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本科课程计划
哲学专业本科课程计划-历史文化学院-东北师范大学
![哲学专业本科课程计划-历史文化学院-东北师范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504dbe31a216147917112893.png)
东北师范大学本科课程计划哲学专业本 科 课 程 计 划马克思主义学院---------------------------------------------------Undergraduate Academic Program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课程计划一、培养目标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是东北师范大学文、史、哲复合型人才培养实验区专业之一。
本专业旨在培养兼容文、史、哲专业基础,融通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人文底蕴宽厚、基础理论扎实、基本能力突出”的复合型、创新性的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亦可在政府、企事业、大众传媒、教育等单位从事思想理论与文化工作,如哲学与思想理论教育、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社会文化问题分析与评论等。
二、培养要求1.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文、史、哲贯通的人文素养。
2.掌握系统的哲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业知识。
3.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处理信息的能力、优良的理论分析能力与调查研究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4.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
四、最低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本专业学生修读课程计划规定课程,至少取得154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48学分,专业基础课34学分,专业主干课42学分,专业系列课20学分,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10学分,符合毕业要求,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及《东北师范大学本科学生学士学位授予细则》的规定者,授予哲学学士学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Undergraduate Academic Program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东北师范大学本科课程计划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设置哲学专业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表课程类别学分学分小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13 健康与体育课程 4 国防教育 2写 作 0 交流与表达课程第一外语 12 高等数学 4 必修数学与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 338 通识 教育 课程选修人文、社会、自然、艺术类课程10(每类课程至少选修2学分)48专业基础课程 34专业主干课程 42 必修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1086 专业 教育 课程选修 专业系列课程 20106毕业学分要求 1541.通识教育课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体育 4 国防教育 2 第一外语 12 数学 4 计算机基础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通 修 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人文社会科学课 6通选课 自然科学课 42.专业教育课专业教育课程最低为96学分,其中,专业基础课程必修为34学分,专业主干课程必修为42学分,专业选修系列课程最低为20学分(其中至少应于文史哲通修系列选修4学分)。
2011春季周数分配及共同课计划表(净月)
![2011春季周数分配及共同课计划表(净月)](https://img.taocdn.com/s3/m/134330365a8102d276a22f2f.png)
2
2.5
1
4
2*
1*
08级
210
19
17
2
1*
07级
229
17
6
1
1
经济
10级
148
19
17
2
2.5
2
1
2
09级
141
19
17
2
2.5
1
4
08级
143
19
17
2
07级
141
17
10
6
1
0
商学院
10级
141
19
17
2
2.5
2
1
2
09级
125
19
17
2
2.5
1
4
08级
123
19
172ຫໍສະໝຸດ 07级97179
7
1
0
传
媒
10级
151
19
17
2
2.5
2
1
2
1
09级
164
19
17
2
2.5
1
4
08级
140
19
17
2
07级
185
17
7
7
1
0
音乐
10级
141
19
17
2
3
2
1
2
3
09级
154
19
17
2
3
1
4
2*
1*
08级
152
19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课程表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课程表](https://img.taocdn.com/s3/m/86491ac47fd5360cbb1adb9b.png)
秦德生
韩继伟
307
233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及教材研究
2
郭 民
300
7.8
微格教学
1
韩继伟
233
星期三
1.2
现代分析学基础
3
张凯军
307
现代分析学基础
3
张凯军
307
3.4
初等数论
微格教学
2
1
程传平
李 清
307
233
5.6
星期四
1.2
微分流形
3
王 勇
307
微分流形
3
王 勇
307
凸分析
2
刁怀安
307
3.4
学分
任 课
教 师
教室地点
容纳人数
星期一
1.2
高数(城环)
4
宋海燕
孙雪楠
逸10
逸11
5.6
7.8
高数(计算机)
高数(软 件)
4
李亚军
孙佳宁
传西402
软322
11.12
数学建模
2
曾志军
331
线性代数
3
李亚军
政6
星期二
1.2
3.4
5.6
高数(物理)
4
王 静王 勇
物3
物4
7.8
11.12
实用数值分析
2
孙佳宁
军事理论
1
军事理论
1
毛、邓、三、重要思想
4
毛、邓、三、重要思想
4
星期三
1.2
高等代数2
6
张庆成
300
高等代数2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专业师范类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专业师范类](https://img.taocdn.com/s3/m/9bbac80dde80d4d8d15a4ffc.png)
课
课程编码
EDU601 EDU602 EDU603 EDU604 EDU605 EDA603 EDA601
EDA602
课程名称
教师学与教学论 学校教育心理学
青少年心理学 教育社会学专题
教育哲学专题 学校管理学专题 中外教育史专题
课程设计与开发
学 开课
分 时间
2
3
2
4
1
4
1
6
1
5
1
6
1
6
1
5
备注
必修 必修 必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教育 技能 类课 程
共通教育 技能课程
学科教育 技能课程
EDU612 MED602 EDU615 EDU613 EDU614 EDA603 HIS605 HIS606 HIS610
教育研究方法 现代教育技术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课堂管理 学校心理咨询 班主任工作 历史多媒体课件制作 历史微格教学 教师基本素养
五、必修课程与实践环节 教育实习、教育见习、文物考察、毕业论文
Undergraduate Academic Program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东北师范大学本科课程计划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1. 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最低为 45 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为 35 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
2
HIS416 中国早期文明史研究 2
HIS417 中国经学史
2
HIS421 东亚思想史
2
HIS422 中西文明比较研究
2
HIS276 西方政治学说
2
HIS212 中国战争史
东北师范大学本科课程计划
![东北师范大学本科课程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4e8b273cfad6195f312ba69b.png)
东北师范大学本科课程计划化学学院本科课程计划化学专业课程计划(师范类)化学专业课程计划(师范类)一、培养目标面向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以加强基础,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为原则,引导和促进学生成为有见识、有能力、有责任感的自主学习者,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抱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且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学化学教师,为其成为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
二、培养要求1.拥有作为合格公民的基本意识和道德素养,乐于从教。
2.具有扎实的化学专业基础知识、理论及技能,同时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
3.确立现代教育观念并养成专业精神,掌握有关教育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具有教育实践能力以及教育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具有开展教育研究的能力。
4.具备集体合作和组织协调能力。
5.具有使用至少一门外语有效地表达和交流思想的能力。
6.拥有熟练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获取、解释、评估、管理、利用信息的能力。
7.拥有健康意识,掌握增进身心健康的手段与方法,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标准学制为4年,修业年限3-6年。
四、最低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最低修满151学分。
其中,通识教育课程最低修满50学分(通识教育必修课程40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最低选修10学分);专业教育课程最低修满72学分(专业教育基础课程32学分,专业教育主干课程25学分,专业教育系列课程最低选修15学分);教师职业教育课程最低修满25学分;毕业论文4学分。
符合毕业要求者,准予毕业,颁发化学专业毕业证书。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东北师范大学本科学生学士学位授予细则》的规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本专业课程主要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教师职业教育课程和毕业论文构成,课程设化学专业课程计划(师范类)1.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最低修满50学分。
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程40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最低选修10学分。
东北师范大学修订本科课程计划的原则意见
![东北师范大学修订本科课程计划的原则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07c9de14844769eae009ed36.png)
东北师范大学关于修订本科课程计划的原则性意见课程计划是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学校培养目标而制定的有关学校未来几年教育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它是学校办学思想和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实施方案,是学校课程设置的总体安排,是组织管理教学过程的基本依据。
根据学校的定位和特点,借鉴国内外高校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教学研究的成果,制定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的课程计划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
为了全面适应新世纪经济、科技与社会发展,构建研究型综合性师范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以下本科教育课程计划修订的原则性意见。
一、指导思想1、课程计划应充分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体现我校“建设国际一流的研究型综合性师范大学”的目标要求,体现我校的办学优势和为基础教育服务的特色。
2、课程计划应遵循“尊重的教育”的理念,本着引导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宗旨,构建模块式、多样化、网状多向的课程体系,为学生自主“选专业、选课程、选教师、选进程”提供更大的空间,注重课程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课程计划应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多出路”的培养思路,妥善处理培养专门人才与提高综合素质的关系,贯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课程设计思想,在精化专业的同时,加强基础,以拓宽专业口径,鼓励学院各专业或学院之间相关专业共同设置大类平台课程;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加强生涯规划课程的职业取向;加强实践类课程建设,注重与行业的紧密结合。
课程设置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课程计划应体现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构建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相互衔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配置合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一体化的培养体系,为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创造条件,实现教与学方式、方法的转变,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5、课程计划应坚持共性与个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在使学生达到专业培养的基本规格要求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开展多元化、有特色的教育,努力培养既有一定特长,又能适应社会发展多样化需求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东北师范大学本科课程计划
![东北师范大学本科课程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8210092abb68a98270fefa08.png)
东北师范大学本科课程计划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本科课程计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计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本理论和知识,熟悉计算机系统与应用环境,掌握计算机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计算机科学理论研究以及从事计算机前沿技术研发的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逐步树立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情操,遵纪守法,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熟悉掌本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计算机专业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具有研究与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
3.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及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我拓展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有合作共事、协同工作的能力和竞争能力;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
4.熟练使用本国语和至少一门外语有效表达、阐述和交流自己的思想。
5. 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锻标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身心健康。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标准学制为4年,修业年限3-6年。
四、最低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最低修满155学分。
其中,通识教育课程最低修满48学分(通识教育必修课程38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最低选修10学分);专业教育课程最低修满84学分(专业教育基础课程24学分,专业教育主干课程41学分,专业教育系列课程最低选修19学分);生涯规划课程最低修满19学分;毕业论文4学分。
符合毕业要求者,准予毕业,颁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证书。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及《东北师范大学本科学生学士学位授予细则》的规定者,授理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本专业课程主要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生涯规划课程构成,具体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请见下表。
数学与统计学院本科生课程建设一览表-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本科生课程建设一览表-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cb6061e1195f312b3169a5b1.png)
索伯列夫空间
蔡守峰、刁怀安、孙佳宁、盛中平
邵勇译.数学软件入门,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编写中
(盛中平)
陶剑
概率统计
(8)
概率论基础(ZG)
高巍、郭建华、刘红、宋海燕、陶剑、杨青山
Mood A. M., Gray F. A., and Boes D. C.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Statistics,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74.
张同君.竞赛数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教育实习(ZY)
陈亮、刁怀安、韩继伟、李淑文、秦德生、孙佳宁、曾志军
教育见习(ZY)
郭民、韩继伟、李淑文、秦德生、沈广艳、孙佳宁、孙雪楠
裴东河
几何拓扑
(5)
解析几何
陈亮、李宾、裴东河、王勇、沈广艳
1.丘维生.解析几何(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吕林根.解析几何(第四版),高教出版社,2006
胡果荣、宋海燕、朱文圣
孙山泽.抽样调查,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袁岗华
运筹与控制
偏微分方程(XL)
雷沛东、柳絮、袁岗华、赵宏亮
陈祖墀.偏微分方程(第三版),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运筹学(XL)
刁怀安、曾志军
何坚勇.《运筹学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年7月.
控制论基础(XL)
高忆先、雷沛东、李亚军、林萍、柳絮、赵宏亮、曾志军
陈维桓.微分流形初步,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数学思想方法(XL)
新编(史宁中)
代数拓扑学
沈广艳、裴东河、王勇
东北师范大学本科生教育总则
![东北师范大学本科生教育总则](https://img.taocdn.com/s3/m/514e67650740be1e650e9ab3.png)
东北师范大学本科生教育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贯彻“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多出路”的培养思路,保证和促进我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适应新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满足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我校在本科教育阶段全面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
为保证学分制教学管理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分制是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学生取得学校规定的毕业学分要求即可毕业。
为此,学校规定以四年为标准本科学制,并以此制定课程计划。
但学生的实际修业年限,可根据其获得学分的不同情况在3至6年内浮动。
无论提前或延迟毕业,颁发毕业证书时均填写标准学制年限。
6年期满,仍未修满课程计划规定的毕业学分者,作结业或肄业处理。
第三条在学分制下,学生可以根据课程计划的基本要求和自身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修读的课程,可以自主选择授课教师(限于开设平行课堂的课程),自主安排学习进程。
所有学生均可以修读副修专业或第二学位课程。
部分优秀学生还允许转专业。
第四条学校实行每学年三学期制,即“两长一短”三个学期。
长学期为19周,考试2周;短学期一般为3—4周。
第二章课程结构与学分分布第五条学校对各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提出统一要求,各学院根据学校的统一要求,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制定出各专业的课程计划,并报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批。
第六条学校构建“模块化、多样化、网状多向”的课程体系,方便学生自主选课。
学校本科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专业教育课、教师资格教育课和任意选修课四大模块构成。
其中,教师资格教育课是为准备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提供的一个课程模块。
学校各专业课程计划中的所有课程均可以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类。
必修课是指依据本专业的培养要求,规定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
选修课分为限定性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两类,限定性选修课是指按照课程计划规定,学生必须从若干门(模块)课程中选修一定数量的课程(模块);任意选修课是指学生在修满课程计划中规定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学分要求之外修读的所有课程,课程计划中只作学分规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任意选修。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课程计划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课程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cd0d5f5a767f5acfa1c7cd35.png)
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课程计划一、培养目标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能够进行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开展数字媒体研究及开发技术、从事教育软件工程和进行现代远程教育的综合性人才。
学生经过本科阶段学习应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工程素质,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媒体设计与开发能力、媒体应用与评价能力、创新能力、教育技术研究能力、教学系统使用、维护与管理能力、教学系统设计能力。
学生毕业后主要成为如下领域的专门人才:1.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技术及相关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及教育媒体的使用、维护和教学软件开发方面的专门人才;2.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教育技术学科高级专门人才;3.在IT教育领域从事软件开发、网站维护、网页设计、制作及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4.在政府和其他部门从事教育信息化和终身教育所需要的信息技术专门人才;5.在媒体传播系统从事各类节目编导、制作、维护等专业人员。
二、培养要求根据国际上高等教育的发展的现状及趋势,结合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的实际和我校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现将我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划分为以下三组:1.基础研究型人才,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研究,通过本类人才的培养,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生的学习奠定基础。
2.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将教育技术理论、实践与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及其它相关领域的人才。
3.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将本专业所学到的各种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媒体与软件的设计、使用技术、教学设计及绩效技术等)应用于社会各行业中的专门人才。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本专业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5年。
四、最低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最低毕业学分为150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50学分,专业基础课20学分,专业主干课21学分,专业系列课28学分,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10学分,其它为任意选修课学分。
符合毕业要求,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东北师范大学本科学生学士学位授予细则》规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或教育学学士学位。
美术学院 本 科 课 程 - 东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 本 科 课 程 - 东北师范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f7fca5c433d4b14e8524688f.png)
东北师范大学本科课程计划美术学院本科课程计划美术学专业课程计划(师范类)美术学专业课程计划(师范类)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良好人文素养和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专业化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
二、培养要求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自觉贯彻教育方针,执行教育法规和方针政策,热爱美术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
2.具有人文精神和现代教育理念,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文化视野开阔,具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使命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善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3.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并把握学校美术课程的性质、价值和目标,能胜任学校美术教育的课程教学和课外活动辅导,能参与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具有初步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开发、设计美术课程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汉语言表达能力,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应用方法,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美术教育活动。
5.具有健康的体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标准学制为4年,修业年限3-6年。
四、最低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最低修满170学分。
其中,通识教育课程最低修满43学分(通识教育必修课程35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最低选修8学分);专业教育课程最低修满90学分(专业教育基础课程46学分,专业教育主干课程26学分,专业教育系列课程最低选修18学分);教师职业教育课程最低修满25学分;毕业论文与毕业创作(设计)12学分。
符合毕业要求者,准予毕业,颁发美术学专业毕业证书。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及《东北师范大学本科学生学士学位授予细则》的规定者,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本专业课程主要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教师职业教育课程、毕业论文与毕业创作(设计)构成,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见下表。
地理科学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计划-东北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计划-东北师范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1375c22b844769eae009edcb.png)
城乡规划设计实习
2 36 36
毕业论文(设计)
4 72 72
城乡规划方向
交通与市政工程规划
3 54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2 36
小住宅设计
2 36
旅游规划与管理
2 36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及《东北师范大学本科学生学士学位授予细 则》规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本专业课程主要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发展方向课程构成。
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表
通识 教育 课程
专业 教育 课程
课程类别
思想政治教育
必 体育与国防教育
体育 国防教育
修 交流表达与信息 大学外语
学分 3
4
2 3 1 4 2 10 4 6
10
开课时间 3
4
2 1 1-8 1-4 1-2 1-4 1-2 1
1-8
备注 39 学分
10
1
2.专业教育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由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专业系 列课组成。前三类课程为必修课程,专业系列课为选修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最低修满 88 学分,其中学科基础课 32 学分(包括 3 学分大类平台课和 29 学分专业基础课),专业 主干课 19 学分,专业实习 6 学分,毕业论文(设计)4 学分,专业系列课最低修满 27 学分。
1152342011456
1152342011457
专业 1152342001458 实习 1152342010459
课程名称
东北师范大学本科课程计划(生科院)
![东北师范大学本科课程计划(生科院)](https://img.taocdn.com/s3/m/80d7deef551810a6f52486da.png)
生命科学学院本科课程计划生物科学专业课程计划一、培养目标通过各种教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修养;具有坚实的数理化基础和科学素养;了解生命科学的历史、发展和前沿;掌握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熟悉学科教育理论、教学设计策略和中学课程教学的技能;能胜任中等学校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也可以攻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或其他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进一步深造。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除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身心健康之外,还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生物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3)了解生命科学研究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4)了解生物学相关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5)了解国家有关基础教育和知识产权方面的政策和法规;(6)掌握一门外国语,有一定的阅读、听说和写作能力。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5年。
四、最低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生物科学专业课程计划规定的155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50学分,专业教育课85学分(专业基础课32学分,专业主干课25学分,专业系列课学18分,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10学分),任意选修课20学分(对拟获得“教师资格教育证书”者,需修满教师资格教育课25学分,该学分可以替代任意选修课学分)。
符合毕业要求者,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东北师范大学本科学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1.通识教育课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通修课思想道德修养 1法律基础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2 毛泽东思想概论 2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2体育1 2体育2 2国防教育 2应用写作 1专业写作 1第一外语12数学 6 计算机基础 3通选课人文社会科学课 4 自然科学课 62.专业教育课课程类别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预修课程编码是否副修专业或第二学位课程开课时间1 2 副修2学位专业基础课LIF200 无机及分析化学 4 -否否秋LIF201 有机化学 4 -否否春LIF203 普通物理学 4 -否否春LIF205 植物学 3 -是是秋LIF206 动物学 3 -是是秋LIF207 微生物学 3 -是是秋LIF208 生物学基础实验 3 LIF205-207 否否春LIF400 生物化学 5 LIF205-207 是是春、秋LIF401 生物化学实验 3 LIF205-207 否否春、秋专业主干课LIF402 植物生理学 3 LIF205-208 是是春LIF403 植物生理学实验 1.5 LIF205-208 否否春LIF404 动物生理学 3 LIF205-208 是是秋LIF405 动物生理学实验 1.5 LIF205-208 否否秋LIF406 遗传学 3 LIF200-203 是是秋LIF407 遗传学实验 2 LIF200-203 否否秋LIF408 细胞生物学 3 LIF205-208 是是春LIF409 细胞生物学实验 2 LIF205-208 否否春LIF410 分子生物学 3 LIF205-208 是是春LIF411 生态学 3 LIF205-208 是是秋专业系列课基础理论与应用系列LIF301 免疫学 2 LIF404 否是秋LIF302 神经生物学 2 LIF404 否是秋LIF303 发育生物学 2 LIF205-207 否是春LIF304 进化生物学 2 LIF205-207 否是春LIF305 生物信息学 1 LIF406 否是秋LIF306 生命科学史 1 - 否是春LIF307 生物统计学 2 LIF205-207 否是秋LIF308 天然药物化学 1 LIF200-207 否否春LIF309 代谢与疾病 1 LIF400 否是秋LIF310 人体组织解剖学 2 LIF206 否是春LIF311 动物生态学 1 LIF206 否是秋LIF312 作物资源学 1 LIF205 否是秋LIF313 资源昆虫学 1 LIF206 否是秋LIF314 草坪与园林设计 1 - 否是秋LIF315 草地学 2 LIF411 否是秋LIF316 应用生态学 1 LIF411 否是秋LIF317 应用微生物技术 2 LIF205-208 否是春LIF318 基因工程 2 LIF406 否是春LIF319 细胞工程 2 LIF408 否是春LIF320 酶工程 2 LIF410 否是秋LIF321 生态工程学 2 LIF411 否是秋LIF322 生物合成制药 1 LIF410 否是春LIF323 糖药物学 1 LIF200-201,400 否是春LIF324 制药工艺学 1 LIF400,406 否是秋LIF325 生物绘图技术 1 -否是春科学研究训练系列LIF210 现代生物学研究进展 2 LIF205-208 否否秋LIF211 现代生物学研究专题 2 LIF205-208 否否春LIF212 生物学专著(英文)阅读 2 LIF400-411 否否秋LIF213 生物学野外专项实习 2 LIF205,206 否否暑期LIF214 知识产权法与专利申请 1 -否否秋LIF430 专题研究(含开题报告)2-4 LIF205-208 否否秋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LIF220 生物学野外综合实习 6 LIF205-208 否否春LIF500 毕业论文 4 LIF205-208 否否春秋3.教师资格教育课参见“东北师范大学教师资格教育课程目录”。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本科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928c7146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9.png)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本科教学方案专业代码 070101〔国家〕 0401〔学校〕一、培养目标与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开展,掌握数学科学的根本理论、根底知识与根本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在中等学校从事数学教学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它教育工作者。
〔二〕培养规格1、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党的根本路线,坚持四项根本原则,坚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2、具有扎实的数学根底和较宽的数学知识面,掌握数学专业的根本理论、根本知识和根本技能,了解数学科学开展的趋势,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素质,获取创新和科研的初步能力;掌握计算机的根本知识,并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掌握应用数学建模、数学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英语水平到达国家规定的等级要求。
3、具有获得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团队精神;具有科学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构造,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4、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懂得教育根本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备教师的根本素质和根本技能,到达国家语委规定的普通话标准,具有一定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尤其是具备施行素质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培育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能力。
5、树立开拓创新、自主创业的思想,要努力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6、具有安康的体魄和一定的军事根本知识和根本技能,到达国家规定的体质安康和军事训练标准;养成终生锻炼身体的习惯。
7、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
二、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三、四年教育时间活动周数分配表,见附表一。
四、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安排〔一〕课程设置:本专业设有公共根底课程〔包括政治理论课程、通识文化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学科与专业根底课程〔包括学科根底课程、专业根底课程〕、专业模块课程〔分理论研究方向、应用方向与数学教学研究方向〕、专业任意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
东北师范大学 本 科 课 程 计 划 (2)
![东北师范大学 本 科 课 程 计 划 (2)](https://img.taocdn.com/s3/m/9d56ce385a8102d276a22f3e.png)
物理学专业(普通类)本科课程计划物理学院(终稿纸质版需加盖学院公章,教授委员会成员签字)Undergraduate Academic Program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物理学专业(普通类)课程计划一、培养目标引导和促进学生成为有见识、有能力、有责任感的自主学习者,使其成为具有高尚道德修养、扎实物理专业知识、宽阔学术视野,能在物理学前沿及交叉学科,或相关的工程和技术开发等多个领域中从事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应用或管理工作的优秀物理学人才。
二、培养要求1.拥有作为合格公民的基本意识和道德素养,具有正确的物质观和科学的世界观。
2.系统掌握物理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物理学科前沿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初步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3.较熟练地掌握文献查阅的方法,具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互联网)获取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前沿发展动态的信息和专业文献的基本能力。
4.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与本专业有关的外文文献。
5.具备集体合作和组织协调能力,身心健康。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标准学制为4年,修业年限可以为3-6年。
四、最低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本专业学生最低毕业学分为155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为44学分,专业基础课为41.5学分,专业主干课为26.5学分,专业系列课为15学分,专业实习6学分,毕业论文为4学分,生涯规划课18学分。
符合毕业要求的学生,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东北师范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规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物理学专业(普通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表Undergraduate Academic Program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 y1.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最低为44学分。
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为34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最低为10学分。
东北师范大学_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计划
![东北师范大学_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0292c61d2f60ddccdb38a007.png)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计划1.培养目标引导和促进学生成为有见识、有能力、有责任感的自主学习者,培养其成为有理想、有抱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成为基础扎实且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电子信息领域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系统分析设计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管理和教学工作。
特别是在嵌入式技术、电路设计及信号处理领域具有专长。
2.培养要求(1)拥有作为合格公民的基本意识和道德素养。
(2)具有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
(3)具备集体合作和组织协调能力。
(4)拥有健康意识,掌握增进身心健康的手段与方法,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5)熟悉电子信息、电子工程领域,熟练掌握该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思想和探究方式,同时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理解不同学科专业领域的相关性,具有对各种信息和知识进行跨时空、跨文化、多角度审视的意识和视野。
(6)掌握嵌入式计算机技术领域的软硬件开发与设计技术;掌握电路与信号处理系统的分析设计和产品开发技术;同时,具有专业理论研究和创新能力。
(7)具有使用本国语和至少一门外语有效地表达和交流思想的能力。
(8)拥有熟练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获取、解释、评估、管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9)拥有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特别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制与修业年限标准学制为4年,修业年限可以为3—6年。
4.最低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155学分。
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程34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最低10学分,专业基础课程52.5学分,专业主干课程27.5学分,专业系列课程最低选修13学分,毕业论文6学分,生涯规划课12学分,符合毕业要求的,准予毕业并颁发毕业证书。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课程计划(东北师范大学)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课程计划(东北师范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bb619d5abe23482fb4da4cbc.png)
和社会活动能力;
3.掌握传播学、新闻学和广播电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党和政府关于新闻传
播和宣传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接受新闻报道、采、写、编、摄、评、说的基本训练;
熟练掌握广播电视节目采编制作及主要技能;掌握计算机应用和网络应用;
4.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专业外文书刊,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具有较高的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Plan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25
东北师范大学本科课程计划
MED502 广播电视市场管理 2
MED503 影视心理学
2
MED504 影视批评
2
MED506 电视记录片
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 50学分、专业基础课 20学分、专业主干课 18学分、专业系列课
28学分、专业见习与专业联合创作 10学分、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10学分,其它为任意选
修课学分。符合毕业要求,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
及《东北师范大学本科学生学士学位授予细则》的规定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作、现场口头报道与镜前采访、电视新闻摄制、电视新闻编辑、新闻类栏目编排与策划、演
播室采访、新闻节目主持、重大新闻直播等方面的能力培养。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良好的
政治素质、敬业精神和新闻职业道德;
2.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础
MED351 中外新闻史
3 是
是 春
课
MED352 新闻心理学
2 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 YYY255
即兴伴奏 3 即兴伴奏 4 乐队指挥 管弦乐合奏 1 管弦乐合奏 2 管弦乐合奏 3 管弦乐合奏 4 管弦乐合奏 5
YYY256
管弦乐合奏 6
YYY257
管弦乐合奏 7
YYY258
管弦乐合奏 8
YYY331
戏剧表演与作品赏析 1
YYY332
戏剧表演与作品赏析 2
YYY370
钢琴调律与维护
课程名称
学 分
教师学与教学论
2
学校教育心理学
2
青少年心理学
1
教育社会学专题
1
教育哲学专题
1
学校管理学专题
1
中外教育史专题
1
课程设计与开发
1
音乐课程标准与教学研究 2
音乐课程与教学论
2
中外音乐教育比较
2
音乐教育研究方法
2
音乐教学心理学
2
教育研究方法
1
现代教育技术
1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1
课堂管理
1
学校心理咨询
专业教育课程最低修满 80 学分。其中,专业教育基础课程 40 学分,专业教育主干课程 28 学分,
专业教育系列课程最低选修 12 学分。
课程 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 分
预修课程编码
是否副修专业 或第二学位课程
1
2 副修 二学位
开课 学期
备注
增 YYY200
基础乐理
2
1
YYY201
乐理与视唱练耳 1
东北师范大学本科课程计划
音乐学院
本科课程计划
音乐学专业课程计划(师范类)
音乐学专业课程计划(师范类)
一、培养目标
引导和促进学生成为有见识、有能力、有责任感的自主学习者,培养其成为有理想、有抱负,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且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学 音乐教师,为其成为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
4.具有使用至少一种外国语有效地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5.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为 4 年,修业年限 3-6 年。
四、最低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
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最低修满 147 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最低修满 45 学分(通识教育必修 课程 35 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最低选修 10 学分);专业教育课程最低选修满 78 学分(专业教育 基础理论课程 42 学分,专业教育基主干课程 18-29 学分,专业教育系列课程最低选修 15-18 学分); 生涯规划课程最低修满 20 学分;毕业论文 4 学分。符合毕业要求者,准予毕业,颁发音乐学院毕业 证书。
健康与体育课程
通修课程
国防教育课程
交流与表达课程
中文写作 外国语言
数学与信息技术课程 信息技术
通选课程 人文、社会、自然、艺术类课程
专修课程 专选课程
专业教育基础课程 专业教育主干课程 专业教育系列课程 教育理论类课程 教育技能类课程
学分
学分小计
13
4
2 2
35 45
12
2
最低 10
(每类课程至少选修 2 学分)
音乐学专业课程计划(师范类)
课 YYY234
钢琴 1
程 YYY235
钢琴 2
YYY236
钢琴 3
YYY237
钢琴 4
YYY391 乐器演奏(第二乐器)1
YYY392 乐器演奏(第二乐器)2
YYY393 乐器演奏(第二乐器)3
YYY394 乐器演奏(第二乐器)4
YYY318 MIDI 制作与小型乐队编配 1
15-18
学分小计 45 78
生涯规划课程 毕业论文
最低毕业学分
最低 20 4 147
1.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最低修满 45 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为 35 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最低 修满 10 学分。
课程类别
通 识 教 育 课 程
通识教育 选修课程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培养要求
1.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乐于从教。 2.熟悉一个专业领域,熟练掌握该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同时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开阔的视 野。 3.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并养成专业精神,掌握有关教育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具有教育实践 能力以及教育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具有开展教育研究的能力。 4.具备集体合作和组织协调能力。 5.具有使用至少一门外语有效地表达和交流思想的能力。 6.拥有熟练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获取、解释、评估、管理、利用信息的能力。 7.拥有健康意识,掌握增进身心健康的手段与方法,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钢琴 6
YYY321
音乐美学基础
YYY324
声乐名作与演唱赏析
YYY326
声乐教学法
YYY327
钢琴教学法
YYY363
管弦乐教学法
YYY364
器乐名作与演奏赏析
YYY356 增
管弦乐法
YYY347 增
专 YYY348 增
业 YYY362
教 育
YYY251
系 YYY252
列 YYY253
课 YYY254
4.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为必修课程,4 学分。
课程编码 YYY385
课程名称 毕业论文
学分 4
开课学期 8
备注 必修
音乐学专业课程计划(普通类)
音乐学专业课程计划(普通类)
一、培养目标
以培养高层次音乐人才为特色,培养适应于音乐表演、音乐制作(创作)、音乐研究、音乐文化 宣传等方向的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在学科领域继续深造的研究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远大理想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实事求是、有高度责 任感和事业心、勤奋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竞争意识,成为自觉地为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人才。
2.要求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理论和分析理解中外音乐作品的基本能力,接受中外音乐发展历史、 中国民族音乐和世界民族音乐精粹、音乐审美等方面的系统教育,接受科学的音乐演奏、演唱和表 演技能或音乐创作技能的专门训练;熟悉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前沿发展,了解音乐艺术表演、创作、 艺术管理、评论及科研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一定的舞台实践经验和掌握音乐作品创作、 排练、演出的规律,掌握音乐文献阅读、欣赏、资料检索的基本方法,具备终身学习和提高的能力; 了解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具有较广博的人文基础并进行音乐艺术研究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音 乐表演、创作、管理或其他音乐艺术工作的实际能力。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为 4 年,修业年限 3-6 年。
四、最低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
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最低修满 154 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最低修满 45 学分(通识教育必修 课程 35 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最低选修 10 学分);专业教育课程最低修满 80 学分(专业教育基 础课程 40 学分,专业教育主干课程 28 学分,专业教育系列课程最低选修 12 学分);教师职业教育 课程最低修满 25 学分;毕业论文 4 学分。符合毕业要求者,准予毕业,颁发音乐学专业毕业证书。
课程
共通教育 理论课程
学科教育 理论课程
教育 技能类
课程
教育 实践类
课程
共通教育 技能课程
学科教育 技能课程 教育实习 教育见习 教育调查
课程编码
EDU601 EDU602 EDU603 EDU604 EDU605 EDA603 EDA601 EDA602 YYY372 YYY373 YYY374 YYY375 YYY376 EDU612 MED602 EDU615 EDU613 EDU614 EDA606 YYY378 YYY379 YYY380 YYY381 YYY382 YYY383
理论体系概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形势与政策 健康与体育
国防教育 写作
第一外语 信息技术
人文、社会、自然、艺术类课程
学分 3
4
2 3 1 4 2 2 12 2
10
开课学期 3
4
2 1 1 1-4 1-2 1 1-4 1-2
1-8
备注
35
此部分课程参见学校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目录
2.专业教育课程
1
班主任工作
1
音乐教学设计
1
微格教学
1
数字技术与音乐教学 1
教育实习
5
教育见习
1
教育调查
1
开课 学期
3 4 4 6 5 6 6 5 5 6 5 6 6 3 4 课外 5 4 6 5 6 8 7 6 机动
备注
必修 必修 必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必修 必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必修 必修 选修 必修 必修 选修
1
2
3
4
1
2
3
4
6
7
3
4
3
4
5
1
25Leabharlann 6565
8
6
6
7
8
6
5
6
8 最低
1
选修 12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