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高中语文精品微课)演示教学
【高中语文】饮马长城窟行ppt精品课件5(微课)
![【高中语文】饮马长城窟行ppt精品课件5(微课)](https://img.taocdn.com/s3/m/6c7e26afd4d8d15abe234ea9.png)
“行”是古乐府诗的一种体裁。
“行”是古乐府诗的一种体裁,有“奔 放”的意思,所以此类作品大多放情长 歌,慷慨疏放,与“歌”的性质相似, 常合称“歌行体”。 “饮马长城窟行”是汉代乐府旧题。相 传古长城边有水窟,可供饮马。曲名由 此而来。
饮(yì n)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 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枯桑知天风, 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高中语文15分钟微型课一等奖
![高中语文15分钟微型课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df5a39e0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98.png)
高中语文15分钟微型课一等奖一、设计理念:以读为本,读中想,读中悟,体会武夷山奇山秀水的美丽。
二、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到武夷山的美丽,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三、教学重难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武夷山的美丽。
四、教学准备:武夷山课件武夷山美景图片。
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激趣: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很美很美的地方……武夷山游览,想去吗?2、板题:美丽的武夷山(1)齐读课题。
(2)识字。
"武"认识吗在哪里见过它能用它说个词吗"夷"怎么记会写吗?3、再读题,质疑。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
过渡:让我们先睹为快,一起来欣赏武夷山的美丽风光好吗。
1、课件显示武夷山风光图片,师生共同欣赏。
(从视觉上刺激学生感官,为读文生情做准备)2、谈谈看法。
3、初读。
要求:自由轻声读文,划出不认识的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4、反馈信息,检查字词。
5、送生字回家,读文检查。
6、自我检查,评价。
(三)再读文。
要求:标出自然段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四)重点读,悟,体会武夷山奇山秀水的美丽,读出情感。
1、反馈:读了几遍课文,你解决了哪一个问题。
(1)指说(2)读相关自然段。
2、指导读,感悟武夷山的美丽。
(1)结合学生质疑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文中去发现美。
(2)小组探讨:如何读出美。
(3)多种形式读,评价。
(4)口语训练。
溪水很静,静得像一面镜子。
山很高,高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相机板书。
3、学习最后一节。
过渡:武夷山山美水美,同学们读得也美,那么课文最后一节写了什么呢,自读。
4、指说。
5、议一议;为什么游武夷山的人们会有"入诗入画"的感觉。
(五)总结全文1、回到问题,总结学法。
2、配乐读文,生闭目,静听,想象,再次感受武夷山的美丽。
【高中语文】林黛玉进贾府ppt精品课件311(微课)
![【高中语文】林黛玉进贾府ppt精品课件311(微课)](https://img.taocdn.com/s3/m/1a3e4a26581b6bd97e19ea01.png)
三、播放宝黛初会视频链接
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给人看-----鲁迅
看似平淡而内涵深厚 仿佛无心却有意为之
作业及评价
一、以“红楼梦人物形象评析”为副标题,正标题自拟 写作小论文,上传至班级360云平台,在写作过程中可 以在QQ群或微信群中讨论。 二、在班级云盘中阅读《红楼梦》相关的资料 /.net/ 链接
一、利用互联网查阅中国古代小说的相关知识,查阅 《红楼梦》及曹雪芹的相关知识。
二、自主阅读,绘制贾府人物关系图及林黛玉进贾府路 线图两个思维导图。 观看微课,学习批注读书法。
链接:微课
导入
听87版电视剧《红楼梦》插曲《枉凝眉》, 谈初读感受。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谁解其中味?
未见其人,
王夫人侄女 贾赦儿媳 贾府当家女眷 先闻其声
亮相后, 精描细绘
精描细绘,
性格外显
写出场
地位显赫
绘装饰
夸黛玉
张扬泼辣 虚伪狡黠
王熙凤 性格特点 回王夫人 见黛玉
一石三鸟
八面玲珑 善于逢迎 随机应变 圆滑能干
顺贾母
转悲为喜
询黛玉 嘘寒问暖
巧应答 滴水不露
我眼中的宝玉与黛玉
一、学生展示对宝玉黛玉描写部分做的批注。 二、学生总结“众人眼中的宝黛”,看“宝玉眼中的黛 玉”,“黛玉眼中的宝玉”。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高一语文离骚2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高一语文离骚2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d13a96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a.png)
天问千声悲故国, 江咽万语吊斯人
❖ 多年前,有一位伟大诗人因忠诚而被 流放,容颜枯槁,行吟江畔,抱石沉 江。
❖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江山代 有些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风、 骚自古并称,风指什么?骚指什么?
❖ 结合课文注解读课文,并划分节拍.
第3页
君不圣相空贤苦求美政感天地 信见疑忠被谤高扬蛾眉观四荒
❖ 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波兰哥白 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受到全世界人民盛大纪念
第5页
屈原经历
❖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 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 年深受楚怀王宠信,位为左 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 楚国统一大业,对内主动辅 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果断 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 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 诸侯局面。
违反准绳而随意歪曲啊,竞相把苟合取悅于人奉作法度。 (5)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我忧郁失意啊,只有我在此时走投无路。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宁愿突然死去而魂离魄散,也不愿同乎流俗,屈节卑第1躬2页 。
(6)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当然。
鹰和隼不能够和凡鸟同群,原来是自古以来就是这么。
但因为上官大夫等人嫉
妒,屈原以后遭到群小诬 陷和楚怀王疏远及顷襄王 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 离于沅 、湘二水之间约
九年之久。顷襄王二十一 年(前278),秦将白起攻 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 遂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 贞爱国之志。
第6页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传统节日之一。“端”意思和“初” 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也叫“端阳”“重 午”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主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 《离骚》是屈原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最长抒情诗,充分表现
高中语文微课教案
![高中语文微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557b9b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e6.png)
高中语文微课教案经过一段时间的高中语文教育任务,作为高中语文老师的你一定有着许多的成就,那么你知道怎样写高中语文微课教案吗?它会对你教学带来乐观的影响。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有关于高中语文微课教案,希望你喜欢。
高中语文微课教案1教学目标:1. 学生理解材料,学会选题立意方法。
2.赏析范文,积累事例和优美语句。
教学重点:赏析范文,积累事例和优美语句。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材料,学会选题立意方法。
疑难预设:选题立意方法。
模式与方法:理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流程: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神情忧郁的男子坐在咖啡厅角落里的一张桌子旁,一个人闷闷地喝着咖啡。
在他不远处坐着一位老人,老人一直在关注着这个人。
终于,老人走上前去,对这个人说:“你一定遇上什么难题,如果你愿意告诉我,我希望我可以帮助你。
”这个人看老人一眼,冷冷地说:“你帮不了我,我的问题太多了。
”老人掏出名片,递给他,接着说道:“如果你愿意的话,我想带你去一个地方。
”这个人没有拒绝,随老人坐车来到了郊外。
下车后,老人指着一排排的墓碑说:“你看见了吗,只有躺在这里的人,才是没有问题的。
”这个人紧皱着的眉头松开了。
读了上面的故事,引起了你怎么一些感想,请把你的感想写下来。
要求:自立文意,自选文体,自拟文题,全文不少于800字。
老师带领学生分析立意:①没有问题的人生是没有的.你有追求,要奋斗,想在自己短暂而漫长的一生中有所建树,获得辉煌,问题就会接踵而至.②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的遇到问题、困难、挫折、打击、磨难,甚至灾难的并且一定要战胜它们的过程。
③“问题”是上帝馈赠给我们的一笔厚礼,我们珍视它,用好它,就一定会迎接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
④从老人把一个几乎被所谓的“问题”压垮了的青年,通过故事中巧妙的方法,“使他紧皱着的眉头松开了”的角度,我们还可以把观点确立在:总有一种方法是最好的。
开头1 运用类比切题的方法开头的示例:小草要茁壮成长,那坚硬的地皮,便是她必须要面对也必须要战胜的“问题”;小溪要流向远方,一路上的沟沟坎坎、悬崖峭壁,便是它必须接受也必须战胜的“问题”……人,“志当存高远”,心事“当拿云”,请记住:鲜花永远不是用来铺路的,而是用来肯定你的勇气,你的付出,点缀辉煌的。
高中语文优秀微课教案模板
![高中语文优秀微课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b3ea9a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f9.png)
一、课程名称:《荷塘月色》微课教学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微课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荷塘月色》的基本内容,了解朱自清的写作风格,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学鉴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微课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荷塘月色》的基本内容,了解朱自清的写作风格。
2. 教学难点:分析《荷塘月色》中朱自清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微课视频、课件、教学案例等。
2. 学生准备:预习《荷塘月色》,了解朱自清的生平和作品。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观看并思考:视频中的荷塘月色给你怎样的感受?2. 学生分享感受,教师总结:荷塘月色美丽迷人,让人陶醉。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荷塘月色》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朱自清的生平和作品。
2. 学生分享预习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
3. 教师分析《荷塘月色》中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学鉴赏?2.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拓展阅读朱自清的其他作品。
六、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微课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养。
2. 在课堂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荷塘月色》的基本内容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朱自清的写作风格和情感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交流能力等。
八、教学资源:1. 微课视频:《荷塘月色》微课视频。
5分钟语文微课ppt课件
![5分钟语文微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9c2f7f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c9.png)
04
课堂互动与思考
问题提问
问题设置
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引 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 趣。
提问方式
采用开放式、封闭式等多 种提问方式,鼓励学生积 极回答。
问题难度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置 不同难度的问题,满足不 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学生讨论与分享
讨论主题
确定讨论主题,引导学生围绕主 题展开讨论。
讨论形式
05
课程小结
本课重点回顾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详细介绍了汉字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理 解汉字的深厚文化内涵。
古诗词鉴赏
选取了几首经典的古诗词,分析了其意境、修辞手法和思想感情,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阅读理解技巧
讲解了如何通过分析文章结构、提炼主题、理解作者意图等方法,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详细描述
在5分钟语文微课中,可以通过分析文章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可以从人物的语言 、行为和心理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人物的性格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写作技巧探讨
总结词
探讨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提高 学生的写作能力。
VS
详细描述
在5分钟语文微课中,可以选取一些具有 代表性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进行探讨, 如修辞手法、叙事方式、描写方法等。通 过分析这些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帮助学 生了解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和感 情,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创作水平 。
学生需求分析
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 需要大量的阅读、写作和 表达训练,以提升自己的 语文素养。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微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语 文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高中语文教学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高中语文教学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10d4c5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15.png)
隔膜。61.参通骖。
第13页
必修5
<15>陈情表
62.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通 ,含义:
。
63.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通 ,含义:
。
<16>段太尉逸事状
64.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辄奋击 通 ,含义: 。
65.椎釜鬲瓮盎盈道上
通 ,含义:
。
66.太尉判状,辞甚巽
通 ,含义:
。
67.宗元出入岐周邠斄间
通 ,含义:
第10页
必修4
<14>孔孟两章
37.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通 ,含义:
。
38.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通 ,含义:
。
39.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通 ,含义:
。
<15>劝学
40.木直中绳,輮认为轮
通 ,含义:
。
4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通 ,含义: ; 通 ,含义: 。
4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通 ,含义:
。
4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2>寄欧阳舍人书
87.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
通 ,含义: 。
88.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
通 ,含义:
。
89.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认为也
通 ,含义: 。
82.粤通越。83.志通识,标志,标识。84.常通尝,曾经。85.佚通逸, 安逸。86.阳通佯,假装。87.见通现,显现,表彰。88.材通才,才 学。89.畜通蓄,积蓄,富于。
。 第14页
必修5
62.闵通悯,这里指所忧愁事。 63.零丁通伶仃,孤独样子。 64.嗛通慊,满足,快意。 65.椎通槌,打。 66.巽通逊,谦恭。 67.斄通邰,今陕西武功。 68.太通太。 69.参通三。 70.辟通避,躲避。 71.庸通用。 72.弟通悌,合乎做弟弟道理。 73.寘通置,安置。 74.阙通掘,挖掘。
高中语文微型课教案10分钟
![高中语文微型课教案10分钟](https://img.taocdn.com/s3/m/5a00e2c1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63.png)
高中语文微型课教案10分钟微课设计:一,导入说起关于“母亲”的文学作品,你会想到什么?是诗人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抑或是胡适《我的母亲》中那位“慈母兼任严父”的民国女子。
“母亲”是古往今来众多作家一个写不完的主题,今天你是否有兴趣再来认识一位母亲呢?她就是台湾著名作家琦君的母亲。
二,结识母亲,引出作品琦君母亲的这双巧手还能做出各种精致的美食:玉兰酥、红豆糕等等,光看名字就令人垂涎三尺了。
我们不如透过作者的文字来“品尝”一下当中的玉兰酥吧——“白玉兰的开放,都在中秋前后。
直等它一瓣瓣自然谢落了,母亲连忙拾起,深怕花瓣着土就烂了。
因为白玉兰花瓣是可以做饼吃的。
母亲把它先放在干净的篮子里,也不能用水洗,一洗香味就走了。
等水分略干后,就用手指轻轻剥碎。
剥碎后和入面粉鸡蛋中拌匀,只加少许白糖,用大匙兜了放在浅油锅里,文火半煎半烤,等两面微黄,就可以吃了,既香又软又不腻口。
”这玉兰酥体现的不仅是母亲的温柔贤惠,更是一个母亲对子女的爱护照料。
你想了解得更多吗?那么你一定要读读《母亲的手艺》这部作品。
三,简介作品,激发兴趣这是一部散文合集,全书共三卷54篇。
刚才向大家介绍的内容来自第二卷“母亲的手艺” 。
第一卷“水是故乡甜”,当中的文章主要展现作者童年的缤纷与美好,如《头发与麦芽糖》就写了儿时的作者剪下自己的头发与卖糖老伯换麦芽糖吃的故事。
而《母亲的金手表》则描写了作者偷偷试戴母亲藏在枕头下父亲所赠的金手表的情景。
说到这儿,你会否忆起了孩提时的自己是否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第三卷“异国的仙桃”则是作者在异乡的生活随笔,《小黑人与一毛钱》、《小镇温情》等故事把随处可见的人间美善娓娓道来。
四,结语琦君一生都在书写自己的母亲,留下了许多关于母亲的散文,她对母亲的感情,宛如涓涓细流,让人慢慢地于点滴清凉之中被悄悄感染,从而得到内心的安宁。
她以温柔动人的笔触回忆童年、故乡以及自己成为妻子、母亲之后的海外生活,感动了无数读者。
高中语文微课教案模板范文
![高中语文微课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d56943e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d3.png)
课题名称:《红楼梦》人物形象分析设计者:张老师一、概述学科:高中语文年级:高一课题来源:《红楼梦》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部经典名著,本课题旨在通过对《红楼梦》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提高学生对名著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所需课时:1课时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目标:1. 了解《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身份背景。
2. 分析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法,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体会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性弱点。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已有一定的文学基础,对《红楼梦》有一定了解。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合作学习意识,但独立思考能力有待提高。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基本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主要教学策略: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人物形象分析展开讨论,分享各自观点。
2. 合作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问题引导: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教学资源:1. 教材《红楼梦》2. 相关背景资料3. 网络资源教学工具:1. 投影仪2. 多媒体课件3. 小组讨论记录表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红楼梦》的背景和作者。
2. 提出问题:你对《红楼梦》中的哪个人物印象最深刻?为什么?二、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1)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位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分别是什么?(2)作者如何通过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3)你认为这些人物形象反映了哪些社会现实和人性弱点?2. 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高中语文同步课件:4.11《包身工》31张(人教新课标必修1)微课
![高中语文同步课件:4.11《包身工》31张(人教新课标必修1)微课](https://img.taocdn.com/s3/m/9591fb96a216147916112831.png)
3第、9章请扩依声据系统课调音本内容写出包身工信息档案卡
年龄:十五六 性别: 女 绰号: 芦柴棒、猪猡、
工作单位岁 : 上海东洋纱厂
娼妓等
工作时间:长达12个小时以上
工作环境:三大威胁(音响、尘埃、湿气)
三大危险(殴打、罚工钱、停生意)
居住条件:十七八个人挤在一起,蜂房般的格子铺,鸽
子笼一般,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
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 ➢ 报告文学被誉为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能迅速及时地报告生
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事件、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 具有真实性、快速性、典型性、文学性的特点。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三)写作背景
➢ 《包身工》反映的是“一•二八”前后(1932年)到抗日战争前夕这 一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社会的黑暗。
➢ 那时,中国农村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日益贫 困,东部沿海地区大批破产农民涌向城市,又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提供了廉价劳动力;靠近上海的苏北地区,每年都有大批无法生活的 农家女子,被诱骗到上海做“包身工”。
➢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步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 工人运动十分活跃。为了避免罢工的威胁,日本资本家就大量雇佣包 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这篇文章针对帝国主义这种残暴掠夺 进行了有力的揭发和严厉的抨击,它对于动员人民起来反抗日本帝国 主义起了一定的作用。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包身工
微课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端先,第汉9章族,扩祖声籍系河统南调开音封,生于浙江省 余杭县。现代剧作家,杰出的新闻记者、 政论家,主要进行话剧创作和电影创作。 ➢代表作品: 报告文学:《包身工》 话剧剧本:《赛金花》
《考验》 《上海屋檐下》 《法西斯细菌》 电影剧本:《祝福》 《林家铺子》 《革命家庭》
优秀高中语文微课教案模板
![优秀高中语文微课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89fa4b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53.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并掌握微课所涉及的知识点;-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阅读理解、写作能力等;-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爱;-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微课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 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主题:根据实际教学内容,确定微课的主题,如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等。
2. 教学内容:-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或知识点,如一首诗歌、一篇文章、一个文学现象等;- 结合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提炼,提炼出核心知识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微课主题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简要介绍微课的主题和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2. 主体部分- 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包括:a. 诗歌鉴赏:分析诗歌的背景、意象、情感、手法等;b. 文言文阅读:讲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文化内涵、语法结构等;c. 现代文阅读:分析文章的主题、结构、写作手法等。
- 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总结- 对微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巩固所学知识。
4. 作业布置- 布置与微课主题相关的作业,如写作、阅读、讨论等;- 鼓励学生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拓展知识面。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自我评价等。
2. 评价标准:- 知识掌握程度:是否掌握了微课所涉及的知识点;- 思维能力:是否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兴趣:是否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和热爱。
五、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2. 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改进措施;3. 教学方法的创新与优化。
语文微课教案(通用6篇)
![语文微课教案(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2246d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6e.png)
语文微课教案语文微课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微课教案(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微课教案篇1一、教学背景在语言文字规范化大背景下,帮助学生解决应用“的地得”的疑惑与困难。
二、设计思路针对学生对于“的地得”的误用与忽视展开教学,规范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使用。
按照“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问题的解决”的思路展开教学,总结归纳优化的方式方法。
三、教学目标1、知道“怎么样的什么、怎么样地干什么、干得怎么样”三种固定搭配。
2、掌握“的、地、得”的区别与联系。
3、运用小儿歌“动前土、名前白、行动后面双人来”的口诀帮助正确使用“的、地、得”。
四、教学重难点1、知道“的、地、得”的区别。
2、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的、地、得”。
五、教学时间8分钟微课堂六、教学适用对象义务教育九年制内的学生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屏软件八、教学设计与过程开场白:你们好!我是来自文一街小学文一校区的语文老师金颖,以下是我的微课作品《“的、地、得”的区分与使用》。
(一)问题与疑惑1、重要性同学们,汉字中的“的地得”作为一级字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常用字,经测算,每100个汉字中就会出现四次。
可是,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却经常出错!你瞧!2、错误使用案例的纠正(1)使用错误:因为我地表现好,老师高兴得奖励我一颗星,相信我会表现地更好!疑问:这个句子哪里出问题了呢?(2)纠正错误:因为我的表现好,老师高兴地奖励我一颗星,相信我会表现得更好!释疑:原来正确答案应该是这样的!3、过渡质疑:我们该如何正确使用?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区分“的、地、得”呢?赶紧来找找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吧!(二)区别与联系1、相同之处:原来它们都是念轻声“DE”,都是结构助词,起连接作用。
2、不同之处:但是它们的搭配及用法却各不相同。
高一语文荷花淀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高一语文荷花淀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5635a6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5f.png)
水生嫂
水生嫂性格现有中国妇女传统美德,又有解放区妇女进步特点。
勤劳善良:她织席子又快又好,能够看出她能干与勤劳;丈夫
是游击队长、党责任人,大部分家务劳动得由她负担。她上要奉养 公公,下要育护孩子,是经典贤妻良母。
温柔体贴:丈夫工作晚归,她首先“站起来要去端饭”;丈夫
说要从军,她“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表现 了她对丈夫依恋。丈夫从军没几天,她心里思念丈夫,又偷偷地和 众搭档去探望丈夫,对丈夫一往情深。
第10页
充满诗情画意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 ①情景相生,展现人物精神面貌。 • ②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背景。 • ③为情节展开作了铺垫。
第11页
个性化语言描写
1、“低着头”表现了水生嫂性格:传统贤惠农村 妇女,对丈夫很顺从;有一丝嗔怪,但并未反对, 说明她深明大义。 2、深明大义;对家庭很有责任感;对丈夫依恋。 3、坚强;对于丈夫给予了解感到欣慰。 4、对丈夫突然离开,心理上一时难以承受;
D.“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 去快回来。”
E.“我原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 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 啊!”
稳重慎重
性急莽撞
忸怩含蓄
第20页
第21页
再见
第22页
当代著名作家孙犁(1913—),他被人们称为“短篇小说 能手”.他是河北安平人,1936年到了白洋淀附近安新县 同口小学教书.在一年多时间里,或是清晨或是黄昏,他 经常到白洋淀边散步,慢慢地,他熟悉了这一带风土人情, 熟悉了这里人民劳动和生活.
1937年,日寇铁蹄踏进这一地域,他切身体验到了这里人
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在抗日旗帜下,男女老少都动
助夫杀敌 成立队伍
第7页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8.1《荷花淀》微课课件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8.1《荷花淀》微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c0aae3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07.png)
主题分析
诗体小说
战争小说的一首 纯美绝唱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礼赞
作业布置
总结 迁移
完成情境任务,说明编排与设计理念
利用本课方法,阅读《小二黑结婚》, 并将其编辑入《红色作品集》
用清澈的心 坚守祖国壮美河山
荷 花 战
争
淀 中
的 纯 美 绝 唱
情境任务
“红色经典研习会”开办在即,大家需 要以小组为单位聚集学过的英雄人物、革 命故事,完成用于学习展示的“红色作品 集”。今天我们要完成的是《荷花淀》部 分,希望今天的课程能帮助大家获得更清 楚的编排思路。
目
录
叁
主纯
贰
环诗
壹
人革
题美 境情 物命
板绝 板画 板志
块唱 块意 块士
壹
志革
人 物
士命
板
块
“夫妻话别”
“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 “怎么了,你?” “你总是很积极的。”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鼻子酸,没有哭。
“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
温顺,体贴,贤惠 体贴,机敏
责怪中含有赞扬,自豪
识大局、明大义的崇高品行 坚强内敛 既有中国妇女吃大苦、耐大劳的 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劳动妇女 勇敢战斗的精神
贰
画诗
环 境
意情
板块Leabharlann 环境分析夜景美环境分析
生活美
环境分析
夜景美 人 情
生活美 美
环境分析
作用
为人物提供背景,烘托形象 情景相生,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
叁
绝纯
主 题
唱美
板
块
资源链接
《孙犁文集》 看到真善美的极致,我写了一些作品。看到邪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观看·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 (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 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 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 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③酒阑:酒尽。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 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 无可奈何的心情;
• 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 情。
闺怨篇
1、独自一人的孤独苦闷和百无聊赖 2、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和期盼 3、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4、对离弃和失宠的怨恨
闲人篇
1、恬淡闲适的心情 2、对景、物或某种生活的喜爱之情 3、伤春、惜春、悲秋的情感 4、世事多变,沧海桑田,昔胜今衰 5、人生短暂、青春易逝的伤感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思想感情鉴赏之解题密码
高中语文组:刘祺
一片丹心照 汗青
十年寒窗苦
那等待在季 节里的容颜 如莲花的
杯酒,西出 阳关无故人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官员篇
1、官场得意的愉悦之情 2、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之志 3、对奸佞小人的讽刺、痛斥对君王 被蒙蔽的感伤,对自己的一片忠心、 高洁志向的倾诉 4、贬官的孤独、人情淡薄的感伤 5、宦海沉浮,仕途漂泊的失意的苦 闷
读书人篇
1、建功立业,施展抱负的渴望 2、保家卫国,恢复山河的决心 3、命运不佳、理想不为人知的孤苦 4、怀才不遇的寂寞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送行篇
1、情深意长的安慰和劝勉 2、对行人前途的担忧 3、依依不舍的留恋 4、分别的孤独和痛苦 5、对友情爱情的歌颂
游子篇
1、羁旅在外的愁思,漂泊之苦, 孤独寂寞 2、对亲友、朋友的思念 3、功业未成,年老垂暮之感 4、落叶归根却物是人非的感伤
(2016模拟)春望古意① [南朝·梁]萧子范
光景斜汉宫,横梁照彩虹。 春情寄柳色,鸟语出梅中。 氛氲②门里思,逶迤水上风。 落花徒入户,何解妾床空。 【注】①古意:拟古诗。②氛氲:浓,盛。
“春情寄柳色,鸟语出梅中”两 句是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的?
• (1)柳色青青,散发春天的气息,宫人的 春心也被悄然挑动,却无处可泄,只能寄 托在对柳色的恋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