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群落的组成及结构
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四节图片版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一个稳定群落中,由于各种群在 群落中含有各自生态位,种群间 能避免直接竞争,从而又确保了 群落稳定。
第6页
群落是一个种群互相作用、生态位分化 种群系统,各种群在它们对群落时间、空间 和资源利用方面,以及互相作用也许类型 方面,都趋向于互相补充而不是直接竞争。
因此,由多个种群构成生物群落,要比单 一个群群落更能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维持 长期较高生产力、含有更大稳定性。
4 干扰与群落缺口形成与重新侵占
干扰使得连续群落出现断层(缺口)。 比如:森林中林窗、草原中老鼠频繁活动
形成挖掘小斑块等。 缺口重新恢复或侵占普通有两种形式 (过程)。
(1)抽彩式竞争 (2)小演替
第16页
(1)抽彩式竞争
① 概念 缺口被周围群落任何一个种类侵入 和占有并发展成为优势种,哪个种成为 优势种完全取决于随机原因。
第21页
5 干扰频率对物种多样性影响——
中度干扰假说
即中档程度干扰水平能维持高多样性。 ①在一次干扰后少数先锋种入侵缺口,假如 干扰频繁,则先锋种不能发展到演替中期, 因而多样性较低; ② 假如干扰间隔期很长,使演替过程能发展 到顶极期,多样性也不很高; ③只有中档于扰程度使多样性维持最高水平, 它允许更多物种入侵和定居。
S=cAz
3 岛屿效应
岛屿面积越大,种数越多现象。
第25页
(二)MacArthur平衡说
岛屿上物种数决定于物种迁入和灭亡平衡。 这是一个动态平衡,不断地有物种灭亡,也 不断地由同种或别种迁入而补偿灭亡物种。
依据平衡说,可阐明下列4点:①岛屿上物种 数不随时间而改变;⑦这是一个动态平衡, 即灭亡种不断地被新迁入种所代替;③大岛 比小岛能“供养”更多种;④随岛距大陆距 离由近到远,平衡点种数逐步减少。
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

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生物群落是特定地理区域的生物群体。
它们的组成和结构是研究生态学的基本内容,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群落由不同种类的生物组成,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真菌等。
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形成了复杂而精密的生态系统。
本文将从组成和结构两个方面介绍生物群落的特点和意义。
一、生物群落的组成1. 植物植物是生物群落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的数量和种类对于决定生物群落的特点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植物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两类,它们的根系、茎干、叶片和果实都是生出生态学家关注的方面。
在不同生态环境下,不同的植物会适应不同的生长条件,形成不同的植被类型。
例如,在热带雨林中,高大的树木密集生长,形成茂密的树冠,这是由于热带雨林环境温度高、降雨充足,可以提供足够的水分和养分支持植物生长,而在荒漠地区,植物生长条件恶劣,沙漠植被少量而稀疏。
2. 动物动物是另一种重要的生物组成部分,它们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传播种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植食性和肉食性动物之间的互相依赖使得动物种群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时,整个生态系统都会受到影响。
例如,在草原上,羚羊等草食性动物数量众多,它们可以控制植被生长,维持草原的健康生态。
而在热带雨林中,食虫兽、猿猴类动物的数量较多,它们可以帮助传播植物种子,促进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发展。
3. 微生物微生物虽然数量相对较小,但对于生物群落的稳定性和生态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它们可以分解有机物质,释放养分,参与传播病原体等。
细菌、真菌、原生生物等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例如,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参与养分循环过程,帮助植物吸收养分,还可以定居在植物根系周围,形成生态共生关系。
同时协同参与分解枯萎植物等病原体,维持生态平衡。
二、生物群落的结构1. 群体组成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物种数量和构成、每种物种的数量、同一种物种的个体数量等方面。
不同物种数量和个体密度的变化对于生物群落稳定性和动态平衡有着直接影响。
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组成

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组成微生物群落是指生物体内和周围环境中所有微生物的总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各种微生物,它们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组成直接关系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体的健康,并且对环境的污染以及疾病的发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微生物的组成、丰度、多样性、群落的稳定性和群落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微生物群落的组成主要由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和古菌等组成。
其中,细菌是微生物群落中最为丰富和多样的一类,占据着微生物群落的主导地位。
真菌和病毒的数量相对较少,但它们在微生物群落中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微生物群落的丰度指的是微生物的数量,通常用微生物密度来表征。
微生物群落的密度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氧气、光照等因素。
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微生物群落的丰度也会有所不同。
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是指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多样性,是微生物群落的一个重要特征。
微生物的多样性直接关系到微生物群落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生物体的健康。
多样性较高的微生物群落往往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微生物群落的稳定性是指微生物群落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程度和调节能力,是微生物群落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微生物群落的稳定性受到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微生物群落间的相互作用是微生物群落形成和维持的关键因素之一,各种微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微生物群落的稳定态。
二、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体的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微生物群落的组成与人类的健康、环境保护、农业等多个领域都有关。
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可以通过对微生物的分类鉴定来实现。
细菌是微生物群落中最为丰富和多样的一类微生物,其种类和数量都非常之多。
细菌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体的健康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人体内的细菌群落与宿主的健康密切相关,包括肠道菌群、口腔菌群和皮肤菌群等。
高二生物群落知识点

高二生物群落知识点群落是生态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由多种生物种群组成的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生物社会单位。
群落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包含了各个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二生物学中常见的群落知识点。
1.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结构是指群落中各种生物种群之间的数量和分布关系。
群落中的生物种群可以分为主要种群和次要种群。
主要种群是指在群落中数量较多的种群,对群落的结构和生态功能有重要影响;次要种群则数量较少,对群落的结构和生态功能影响较小。
群落的结构还包括物种多样性,即群落中物种的种类和数量。
2. 群落的演替群落的演替是指群落经历一系列连续的变化和发展过程。
群落的演替可以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原生演替是指从无机物(如裸岩)建立起来的群落,而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群落基础上重新建立的群落。
群落的演替过程中,物种的组成和数量发生变化,最终会趋向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个状态被称为群落的顶极群落。
3. 群落的相互作用群落中的生物种群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包括竞争、共生、捕食和寄生等。
竞争是指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不同种群之间争夺资源的现象。
共生是指两个或多个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利益关系的现象。
捕食是指食物链中的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寄生是指寄生虫或寄生植物对宿主的危害或依赖的现象。
这些相互作用对群落的结构和功能都有重要影响。
4. 群落的生态位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角色和功能。
每个物种都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起着不同的作用。
生态位可以细分为基础生态位和实际生态位。
基础生态位是指物种在无竞争的情况下所能占据的生态位,而实际生态位则受到竞争等因素的影响。
生态位的差异是群落中物种共存和物种竞争的基础。
5. 群落的稳定性群落的稳定性指的是群落在外界环境变化下保持相对稳定的能力。
群落的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物种相对稳定性以及环境稳定性等。
生物群落的组成及结构

群落中某一物种的分盖度占所有分盖度之和的百分比,即相对 盖度。
3 某一物种的盖度与盖度最大物种的盖度比称为盖度比。 ○ 各个种的分盖度相加是不是等于整个群落的总盖度? ○ 为什么不写成总盖度??
分盖度或层盖度之和大于总盖度。
• 基盖度:植物基部的覆盖面积
– 草原群落,以离地面2.54cm断面面积计算 – 森林群落,以离地面1.3m断面面积计算
• 重量s(腰高断面积);h(树干高);
– f(是用形来衡数量种)群形生物数量或是现树存量干多少体的指积标与。在等草原高
同植研底究的中,圆这一柱指体标特积别重之要。比.
•
体积
–
是生物所占空间大小的度量。在森林植被研究
以获得木材生产量(称为材积)。
2、综合数量指标
02
不同学者主张用不同的方 法来计算优势度:多度、 体积、盖度、密度or重量?
01
优势度:表示一个种在群 落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于草原群落,相对优势度等于相对盖度。
重要值 表示一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其特点是简单、明
确。 计算公式: I.V.=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优势度(相对基盖度)
2、叶片大小、性质及叶面积指数
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它在 植物体的结构中不仅数量大,而且对环 境的适应也表现得最为突出和多样,在 群落结构和外貌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全非单 复叶•缘全叶叶叶子:缘::的的叶:质特一 一缘叶地征个 个平 缘:表叶 叶反整 有现柄 柄映的 锯生为上 上,齿境五只 着无、中个生生锯有光方12齿波、张~面温形叶多:、或片数水分的分等裂因,离子如的的棉叶综、 片合油 ,作菜 如用的 蚕。划叶 豆分为:
02
可能是偶然的机会由人带 入、或伴随着某种条件改 变而侵入,也可能是衰退 中的残遗种。
生物群落的结构类型

生物群落的结构类型
生物群落的结构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耕地群落:主要由农作物组成的群落。
农作物是人类驯化和种植的植物,如小麦、玉米等。
2. 林地群落:以树木为主要组成的群落。
树木是具有高度的木本植物,如常绿林、落叶林等。
3. 草地群落:以禾草或其他矮小植物为主要组成的群落。
草地群落分为天然草场和人工培植的草地。
4. 水域群落:在水体中生活的群落,如湖泊、河流、海洋等。
水域群落中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植物等。
5. 沙漠群落: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的群落,植物以耐旱、耐寒的植物为主要组成。
沙漠群落适应低水分、高温的环境。
6. 海岸群落:位于海岸地区的群落。
海岸群落包括沙滩、潮间带、珊瑚礁等,其中潮间带群落根据潮汐的影响,可以分为上潮带、中潮带和下潮带。
7. 高山群落:分布在高山地区的群落,植物和动物适应低温、高海拔等极端环境条件。
这些结构类型只是举例,实际上生物群落非常复杂,各地区的生物群落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和组成成分。
第八章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共37张PPT)

〔2〕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
S
H' Pi*log2Pi
i1
H'为多样性指数; Pi是第i中的个体数与该样方总个数 之比值; S为样方种数。
香农—威纳指数包含两个因素:其一是种类数目;其二是 种类中个体分配上的均匀性。种类数目越多,多样性越大 ;同样,种类之间个体分配的均匀性增加,也会使多样性 提高。
又称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 或一个生态功能单位。
1902年,瑞士学者C.Schroter 首次提出了群落生态学(synecology)的概念,他认为,群落生态学是研究群落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空间异质性(spa或tial h多ete个roge群nei落ty):之群落间空(间或环境生中态各个地局部带性之质不间同的)的程度过。 渡区域。
香农—威纳指数包含两个因素:其一是种类数目;
P四i是、第群i落中组的•织个—体群—数影与落响该群样交落方错结总构个区的数因之是素比一值;个交叉地带或种群竞争的紧张地带。在这里,群 他认为任何一个落植物中群落种都的要经数历一目个从及先一锋阶些段到种相群对稳密定的度顶比级阶相段的邻演替群过落程。大。群落交错区种的数
基盖度是指植物基部的覆盖面积。对于草原群落,常以离地面1英寸 (2.54cm)高度的断面积计算;而对森林群落,那么以树木胸高 (1.3m处)断面积计算。基盖度也称真盖度。乔木的基盖度持称为 显著度。
〔3〕频度 频度〔frequency〕:是指群落中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整
个样方数的百分比。 Raunkiaer频度定律:
度〕 所以在一个复杂的群落中,植物生长、发育的异时性会很明显地反映在群落结构的变化上。
群落生态 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常规的群落类型
机体论学派 封闭型
清晰的边界 分明的群落交错区 明显的集合 物种相间
个体论学派 开放型
边界模糊,渐进 物种间少或没有集合
4
23:53:25
§2 群落的种类组成 一、种类组成性质分析
最小表现面积 优势种和建群种: 亚优势种: 伴生种(companion species): 偶见种或罕见种(rare species):
23:53:25
5
二、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多度 密度: 盖度: 频度: 高度: 重量和相对重量:
重要值
注意相对指标与指标比的差异
23:53:25
6
三、种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三个层次 物种多样性类型
α 多样性 : β 多样性 : γ 多样性
23:53:25
7
§3 群落的外貌和结构
23:53:25
14
二、群落的演替
演替的划分类型
按照演替发生的时间进程, 可以分为: 世纪演替 长期演替 快速演替 按演替发生的起始条件,可 以分为: 原生演替 次生演替 按基质性质,可以分为: 水生演替 旱生演替
按控制演替的主导因素, 可分为: 内因性演替 外因性演替 按群落代谢特征,可分 为: 自养性演替 异养性演替
结构简单化 不能充分利用环境 生产力下降 群落旱生化 对外界环境的轻微改 造 残遗种现象存在
23:53:25
21
五、演替的顶极学说
第五章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种间关系和生态演替

现在是14页\一共有101页\编辑于星期四
(一)海洋动物摄食的基本类型和食性分化
动物食性的基本类型 1、按照食物的性质分:
种间关系主要表现在营养关系(即食物关
系)上,也表现在生存空间及其他方面的相互依 赖,相互上,如竞争及各种共生现象。
现在是10页\一共有101页\编辑于星期四
种间关系的意义 群落中的种间关系把群落中各种生物联系
在一起,构成错综复杂的生命之网。群落中的
物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进化。
现在是11页\一共有101页\编辑于星期四
3、冗余种:从群落中被去除时,它的功能作用可被其他物种所取
代而不会对群落的结构功能产生太大的影响,但并非真正的“多 余”。
现在是8页\一共有101页\编辑于星期四
四、群落结构的季节动态
1、季节演替(seasonal succession) 很多海洋生物群落(特别是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
(主要是优势种)表现出季节性的特征,这种季节变化 叫季节演替。
动物食性的特化程度: 表示动物取食的食物种类的多少。取食
食物种类越少(狭食性动物stenophagous), 其特化的程度就越高;取食的食物种类越多 (广食性动物euryphagous),食物的特化程度
就越不明显。
现在是19页\一共有101页\编辑于星期四
动物食性的特化是其对生活条件和种间食物竞争的 适应,各有其优越性和局限性。
(2) 被食者的保护适应 机械保护:体表长刺、棘、毛等,乌贼的烟幕, 电鳐放电等; 化学保护:分泌毒素,例如许多海洋鱼类; 保护色:透明(水母类)、变色(适应环境,比目鱼)、 隐蔽色(与环境相同)、警戒色(热带毒鱼); 拟态:体形与体色模仿环境和天敌; 假死:海参排脏、蟹类自切等。
群落的结构总结知识点

群落的结构总结知识点一、物种组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指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物种的数量和种类。
在一个群落中,不同种类的生物之间通过食物链、食物网、共生关系等方式相互作用。
物种组成的多样性是群落的一个重要特征。
物种多样性越高,群落越稳定,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有更好的适应能力。
物种组成还反映了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群落的垂直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在垂直方向上,不同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分布情况。
在陆地群落中,垂直结构通常分为树冠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面层。
树冠层通常是由高大乔木组成的,灌木层通常由较低矮的灌木植物构成,而草本层和地面层则主要是由一些低矮的植物、藤本植物和地表生物组成。
这些不同高度的生物之间通过食物链和共生关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垂直结构。
在水域群落中,垂直结构通常分为表层、中层和底层。
不同种类的浮游生物和水草生长在不同深度的水域中,并通过食物链和共生关系相互作用。
三、群落的水平结构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在同一垂直层次上,生物之间的分布和相互作用。
水平结构对于群落的稳定性和生态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陆地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可能形成不同的生态位,即它们在群落中的生活方式和地位。
比如在森林群落中,不同种类的树木可能占据不同的生态位,有的在树冠层,有的在灌木层,有的在草本层。
这些不同生物之间通过竞争、捕食和互利共生等方式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群落的稳定性。
在水域群落中,水平结构也是一个重要的特征。
不同种类的浮游生物和水草在水域中形成了一个复杂的食物网络,通过捕食和被捕食关系相互联系。
四、群落的时间动态群落的时间动态是指群落在时间上的变化。
群落的时间动态受到季节变化、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许多群落具有季节性的变化,比如在温带森林中,随着四季的变化,不同植物的生长状况和动物的活动也会有所不同。
在水域群落中,水位的变化、水温的变化等也会影响群落的结构和动态。
人类活动也对群落的时间动态产生了重大影响。
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物种多样测度—丰富度指数
Gleason指数
群落中物种数目 单位面积
D=(S-1)/lnA
Margalef指数
群落中总物种数目
D=(S-1)/lnN
观察到的个体总数
物种多样测度—多样性指数
辛普生多样性指数(Simpson’s diversity index) 多样性指中的比例
第三篇 群落生态学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第二节 生物群落的动态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1 生物群落的基本概念 §2 群落结构 §3 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
§1 生物群落的基本概念
生物群落的定义 群落的基本特征
生物群落的定义
群落(community): 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 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 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特定的形 态结构与营养结构,执行一定的功能,这种多 种群的集合称群落。
基盖度:植物基部的覆盖面积。 相对盖度:某一物种的分盖度占所有分盖度之和的百分比。 盖度比:某一物种的盖度占最大物种的盖度的百分比。
频度: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 高度和高度比:某种植物高度占最高物种的高度的百分比。 重量和相对重量:单位面积或容积内某一物种的重量点全 部物种重量的百分比。 体积:胸高断面积、树高、形数(可查获)三者的乘积。
综合数量指标
优势度:表示一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定 义和计算方法不统一。 重要值: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优势度(相 对基盖度)。 综合优势比:在密度比、盖度比、频度比高度比 和重量比中取任意二项求其平均值,再乘100%。
种的多样性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群落是指生态系统中按照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生物种群组合而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单位。
群落包括各种物种,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关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主要由物种组成、物种的数量和分布、物种的相互关系等因素决定。
群落的组成:群落由多种不同的物种组成,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植物是群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从阳光中获取能量,并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
不同植物的存在产生了不同的植物群落,比如森林、草原、沙漠等。
动物是群落中的消费者,它们通过摄取植物或其他动物来获取能量。
动物的存在可以反映群落的结构和稳定性,包括食物链、食物网、生态位等。
微生物是群落中微小但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它们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参与物质循环、分解有机物,对群落的生态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结构反映了物种在空间上的分布和数量的分布。
群落的结构包括不同生物种类的数量、比例、密度和分布等特征。
物种数量的分布通常遵循物种多样性的原则,即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均匀度。
物种丰富度指的是群落中存在的物种的种类数量,物种均匀度指的是物种在空间上的分布的均匀程度。
群落结构还与物种之间的空间竞争、资源利用、共生关系等因素相关。
群落的相互关系:群落中的生物种类之间存在多种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关系。
其中包括竞争、共生、捕食、掠食等。
竞争是物种之间争夺有限资源的过程,包括光、水、营养物质、空间等。
共生是指两个物种之间相互依存、互惠互利的关系,如植物的根部与土壤中的微生物形成的共生关系。
捕食是指一个物种捕食另一个物种以获取能量和养分,如食草动物和肉食动物之间的关系。
掠食是指强者捕食弱者的关系,如食物链中的捕食者和被捕食者。
群落的稳定性:群落的稳定性是指群落在外界环境变化时保持相对稳定的能力。
群落的稳定性主要由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和物种相互关系等因素决定。
物种多样性可以提高群落的稳定性,因为物种多样性可以减少一些物种灭绝对整个群落的影响。
海洋生物的群落组成与结构

海洋生物的群落组成与结构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生态系统之一,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海洋生物的群落组成与结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水温、盐度、光照、营养物质和生物间相互作用等。
本文将深入探讨海洋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
一、生物群落的概念生物群落是指同一个环境中相对稳定的生物组合。
在海洋中,生物群落通常由多种物种组成,这些物种之间通过食物链、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相互作用连接在一起。
海洋生物群落通常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由不同的生物群落组成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各个层次。
二、浅海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浅海是海洋中最接近陆地的区域,光照充足,营养物质丰富,这为各类浅海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浅海生物群落主要由海藻、珊瑚、贝类和鱼类等组成。
海藻作为浅海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提供了氧气和食物。
珊瑚礁则是浅海生物群落的热点地区,为许多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提供了栖息地。
三、深海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深海是指水深超过200米的海洋区域,其特点是黑暗、高压和低温。
由于光线无法穿透深海,深海生物主要依靠化学合成来获取能量。
深海生物群落主要由无脊椎动物和鱼类组成,其中常见的有深海鱼、海绵、软体动物和海洋底栖生物等。
深海生物具有适应高压和低温环境的特殊生理结构,如鳃囊、发光器官等。
四、开放海域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开放海域是海洋中远离陆地或珊瑚礁的区域,通常的特点是缺乏障碍物和高浓度的营养物质,因此生物多样性相对较低。
开放海域生物群落主要由浮游生物和大型鱼类组成。
浮游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它们是海洋食物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型鱼类是开放海域生态系统的顶级捕食者,对于维持海洋生物群落的平衡至关重要。
五、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群落的影响目前,全球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群落造成了诸多影响。
海洋温度的上升导致了许多物种的栖息地损失和迁移。
海洋酸化问题使得珊瑚礁等生态系统受到威胁。
同时,海平面上升和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也对海洋生物群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生物群落是指在特定地区相互关联的各种生物个体群体形成的一个生态系统。
它由不同物种的生物个体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组成。
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群落的功能、稳定性和物质能量流动。
下面将详细介绍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首先,生物群落的组成主要由生态位相似的物种组成。
生态位是指一个生物在特定生境中的角色、地位和所占据的资源利用方式。
不同物种的生态位不同,它们通过对不同资源的利用来减少互相竞争,实现共存。
生态位相似的物种会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生物群落。
例如,在一个水体生态系统中,鱼类、藻类、浮游生物等生物会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完整的生物群落。
其次,生物群落的组成还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环境条件包括气候条件、水分条件、土壤条件等。
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也不同。
例如,在热带雨林中,气候潮湿温暖,植物繁盛,动物种类多样,形成了一个丰富多样的生物群落。
而在沙漠地区,气候干燥,植被稀疏,生物种类相对较少。
此外,生物群落的组成还受到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
相互作用包括捕食与被捕食、竞争、共生、拮抗等。
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调节个体数量,维持群落的稳定性。
竞争可以限制物种数量,避免物种过度繁殖。
共生关系有助于物种之间的互助互利,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拮抗关系则通过互相抑制的方式控制物种数量。
这些相互作用使得生物群落中的不同物种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网络关系。
此外,生物群落的结构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生物群落的结构指的是各个物种在群落中的数量、分布和相互关系等。
影响生物群落结构的因素主要有物种多样性、种群密度、物种丰富度和生物群落的演替等。
物种多样性指的是群落中物种的种类数目和丰富度。
物种多样性越高,生物群落的稳定性越强。
种群密度指的是单位面积或者单位体积内的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越高,物种之间的竞争会增强,影响群落的稳定性。
物种丰富度指的是群落中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分布情况。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讲解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讲解群落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一定地理范围内的物种组成和群体结构。
群落是生物多样性的集中表现,研究群落能够揭示不同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过程。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群落的组成和结构进行详细讲解。
一、群落的组成1.物种丰富度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的数量,较高的物种丰富度表示群落中存在更多的物种。
物种丰富度的高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环境条件和生态位等。
高物种丰富度能够提高群落的稳定性和生态系统功能。
2.物种均匀度物种均匀度是指群落中各个物种的丰度是否均衡。
在均匀度较高的群落中,各个物种的生态位相似,资源分配相对平均,物种间的竞争较小。
物种均匀度的高低会影响群落的竞争关系和物种多样性。
3.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指群落内各个物种的丰度和多样性程度的综合指标。
物种多样性既包括的物种数量(物种丰富度),也包括物种之间的相对数量分布(物种均匀度)。
高物种多样性的群落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抵抗力,能够更好地响应环境变化。
二、群落的结构群落的结构指的是群落中各个物种之间的组织形式和关系网络。
群落的结构包括生物量结构、种间关系、物种组合和空间格局等。
1.生物量结构生物量结构反映了群落内各个物种数量和体积的相对大小。
在一个群落中,物种的生物量通常呈指数分布,少数物种占据大部分的生物量。
这些物种被称为优势种,它们对群落的结构和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种间关系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
常见的种间关系有竞争关系、捕食-被捕食关系、共生关系等。
这些种间关系决定了群落内物种的分布和相对丰度,进而影响着群落的结构和稳定性。
3.物种组合物种组合是指群落中各个物种之间的协同或排斥关系,常常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
物种组合反映了群落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力和稳定性。
合适的物种组合能够提高群落的生态位利用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4.空间格局空间格局是指群落内各个物种的空间分布形式。
常见的空间格局有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聚集分布等。
第六章 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和生态演

(二)、种类组成相似性分析
相似性系数(index of similarity):是测量群落间或样方(plot) 间种类组成上的相似程度的指标。
2c S 100 ab
其中: a:样方1中的种类数 b:样方2中的种类数
c:两个样方共有的种类数
三、平行群落与生态等值
1、平行群落(parallel communities): 即生态上和分类上 很相似的种常在不同海区的同一类型的底质中出现。这 些平行的生物群落常由同一属的种类占据优势地位,它 们具有相似的生态位。
视研究范围指明各种不同大小及自然特征的生物集合。
生物群落的界限:界限明确;界限不明确。
生物群落的属性:只有在群落水平上才表现出来的属性,包括:
1、群落中的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 2、控制群落特性的优势种(dominant species); 3、群落中不同物种的相对丰盛度(relative abundance); 4、群落的营养结构(trophic structure)、空间结构(space structure)和群落的演替(community succession)。 生物群落的稳定性: 自然选择、长期进化、相互适应-- 相对稳定
外界因素变化或者内部矛盾爆发--生态演替
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群落具有一些比种群更高层次的群体特征 1、一个群落中的所有生物在生态上是相互联系的;
2、群落与其环境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3、群落中的各个成员对于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性是不等的; 4、群落具有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 5、群落结构松散性和边界具有模糊性; 6、群落的演替特征。
H ' Pi * log 2 Pi
i 1
S
第六章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

第六章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第六章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生物群落的概念群落的种类组成群落的结构影响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因素第一节生物群落的概念生物群落的定义群落的基本特征群落的性质一、生物群落的定义——生物群落的定义生物群落可定义为在相同时间及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有特定的功能的生物集合体,也可以说,一个生态系统中具生命的部分即生物群落。
一、生物群落的定义——群落生态学的定义1902年,瑞士学者 C.schroter首次提出了群落生态学(synecology)的概念,他认为,群落生态学是研究群落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1910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的第三届国际植物学会议上正式决定采用群落生态学这个科学名称。
一、生物群落的定义——群落生态学的发展植物群落学(phytocoenology)也叫地植物学(geobotany)或植被生态学(ecology of vegetation)动物群落学研究晚于植物群落学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群落整合研究是群落生态学发展趋势之一。
一、生物群落的定义——群落生态学的研究意义由于群落的发展而导致生物的发展,因此,对特定生物进行控制的最好办法就是改变群落,而不是“攻击”其生物本身。
二、群落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外貌;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具有一定的群落结构;形成群落环境;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一定的动态特征;一定的分布范围;群落的边界特征;群落中各物种不具有同等的生态学重要性。
群落生态学的中心问题是回答群落的整体结构是如何形成的。
在生态学发展史中,生物群落概念的提出是很早的。
但是对于生物群落的两种对立观点——个体论学派和机体论学派的争论至今未休。
群落中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动、植物种类?它们为什么像现在这样分布着?它们之间是怎样发生着相互作用的?这是群落生态学最令人感兴趣的问题。
三、群落的性质关于群落的性质问题,生态学界存在两派绝然对立的观点,一派认为群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是一个有组织的生物系统,象有机体与种群那样,被称为机体论观点;另一派认为群落并非自然界的实体,而是生态学家为了便于研究,从一个连续变化着的植被连续体中人为确定的一组物种的集合,被称为个体论学派。
高二生物群落结构知识点

高二生物群落结构知识点群落是生态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由多种生物种群共同生活在同一地区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
在群落中,不同的生物种类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群落结构则描述了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之间的数量和种类组成。
一、群落的组成1. 优势种优势种是指在群落中数量最多、对环境影响最大的物种。
它们通常拥有适应环境的特征和优势,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2. 伴生种伴生种是指与优势种有互利共生关系的物种。
它们通过与优势种的互动关系获得了一定的利益,并在环境中找到了一定的生存空间。
3. 次优势种次优势种相对于优势种来说数量较少,但仍然起到了重要的生态功能。
它们可能在一些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
4. 稀有种稀有种是指在群落中数量很少、分布范围较小的物种。
它们往往对环境条件较为苛刻,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
二、群落结构的形成与演替1. 群落结构的形成群落结构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受到环境因素、物种间相互作用以及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
在初级群落中,物种的数量相对较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适应环境的物种逐渐增多,形成了较为复杂的群落结构。
2. 群落演替群落演替指的是一个群落从初始状态到稳定状态的过程。
它分为初级演替和次级演替两种类型。
初级演替是在没有土壤的裸地上,由先驱物种逐渐形成的群落;次级演替则是在有土壤的环境中,由已有群落演替而来。
三、群落结构的稳定性1. 群落稳定性的要素群落稳定性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和物种相对稳定性等。
相对稳定的群落能够抵抗外界环境的干扰和种群数量的波动。
2. 群落崩溃群落崩溃是指群落结构遭受到严重的破坏,无法恢复到原有的状态。
过度捕捞、环境污染和非法盗猎等人类活动是导致群落崩溃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人类对群落的影响1. 破坏群落的活动人类的发展活动对群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过度开垦土地、伐木、过度捕捞等活动导致了许多群落的破坏和物种的灭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名计算法
计算树木种类,或 者在详细的群落研 究中。
直接点数各种群的 个体数目,算出某 种植物与同一生活 型的全部植物个体 数目的比例。
教学ppt
目测估计法
一般在植物个体数量 多而植物体形小的群 落(如灌木、草本群 落) ,或者在概略性的 踏察中。
按照预先确定的多度 等级来估算单位面积 上个体的多少。
• 优势度 • 重要值 • 综合优势比
教学ppt
22
1、个体数量指标
① 多度 • 多度是表示一个种在群落中的个体数 目。植物群落中植物种间的个体数量 对比关系,可通过各个种的多度来确 定。 • 多度的计算方法:记名计算法 、目测 估计法 。
教学ppt
23
多度计算方法比较
方法 项目 适用对象
计算过程
2
第一节、生物群落的概念
生物群落的概念 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教学ppt
3
教学ppt
4
一、生态群落的定义
群落: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 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 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 (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并具有特定功 能的生物集合体。
群落是一个生态系统中具生命的部分。
5. 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必须共同适应 0
30° 50° 70°北 纬
图6.1 从热带到极区太平洋50 m深度水中桡足类种类多样性的递减度
它们所处的无机环境;它们(引自内Kre部bs197的8) 相互关
系必须取得协调和发展(种群构成群落的 两个条海件洋)生。物群落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成层性
教学ppt
植物群落研究中常用的群落成员型分类(4类)
• 优势种和建群种
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
称为优势种。
对于植物群落来说,它们通常是那些个体数量多、投影
盖度大、生物量高、体积大、生活能力强,即优势度较大的
种
植物群落中,处于优势层的优势种称建群种
建群种是优势种中的最优者,即盖度最大(重量最大),
多度也大的植物种。建群种是群落的创造者、建设者。在个
体数量上不一定占绝对优势,但决定着群落内部的结构和特
殊环境条件。
教学ppt
15
• 兴安落叶松是大兴安岭落叶松林建群种。
在大兴安岭莽莽森林里,到处可以看到兴安落叶松。
教学ppt
16
• 亚优势种
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 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物 种。
2. 个体论观点——(格里森为代表)
群落是一个个的离散单位,群落仅仅是一种偶然的
生物组合。群落之间不具有明显的边界,由于环境变化
而引起的群落的差异性是连续的。人为划分的
教学ppt
12
第二节、群落的种类组成
• 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 • 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教学ppt
13
板
• 种类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也
24
几种常用的多度等级
教学ppt
25
② 密度 – 指单位面积上的植物株数。 – 密度的倒数为每株植物所占的单位面积
• 样地内某一物种的个体数占全部物种个体数的 百分比称为相对密度。
• 某一物种的密度占群落中密度最高的物种密度 的百分比称为密度比。
教学ppt
26
③ 盖度
– 指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为总什占盖么度样不?地写?成面 积的百分比,即投影盖度。
• 群落中某一物种的分盖度占所有分盖度之 和的百分比,即相对盖度。
• 某一物种的盖度与盖度最大物种的盖度比 称为盖度比。
各个种的分盖度相加是不教学是ppt等于整个群落的总盖度?27
分盖度或层盖度之和大于总盖度。
• 基盖度:植物基部的覆盖面积
– 草原群落,以离地面2.54cm断面面积计算 – 森林群落,以离地面1.3m断面面积计算
• 伴生种
群落的常见物种,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 起主要作用。
教学ppt
17
• 偶见种或罕见种
是那些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种类,往往 是由于种群自身数量稀少的缘故。
可能是偶然的机会由人带入、或伴随着某种 条件改变而侵入,也可能是衰退中的残遗种。
教学ppt
18
• 保护濒危物种... 银杏、水杉、银杉、金花茶(植物界的大 熊猫 )、人参、珙桐…
10
6. 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季节动态、年 际动态、演替与演化。
7. 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特定的地段或 特定的生境。
8. 群落的边界特征:或明确或不明确的 边界。
教学ppt
11
三、群落的性质
1. 机体论观点(以美国生态学家克雷孟特为代表)
群落像一个有机体一样,有诞生、生长、成熟和死
亡的发育阶段,他认为,当一个顶级群落被破坏后都能 在任何时候重复通过基本上是同样的发展阶段而再达到 顶级阶段。群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是一个有组织的生 物系统。
人参
教学ppt
金花茶
19
• 被砍伐的松树……
• 私自砍伐白杨树……
教学ppt
银杏
20
• 优势种对整个群落具有控制性的影响, 如果优势种去除,则会导致群落性质 和环境的变化。
教学ppt
21
二、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个体数量指标
• 多度 • 密度 • 盖度 • 频度 • 高度 • 重量 • 体积
综合数量指标
第六章、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教学ppt
1
• 基本内容:
– 第一节、群落的概念与特征 – 第二节、群落的种类组成 – 第三节、群落的结构 – 第四节、影响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因素
• 教学重点:
– 生物群落的定义 – 群落的基本特征 – 生活型 – 群落交错区与边缘效应 – 影响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因素
教学ppt
是鉴别不同群落类型的基本特征。比如: 栗
– 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乔木层的优势种类总
是壳斗科、樟科和山茶科山植物毛,下榉层科则是杜鹃花
– 科分、布山在蝎茶村庄科子、、草青农冬舍青周科围等植的甜群物菜落构、多成菠半。是菜白一、些蛇藜菊麻科、 荨麻科、藜科冈等。 栎
教学ppt
14
一、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
教学ppt
5
生态系统 群落 种群 个体 组织
教学ppt
6
个体
种群
群落
教学ppt
生态系统
7
教学ppt
8
二、群落的基本特征
教学ppt
9
1. 具有一定的外貌
2. 具有一定种类组成(物种数和个体数):
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首要特征
3. 具有一定结构:形态80结构、生态结构、营
种数
养结构。
60 热
亚
带
热
4. 形 造结成果群。落环境:定居4200生太 平 洋物对带 太 平 洋生温 带活太 平 洋 南 白 令 海环北 白 令 海境北的冰洋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