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一、背景: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具有了
独立识字的能力.而且可以独立阅读不同程度的文章.部分学生阅读兴趣浓厚.课外阅读总量
甚至已经远远超出了《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中选读课文的数量有所增加.由此可见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在这学期的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继续提高外.也要帮助后进生争取最大的进步。
教学中还要继续强调自主学习.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自读自悟的能力。
二、目标:
1.借助工具书.自学字词.初步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会认200个字.会写300个字.正
确读写词语表中的339个词语。
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继续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读中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通过朗读把感悟表达出来。
初步学会默读。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
方提出疑问。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和作品中人物一起喜怒哀乐.并积极和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4.在阅读、背诵的基础上.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主要以段的形式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大胆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丰富自己的表达。
5.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同时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使书面与口头相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三、内容
四、实施
(一)课程资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三年级《语文(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课内资源利用单元导语、连接语、泡泡语、课后习题、教材后附有的八篇选读课文。
3.课外资源利用工具书(字典、词典)、同步阅读、教学课件、课外读物等。
(二)教与学的方法
1.识字和写字
在指导写字时.教师一定要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为避免学生的疲劳.一节课写的字不要太多.要分散到每一节课中去。
我们要注意把握.不是字写得越多越好.而是要注意写字的质量。
还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和监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阅读教学
本册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有一定的主题.引导学生学习时.侧重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查字典、
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准确理解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和实际生活的方法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朗读也有助于学生真切地感知课文.教学时.要着重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教师可以范读.课堂上还要加强默读指导.重点是要培养学
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要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默读课文.一般要对学生
提出默读的要求.读完后.要交流、讨论。
对于略读课文.重点放在略读文学习方法的指导.如:
先参照提示语独立阅读、思考.然后.老师抓住一两个重点的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全班学
生讨论、交流等。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优美词句、片段.积累在课外阅读和生
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同时采用阶段性评比展示交流等手法.多激励多表扬的机制.培养学
生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读书积累的好习惯。
3.口语交际
在教学口语交际时.教师要从启发兴趣、激发交际的欲望入手.使学生明确围绕什么话题
交流、讨论或辩论。
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情境的创设.要有层次性.可以是语言表达
上的提高.也可以是表达内容的丰富.还可以是思维水平的增强。
总之.一堂口语交际课.要让每
个学生都动起来.要能体现出学生语言的发展过程。
要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评价.在认真倾听别
人发言的同时.能判断正误、优劣.或肯定赞扬.欣赏别人优点.或质疑争论.对别人提出建议和批评。
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实践.不作过多的指点。
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
中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交流.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4.习作
三年级是学生写作的初始学期。
教学时.要结合本册书的单元编排特点.引导学生运用单
元学习中学到的表达方法进行写作练习.即发挥课文对习作的指导作用。
注意多采用激励和肯
定的方法.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
同时.还要加强“综合性实践活动”、“口语交际”、“展
示台”等栏目的整合作用.为学生的习作练习做好铺垫。
每片习作可以先引导学生说一说、再
安排展示交流、最后引导学生习作练习。
以此帮助学生降低习作初始的难度.轻松入门。
五、评价
(一)评价方式
学期成绩以百分制呈现.由两部分组成.即过程评价占30%.结果评价占70%。
1.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30%)=平时检测(10%)﹢课堂表现(10%)﹢语文实践活动(10%)(1)平时检测:每个单元的检测主要是以试卷的形式.针对本单元的字词和课文的掌握情
况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检测和评价。
(2)课堂表现:针对课堂回答问题情况、书面练习完成情况、小组合作学习参与情况进行评价。
(3)实践活动评价:根据写字、朗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板块开展。
2.结果评价
结果评价主要以综合纸笔检测评分为准。
结果评价=期中考试成绩(20%)+ 期末考试成绩(50%)
3.学期成绩
学期总评成绩=过程评价(30%)+结果评价(70%)
(二)评价结果
1.平时检测:百分制
2.课堂评价:和好、好、一般、继续努力
3.实践活动评价:张贴、公布、奖励优秀作品。
小组互评等级制(很积极、较积极、积极、不积极)
(三)评价结果处理
以上三项内容百分制计算.所有成绩最后将转化为对应等级:优(90及90以上)、良(80—89分)、合格(60—79分)、不合格(60分以下)。
合计后放入成长记录袋.教师给予针对性评价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