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的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的管理
】目的探索人工气道建立后的有效护理措施和最佳的管理方法,以保证气道的畅通。方法 2年来对MICU/CCU住院36例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危重病人,在实施护理过程中,采取了规范的护理措施与创新相结合,加以总结分析。结果 32例患者经过严格有效的人工气道管理和护理,减少了并发症,无1例由于护理不当引起的气道阻塞和窒息,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抢救成功率。结论规范护理流程,熟练掌握呼吸机通气原理的使用方法等,能有效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危重病人;人工气道;护理;管理
建立和使用人工气道是危重病人抢救的重手段,在护理工作中对有创人工气道管理不善,将会引起人工气道创口的感染、堵塞、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从而影响了抢救或导致抢救失败。近年来MICU、CCU应用人工气道患者逐年增多,因此科学管理和使用人工气道,确保人工气道通畅成为护理探索和研究的重点,现将32例人工气道和护理、管理方法进行总结。
1 临床资料
2005年1月~2006年10月MICU、CCU共32例患者使用人工气道,男20例,女12例,年龄65~91岁,平均78岁;气管切开15例,气管插管17例。病种为呼吸衰竭23例,心肌梗死3例,脑血管意外6例。最短时间为3天,最长时间为15天。
2 监测方法
(1)在护理过程中严密观察呼吸机性能及运转情况、参数、气道阻力及吸氧浓度,气道压力过高或过低的原因分析,如气道压力过低查看是否管道脱落、管道漏气,气道压力过高是否分泌物过多或管道折叠,使用呼吸机病人床旁备有简易呼吸器待用,一旦发生呼吸机故障及停电时紧急脱机,使用简易呼吸器。
(2)血气分析监测,其结果可作调整通气量和吸氧浓度的依据。
3 正确的体位与鼻饲
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病人保持平卧位是引起误吸的最危险因素[1]。对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留置胃管的患者,护理不当导致胃液返流、误吸,为了避免或减少胃内容物返流、误吸逆流入气道的危险,降低肺部感染的机会,病情许可尽量床头抬高30°,颈下略垫高。
4 口腔护理
患者的口腔和咽喉部的分泌物,是进入下呼吸道重的污染源,0.01ml 的咽喉部分泌物含有106~108个细菌[2],所以口腔护理是非常重的,把口腔残留物清除掉,气管插管的病人先将分泌物抽吸干净,然后进行口腔擦洗,操作前将套管气囊充足气,头偏向一侧。口腔护理每日2次。
5 套管松紧度适宜
用口罩戴,不能用绷带代替,因为绷带容易松开引起套管脱落,带子保持清洁,若污染随时调换。气管切口处套管周围的皮肤,每班使用安尔碘消毒并调换开口纱布,痰管污染随时调换。
6 气道管理
呼吸机的管道是细菌寄居的重部位,因此各环节严格无菌操作是关键。呼吸机管道24h更换1次,使用时呼吸机管道保持一定的倾斜度,两头高,中间低,避免冷凝水返流入气道及机器。
正确有效吸痰,使用呼吸机患者由于导管的影响,患者不能自行排痰,只能依靠吸痰清理分泌物,正确掌握吸痰的技巧,加强呼吸道的清理是十分必的。深部吸痰:吸痰前先予纯氧2min,吸痰时应由浅而深轻轻在无负压的情况下插入吸痰管,达到一定的深度后,边旋转边向外吸出粘附在气管壁上的
痰液,边吸边退后,吸引压力不宜过大,以免损伤气管内膜,吸痰时间不宜太长,每次不超过15s,以免引起气管痉挛而加重缺氧。
气道的湿化用超声雾化吸入法。临床上采样小剂量、短时间,每小时5~6ml,避免长时间、大剂量影响血氧分压的下降。
7 控制医源性呼吸道感染,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和原则
(1)医务人员应强调任何工作后洗手,特别是接触到呼吸道分泌物后彻底洗净,防止交叉感染。
(2)病房地面、物体的表面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每日2次,空气用紫外线消毒每日2次。
(3)严格控制探望人员流动,控制探视时间,探望者应穿隔离衣及鞋套。
8 结果
32例危重病人人工气道无1例发生切口感染,无1例发生气道阻塞及呼吸机管道脱落导致病人窒息,为抢救创造了条件。
9 体会
2005年1月~2006年10月对32例危重病人人工气道进行严格的科学管理,确保人工气道的畅通,收到较好的效果,为治疗和抢救提供了有利条件。规范护理流程,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呼吸机通气原理和使用方法,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格的无菌操作概念,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通过有效管理,减少并发症,创造早日拔管的条件,提高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倪殿涛,郭蕴贤.不同体位机械通气患者胃内容物吸入影响.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92,12(4):216.
2 苏鸿熙.重症加强监护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