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设计要素地形重点(精)
园林景观设计要素地形

地形是园林景观设计中至关重要的要素之一。它不仅赋予园林独特的魅力, 还能为人们创造出不同的体验和感受。
地形的基本概念
地形是指自然地面的地貌和地势。它包括山脉、丘陵、河流、湖泊等地表特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形是创 造美丽与功能性的关键。
地形对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地形直接影响园林的布局、空间划分和景观效果。通过合理的地形设计,可以打造出富有层次感和变化的景观, 提升人们的视觉体验和情感共鸣。
日本庭园
日本庭园巧妙地利用不同的地形 元素,如小山丘、平坦的步行道 等,打造出独特而和谐的景观。
屋顶花园
屋顶花园利用程度不同的坡度和 高度差,创造了多层次和多样性 的绿色空间。
禅意花园
禅意花园通过精心设计的地形和 石质元素,营造出恬静宁和的氛 围,让人心生平静。地形Fra bibliotek计的原则和方法
1 自然与人工的结合
土壤质地
分析土壤的类型和状况,选择 合适的植物和营养管理措施。
排水与保水
确保地形设计具备良好的排水 和保水能力,维持园林的生态 平衡。
结论和要点
地形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忽视的要素,它不仅为园林赋予独特之美,还为 人们创造出丰富的体验和情感共鸣。
将自然地形与人工元素结合,创造出自然而又艺术的园林景观。
2 层次感与流线性
通过合理的层次划分和流线引导,使园林具有丰富的空间变化和整体性。
3 环境适应与可持续性
根据地形特点合理选择植物和材料,实现园林的可持续性发展。
地形设计的考虑因素
地貌特点
考虑地形的高度、坡度、起伏 等特点,为园林设计提供依据。
地形的种类和特征
山脉
壮丽的山脉为园林增添壮观景象,并提供远处的 视觉焦点。
09第五章 风景园林的环境要素

某庭院小气候条件分析
(四)气候因素
综上所述,对于某一地区的“气候”来说, 无论其区域规模大小,几乎都可以从光、气温与 湿度、风、降水量等气候因素来说明。
1. 光 光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
本的能量源泉,地球上几乎所有生命活动所必需 的能量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太阳光。一个明智 的景观规划者在进行规划时,必定会将光作为环
正比,而与温度则随季节和人的差异而变化,且
在风景园林要素中往往都是不易改变的因素。
如单独的场地因为太小而不能对其场地或城 市的气温起到太大的作用,例如,城市中心区一 个小小的绿色公园,它对于气候的调节效应是完 全会被四周的高楼大厦产生的热量给掩盖的,而
大公园对某市温度的影响
3.风
风常指空气的水平运动分量,包括方向和大小,即 风向和风速。
七、污染
人类在征服或改造自然的过程中, 由于对自然
资源的过度索取、盲目开采与开发以及将之转化为
工业化产品的过程中所带来的一些废弃物, 并由此
产生了大量的污染, 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一
般来说, 按照污染物的来源来分包括点污染源与非
点污染源两种。
(一)点污染源
点源主要释放污染性的排放物, 这些污染物可能是从
(3)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是指阳光入射面与地球表面之问的夹角。
不同纬度地区的太阳高度角不同, 在同一地区, 一年中夏
至的太阳高度角和日照时数最大, 冬至的最小。太阳高度
角是影响地球表面温度的重要因素。
了解太阳高度角与地形以及季节变化之间的相互
关系, 这样做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景观中太阳能量的分布状
况。一旦知道了一个地区的太阳高度角, 我们就可以将其
代入具体的场地尺度, 根据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分析日照
各类园林用地的(地形)设计要求

各类园林用地的(地形)设计要求园林地形设计应与园林绿地总体规划同时进行。
在设计中,必须处理好自然地形和园林建设工程中各单项工程之间大空间的关系,做到园林工程经济合理、环境质量舒适良好、风景景观优美动人。
这是园林地形设计基本目标所在。
1.平地(坡度在3%以下):具有一定坡度的相对平整的地面。
为避免水土流失及提高景观效果,单一坡度的地面不宜延续过长,应有小的起伏或设计成多面坡。
平地坡度的大小,可视植被和铺装情况以及排水要求而定。
(l)用于种植的平地:如游人散步草坪的坡度可大些,介于1%-3%较理想,以求快速排水,便于安排各项活动和设施。
(2)用于构筑物:坡度可小些,宜在0 3% -1.0%之间,但排水坡应尽可能多向,以加快地表排水速度。
如广场、建筑物周围、平台等。
2、坡地:坡地一般与山地、丘陵或水体并存。
其坡向和坡度大小视土壤、植被、铺装、工程措施、使用性质以及其他地形地物因素而定。
坡地的高程变化和明显的方向性(朝向)使其在造园用地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和设计灵活性。
如用于种植;提供界面、视线和视点;塑造多级平台、围合空间等。
当坡地坡角超过土壤自然安息角时,为保持土体稳定,应当采取护坡措施,如砌挡土墙、种植地被植物及堆叠自然山石等。
坡地根据坡度的大小可分为缓坡地、巾坡地、陡坡地、急坡地和悬崖陡坎等。
(1)缓坡地:坡度在3%-1%之间(坡角为2°-6°),在地形中属陡坡与平地或水体间的过渡类型,道路建筑布置均不受地形约束,可为人们活动场地和种植用地,如作为篮球场(坡度取3%-5%)、疏林草地(坡度取3%~6%)等。
(2)中坡地:坡度在10% -25%之间(坡角为6°- 14°)。
在建筑区需要设台阶,建筑群布置受限制,通车道路不宜垂直于等高线布置。
坡道过长时,可与台阶及平台交替转换,以增加舒适性和平立面变化。
(3)陡坡地:坡度在25%-50%之间(坡角为14°-26°)。
园林景观设计要素地形

• 坡面:斜坡的坡度与空间制约有紧密关系,斜坡越陡,空间的轮廓线越显著。 • 地平天际线:地形可视高度与天空之间的边缘。地平轮廓线和观察者的相对位
置、高度和距离,影响着空间的视野,以及可观察到的空间界限。
a 每一种功能的土地都有其发挥最佳作用的最 佳坡度
b 地形的坡度影响利用类型。
地形的表现方式:
• a 等高线表示法 • b 高程点表示法 • c 海蓑线表示法 • d 明暗与色彩表示法 • e 模型表示法 • f 计算机绘图表示法 • g 比例法 • h 百分比法
地形的类型
• 平坦地形(包括微小坡度) • 1.最简明,最稳定。是站立、聚会、休息的理想 场所。 • 2.开敞、空旷、暴露。没有私密性,没有屏障。 • 3.垂直的线型元素会成为视线的焦点。 • 平坦地形具有多方向性。
凹地形
性质
• 内向性和不受外界干扰的空间,可将处于该空间中的人的注意力集 中在其中心或底层。
地形的边封闭了视线,造成孤立感和私密感
凹地形 性质 • 封闭性和内倾性,可成为理想的表演舞台。
在凹地形中视线内向和向下
凹地形
性质 • 凹地形可躲避掠过空间上部的狂风 • 凹地形与同一地区内的其他地形相比更暖和,风沙更少 • 较低的底层周围比较潮湿,容易积水。
• 2.地形空间感:影响人们对户外范围和气氛的感受。 • 范围:a 平坦地形--开阔无限制
b 斜坡地形--限制封闭空间 感受: a 平坦起伏、平坦地形--轻松、稳定、安全
b 陡峭地形--兴奋、滑动 3.用地形控制视线:限制能看到什么,能看多远
景观园林设计要素

景观园林设计要素
景观园林设计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形设计:是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基础要素,其余的要素都要在它的基础上建立。
地形设计必须具有整体的连续性,用地边缘必须与周围建筑物的标高相协调,设计的土方填挖量应保持内部平衡,并尽量利用原地形,减少土方工程量。
2. 水体设计:水是园林中的重要元素,可以调节空气湿度,溶解有害气体。
大水面也可以用来设计水上游乐项目。
水上交通的设计可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形式。
3. 建筑设计:建筑是风景园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包括建筑小品、房屋等工程设施。
花架具有亭廊功能,为游客提供休息、遮阳、挡雨的场所。
花架形状灵活多变,可设计成梁架、单排花架、单柱式花架等多种形式。
4. 植物设计:园林中的植物是所有景观元素中最重要的,不仅能体现自然美,还能有效防止空气污染,对空气净化起到很大的作用。
乔木是园林绿化的主要材料,在植物造景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地形、水体、建筑和植物是景观园林设计的四大要素,每个要素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功能,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景观园林设计。
2、景观设计的要素(1地形、2植被)

三、 地形的设计原则及方法
1.设计原则 (1)因地制宜、适度改造 (2)整体性原则。 (3)扬长避短
2.地形的设计方法 (1)在景观中根据功能布局的需求,利用微地形或者适 当的抬高、下沉来划分不同的区域,使空间既彼此分隔 又相互联系。
(2)地形变化较大的场地,可以利用地形的坡度设计跌 水;也可以适当地进行挖湖、堆山,丰富空间形态。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地形 植被 水体 铺装 道路 设施
景观设计的要素
2
景观空间是通过景观要素体现出来的。景观设 计要素包括地形地貌、水体、植被、地面铺装、道 路、地面小品、构筑物等。
第一节 地形
地形是景观设计最基本的 场地和基础。这里谈的地形是 景观绿地中地表各种起伏的地 貌。在规则式景观中,一般表 现为不同标高的地坪、层次; 在自然是景观中,主要表现为 平原、丘陵、山峰、盆地等地 貌。
一是要求树形优美,姿态奇异或者花、叶颜色独特,有 较高的观赏价值。 二是孤植树的周围要有一定的空旷地段,一般在距离树 高的4-10倍范围内不应有其它景物存在,或不能有高大 的物体阻隔视线。
(2)对植 将树形、体量相近的树种以相互呼应栽植在构图轴线两 侧。
(3)丛植和群植 是指一株以上至十余株的树木,组合成一个整体结构。 丛植可以形成极为自然的植物景观,它是利用植物进行园林 造景的重要手段。 群植又可以叫做是树群,从数量上看它比丛植要多,丛 植一般在15棵以内,群植可以达到20-30株,如果连灌木一 起算可以更多。 (4)林植 林植是植 物大面积成林 状布置,具有 一定的密度和 群落外貌。
2.空间功能
界定空间、遮景、提供私密性空间和创造系列景观等, 简言之,即空间造型功能。
开放空间
园林景观设计要素地形

驳岸石:沿水面,或高差变化,起驳岸作用,也作挡土墙。
山石瀑布:以园林地形为依据,堆放石材,引水由上而下,形成 瀑布跌水。
2.置石 1)特置:欣赏单块石头形状、姿态之美。 对湖石的品评:透、漏、瘦、皱。 江南四大名石: 皱云峰 冠云峰 瑞云峰 玉玲珑
2)对置:沿轴线或道路、门庭两边布置。 3)散置:自由布局,散漫理之。布置时,要有高低、主次。
龙光塔
3.山脊:凸地形的集合,总体线状。 特征: 导向性和动势感 分隔物
4.凹地形 特征:
内向性和不受外界干扰的空间。 视线封闭、空间成积聚性。 排水、蓄水。
5.谷地:凹地形的集合。
凸地形与凹地形的视线比较
1.5 地形的坡度处理 坡度小于1%-易积水、地表面不稳定,不太适于使用和活动。 1%~5%-排水理想,适于大多数活动。 5%~10%-排水条件良好,具有起伏感。 大于10%-局部小范围内加以利用。
不同绿地地形处理技巧 1.广场
抬升和下降处理。 2.街道绿地
“龟背”状或楔形。 3.园路绿地
形成适当的起伏,调节游人步伐。 4.滨水绿地
打破绿地与水的界面。宽阔的水体还可创造岛、洲、滩等景观。
1.6 假山设计
中国园林以自然山水园而著称,山、水是骨架。 1.分类(按材料分 ): 土山:坡度要考虑安息角。 石山:峥嵘、玲珑。 土石结合:以土为主,局部为挡土石。
2.设计原则 利用为主,改造为辅。 因地制宜,顺其自然。 土方平衡。 符合自然规律和艺术要求。
3.假山艺术 1)要有宾主
主景山:体量大,位置显著。 客山:附属。
“众山拱伏,主山始尊”。“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 同” 。
2)层次: “山不在高,贵有层次”。 三远:高远、平远、深远。
第章园林各组成要素的设计地形-V1

第章园林各组成要素的设计地形-V1正文:园林设计需要细致且周全的规划,将地形因素融入到设计之中,以保证园林的整体效果。
下面我们将“第章园林各组成要素的设计地形”重新整理,以便更好地理解园林设计的要点。
本文将就以下方面展开:一、宽阔开朗的场地设计。
宽阔开朗的场地设计是园林规划中的基本要素,具有良好的通透性,使人们在在园林内呼吸到新鲜空气,同时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活动。
因此,在设计园林场地时,应选平缓宽阔的地形,并在其上进行一定的修整、绿化、设施的设置,让场地更加饱满、美观。
二、自然地形的巧妙利用。
自然地形是园林设计的重要依托,不同的地形形态能够带来不同的视觉冲击,也能够为游客带来不同的体验感受。
因此,在园林设计时,应尽量利用自然地形,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景观效果。
三、水景的设计要点。
水景是园林设计经常采用的景观形式,其既能起到装饰作用,又能带来清凉、舒适的氛围。
园林设计者在利用水景时,应注意水源的选择、水体的布局、水面的装饰等方面的设计。
四、花草树木的选配。
花草树木作为园林中的主要绿化元素,是打造园林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选配时,应依据景观的特点来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让花草树木成为园林的亮点。
五、景观点的营造。
景观点是园林中具有独特观赏价值的景观要素,是吸引游客、增强游客体验的重要手段。
在园林中,应挑选合适的点位进行营造,打造出各具特色、独特魅力的景观点。
同时,应注重景观点与其他景点的协调配合,使整体园林效果更加优美。
综上所述,“第章园林各组成要素的设计地形”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方面。
在园林设计中,应注重对于地形特点的把握与利用,打造出美丽、实用且具有独特风格的园林空间。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

伐殆尽,可在梅花从栽竹,在柳
树间栽桃树,在水边安置湖石, 做适当点缀修饰。桥上有亭,亭
下有水,水中有鱼,池边有柳,
柳旁植桃,墙边有竹,竹中有梅 的别墅庭院小景。
一. 风景园林的地形分析
1.园林用地类型
江湖沼泽地:江湖沼泽地造 园,可以采取保留原则,建 湿地公园。尽可能保护芦苇、 浮萍等自然植物,稍加建筑 成景观地、景观台、道路或
然状貌,树木多以自然栽植方式为主。 (掌 握)
三. 风景园林的类型
3.混合式园林
3.混合式园林:主要指规则式、自然式交错组合,全园没有或形不成控制全园的 主轴线和副轴线,只有全部景区、建筑以中轴对称布局,或全园没有明显的自然山
水骨架,形不成自然格局。一般情况下,多结合地形,在原地形平坦处,根据总体
二. 风景园林的地造景方法
1.风景园林周边环境分析
(3)周边环境分析:真山 前不宜堆假山,真水前不宜 砌鱼池。直线的建筑中,加 入曲径环绕,注意刚与柔, 直与曲的对比。 (4)道路交通因素:大道 宜直,园路宜曲,园林内部 形成各种景观道。
二. 风景园林的地造景方法
3.风景园林的视觉方式
(1)平视、俯视、仰视的观景方法
景方式。由于静止的水面能够
反射物体的形象而产生倒影, 镜面或光亮的反射性材料能映 射出相对空间的景物,所以, 这种景物借构方式能使景物视 感格外深远,有助于丰富自身 表象以及四周景色,构成绚丽 动人的景观。
二. 风景园林的地造景方法
3.风景园林的视觉方式
障景:是对一些不必要的干扰景观因素加以遮挡。 障景可用土山、植物、建筑等完成,障景使人进入大的风景区之前,使人有审美酝 酿阶段,使人有一个想象的空间,激起人们探索揽胜的兴趣,含蓄有韵味。 障景是古典园林艺术 的一个规律,就是 “一步一景、移步换 景”,最典型的应用 是苏州园林,采用布 局层次和构筑木石达 到遮障、分割景物, 使人不能一览无余。
园林景观设计(地形)

垂直形状与平坦地形的对比
平坦地形
性质
5.
具有多方向特性的地形。 在平面上,某点向都有方向的运动具有同等 的选择。
平坦地形可以让所有给点向各方向发展
在平坦地形上 适合布置具有 延伸性和多向 性的设计构筑 物和设计元素。
平坦地形极为 灵活、实用, 具有许多潜在 的观赏特性和 功能作用。
大规模散布的建筑、停车场和娱乐设施是最适合安置在平坦地形上
蓑状线表示的等高图
明暗与色彩表示法
明暗调(灰调)和色彩: 以不同的浓淡或色彩表 示高度的不同增值; 较淡的色调表示较高的 海拔,反之,则表示较 低的海拔; 当明暗色调层次渐进和 均匀时,整个海拔图的 外观最佳。
明暗与色彩表示法
可以用于“坡度分析图” 表达特殊园址地形结构 的手段。 以坡度斜坡为基准,深 色调代表较大的坡度, 浅色调代表较缓的斜坡; 它更好地帮助确定园址 不同部分的土地利用和 景观要素选点。
地形可以利用许多不同的方式创造和限制外部空间。 空间的形成方式: ① 对原基础平面进行挖方降低平面; ② 在原基础平面上添加泥土进行造型; ③ 增加凸面地形上的高度使空间完善; ④ 改变海拔高度构筑成平台或改变水平面。 影响因素:空间的底面范围;封闭斜坡的坡度;地平轮廓线
分隔空间
空间的底面区域:指空间的底部或基础平面,它可能是平坦的地面,或微起 伏的,呈现为边坡的一个部分。一个空间的底面范围越大,空间也越大。 坡面:斜坡的坡度与空间制约有紧密关系,斜坡越陡,空间的轮廓线越显著。 地平天际线:地形可视高度与天空之间的边缘。地平轮廓线和观察者的相对 位置、高度和距离,影响着空间的视野,以及可观察到的空间界限。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一.地形1.地形改造:按照园林设计要求,综合考虑同造景有关的各种因素,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统筹安排景物设施,对局部地形进行改造,使园内与园外在景观上有合理的关系,这一过程叫做地形改造。
2.地形的表现方式:①等高线表示法②高程点表示法③蓑状线表示法④明暗与色彩表示法⑤模型表示法⑥计算机绘图表示法3.坡度的大小与地形的运用:①0%-1%(过于平坦):排水性差,除适于作为受保护的潮湿地外,几乎不适于作室外空间利用和使用功能的开发。
1%的坡度最好让其成为一片开阔地或保护区。
②1%-5%:该种比例的坡度对于许多外部空间和地形使用来说较为理想。
1%的坡度:假定的最小坡度,主要是草坪和草地。
2%的坡度:适合草坪运动场最大坡度,也适合平台、庭院铺地。
3%的坡度:这一比例使地面倾斜度显而易见。
③5%-10%:适合多种形式的土地利用,排水性较好,但不加以控制则可能引起水土流失。
10%的坡度为人行道最大极限坡度。
④10%-15%起伏型斜坡:这种坡度有陡斜感,为防止水土流失应尽量少动土方。
⑤大于15%的陡坡:因其陡峭而不适于土地利用。
4.地形的类型:①平坦地形:所在地与周围环境地形高度一致,成为平坦地形。
平坦地形是所有地形中最简明、最稳定的地形,具有延伸性和多向性,成为人们站立、聚会或坐卧休息的理想场所,也是静水体的合适场所。
②凸地形:以环形同心的等高线布置围绕所在地面的制高点,是一种具有动感和进行感的地形,是地形形式中,最具抗拒重力而代表权力和力量的因素。
在空间中作为景观中的一个正向点,可在景观中为人定位和导向。
若在凸地顶端焦点布置其他要素,如建筑、植物,则焦点特性就会更加显著(A);凸地形在视觉上高度的增强还可借助与等高线相垂直并沿凸面地形边缘顺延朝顶部走向的线条和造型,而缠绕于凸地并与等高线平行的线条和造型,则能削弱其视觉高度(B);凸地还有助于发挥瀑布的动力和激奋作用;凸地还是一个对外部环境中的小气候具有明显调节作用的地形要素。
【精品文档】园林景观地形地貌设计有哪些要求?

【精品文档】园林景观地形地貌设计有哪些要求?园林景观地形地貌设计有哪些要求?一、园林地形地貌及其作用(一)园林地形地貌的概念园林绿地设计中习惯称为地形是指测量学中地形的一部分地貌,包括山地、丘陵、平原,也包括河流、湖泊。
(二)园林地形地貌的作用地形地貌的处理是园林绿地建设的基本工作之一。
它们在园林中有如下作用:1、满足园林功能要求:利用不同的地形地貌,设计出不同功能的场所、景观。
2、改善种植和建筑物条件:利用和改造地形,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和建筑的条件。
3、解决排水问题。
二、园林地形设计的原则和步骤(一)园林地形和改造应全面贯彻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美观的城市建设的总原则。
园林地形的特殊性,还应贯彻:1、利用为主,改造为辅;2、因地制宜,顺其自然;3、节约;4、符合自然规律与艺术要求。
(二)园林地形设计的步骤1、准备工作:1)园林用地及附近的地形图;2)收集市政建设部门的道路、排水、地上地下管线及与附近主要建筑的关系资料;3)收集园林用地及附近的水文、地质、土壤、气象等现况和历史有关资料;4)了解当地施工力量;5)现场踏勘。
2、设计阶段:1)施工地区等高线设计图(或用标高点进行设计),图纸平面比例采用1:200或1:500,设计等高差为0.25米至1米,图纸上要求表明各项工程平面位置的详细标高。
并要表示出该地区的排水方向;2)土方工程施工图;3)园路、广场、堆山、挖湖等土方施工项目的施工断面图;4)土方量估算表;5)工程预算表;6)说明书。
三、景观设计地形地貌的设计园林地形设计概括为四大方面:(一)平地平地是指公园内坡度比较平缓的用地,这种地形在新型园林中应用较多。
为了组织群众进行文体活动及游览风景,便于接纳和疏散群众,公园必须设置一定比例的平地,平地过少就难于满足广大群众的活动要求。
园林中的平地大致有草地、集散广场、交通广场、建筑用地等。
(二)堆山(又叫掇山、迭山)我国的园林是以风景为骨干的山水园而著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地形概要:地形是所有室外活动的基础,在设计的运用中既是一个美学要素,又是一个实用要素。
地形就是地表的表现,如山谷、高山、丘陵、草原以及平原,称为大地形;地形含土丘、台地、斜坡、平地、或因台阶和坡道所引起的水平面变化的地形,称为小地形;起伏最小的称为微地形,总之,地形是外部环境的地表因素。
地形直接联系着众多的环境因素和环境外貌,所以地形能影响某一区域的美学特征,影响空间的构成和空间感受,也影响景观、排水、小气候、土地的使用,以及影响特定园址中的功能作用。
地形还对景观中其他自然设计要素的作用和重要性起支配作用。
所以所有设计要素和外加在景观中的其它要素都在某种程度上依赖地形,并相联系。
地形是室外环境中的基础成分,它是连接景观中所有因素和空间的主线。
在平坦的地方,地形的作用是统一和协调;在崎岖的地方,它的作用是分割。
地形对室外环境还有其他显著的影响,地形被认为是构成景观任何部分的基本结构因素。
地形能系统的制定出环境的总顺序和形态。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的基址分析阶段,正确评估某一已知园址时,最明确的做法是首先对地形进行分析研究,尤其是该地形既不平坦,又不均匀时,基址地形的分析,能知道设计师掌握其结构和方位。
同时也暗示风景园林师对各不同的用地、空间以及其他因素与园址地形的内在结构保持一致。
地形还可以作为其它设计因素布局和使用功能布局的基础或场所,它是室外空间和用地的基础,所以设计程序的首要任务是绘制基础图,然后设计师根据原地形图画出用地的功能分区图,这一步很重要,因为它的布局会影响室外环境的序列、比例尺度、特征或主题,以及环境质量。
风景园林师独特而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灵敏地利用和熟练的使用地形的能力。
此外,风景园林业还标志着公众的使用和享受而改变和管理地球表面。
地形的影响:美学特征地形对任何规模景观的韵律和美学特征有着直接的影响。
地形空间感地形同样能影响人们对户外环境的范围和气氛的感受。
用地形控制视线与空间限制紧密相关的是视野限制。
利用地形排水从排水的角度来考虑,种植灌木的斜坡为防止水土流失,必须保持10%的最大坡度,而草坪地区为避免出现积水,就需有不小于1%的坡度。
此外,调节地表排水和引导水流方向,乃是园址地形设计的重要而又不可分割的部分。
利用地形创造小气候条件地形能影响光照、风向以及降雨量。
地形的使用功能实际经验表明,坡度越平缓(尽管不小于1%,土地的开发使用越灵活,越可行。
相对而言,坡度越大,对现实可行的土地利用的限制就越多地形的表现方式:常用来描绘和计算地形的一些方法包括等高线、明暗度和色彩、蓑状线、数字表示法、三度模型以及计算机图解法等高线表示法在使用等高线时,应牢记一系列基本原则:1、原地形等高线应随手用短线(虚线表示;2、改造后的地形等高线在平面图上用实线表示土地表面所出现的任何变动或改造都称之为地形改造,其中必要的是1建造合理的排水系统2地形改造后园址应适应这些因素如:建筑物、道路、停车场、娱乐场所等3创造出具有美学价值,悦人耳目的地平面。
路基平整是风景园林设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土地高度的运用,与空间和功能的水平分布同等重要专门用来表示一个园址的路基平整的平面图叫地形改造图,它表示地形改造的等高线和原地形等高线、所有建筑物、大路、小道、围墙的轮廓、其他设计的结构要素,此外它也是许多工程图之一,能显示排水系统的位置、能通过任选标高的方式在整个园址中表示出特殊地点的准确高度使用等高线的原则:所有等高线总是各自闭合,绝无尽头;等高线决不会交叉;除了要表示一座固有的桥梁或某一挑悬物,等高线时不能互相交叉的高程点表示法:在平面图或剖面图上,另一种表示海拔高度的方法叫标高点标高点在平面图上的标记是一个“+”字记号或一圆点,并同时配有相应的数值等高线由整数来表示,标高点常用小数来表示标高一般用来描绘这些地点的高度,如建筑物的墙角、顶点、低点、栅栏、台阶顶部和底部以及墙体高端等等标高最常用在地形改造、平面图和其他工程图之上,如排水平面图和基底平面图。
蓑状线表示法:蓑状线是另一种在平面图上表示地形的图解工具,蓑状线均是互不相连的短线,它们均与等高线垂直等高线和蓑状线的画法:先轻轻地画出等高线,然后在等高线之间加画上蓑状线蓑状线常用在直观性园址平面图上或扫描图上,以图解的方式显示地形由于它们在地平面上遮蔽了大多数细部,因此决不可将其用在地形改造或其他工程图上蓑状线的粗细和密度对于描绘斜坡坡度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蓑状线越粗、越密,则坡度越陡。
此外,蓑状线还可用在平面图上以产生明暗效果,从而使平面图产生更强的立体感。
相应而言,表示阴坡的蓑状线暗而密,而阳坡蓑状线则明而疏明暗与色彩表示法明暗调和色彩也可用来表示地形,最常用于海拔立体地形图,以不同浓淡或色彩表示高度的不同增值,每一种独立的明暗调或色彩在海拔地形图上,表示一个地区其地面高度介于两个已知高度之间对于修建居民住宅来说:0-1%斜坡,太平坦不利于排水;1-5%斜坡,理想地形条件,只需要小程度挖方;5-10%斜坡,适于楼房建设,但需在坡度较高范围内仔细地选址;10-15%斜坡,内宅单元需呈错层状,并与等高线相平行,以减少挖填土方量,同时还需建造挡土墙;15%以上的斜坡,住宅需采用特殊建筑方式进行修建用作商业中心以及附属停车场的工地:0-1%的坡度,太平坦不利排水;1-5%坡度,可供选取的理想挖掘条件;5-8%坡度,需进行定量的土方挖掘,停车处应与等高线相平行;8%以上的坡度,不宜进行工程修建,以避免毁坏环境。
坡度分析图只有当设计师着手对坡度类型进行评价和做结论时,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分析。
模型表示法:模型是表示地形最直观有效的方式但是模型通常笨重、庞大、不利于保存和运输,并制作起来耗时耗资。
计算机绘图表示法;计算机图示方法的优点在于它能让使用者从各个有利角度来观察地形的各个区域比例法;地形的表示出了可用几种图示法和模型法外,也常用两种数学法来表示斜坡的倾斜度。
比例法,就是通过坡度的水平距离与垂直高度变化之间的比率来说明斜坡的倾斜度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的比值关系:2:1不受冲蚀的地基上所允许的最大绝对斜坡。
所有2:1的斜坡都必须种植地被植物或其他植物,以防止冲蚀;3:1大多数草坪和种植区域所需的最大坡度;4:1可用剪草机进行养护的最大坡度百分比法;斜坡的垂直高差除以整个斜坡的水平距离公式是上升高÷水平走向距离=百分比是制作坡度分析图的基础,也是制定设计标准和尺度:0-1%(过于平坦这种比例的斜坡总的来说排水性差,它除了适宜作为受保护的潮湿地外,几乎不适宜做室外空间利用和使用功能的开发。
1%的坡度最好让其成为一片开阔地或是一片保护区,这样有积水也不会有副作用1-5%:该种比例的坡度对于许多外部空间和地形使用功能来说比较理想。
它可为外部的开发提供最大的机动性,并最适应大面积工程用地的需要,不会出现平整土地的问题,但是它存在一个潜在缺点,延伸过大在视觉上就会单调乏味1%的坡度主要是草坪和草地2%的坡度适合草坪运动场的最大坡度,也适合平台和庭院铺地3%的坡度使地面倾斜度显而易见,若低于3%的比例,地面则相对呈水平状5%-10%的坡度可适合多种形式的土地利用,不过考虑到斜坡的走向,我们应合理安排各种工程要素。
在这种坡度上若配置较密集的墙体和阶梯的话,完全可能创造出动人的平面变化。
这种坡度的排水性总的来说是不错的,但若不加以控制,排水则很可能会引起水土流失。
作为人行道来说,10%的坡度为最大极限坡度10%-15%的起伏型斜坡对于许多土地利用来说,这种坡度似乎有过于陡斜的感觉。
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就必须尽量少动土方,所有主要的工程设施须与等高线相平行, 以便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土方挖填量,并使它们与地形在视觉上保持和谐。
在该种斜坡的高处,通常视野开阔,能观察到四周的美丽景观。
大于15%的陡坡因其陡峭而大多数不适于土地利用。
况且, 环境和经费开支也不容许在其上进行大规模的开发。
不过,若对该种状况的地形使用得当,它便能创造出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动人的景观。
地形的类型:平坦地形:任何土地的基面应在视觉上与水平面相平行。
这只是相对的,即使有微小的坡度或轻微的起伏,也包括在内水平不等于平坦凸地形:以环形同心的等高线布置环绕所在地面的制高点。
表现形式有土丘、丘陵、山峦以及小山峰。
它是一种正向实体,也是负向的空间,被填充的空间。
它是一种具有动态感和进行感的地形。
最具抗拒重力而代表权力和力量的因素。
山脊:总体呈线状,可限定户外空间边缘,调节其坡上和周围环境中的小气候,也能提供一个具有外倾于周围景观的制高点。
所有脊地终点景观的视野效果最佳。
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导向性和动势感,能摄取视线并沿其长度引导视线的能力。
山脊是大小道路,以及其他涉及流动要素的理想场所,它还具有外向的视野和易于排水的优点。
不规则的和多方向的布局与山脊地形毫不相适。
脊地还可以充当分隔物。
凹地形:又称为碗状洼地,它并非是一片实地,而是不折不扣的空间。
它的形成有两种:当地面某一区域的泥土被挖掘时;当两片凸地形并排在一起时。
它的空间制约取决于周围坡度的陡峭和高度,以及空间的宽度。
它是一个具有内向型和不受外界干扰的空间,给人一种分割感、封闭感和私密感。
谷地:包含脊地和凹地形的特点。
地形的实用功能:分割空间:对原基础平面进行挖方降低平面;在原基础平面上添加泥土进行造型;增加凸面地形上的高度使空间完善;改变海拔高度构筑成平台或改变水平面当使用地形来限制外部空间时,有三个因素影像空间感:空间的底面范围(空间的底部或基础平面;封闭斜坡的坡度;底面轮廓线。
控制视线:地形影响导游路线和速度:改善小气候:美学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