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毫米波雷达制导技术的发展状况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虽 然 PAC- 3 毫 米 波 导 引 头 不提供目标的图像, 但是提供 目标的仿形波形数据。仿形波 形数据由判别目标头部、尾部 和雷达质心的信息构成, 能使 制导处理器决定要击中目标的 位置 ( 导弹的弹头段) 。制导处 理器处理这些数据, 并向姿控 发动机提供指令, 引导拦截弹 飞向目标。
俄罗斯成功研制了一种毫米 波主动雷达试验导引头。导引头 重 8kg, 工 作 频 率 94GHz, 天 线 直 径 12cm, 对 火 箭 发 射 架 、 履 带车等不同目标的探测距离在 0.5~2.8km范 围 内 。 该 导 引 头 已 进行了地面和飞行试验验证。试 验结果表明, 它能搜索、探测陆
!"
收机、常平架及附加电子设备、 中频处理器、数字处理器、行 波 管 放 大 器/调 节 器/功 率 电 源 、 主频发生器等组成, 其长度为 1.04m, 质量为27.3kg。
该雷达导引头的技术特点 有:
( 1) 设 计 针 对 两 种 目 标 状 态: 高速、雷达反射截面小的战 术弹道导弹和低速、雷达反射截 面大的吸气式目标;
!!!!"
!!!!"
!!!!!!!!!!!!!!!"
四、毫米波雷达制导技术
毫米波自身的特点和技术优势, 各国都竞相发展使用毫米波导
!!!!!!!!自寻的导弹。如长弓海 尔法空地导弹、硫磺石反坦克
目前, 毫米波雷达制导技术 已大量应用于各类导弹以及末制
导弹等。 美国著名的阿帕奇武装直
毫米波制导技术的发展趋势 之一是发展毫米波成像制导技 术, 由非相参发展到了一维高 分辨成像, 目前正向宽带二维 乃至三维成像方向发展。另一 个 趋 势 是 向 毫 米 波/红 外 、 毫 米 波 主/被 动 复 合 制 导 等 多 模 复 合 制导发展。此外, 毫米波与光 学技术相结合是值得注意的发 展动向。
!!!!!!!!!!!!!!!"
三、典型的毫米波导引头
美国陆军用于反导的爱国者 PAC- 3 导 弹 , 采 用 了 毫 米 波 导 引头。针对弹道导弹和巡航导 弹 拦 截 任 务 , PAC- 3 主 承 包 商 洛马公司决定采用波音制导导 航 与 导 引 头 公 司 从 1984 年 开 始 历 经14年 研 制 成 功 的8mm雷 达 , 改装成配备新型相控阵的毫米 波 导 引 头 , 装 入 PAC- 3 弹 头 。 爱 国 者 PAC- 3 拦 截 弹 导 引 头 是 一个距离跟踪、角度跟踪的主 动 式 Ka 波 段 多 普 勒 脉 冲 雷 达 , 由天线罩及其可展开的盖和释 放装置、天线、三通道微波接
发 射/接 收 技 术 是 毫 米 波 雷 达的另一项关键技术。毫米波发 射系统的射频源大致可分为三 类: 第一类是电真空器件构成的 源; 第二类是固态器件构成的 源; 第三类是其他方式产生的 源, 例如光导毫米波源等。在电 真空器件中, 已得到成熟发展的 是回旋管。目前回旋管毫米波源 的效 率 可 达40%, 60GHz频 率 上 源 的 连 续 功 率 达 200kW。 俄 罗 斯 和美国已经采用回旋管器件装备 雷达和制导系统。在目前研制出 来的各类固态器件中, 雪崩二极 管 ( IMPATT) 和 耿 氏 二 极 管 ( Gunn) 是最适合做毫米波射频 源的。准光学功率合成是美国提 出的一种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的 功率合成技术, 利用它能制造出 更为紧凑的毫米波导引头。准光
导引头头罩与天线合二为一, 充 分利用了导弹的有效空间, 使复 合探测更容易实现, 是非常理想 的弹载天线系统, 正得到世界 各国的高度重视。光控毫米波 转向天线技术, 利用了基于毫 米波与光学方法形成的电子- 空 穴等离子体栅的相互作用, 从 而可以得到灵活而廉价的相控 阵天线。目前, 在毫米波导引 头天线罩上应用较多的是氮化 硅等陶瓷材料。
2地空导弹。 20 世 纪 80 年 代 出 现 了 多 种
机载导弹的雷达导引头。由于
力, 可使载机发射导弹后立即隐 蔽, 最大限度地减少向敌火力暴 露的时间, 提高了直升机的生存
能力。它利用机械扫描天线进行 快速扫描, 锁定目标后进行圆锥 测角, 并对目标进行跟踪。导弹 弹径178mm, 射程0.5~10km, 于 1998年7月 装 备 部 队 , 是 美 国 陆 军的重要武器装备之一, 代表了 未来直升机载武器系统的发展方 向。
!!!!!!!!!!!!!!!"
二、毫米波雷达制导 技术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 随着计算机技术、 毫米波固态技术、信号处理技 术、光电子技术以及材料、器 件、结构、工艺的发展, 固体共 形相控阵天线和毫米波集成电路 技术等相关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毫 米波导引头性能的提高打下了良 好的基础。
毫米波导引头的关键技术之 一是天线技术。常用的毫米波雷 达天线有以下几种: 反射面天 线、透镜天线、喇叭天线、介质 天线、漏波天线、微带天线、相 控阵列天线等。固态共形相控阵 天线由于采用固态器件, 能实现
Jan. 2007 Aerospace China
·41·
接收器
控制接口单元
战斗部
火简发动机
天线
IMU GRS
信号处理器
电源
图1 长弓海尔法空地导弹结构图
基军事目标, 从地形背景中提取 目标特征, 然后自动跟踪, 并引 导导弹击毁目标。
这类导引头要求尺寸小, 而对 其作用距离的要求不是很远, 因而常选用毫米波频段。由于
!!!!!!!!!!!!!!!"
一、毫米波雷达制导技术 的发展历程
国外毫米波雷达制导技术研 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 80年代初 研制成工程化导引头, 并进行了 挂飞试验。但由于采用分立器 件, 工艺复杂, 价格昂贵, 妨碍 了部署使用。从1986年开始, 美 国国防部为了解决毫米波分立元 器件离散以及价格昂贵的问题, 由国防高级研究项目局 ( DARPA) 发起并主持了一项历 时 近 8 年 ( 1986 ~1994 年 ) 的 微 波/毫 米 波 单 片 集 成 电 路 计 划 ( MIMIC) 。 该 计 划 旨 在 开 发 1 ~
( 2) 连续跟踪的双轴单脉冲 天线支撑在常平架上, 可最大限 度地隔离弹体运动对稳定天线的 影响, 使导引头具有在拦截弹助 推段高加速环境和交战中高机动 环境下作战的能力;
( 3) 基于不同的多普勒频 移, 可全自动识别和确定目 标;
( 4) 信号接收机提供多级变 换, 最后以中频数字脉冲放大器 输出, 至少可达到50kHz的 总 信 号处理带宽。
导炮弹、末制导迫击炮弹和末敏 升机上装备的长弓海尔法空地导
子母弹等武器系统上。
弹是海尔法系列导弹中的一种。
毫米波应用于导弹制导方面 它采用毫米波主动寻的制导方
的最早报道见于20世 纪70年 代 。 1978年, 英 国 部 署 了 采 用8毫 米 波段毫米波雷达指令制导的长剑
式, 可以在发射前或发射后锁定 目标, 具有“发射后不管”的能 力和在全天候条件下作战的能
集、动目标显示 ( MTI) 、扩频、 频率捷变、极化捷变和合成孔径 以 及 线 性 预 测 法 、 Capon 型 法 、 信号子空间法、参量目标模型滤 波法等这些超分辨技术都已经在 毫米波雷达中得到应用。随着计 算机技术、光学技术以及毫米波 技术的不断发展, 采用光学互连 的极高速信号处理器正受到技术 先进国家的重视。美国国防高级 研究项目局于2002年启动了一项 模拟光学信号处理技术研究计 划, 旨在研究工作频段在 20MHz~100GHz频 段 范 围 内 的 光 学信号处理技术。
毫米波导引头将被用在先进 反 辐 射 导 弹 ( AARGM) 上 。
·42·
图2 硫磺石导弹毫米波导引头及导弹系统
中国航天 2007 年第 1期
2006年4月 美 国 海 军 和ATK公 司 成功完成了先进反辐射导弹的 关键设计评审。现役的高速反 辐射导弹 ( HARM) 是美国压制 防 空 ( SEAD) 系 统 的 主 要 武 器 。 HARM采用被动雷达制导, 依靠 敌方雷达信号实现自动寻的。 若 敌 方 雷 达 “关 机 ”, HARM就 成 为 无 的 之 矢 。 为 了 将 HARM升 级 为 AARGM, 将 在 HARM上 加 装 工 作 频 率 为 94GHz的 主 动 毫 米 波制导雷达, 变成被主动双模 复合制导。当导弹接近目标时, 若 目 标 雷 达 已 关 机 , 则AARGM
信号处理器是导引头的核 心部件。它要完成许多重要的 工作, 例如控制发射机的工作射 频和脉冲重复频率, 多普勒频率 跟踪, 目标识别和抗干扰, 末制 导指令计算, 导弹自检和导引头 工作逻辑控制等。厘米波雷达中 已广泛采用的信号处理技术, 诸 如脉冲压缩、视频积累、极化分
!"
!!!!!!!!!!!!!!!"
国外毫米波雷达制导技术的
□祝 彬
发展状况
!!!!" !!!!"
!!!!!!!!!!!!!!!"
通 常 毫 米 波 是 指 30 ̄300GHz 频 域 ( 波 长 为1~10mm) 的 电 磁 波。毫米波的波长介于厘米波 和光波之间, 因此毫米波雷达 制导兼有微波制导和光电制导 的优点。同厘米波导引头相比, 毫米波导引头具有体积小、质 量轻和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 与红外、激光、电视等光学导 引头相比, 毫米波导引头穿透 雾、烟、灰尘的能力强, 具有 全天候 ( 大雨天除外) 全天时 的特点。另外, 毫米波导引头 的抗干扰、反隐身能力也优于 其他微波导引头。
!!!!!!!!!!!!!!!"
!!!!" !!!!"
100GHz频 率 范 围 内 的 各 种 单 片 集成电路, 并要求成本低、性能 好、体积小、可靠性高和具有批 量生产能力。该计划的顺利实施 并完成, 直接推动了毫米波制导 技术的飞跃发展。
20 世 纪 90 年 代 以 来 , 随 着 军事斗争对毫米波制导需求的 增长, 以及在研制毫米波发射 机、接收机、天线和无源器件 等各个方面的重大突破, 毫米 波制导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 新的阶段。
·40·
中国航天 2007 年第 1期
学合成利用天线和透镜在空间将 微波及毫米波固态器件的功率组 合在一起来实现。将光学导电效 应用来控制毫米波固态器件时, 其宽带宽、损耗低、在控制和被 控制元件之间几乎完全隔离、抗 电磁干扰性好、质量小、紧凑、 响应迅速且可单片集成。近年 来, 毫米波接收机技术已取得 相当的进展, 非冷却式毫米波 外差接收机的性能水平已达到 可与微波频段的水平相比较的 程度。实践证明, 在这些接收 机中采用梁式引线的砷化镓半 导 体 器 件 , 对 于 频 率 在 30 ~ 100GHz范 围 内 的 接 收 机 设 计 也 是很合适的。随着毫米波集成 电路技术的发展, 通常把振 荡、放大、混频和其他控制器 件集成为一个子系统, 这样接 收机/发射机集成在一起, 能大 幅度降低尺寸和质量, 同时也 降低了成本。目前, 频率高达 94GHz的 集 成 振 荡 器 、 放 大 器 、 混频器、衰减器和相移器已批 量生产。特别是在利用光学外 差作用产生精确的毫米波信 号, 准光学极化处理、滤波、 功率合成、收发双工、控制放 大器增益, 毫米波检波和下变 频, 光电转换等方面具有独特 的优点, 可以大大提高毫米波 导引头的性能。
硫 磺 石 导 弹 是 英 国 MBDA公 司研发的一种先进的毫米波雷 达主动寻的制导反坦克导弹。 该导弹在波音公司海尔法导弹 基 础 上 发 展 而 成 , 采 用 3mm毫 米 波 导 引 头 , 信 号 形 式 为 FM- CW, 发射机功率0.3W, 单 向 圆 极化发射, 双向圆极化接收, 采用卡塞格伦天线。导引头可 以提供高分辨率的目标雷达回 波图像, 利用弹上算法进行实 时目标识别和分类。一旦识别 出目标, 导弹即可对目标进行 扫描以选择最佳瞄准和打击部 位, 从而可以最大程度地杀伤 目 标 。 导 弹 弹 长 1.81m, 弹 径 178mm, 弹 重48.5kg, 推 进 部 分 采用浇注双基推进剂固体火箭 发动机, 可采用空基或地基发 射 方 式 。 导 弹 研 制 工 作 于 1996 年 开 始 , 2004 年 底 开 始 批 量 生 产 , 2005年3月 开 始 进入英国皇 家空军装备。
俄罗斯成功研制了一种毫米 波主动雷达试验导引头。导引头 重 8kg, 工 作 频 率 94GHz, 天 线 直 径 12cm, 对 火 箭 发 射 架 、 履 带车等不同目标的探测距离在 0.5~2.8km范 围 内 。 该 导 引 头 已 进行了地面和飞行试验验证。试 验结果表明, 它能搜索、探测陆
!"
收机、常平架及附加电子设备、 中频处理器、数字处理器、行 波 管 放 大 器/调 节 器/功 率 电 源 、 主频发生器等组成, 其长度为 1.04m, 质量为27.3kg。
该雷达导引头的技术特点 有:
( 1) 设 计 针 对 两 种 目 标 状 态: 高速、雷达反射截面小的战 术弹道导弹和低速、雷达反射截 面大的吸气式目标;
!!!!"
!!!!"
!!!!!!!!!!!!!!!"
四、毫米波雷达制导技术
毫米波自身的特点和技术优势, 各国都竞相发展使用毫米波导
!!!!!!!!自寻的导弹。如长弓海 尔法空地导弹、硫磺石反坦克
目前, 毫米波雷达制导技术 已大量应用于各类导弹以及末制
导弹等。 美国著名的阿帕奇武装直
毫米波制导技术的发展趋势 之一是发展毫米波成像制导技 术, 由非相参发展到了一维高 分辨成像, 目前正向宽带二维 乃至三维成像方向发展。另一 个 趋 势 是 向 毫 米 波/红 外 、 毫 米 波 主/被 动 复 合 制 导 等 多 模 复 合 制导发展。此外, 毫米波与光 学技术相结合是值得注意的发 展动向。
!!!!!!!!!!!!!!!"
三、典型的毫米波导引头
美国陆军用于反导的爱国者 PAC- 3 导 弹 , 采 用 了 毫 米 波 导 引头。针对弹道导弹和巡航导 弹 拦 截 任 务 , PAC- 3 主 承 包 商 洛马公司决定采用波音制导导 航 与 导 引 头 公 司 从 1984 年 开 始 历 经14年 研 制 成 功 的8mm雷 达 , 改装成配备新型相控阵的毫米 波 导 引 头 , 装 入 PAC- 3 弹 头 。 爱 国 者 PAC- 3 拦 截 弹 导 引 头 是 一个距离跟踪、角度跟踪的主 动 式 Ka 波 段 多 普 勒 脉 冲 雷 达 , 由天线罩及其可展开的盖和释 放装置、天线、三通道微波接
发 射/接 收 技 术 是 毫 米 波 雷 达的另一项关键技术。毫米波发 射系统的射频源大致可分为三 类: 第一类是电真空器件构成的 源; 第二类是固态器件构成的 源; 第三类是其他方式产生的 源, 例如光导毫米波源等。在电 真空器件中, 已得到成熟发展的 是回旋管。目前回旋管毫米波源 的效 率 可 达40%, 60GHz频 率 上 源 的 连 续 功 率 达 200kW。 俄 罗 斯 和美国已经采用回旋管器件装备 雷达和制导系统。在目前研制出 来的各类固态器件中, 雪崩二极 管 ( IMPATT) 和 耿 氏 二 极 管 ( Gunn) 是最适合做毫米波射频 源的。准光学功率合成是美国提 出的一种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的 功率合成技术, 利用它能制造出 更为紧凑的毫米波导引头。准光
导引头头罩与天线合二为一, 充 分利用了导弹的有效空间, 使复 合探测更容易实现, 是非常理想 的弹载天线系统, 正得到世界 各国的高度重视。光控毫米波 转向天线技术, 利用了基于毫 米波与光学方法形成的电子- 空 穴等离子体栅的相互作用, 从 而可以得到灵活而廉价的相控 阵天线。目前, 在毫米波导引 头天线罩上应用较多的是氮化 硅等陶瓷材料。
2地空导弹。 20 世 纪 80 年 代 出 现 了 多 种
机载导弹的雷达导引头。由于
力, 可使载机发射导弹后立即隐 蔽, 最大限度地减少向敌火力暴 露的时间, 提高了直升机的生存
能力。它利用机械扫描天线进行 快速扫描, 锁定目标后进行圆锥 测角, 并对目标进行跟踪。导弹 弹径178mm, 射程0.5~10km, 于 1998年7月 装 备 部 队 , 是 美 国 陆 军的重要武器装备之一, 代表了 未来直升机载武器系统的发展方 向。
!!!!!!!!!!!!!!!"
二、毫米波雷达制导 技术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 随着计算机技术、 毫米波固态技术、信号处理技 术、光电子技术以及材料、器 件、结构、工艺的发展, 固体共 形相控阵天线和毫米波集成电路 技术等相关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毫 米波导引头性能的提高打下了良 好的基础。
毫米波导引头的关键技术之 一是天线技术。常用的毫米波雷 达天线有以下几种: 反射面天 线、透镜天线、喇叭天线、介质 天线、漏波天线、微带天线、相 控阵列天线等。固态共形相控阵 天线由于采用固态器件, 能实现
Jan. 2007 Aerospace China
·41·
接收器
控制接口单元
战斗部
火简发动机
天线
IMU GRS
信号处理器
电源
图1 长弓海尔法空地导弹结构图
基军事目标, 从地形背景中提取 目标特征, 然后自动跟踪, 并引 导导弹击毁目标。
这类导引头要求尺寸小, 而对 其作用距离的要求不是很远, 因而常选用毫米波频段。由于
!!!!!!!!!!!!!!!"
一、毫米波雷达制导技术 的发展历程
国外毫米波雷达制导技术研 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 80年代初 研制成工程化导引头, 并进行了 挂飞试验。但由于采用分立器 件, 工艺复杂, 价格昂贵, 妨碍 了部署使用。从1986年开始, 美 国国防部为了解决毫米波分立元 器件离散以及价格昂贵的问题, 由国防高级研究项目局 ( DARPA) 发起并主持了一项历 时 近 8 年 ( 1986 ~1994 年 ) 的 微 波/毫 米 波 单 片 集 成 电 路 计 划 ( MIMIC) 。 该 计 划 旨 在 开 发 1 ~
( 2) 连续跟踪的双轴单脉冲 天线支撑在常平架上, 可最大限 度地隔离弹体运动对稳定天线的 影响, 使导引头具有在拦截弹助 推段高加速环境和交战中高机动 环境下作战的能力;
( 3) 基于不同的多普勒频 移, 可全自动识别和确定目 标;
( 4) 信号接收机提供多级变 换, 最后以中频数字脉冲放大器 输出, 至少可达到50kHz的 总 信 号处理带宽。
导炮弹、末制导迫击炮弹和末敏 升机上装备的长弓海尔法空地导
子母弹等武器系统上。
弹是海尔法系列导弹中的一种。
毫米波应用于导弹制导方面 它采用毫米波主动寻的制导方
的最早报道见于20世 纪70年 代 。 1978年, 英 国 部 署 了 采 用8毫 米 波段毫米波雷达指令制导的长剑
式, 可以在发射前或发射后锁定 目标, 具有“发射后不管”的能 力和在全天候条件下作战的能
集、动目标显示 ( MTI) 、扩频、 频率捷变、极化捷变和合成孔径 以 及 线 性 预 测 法 、 Capon 型 法 、 信号子空间法、参量目标模型滤 波法等这些超分辨技术都已经在 毫米波雷达中得到应用。随着计 算机技术、光学技术以及毫米波 技术的不断发展, 采用光学互连 的极高速信号处理器正受到技术 先进国家的重视。美国国防高级 研究项目局于2002年启动了一项 模拟光学信号处理技术研究计 划, 旨在研究工作频段在 20MHz~100GHz频 段 范 围 内 的 光 学信号处理技术。
毫米波导引头将被用在先进 反 辐 射 导 弹 ( AARGM) 上 。
·42·
图2 硫磺石导弹毫米波导引头及导弹系统
中国航天 2007 年第 1期
2006年4月 美 国 海 军 和ATK公 司 成功完成了先进反辐射导弹的 关键设计评审。现役的高速反 辐射导弹 ( HARM) 是美国压制 防 空 ( SEAD) 系 统 的 主 要 武 器 。 HARM采用被动雷达制导, 依靠 敌方雷达信号实现自动寻的。 若 敌 方 雷 达 “关 机 ”, HARM就 成 为 无 的 之 矢 。 为 了 将 HARM升 级 为 AARGM, 将 在 HARM上 加 装 工 作 频 率 为 94GHz的 主 动 毫 米 波制导雷达, 变成被主动双模 复合制导。当导弹接近目标时, 若 目 标 雷 达 已 关 机 , 则AARGM
信号处理器是导引头的核 心部件。它要完成许多重要的 工作, 例如控制发射机的工作射 频和脉冲重复频率, 多普勒频率 跟踪, 目标识别和抗干扰, 末制 导指令计算, 导弹自检和导引头 工作逻辑控制等。厘米波雷达中 已广泛采用的信号处理技术, 诸 如脉冲压缩、视频积累、极化分
!"
!!!!!!!!!!!!!!!"
国外毫米波雷达制导技术的
□祝 彬
发展状况
!!!!" !!!!"
!!!!!!!!!!!!!!!"
通 常 毫 米 波 是 指 30 ̄300GHz 频 域 ( 波 长 为1~10mm) 的 电 磁 波。毫米波的波长介于厘米波 和光波之间, 因此毫米波雷达 制导兼有微波制导和光电制导 的优点。同厘米波导引头相比, 毫米波导引头具有体积小、质 量轻和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 与红外、激光、电视等光学导 引头相比, 毫米波导引头穿透 雾、烟、灰尘的能力强, 具有 全天候 ( 大雨天除外) 全天时 的特点。另外, 毫米波导引头 的抗干扰、反隐身能力也优于 其他微波导引头。
!!!!!!!!!!!!!!!"
!!!!" !!!!"
100GHz频 率 范 围 内 的 各 种 单 片 集成电路, 并要求成本低、性能 好、体积小、可靠性高和具有批 量生产能力。该计划的顺利实施 并完成, 直接推动了毫米波制导 技术的飞跃发展。
20 世 纪 90 年 代 以 来 , 随 着 军事斗争对毫米波制导需求的 增长, 以及在研制毫米波发射 机、接收机、天线和无源器件 等各个方面的重大突破, 毫米 波制导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 新的阶段。
·40·
中国航天 2007 年第 1期
学合成利用天线和透镜在空间将 微波及毫米波固态器件的功率组 合在一起来实现。将光学导电效 应用来控制毫米波固态器件时, 其宽带宽、损耗低、在控制和被 控制元件之间几乎完全隔离、抗 电磁干扰性好、质量小、紧凑、 响应迅速且可单片集成。近年 来, 毫米波接收机技术已取得 相当的进展, 非冷却式毫米波 外差接收机的性能水平已达到 可与微波频段的水平相比较的 程度。实践证明, 在这些接收 机中采用梁式引线的砷化镓半 导 体 器 件 , 对 于 频 率 在 30 ~ 100GHz范 围 内 的 接 收 机 设 计 也 是很合适的。随着毫米波集成 电路技术的发展, 通常把振 荡、放大、混频和其他控制器 件集成为一个子系统, 这样接 收机/发射机集成在一起, 能大 幅度降低尺寸和质量, 同时也 降低了成本。目前, 频率高达 94GHz的 集 成 振 荡 器 、 放 大 器 、 混频器、衰减器和相移器已批 量生产。特别是在利用光学外 差作用产生精确的毫米波信 号, 准光学极化处理、滤波、 功率合成、收发双工、控制放 大器增益, 毫米波检波和下变 频, 光电转换等方面具有独特 的优点, 可以大大提高毫米波 导引头的性能。
硫 磺 石 导 弹 是 英 国 MBDA公 司研发的一种先进的毫米波雷 达主动寻的制导反坦克导弹。 该导弹在波音公司海尔法导弹 基 础 上 发 展 而 成 , 采 用 3mm毫 米 波 导 引 头 , 信 号 形 式 为 FM- CW, 发射机功率0.3W, 单 向 圆 极化发射, 双向圆极化接收, 采用卡塞格伦天线。导引头可 以提供高分辨率的目标雷达回 波图像, 利用弹上算法进行实 时目标识别和分类。一旦识别 出目标, 导弹即可对目标进行 扫描以选择最佳瞄准和打击部 位, 从而可以最大程度地杀伤 目 标 。 导 弹 弹 长 1.81m, 弹 径 178mm, 弹 重48.5kg, 推 进 部 分 采用浇注双基推进剂固体火箭 发动机, 可采用空基或地基发 射 方 式 。 导 弹 研 制 工 作 于 1996 年 开 始 , 2004 年 底 开 始 批 量 生 产 , 2005年3月 开 始 进入英国皇 家空军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