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数学教育的优势与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数学教育的优势与特点

[摘要]数学教育的历史和数学本身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中国在其长期的发展实践中也慢慢摸索出一条发展中国数学教育的路子。实际表明,中国的孩子在多次国际数学大赛和水平测试中成绩名列前茅,个中原因,作为国人有必要总结一下。

[关键词]中国数学数学教育教育特点

中国的数学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在其长期的发展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教学特点,并在某些方面积累了有益经验。然而,从总体上说,国人对自己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褒少贬多。如今,国外尤其欧美国家由于“中国数学教育悖论”的发现,而出现了仿效中国数学教学模式的趋势。这种现象要求我们要反思,分析和总结自己的数学教育特点,这对坚持和弘扬中华民族数学教育的优秀传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理论体系,具有积极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项国际数学比较研究,在1990~1991年间第二次国际教育进步评价(IAEP)中有2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了研究活动,被试由两个年龄组的学生组成:9岁和13岁的学生。中国大陆地区只有20个省、市的学生参加了13岁年龄组的测试,表1是部分国家及地区的平均成绩以及各部分内容的平均成绩。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在测试中的成绩都超过了国际平均水平,特别是中国大陆的学生在同龄组中表现最好,大大超出美国。此外,中国从1986年参加国际中学生数学奥赛19年以来,有13次团体总分第一,打破了美国和苏联长期霸占国际奥数团体总分第一的局面。

一方面,许多研究表明,中国学生无论在数学成绩国际比较中,还是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表现都优于西方学生。另一方面,许多西方研究者发现中国的学习环境不太可能产生“好的学习”。他们形容中国的课堂教学为教师控制下的“被动灌输”和“机械训练”。针对这种“矛盾”学说,作为国人能否对我国的数学学习提出更合理的解释呢?为此,我们聚焦中国数学教育的传统特点。

一、重视“双基”

中国的数学教育从小学开始就很注重学生系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如在小学培养学生的三种计算能力(口算、心算、笔算)。据说,在美国任何一个在中国上过学的小商贩都可以在找零钱时迅速算出结果,可很多美国学生没有计算器就算不出来,这与中国的基础教育直接相关。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如:“温故知新”、“熟能生巧”、“知行合一”等教育思想的影响,中国的数学教学呈现以下特点。

1.注重复习引入,把新知的学习建立在旧知的基础之上

建构主义和认知主义的理论强调新知识的学习应建立在已有旧知识的基础之上,这也是由人的认识规律决定的。我国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绝大多数新知识是由旧知识引入的。在学生对与新知识有关联的已知内容的“温故”中,让新知识的意义和内容逐渐露出端倪,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从而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2.注重解题技巧和方法的训练

我国的数学教学十分重视解题的训练,每一节课上都有练习的环节,这样有利于对基本方法和技巧的熟练掌握,有利于打好基础。在解题的过程中,教师特别注重对题目的设计,如: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设计,即变式教学,这也是中国的特色。在中国的数学课堂上强调数学学科知识的系统建构,通过一定的变式教学策略,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并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帮助学生系统地、有效地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而且,运用一些变式策略还可以避免机械训练。

3.注重巩固复习、记忆和反馈

中国的数学教学每课都有练习、每节有习题、每章有复习题,课内有练习,课后有作业,通过周考、月考、单元考等测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让学生对错题

进行订正。此外,我国的数学强调记忆的基本训练,总结了一些有效的记忆方法。如口诀记忆、图表记忆等,对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是有力的保障。

二、中国的孩子学习刻苦勤奋

与同龄的国外学生相比,中国的孩子学习刻苦,就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中华民族是个勤劳勇敢的民族

在中国,古有“悬梁刺股”、“凿壁借光”,近有“毛泽东闹市读书”等刻苦学习的例子举不胜数。著名大数学家华罗庚初中毕业后,因家贫辍学,他刻苦自修数学,最终成为数学巨匠。1966年屈居于六平方米小屋的陈景润,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只笔,耗费了几麻袋的草稿纸,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歌德巴赫猜想”中的(1+2)。具调查,初中高中学生几乎全是早上六点前起床,晚上10点半以后睡觉,周末补课现象更为普遍,97%的孩子都参加了课外学习。

古代教育家也十分强调勤奋在学习中的作用。如孔子主张“多闻多见”,“敏而好学”,“时习温故”,“发愤忘食”,在态度要求上就是勤奋。

2.家长重视教育

直到今天,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始终是一个重要课题,已有的研究显示,父母对孩子教育的介入不仅能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能促进其行为及情感的发展。如蔡金法博士在“中美学生数学学习的系列实证研究”中发现,受东方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父母都望子成龙,过分看重学历、文凭和考试成绩,他们表现出一种信念,即只有努力才能有好成绩,而好成绩才是通向成功的主要途径。相比较而言,美国的父母对孩子的具体学业成就并没有多大兴趣,他们更关注孩子一般认知能力的发展。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两国父母对待孩子学业上的差异。

3.竞争压力

我国是人口大国,是发展中国家,就业竞争比较激烈,分数的竞争、考试成绩的竞争、升学的竞争,老师的谆谆教导,家长的苦口婆心,使得学生不得不努力学习。此外,长期以来的城乡差异,使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人们向往城市生活,而能“跳农门”从而改变其其命运的最现实手段,便是接受教育。其次,因为近些年的高校扩招,大家都意识到,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只有进入名牌大学热门专业,才有更大的出路,因此,不少农民孩子节衣缩食,刻苦勤奋学习,以此来作为“跳农门”或改变命运的一种手段。

三、教师素养好

(马立平的研究)马立平使用4个虚拟的教学场景或主题,对中国72名和美国23名小学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法知识等知识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中国教师有着扎实的学科知识功底,对数学知识有更好的理解,美国教师仅仅停留在计算过程的操作上。为什么中美教师在处理数学问题时,存在如此大的差距呢?我们可以从中国数学教师的教育经历进行分析。

1.职前教育

我国《在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中》就规定了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如,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书写“三笔字”和书面表达,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技能训练。师范生四年培养计划也是按照成为该学科教师的目标来指定的,教学计划重视数学基础(数学专业课、教学通识课、数学教育专业课)。也有教育技能的实习,要求撰写毕业论文。

从宏观角度看,我国师范教育的特殊性主要靠政府行政手段来维持的。历届政府和教育家们都试图通过对师范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招生待遇、毕业分配等做出统一的硬性规定,来体现国家对师范教育的重视,以促进师范教育的发展。温家宝总理:“把最优秀的学生吸引到师范院校来”,由此可见职前教师培养得到了国家领导人重视。2007年起,北京师大、华东师大等6所教育部重点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就读,以吸引优秀学生进入教师行业。

2.在职教育

改革开放以后通过学历补偿和提高教育,中小学教师取得合格证书或学历,我国教师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中国数学教师的学历水平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如,美国学校50%以上教师具有硕士文凭。但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中国的数学教师对于基础数学有着深刻理解,他们具有良好的学科教学内容知识。实际上,中国的数学教师在入职后的教师生涯里,一直会经历一种制度保障下的“教研活动”,而这正是中国的数学教师获的教学实践知识、获得在职专业发展的重要的校本途径。如公开课、观摩课。中国的中小学均设有教研组,教师之间一起备课,公开课堂、相互听课并讨论,事实证明这些做法如果开展得当,对教师的进步很快,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有很大帮助。

当然,也有一些人对中国的数学教育提出置疑,他们认为中国的数学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缺少创造能力、合作能力,以往的教学确实存在偏重知识结果的传授,对(获得知识的) 过程关注不够的现象,这正是需要我们在当前教改中大力改进的。国外也比较注意这方面的改进,我国近几年在教材和教学活动中也有不少好的做法,从课程改革中可以看出,新一轮的数学教育改革明显增加了贴近生活的内容,同时增加了合作讨论的内容,把学生创造力与合作精神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