孩儿叫小兰儿,口袋里装着几个钱儿,又打醋,又买盐儿,还买了一个小饭碗儿。
小饭碗儿,真好玩儿,红花儿绿叶儿镶金边儿,中间儿还有个小红点儿。
一、什么是儿化韵er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韵母,它不同声母相拼,也不能同其它音素组合成复合韵母,可以自成音节。
er自成的音节很少,常见的有“耳、而、儿、饵、尔、二、贰、迩”等。
er常附在其它音节后边,使这个音节发生变化,成为一个带卷舌动作的韵母,这就是儿化现象。
儿化了的韵母叫儿化韵。
二、儿化的作用①区别词性:盖(动词)--盖儿(名词)画(动词)--画儿(名词)②区别词义:信(信件)--信儿(消息)头(脑袋)--头儿(首领)③表示细、小、轻、微的性状竹棍儿头发丝儿缝儿花儿④表示喜爱温婉的感情色彩:宝贝儿脸蛋儿小猫儿小孩儿三、学习普通话儿化韵的规律普通话儿化韵最基本的规律是:原韵母怎么变,要看是不是方便卷舌。
方便卷舌的就直接加卷舌动作,不方便卷舌的,就调整韵母使之达到卷舌的要求。
普通话儿化韵优质教案设计(文客久久资料库
![普通话儿化韵优质教案设计(文客久久资料库](https://img.taocdn.com/s3/m/86d0e833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3.png)
普通话儿化韵优质教案设计(文客久久资料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普通话中儿化韵。
这是教材第五章第三节内容,主要包括儿化韵定义、发音特点、规律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具体来说,我们将详细讲解儿化韵发音技巧,通过例词和句子练习,让学生掌握这一语音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儿化韵定义和发音特点;2. 使学生能够正确发音儿化韵,并在实际语境中运用;3. 培养学生对普通话语音敏感性和辨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儿化韵发音技巧,特别是与相似音区分;2. 教学重点:儿化韵正确发音及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录音机、磁带、PPT课件、黑板;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含有儿化韵动画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儿化韵发音,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儿化韵定义、发音特点、规律,并通过PPT展示例词、例句。
3. 例题讲解:挑选几个具有代表性例题,详细讲解儿化韵发音技巧,引导学生正确发音。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跟读PPT上例词、例句,并进行个别抽查,纠正发音错误。
5. 实践情景引入:设计一些生活场景,让学生在模拟对话中运用儿化韵,提高他们实际运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儿化韵定义、发音特点、规律;2. 常见儿化韵例词、例句;3. 儿化韵在实际语境中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5个含有儿化韵词语;(2)请用儿化韵造3个句子;答案:(1)例如:花儿、鸟儿、事儿、玩儿、快活儿;(2)例如:我昨天去公园玩儿,看到很多可爱小鸟儿;这个小孩儿真调皮,总是闹事儿;她说话儿声音真好听;(3)该句中儿化韵为“饭真好吃”中“吃”,发音时注意舌尖上翘,与相似音“吃”进行区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对儿化韵掌握程度如何?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强?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儿化韵运用,可以观看一些含有儿化韵电视剧、动画片等,提高自己语音表达能力。
普通话儿化韵优质教案设计教学内容
![普通话儿化韵优质教案设计教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b279b2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d8.png)
普通话儿化韵优质教案设计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普通话中儿化韵。
根据教材第四章第三节内容,重点探讨儿化韵发音特点、应用规则以及它在日常交流中重要性。
详细内容将包括儿化韵定义、发音方法、与普通话其他音韵区别以及常见儿化词举例。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儿化韵概念,掌握其发音要领。
2. 准确区分并运用儿化韵,提升普通话发音准确性。
3. 扩充儿化词词汇量,增强日常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在于儿化韵发音准确性和自然流畅性。
重点在于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练习,掌握儿化韵发音规则,并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录音机、黑板。
学具:教材、练习本、录音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含有儿化韵儿童故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让学生初步感受儿化韵在普通话中应用。
2. 理论讲解(15分钟)对儿化韵定义、发音方法、应用规则进行详细讲解,并通过黑板板书强化关键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典型例词,现场示范发音,指导学生模仿,并讲解发音技巧。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儿化韵发音练习,互相纠正,教师巡回指导。
5. 实践应用(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儿化韵定义及发音方法2. 常见儿化词举例3. 儿化韵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本节课学习5个儿化词,并解释其含义。
(2)运用儿化韵造3个句子。
(3)模仿课文中儿化韵朗读,录制音频。
2. 答案:(1)示例:花儿、鸟儿、桌子儿、月儿、小孩儿。
(2)略。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掌握情况如何,并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延伸,如:1. 增加儿化韵词汇量,拓展学生词汇应用。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儿化韵,提高普通话水平。
3. 组织普通话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普通话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导入新课我需要确保导入新课材料既有趣又具有教育意义,能够迅速抓住学生兴趣。
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教学内容(1)
![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教学内容(1)](https://img.taocdn.com/s3/m/8a13e484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08.png)
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现代汉语》教材第四章“语音”部分的第三节“普通话的声韵配合规律”,主要详细讲解普通话中的儿化韵现象。
内容包括儿化韵的定义、特点、发音方法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儿化韵的定义、特点及发音方法。
2. 培养学生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儿化韵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的认识,增强语音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儿化韵的发音方法及在日常语境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儿化韵的定义、特点及发音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例句、练习题、录音机、磁带。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含有儿化韵的录音,引导学生关注儿化韵现象,并提出问题:“大家觉得这段录音中有什么特别之处?”2. 新课内容讲解:(1)儿化韵的定义及特点:教师通过PPT展示,详细讲解儿化韵的定义、特点。
(3)儿化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师举例说明,让学生感受儿化韵在实际语境中的作用。
3. 例题讲解:教师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例题,结合儿化韵的发音方法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教师设计的练习题,巩固儿化韵的发音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儿化韵的定义、特点、发音方法。
2. 例题及答案。
3. 课堂练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举例说明儿化韵在日常语境中的应用。
(2)选择下列词语,判断哪些词语属于儿化韵,并说明理由。
答案:(1)例如:“小孩儿”、“花儿”、“头儿”等。
(2)属于儿化韵的词语:①“好玩儿”;②“小事儿”;③“面条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及手段,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运用儿化韵。
(2)推荐学生阅读有关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的相关资料,提高语音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024年最新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
![2024年最新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a8b06bc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34.png)
2024年最新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普通话儿化韵》教材第三章,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儿化韵的概念、发音要领、常见儿化词的认读和运用。
重点学习儿化韵的发音规律和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儿化韵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发音要领;2. 学会识别和运用常见儿化词,提高普通话水平;3. 培养学生在实际语境中恰当使用儿化韵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儿化韵的发音要领,常见儿化词的运用。
教学重点:儿化韵的概念,发音规律,以及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展示儿化韵的发音要领和例词;2. 学具:学生准备笔记本、教材,用于记录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让学生体会儿化韵在日常交流中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儿化韵的概念、发音要领,展示PPT课件,让学生跟读、模仿。
3. 例题讲解: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详细讲解儿化韵的发音规律和运用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儿化词的认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错误。
六、板书设计1. 儿化韵的概念2. 发音要领3. 常见儿化词例词4. 发音规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节课所学的儿化词;(2)用儿化韵造句;答案:(1)略;(2)例:妈妈做的饭菜真好吃儿;(3)儿化韵的发音规律:在韵母“a、o、e、i、u、ü”后面加上“r”,发音时注意卷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课堂上的发音错误,及时进行纠正和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运用儿化韵,提高普通话水平。
同时,推荐一些有关儿化韵的学习资料,便于学生课后自学。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3. 作业设计中的作业题目和答案;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教学难点与重点是教学设计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儿化韵的掌握程度。
单元七 普通话的儿化(教学设计)-小学拓展
![单元七 普通话的儿化(教学设计)-小学拓展](https://img.taocdn.com/s3/m/8728254d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b.png)
单元七:普通话的儿化(教学设计)-小学拓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普通话儿化的概念、特点及作用。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普通话儿化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普通话儿化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普通话儿化的概念2. 普通话儿化的特点3. 普通话儿化的作用4. 普通话儿化的运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普通话儿化的概念、特点及运用。
2. 教学难点:普通话儿化的发音规律及实际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首儿歌《茉莉花》,让学生初步感受普通话儿化的韵味。
2. 新课导入:介绍普通话儿化的概念、特点及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儿歌《茉莉花》中的儿化现象,让学生了解普通话儿化的实际运用。
4. 活动设计:分组进行儿化词语接龙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普通话儿化的发音规律。
5.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运用普通话儿化。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普通话儿化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布置一道关于普通话儿化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练习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普通话儿化的掌握程度。
3. 语言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日常交流中运用普通话儿化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普通话儿化的运用能力。
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觉运用普通话儿化的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了解普通话儿化的概念、特点及作用,并能正确运用普通话儿化进行交流。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其他语音现象,如轻声、变调等,以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总之,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普通话儿化的能力,使他们能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普通话,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普通话儿化的发音规律及实际运用普通话儿化的发音规律及实际运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最新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
![最新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be0ca8e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69.png)
最新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现代汉语普通话儿化韵》教材的第三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普通话儿化韵的发音特点、规律及常见儿化词的运用展开。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儿化韵的基本知识,提高普通话儿化韵的发音准确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普通话儿化韵的发音特点,掌握儿化韵的发音规律,能正确拼读和运用儿化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普通话儿化韵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儿化韵发音的规律,特别是与方言中儿化音的区别。
2. 教学重点:儿化韵的正确发音及常见儿化词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录音机、音箱等。
2. 学具:教材、练习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包含儿化韵的动画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儿化韵的发音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讲解儿化韵的发音规律,展示常见儿化词的例句,让学生模仿跟读。
3. 例题讲解:分析几个典型的儿化韵发音错误,指导学生正确发音。
4.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儿化韵发音练习,相互纠正,教师点评。
5.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一个包含儿化韵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运用所学儿化词进行对话。
六、板书设计1. 儿化韵的发音特点2. 儿化韵的发音规律3. 常见儿化词例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举五个你生活中常用的儿化词,并解释其含义。
2. 答案示例:(1)小孩儿:小孩子,儿童。
(2)老头儿:年纪较大的男性。
(3)花儿:花朵。
(4)一会儿:很短的时间。
(5)事儿: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运用儿化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些关于儿化韵的学习资源,如儿化韵歌曲、儿化韵故事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一步学习。
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2024)
![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2024)](https://img.taocdn.com/s3/m/9659f443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be.png)
时间安排
本课程建议安排为4个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具体的时间安排可根据学生的实 际情况和课程进度进行调整。在课程结束后,可安排一次小测验或口语练习, 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02 儿化韵发音技巧与训练
儿化韵发音部位及方法
发音部位
儿化韵的发音部位主要在口腔的前部,尤其是舌尖和舌面。在发儿化韵时,舌尖 应抵住上齿龈,舌面略微抬起。
03 词汇中儿化韵运用规律
词汇中儿化韵出现条件
01
词汇末尾音节为轻声
在普通话中,儿化韵通常出现在词汇末尾音节为轻声的情况下,例如“
花儿”、“鸟儿”等。
02 03
形容词、动词等词类
除了名词外,形容词、动词等词类也可以出现儿化韵,如“慢慢儿”、 “好好儿”等。但需要注意,这些词类儿化后,词汇的语义和语气可能 会发生变化。
强调细小事物
通过儿化细小的事物,可 以突出其小巧、可爱的特 点,增加语言的形象感。
表达轻松随意语气
儿化韵常用于表达轻松、 随意的语气,使语言更加 生动有趣。
不同句型中儿化韵运用方法
陈述句中儿化韵运用
在陈述句中,可以通过对名词、形容 词等词语进行儿化,增加语言的口语 化和亲切感。
感叹句中儿化韵运用
在感叹句中,可以通过对形容词、副 词等词语进行儿化,增强感叹的语气 和表现力。
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
目 录
最新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
![最新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02eaf3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d.png)
最新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最新普通话儿化韵教材,主要涉及儿化韵的发音规则和应用。
具体包括儿化韵的定义、分类、发音方法以及儿化韵在实际语言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儿化韵的定义和分类,掌握儿化韵的发音方法。
2. 学生能够在日常口语中正确运用儿化韵,提高普通话水平。
3.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儿化韵,增强对普通话语言美的感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儿化韵的定义、分类和发音方法。
难点:儿化韵在实际语言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普通话儿化韵教材、教学课件。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普通话练习软件。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儿化韵语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儿化韵。
2. 知识讲解:讲解儿化韵的定义、分类和发音方法,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儿化韵的基本知识。
3. 例题讲解:通过典型例题,演示儿化韵的发音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儿化韵的发音技巧。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检验对儿化韵发音的掌握情况。
5.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纠正发音错误。
6. 教学拓展:介绍儿化韵在实际语言中的应用,如儿化词、儿化句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儿化韵定义:……分类:……发音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请用普通话造句,尽量使用儿化韵。
2. 答案:(1)儿化韵语段。
(2)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造出符合儿化韵规则的句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注意儿化韵的运用,提高普通话水平,同时开展一些相关的课外活动,如儿化韵朗诵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儿化韵的定义:儿化韵是指普通话中,一些字音在发音时,韵母后面加上一个卷舌的动作,形成一种特殊的韵母发音。
这个定义需要学生准确理解,因为它是掌握儿化韵的基础。
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文客久久资料库(1)
![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文客久久资料库(1)](https://img.taocdn.com/s3/m/3a753e1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a9.png)
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文客久久资料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普通话培训测试教程》的第六章“儿化韵”,详细内容包括儿化韵的定义、发音特点、规律以及常见词语的练习。
具体章节为第六章第二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儿化韵的定义和发音特点,提高普通话语音水平。
2. 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儿化韵,增强语言表达的自然度和流畅性。
3. 培养学生对普通话儿化韵词语的敏感度,丰富词汇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儿化韵的发音规律和区分不同类型的儿化韵。
2. 教学重点:儿化韵的定义、发音特点以及常见词语的练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录音机、音响设备、教学PPT。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含有儿化韵的录音,让学生感受儿化韵在普通话中的运用,引发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介绍儿化韵的定义和发音特点。
(2)讲解儿化韵的发音规律,如韵母变化、声母配合等。
3.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典型例题,讲解儿化韵的正确发音方法和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分组进行儿化韵词语接龙,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语音表达能力。
(2)选取一些含有儿化韵的词语,让学生模仿发音,教师现场指导。
5.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用含有儿化韵的词语进行对话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儿化韵的定义、发音特点、规律。
2. 常见儿化韵词语。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记本节课所学的儿化韵词语,并能正确运用。
(2)结合教材,列举出10个含有儿化韵的词语,并解释其含义。
2. 答案:(1)略。
(2)如:面条儿、画儿、花儿、事儿、块儿、片儿、小样儿、一会儿、小孩儿、月份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运用儿化韵,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推荐一些含有儿化韵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课后阅读,感受儿化韵在文学作品中的韵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024年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增加多场景)
![2024年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增加多场景)](https://img.taocdn.com/s3/m/e7d3cb0a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7c.png)
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增加多场景)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普通话儿化韵的基本概念,了解儿化韵在普通话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正确发音儿化韵的能力,提高普通话语音水平。
3.增强学生对普通话儿化韵的认识,使其能够在实际交流中正确运用儿化韵。
二、教学内容1.普通话儿化韵的概念及特点2.常见的普通话儿化韵词语3.儿化韵的发音方法及技巧4.儿化韵在普通话中的应用实例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含有儿化韵的普通话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儿化韵的韵味。
然后,向学生介绍普通话儿化韵的概念及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儿化韵的基本知识(1)儿化韵的概念:儿化韵是指普通话中某些词语的韵母带上卷舌色彩,使其发音呈现出一种特殊的韵味。
(2)儿化韵的特点:发音时舌头卷起,使得韵母发音部位接近喉部,声音圆润、富有弹性。
(3)儿化韵的分布:儿化韵主要出现在普通话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语中,如“花儿、小孩儿、好玩儿”等。
3.常见儿化韵词语学习(1)教师列举一些常见的儿化韵词语,如“小孩儿、花儿、好玩儿”等,让学生跟读并模仿。
(2)学生自主查找儿化韵词语,进行积累和分享。
4.发音方法及技巧讲解(1)发音方法:发音时,舌头要卷起,接近喉部,使韵母发音部位发生变化。
(2)发音技巧:注意韵母发音的准确性,避免发音部位过于靠前或靠后。
(3)示范与模仿:教师示范发音,学生跟读并模仿,相互纠正发音错误。
5.儿化韵在普通话中的应用实例(1)儿化韵在口语中的应用:教师列举一些口语中常见的儿化韵词语,如“小孩儿、花儿、好玩儿”等,让学生进行实际运用。
(2)儿化韵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分析一些文学作品中的儿化韵词语,如诗句、歌词等,让学生感受儿化韵的美感。
6.总结与拓展(1)总结儿化韵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发音方法。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儿化韵的发音水平。
(3)拓展学习:介绍其他汉语方言中的儿化韵现象,如北京话、天津话等。
普通话儿化教案模板范文
![普通话儿化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e7e59f8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22.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普通话儿化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儿化音的能力,提高口语表达水平。
3. 增强学生对普通话的兴趣,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普通话儿化的概念和规则。
2. 儿化音在词语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学生对儿化音的敏感度和运用能力。
2. 在实际交流中正确运用儿化音。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儿化音的相关资料,如儿化音的规则、例子等。
2. 学生准备学习笔记和练习材料。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普通话儿化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提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经常用到儿化音?举例说明。
(二)讲解儿化音的规则1. 教师讲解儿化音的规则,如:在韵母末尾加上“儿”字,构成儿化音。
2. 列举儿化音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儿化音的构成。
(三)儿化音的练习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儿化音的跟读练习,让学生熟悉儿化音的发音。
2. 学生分组进行儿化音接龙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四)儿化音在实际交流中的应用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儿化音进行日常交流,如:问候、购物、用餐等场景。
2.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交流场景,运用儿化音进行对话。
(五)总结与反馈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儿化音在普通话中的重要地位。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练习中的收获和体会。
3. 教师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课后作业1. 学生课后复习儿化音的规则和例子。
2. 学生尝试运用儿化音进行日常交流,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七、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儿化音的掌握程度。
2. 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了解自己在儿化音方面的进步和不足。
注:本教案模板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话儿化韵教案设计
赵彩霞
授课班级:15级汽修5班
授课时间:2015年11月17日,星期二,第四节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儿化韵的作用及书写,知道儿化的作用。
2、掌握正确的儿化韵的发音方法,训练学生读好儿化词语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韵母和儿化韵母之间的变化规律。
2、训练学生拼读儿化音节的能力。
识记课本中的儿化词语。
教学难点:
感受卷舌动作以及卷舌发音的特点,找准正确的儿化韵读音。
教学方法:
1、指导学生找准正确的发音部位,教读正确的儿化音。
2、在儿化音节中反复训练学生的读音,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拼读
方法。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认识儿化韵,了解儿化韵的特点和作用。
2、回顾39个韵母的读音并学习掌握普通话儿化韵的规律一。
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绕口令练习)
进了门儿,倒杯水儿,喝了两口儿运运气儿,顺手拿起小歌本儿,唱了一曲又一曲儿,练了嗓子练嘴皮儿。
绕口令儿,练字音儿,还有快板儿对口词儿,又说又唱真带劲儿。
有个小孩儿叫小兰儿,口袋里装着几个钱儿,又打醋,又买盐儿,还买了一个小饭碗儿。
小饭碗儿,真好玩儿,红花儿绿叶儿镶金边儿,中间儿还有个小红点儿。
一、什么是儿化韵
er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韵母,它不同声母相拼,也不能同其它音素组合成复合韵母,可以自成音节。
er自成的音节很少,常见的有“耳、而、儿、饵、尔、二、贰、迩”等。
er常附在其它音节后边,使这个音节发生变化,成为一个带卷舌动作的韵母,这就是儿化现象。
儿化了的韵母叫儿化韵。
二、儿化的作用
①区别词性:
盖(动词)--盖儿(名词)
画(动词)--画儿(名词)
②区别词义:
信(信件)--信儿(消息)
头(脑袋)--头儿(首领)
③表示细、小、轻、微的性状
竹棍儿头发丝儿缝儿花儿
④表示喜爱温婉的感情色彩:
宝贝儿脸蛋儿小猫儿小孩儿
三、学习普通话儿化韵的规律
普通话儿化韵最基本的规律是:原韵母怎么变,要看是不是方便卷舌。
方便卷舌的就直接加卷舌动作,不方便卷舌的,就调整韵母使之达到卷舌的要求。
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加卷舌动作的,另一类是调整韵母以方便卷舌动作。
1、直接加卷舌动作的
①:回顾39个韵母
单韵母:a、o、e、ê、i、u、ü-i(前)、-i(后)、er
复韵母:ai、ei、ao、ou ia、ie、ua、uo、üe 。
iao、iou、uai、uei
鼻韵母:an、ian、uan、üan、en、in、uen、ün; ang、iang、uang、eng 、ing、ueng、ong、iong
②:找出韵腹是a o u e ,韵尾是o u 的单韵母和复韵母。
它们是:
a ia ua o uo ao iao u ou iou e
这11个韵母直接加卷舌动作就构成儿化韵母,读儿化韵时必须有卷舌动作,简单的说就是卷着舌头读这些韵母。
③:在例词中学习儿化韵音节的拼读方法。
在哪儿(zài nǎr ) 豆芽儿( dòu yár )
耳膜儿(ěr mór )火锅儿( huǒguōr )
脑瓜儿( nǎo guār ) 红包儿( hóng bāor )
线轴儿( xiàn zhóur ) 碎步儿( suìbùr )
鱼漂儿( yúpiāor ) 抓阄儿( zhuājiūr )
逗乐儿( dòu lèr ) 脑瓜儿( nǎo guār )
④给出儿化词语请同学给他们标注拼音。
刀把儿号码儿戏法儿打杂儿找茬儿板擦儿掉价儿一下儿大褂儿麻花儿牙刷儿模特儿唱歌儿挨个儿打嗝儿饭盒儿在这儿没谱儿梨核儿泪珠儿有数儿灯泡儿半道儿手套儿跳高儿叫好儿口罩儿绝招儿儿媳妇儿笑话儿
四、小结
普通话儿化韵的规律一:在原韵母的基础上直接加卷舌动作。
读好这11个儿化韵母需要舌头一定要卷舌到位,发音结束时,舌头要保持在卷舌的位置上。
五、作业
识记11个直接加卷舌动作的儿化韵反复练习课堂学习的儿化韵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