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课异构案例分析
摘要:所谓“同课异构”就是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对同一节的内容采用不同构思备课并上课。
“同课异构”是提高授课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钻研教材、独立分析处理教材、
设计课堂教学、教出个性的一种高效教研方式,是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同课异构教学研究师生发展
“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教师们也由开始的不理解转变为积极的上交流课,积极参与听课,评课,从而促使教研风气的根本转变。
自我校倡导同课异构以来,我和我校历史教研组内的老师不断进行尝试,对同课异构进行了有益探索并有了新的认识,现以高中岳麓版教材必修ii《新航路的开辟》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以下是《新航路的开辟》一课同课异构几个片段。
首先,从导入方法来看
案例一:
师:中国古代有一次远洋航行,被称为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这就是……?
生:郑和下西洋。
师:半个世纪后,欧洲航海家也掀起了远洋探险热潮,开辟了新航路。
二者在目的、结果等方面有何异同?今天我们学习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
案例二:
师:(课前播放音乐《sailing》)我们刚才欣赏的这首歌曲是电影《哥伦布传》的插曲。
歌词中都提到了什么?
生:回答(具体内容略)。
师:很好,乘风破浪,穿过海洋,像鸟儿一样飞翔,勇敢地扬起风帆,跨越艰难险阻。
正是有了这些航海家的冒险精神,分隔的世界逐渐走向了整体。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
第二,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来看
一种方法是教师精选材料,学生通过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例如,教师提供如下资料:
《马可?波罗游记》描写日本时说:“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由是此宫之富无限”。
学生结合材料就可以分析出,远洋航行是为了寻找黄金。
其他原因的分析需要提供材料的,也灵活参照此法进行分析,具体操作不再赘述。
另一种方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由几名学生分别扮演商人、国王、天主教徒等,为了实现各自的梦想,走到一
起来,探寻新航路。
第三,从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来看
方法一:教师提示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由地理知识相对较好的一名学生,在无事先准备的情况下,围绕领航人、出发地、到达地等方面,利用课件演示讲解。
要注意的是,提示学生如何调出绘图笔,使用绘图笔、橡皮擦。
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大胆走上讲台的学生边描述,边在地图上绘制出航行路线。
演示后教师点评,给予鼓励。
方法二:教师与学生互动,演示新航路开辟主要路线图,期间概括出向东、向西两个不同方向的航行、不同国家的支持下的航海家及到达地点。
然后教师出示主要四位航海家人物图像,展示他们不同的航海方向和不同的支持国家,加强记忆。
第四,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来看
案例一:
师:展示课件。
找同学阅读材料。
指导学生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讨论一下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分析影响人类从分散开始走向整体世界其主要含义是什么?生:以经济为纽带,世界密不可分。
你如何评价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扩张活动?
教师提示:一分为二的评价历史事件。
生:讨论分析。
教师展示:新航路开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案例二:
设计简练的角色扮演片段:由学生扮演英国商人,意大利商人,葡萄牙国王,麦哲伦船队归来的船员,一名印第安人,一名被卖到美洲的非洲黑人,通过他们谈新航路开辟后自己生活的变化,看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第五,从新航路开辟一课的小结来看
案例一:
师:关于对哥伦布及其航行美洲的评价,我国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文明社会大家庭的先驱,是对人类社会交往做出特殊贡献的历史人物;有人认为哥伦布是殖民主义强盗,对印第安人来说是一种灾难;有更多的人倾向于用“进步与正义”两条标准进行评价,认为哥伦布航行美洲具有建立在非正义行为上的客观进步性。
请回答:
(1)你认为哪一种观点合理?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看法。
(2)从哲学的角度看,对哥伦布及其航行美洲应当如何评价?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案例二:
教师总结:我们说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主要是指船队规模大,航时早,航程远,从目的上看以政治目的为主,结果因经费问题被迫中断。
而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巨
大的影响,西方地理大发现和商业革命使原来的资本主义萌芽成长为早期的资本主义经济,并在政治、文化领域开展了新的革命运动。
因此,从16世纪开始,西方逐渐向近代社会迈步,摆脱了中古阶段落后被动的局面,而站在世界历史的前沿。
透过以上案例,我们为什么要实施同课异构以及实施同课异构能带来什么作用呢?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同课异构的理论依据
更新教育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强力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新时期、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
“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二、同课异构的实施缘于我校具体学情。
我校同一学年不同班级学情不同,班级主要分三种类型:直升班(初中学校推荐的优秀学生,经我校选拔直接录取,不用参加中考)、普通班(通过中考选拔的优秀生)、艺术班(通过中考和专业测试选拔的优秀生有艺术特长,目标是参加艺术类高考)。
教师队伍年龄差异大,教学风格不同,如果授课形式千篇一律,按照统一的课件讲授,不利于学生接受知识,也不利于教师的个性发展和专业水平的发挥。
例如我们设计的导入方法中的案例一,启发学生通过本课学习对中西两次远航进行对比,能激起探究欲望,有一定的深度,适合于基础好,善于探究的学生,例如,直升班和部分普通班。
案例二,
采用播放歌曲导入新课,动感强,利于活跃学生思维,吸引学生注意力,适合部分普通班和艺术班。
三、同课异构益于教师专业发展。
自我校倡导同课异构以来,我们历史教研组内的老师加强了轮听课,在备课时结合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有选择地吸取集备组老师的优点,结合自身优势,有效活跃了课堂气氛,促进了教师和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
通过学校倡导搭建的这个平台,老教师和年轻教师展示了不同的风采,形成了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特别是对年轻教师来说,可以大胆创新而不是步步跟在老教师后面,缩手缩脚,循规蹈矩。
过去年轻教师大多是先听课后上课,不听课不敢进课堂,通过同课异构,年轻教师更加自信了。
随着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学校教师队伍的壮大,越来越有利于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同课异构利于学生发展。
我校三种类型班学生知识水平、性格特点不同,如果千篇一律采用同一种授课模式,教学效果一定会受到影响。
教师备课不仅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再好的教学资源,如果不适合所交学生,就像对牛弹琴,既不利于学生的学,也不利于教师的教。
持续下去,师生关系越来越不融洽,课堂氛围越来越沉闷,就更谈不上提高教学质量了。
同课异构有效贯彻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把学生放在课堂的第一位,发扬课堂的一切是为了学生的精神,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展现,学生在教师指
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如此以来形成良性循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学生的学达到了“心愤愤、口悱悱”的最佳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