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藏书“是一个新的开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藏书”是一个新的开始
近日,“赫敏”艾玛•沃特森在伦敦地铁里藏书这一新闻事件在网上响应十分的激烈。中国也来效仿国外,于是中国版“丢书大作战”在北上广三地同时
呈现,活动还请来黄晓明、徐静蕾助阵。然而,活动并未如预期般引发病毒式
传播,反倒引来营销作秀的质疑及无人阅读的尴尬。但是不要灰心,“地铁藏书”是一个新的开始,抓住机会,提高国民阅读量。
其实,这次“丢书大作战”并不是类似活动的国内首秀。此前,年轻小伙
张旭明在广州地铁尝试过,一家叫刀锋的书店在重庆的轻轨里也尝试过,当然
都没能取得“赫敏藏书”的效果。原因是什么?很简单,除了不少伦敦人还保
留着在地铁读书的习惯外,给“赫敏藏书”活动带来广泛影响力的,还是贴在
书上的那张印有“地下图书馆(BooksontheUnderground)”字样的贴纸,这是伦敦一个公益组织的名字。“地下图书馆”至今已运行4年时间,4年来,很
多读者成了项目志愿者,不少出版社主动上门合作,“这就像一个不会被扣滞
纳金的流动图书馆”,给人们带来惊喜和温暖。
今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了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 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为79.6%,较2014年上升1.0个百分点;人均纸质
图书阅读量为4.58本,比2014年增加0.02本;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
62.21分钟,比2014年增加28.39分钟;人均报纸阅读量和期刊阅读量均有所
下降。在这里我想说的是虽然人们的阅读量是有所上升,但是那大多是电子阅读,而非纸质阅读。今天,更多的人变成了手机控、低头族。“地铁丢书”就
像一块石子,能激起几点阅读的浪花,让一些人的目光回到书本上,这至少不
是坏事,何必苛责。
虽然只有很少数人响应这个活动,但是那也将会很成功。因为至少还真的
有人去看书,而这部分的人,也会去影响周边的人,如此循环,这个社会、国
家也可以跟德国、英国、日本这些国家的人均阅读量相比。一切都是一个开始,“地铁藏书”也不例外。既然如此,何不静坐下来,慢慢看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