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教材教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
一、名词解释
1、终身教育: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的总和。
2、现代健康观: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
3、体育课程目标:是通过体育课程学习而最终实现的,是体育课程内容和全部体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
4、学习水平: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现特征和学习内容的特点所划分的水平等级。
5、身体形态:包括体格,体形,身体姿势。
6、身体素质:指人体基本活动的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工作中的反应。
7、身体素质敏感期:在青少年时期个体发育最快的时期。
8、体育教学设计:是对体育教学活动进行的优化设计,是为体育教学活动描绘蓝图的过程,它规定了教学的方向和大致进程,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依据。
9、体育课程设计理念:是人们对体育课程价值的认识与追求,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具有明确指向性的体育课程认识与观念体系。
10、课时计划:是根据学期计划的安排和要求,参照单元教学计划设计,并结合学生、场地器材、组织教法、学法等实际情况指定的一节课的具体实施方案。11、体育教学原则:是人们根据学校体育教学目的、遵循教学规律,并在总结大量体育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规范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
12、自主学习:是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在体育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订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步骤,完成学习目标的体育学习方法。
13、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14、发现学习:是根据小学生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以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标,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以结构化的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再发现的一种学习方法。
15、体育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知识、技术和技能学习活动的完整程序。
16、直观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际的演示或外力帮助,借助视觉、听觉、触觉、肌肉的本体感觉器官来感知动作形象、结构、要领、完成方法以及时空间特征等,从而建立动作表象的方法。
17、体育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指导下,根据对象的身心特点和教学条件以及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而设计和实施的课堂教学的模型结构和程序。
18、体育教学评价:是体育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环节,是对体育教学工作及其效果实施的价值判断过程。
19、体育学习评价:是以体育课程的学习目标为依据,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技术和手段,通过信息收集和分析整理,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给予价值判断,以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其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也是提升体育教育价值的过程。
20、阳光体育运动:从小树立“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达标争优,强奸体魄”为主要任务,通过多种形式吸引广大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体育健身意识,培养体育锻炼兴趣,形成体育锻炼习惯,进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这是一种新兴的体育活动形式。
二、简答
1、学校健康教育发展概况
①明确了学校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
②建设了健康教育教材,落实了健康教育课课时
③开展了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的试验工作
④积极开展了师资培训工作
⑤加强了学校健康教育的检查评估工作
2、体育课程目标的功能
①为选择体育课程内容提供依据
②为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的组织提供依据
③为体育课程和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3、体育课程目标的特征
①具有一定的阶段性
②不同价值取向的方向性
③与时俱进的前瞻性
④具有一定的曲折性
4、学习领域目标划分的五个学习领域
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
两条主线:①运动主线,包括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
②健康主线,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
5、学习水平的划分
①水平一至五分别相当于小学1-2年级、3-4年级、5-6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学生预期达到的学习效果。
②水平六是为满足体育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而设置的。
6、小学生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①生长发育的速度规律
②身体各系统的发育规律
③生长发育的两次交叉规律
7、小学生身体发育的特点
①身体形态②骨骼与关节
③心血管系统④呼吸系统
⑤神经系统
8、小学生身体素质的特点
①速度②力量
③柔韧④耐力
⑤灵敏⑥平衡
9、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①认知的发展
②自我意识的发展
③社会性发展
10、实施体育教学的有效途径
①激发体育兴趣,丰富情感体验
②用激励、表扬、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③采用多种方法克服心理障碍,促使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
11小学生体育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
①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②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③体育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
12、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要注意哪些方面
①以全体学生增进健康为主线,创新课程内容
②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创新教学方式
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④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
⑤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13、体育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
①分析学习者②确定教学目标
③分析学习内容④确定教学策略
⑤选用教学方法⑥开展教学评价
14、体育教学设计的原则
①以学生为中心②最佳化原则
③可行性原则④双向性原则
⑤结构化原则
15、体育教学与健康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①根据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的标准
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加大课程内容学习的自主选择性
③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要求设置具体的学习目标
④根据课程的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
⑤体育教学与健康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
16、教师进行备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确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
②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③课堂环境设计
17、当前我国常见的几种教学模式
①运动技能教学模式②启发式体育教学模式
③领会式体育教学模式④小群体教学模式
⑤快乐体育教学模式⑥情景式教学模式
18、小学体育常用的教学方法
①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
②以直观法为主的教学方法(动作示范法、参观法与观察法)
③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完整教学和分解教学法、游戏法与竞赛法)
④纠正错误动作法
19、体育教学评价的功能
①反馈功能②调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