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花香辛料(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调味料企业标准
![调味料企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7c324745a8102d276a22fe9.png)
Q/BLC公司企业标准Q/BLC0001S-2011固态调味料2011-12-07发布2011-12-17实施Q/BLC0001S-2011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乐陵市乐畅调味品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限3年,到期复审。
IQ/BLC0001S-2011固态调味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分类、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植物香辛料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用盐等辅料和5’-呈味核苷酸二钠、β-环状糊精食品添加剂,经前处理、干燥灭菌、粉碎、调配、包装等主要工艺加工制成的固态调味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2721食用盐卫生标准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4789.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478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478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T4789.5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4789.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5009.11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5009.40酱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T7652八角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7900白胡椒GB/T7901黑胡椒GB9683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96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T12729.6香辛料和调味品水分含量的测定GB/T12729.7香辛料和调味品总灰分的测定GB/T12729.9香辛料和调味品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GB14881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T22267整孜然GB/T22300丁香LY/T1652花椒质量等级Q/BLC0001S-2011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QB/T2845食品添加剂呈味核苷酸二钠QB1613食品添加剂β-环状糊精NY/T1073脱水姜片和姜粉DB44/T604陈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香辛料调味品国家标准
![香辛料调味品国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8827993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b7.png)
香辛料调味品国家标准香辛料调味品国家标准是指对于香辛料调味品的生产、加工、贮存、运输等方面的规范和要求。
香辛料调味品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增添食物的口感和风味,提高食物的美味程度。
因此,制定和遵守国家标准对于保障食品安全、提高产品质量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香辛料调味品国家标准应明确产品的原料要求。
原料是影响香辛料调味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国家标准应规定香辛料调味品所使用的原料种类、来源、质量等要求,保证原料的安全、卫生和质量稳定。
其次,国家标准应规定香辛料调味品的生产加工工艺。
生产加工工艺直接影响着香辛料调味品的品质和口感。
国家标准应明确生产加工流程、工艺参数、卫生条件等要求,确保产品符合卫生标准、质量标准和食品安全标准。
此外,国家标准还应规定香辛料调味品的贮存和运输要求。
贮存和运输环节是香辛料调味品从生产到消费的重要环节,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具有直接影响。
国家标准应规定香辛料调味品的贮存条件、贮存期限、包装要求、运输方式等,保证产品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受污染,不变质,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最后,国家标准还应规定香辛料调味品的标识和包装要求。
产品标识和包装是产品的外在形象,也是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
国家标准应规定产品标识的内容、形式、位置等要求,规定包装材料、包装形式、包装规格等要求,确保产品标识清晰、准确,包装完好、卫生。
总的来说,香辛料调味品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遵守国家标准,才能生产出安全、卫生、优质的香辛料调味品,满足人们对美食的需求,促进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各生产企业和相关部门应严格遵守香辛料调味品国家标准,加强质量管理,提升产品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食品产品。
辣椒调味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辣椒调味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37a24a99b89680202d82534.png)
辣椒调味品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辣椒调味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干辣椒为原料,辅以食用盐、芝麻、干姜、花生、熟杏仁、熟腰果、紫苏籽(熟制)、白砂糖、瓜子仁、黄豆(熟制)、鸡粉调味料、味精、鸡精调味料、牛肉粉调味料、香辛料、食品添加剂(呈味核苷酸二钠、食品用香精),经菜籽油炒制、配料、混合、粉碎、包装等工序制成的辣椒调味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317 白砂糖GB/T 1532 花生GB/T 1536 菜籽油GB 1886.17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5′-呈味核苷酸二钠(又名呈味核苷酸二钠)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4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味精中麸氨酸钠(谷氨酸钠)的测定GB 5009.4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氯化物的测定GB 5009.22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GB 5009.22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酸价的测定GB/T 5461 食用盐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8967 谷氨酸钠(味精)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T 11761 芝麻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T 15691 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GB 1930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坚果与籽类食品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T 28118 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复合膜、袋GB 299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306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用香精GB/T 30382 辣椒(整的或粉状)GB 3164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复合调味料NY/T 954 小粒黄豆NY/T 1073 脱水姜片和姜粉SB/T 10371 鸡精调味料SB/T 10415 鸡粉调味料SB/T 10513 牛肉粉调味料SB/T 10615 熟制腰果SB/T 10617 熟制杏核和杏仁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技术要求3.1 原料和辅料要求3.1.1 原料3.1.1.1 干辣椒:应符合GB/T 30382的规定。
复合香辛料调味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复合香辛料调味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6080e21312b3169a551a459.png)
Q/SSPX0001S-20170 复合香辛料调味品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花椒、八角、孜然、白胡椒、黑胡椒为原料,以鸡精、味精、食用盐为辅料,经拣选、粉碎、调配、搅拌、包装等工艺加工而成的复合香辛料调味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3 技术要求3.1 原辅料要求3.1.1 原料花椒应符合GB/T 30391和国家相关标准及规定的要求。
八角应符合GB/T 7652和国家相关标准及规定的要求。
孜然应符合GB/T 22267和国家相关标准及规定的要求。
白胡椒、黑胡椒应符合GB/T 15691和国家相关标准及规定的要求。
3.1.2 辅料鸡精应符合SB/T 10371和国家相关标准及规定的要求。
味精应符合GB/T 8967和 GB 2720的要求。
食用盐应符合GB/T 5461和GB 2721的要求。
3.2 生产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要求。
3.3 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3.4 污染物限量表2 污染物限量3.6 真菌毒素限量真菌毒素限量应符合GB 2761的规定。
项 目要 求检验方法色泽具有该产品应有的色泽滋味、气味具有该产品应有的滋味、气味,无异味,无异嗅状态颗粒状,无正常视力可见外来异物取适量试样于白色洁净的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其色泽、状态,嗅其气味,品其滋味。
项 目指标检验方法铅(以Pb 计)/(mg/kg) ≤ 2.8GB 5009.12。
牛羊肉酱调味料(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牛羊肉酱调味料(食品安全企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9e65de0dd3383c4bb4cd2d6.png)
牛羊肉酱调味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牛羊肉酱调味料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菜籽油、干辣椒、豆豉、鸡油为主要原料,辅以熟牦牛肉粒或熟藏羊肉粒、食用盐、白砂糖、味精、酿造酱油、香辛料(花椒、八角、桂皮、孜然、草果、小茴香、砂仁、山奈、豆蔻)香菇、生姜、蒜、食品添加剂(呈味核苷酸二钠、山梨酸钾)食用香精等,经预处理、配料、炒制、冷却、包装等工序制成的牛羊肉酱调味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1536 菜籽油GB 1886.3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GB 1886.17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呈味核苷酸二钠GB 27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豆制品GB 272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味精GB 27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GB 272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熟肉制品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 4789.3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GB 4789.3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检验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镉的测定GB 5009.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GB 5009.2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测定GB 5009.2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GB 5009.4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氯化物的测定GB 5009.12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铬的测定GB 5009.22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GB 5009.22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酸价的测定GB 5009.2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氨基酸态氮的测定GB/T 7652 八角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 1014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动物油脂标准GB 1310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糖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T 15691 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GB 18186 酿造酱油GB/T 22267 整孜然GB/T 30381 桂皮GB/T 30382 辣椒(整的或粉状)GB/T 30383 生姜GB/T 30391 花椒GB 306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用香精GH/T 1013 香菇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NY/T 744 绿色食品葱蒜类蔬菜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产品分类按照添加的熟牦牛牛肉粒或熟藏羊肉粒不同,分为牦牛肉酱调味料或藏羊肉酱调味料4 技术要求4.1 原料和辅料要求4.1.1 原料:4.1.1.1 豆豉:应符合GB 2712 的规定。
香辛调味粉(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香辛调味粉(食品安全企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3d4c76f910ef12d2af9e7ed.png)
香辛调味粉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香辛调味粉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香辛料(花椒、八角、孜然、胡椒、生姜、小茴香、丁香、桂皮、高良姜、草果、肉豆蔻)为主要原料,经精选、磨制、过筛、按比例混合、分装等工序制成的香辛调味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7652 八角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7900 白胡椒GB/T 7901 黑胡椒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T 15691 香辛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GB/T 22267 整孜然GB/T 22300 丁香GB/T 30381 桂皮GB/T 30383 生姜GB/T 30391 花椒GB 3164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复合调味料GB/T 32727 肉豆蔻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产品分类3.1 单一型:由单一香辛料制成的香辛调味粉。
3.2 复合型: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香辛料配制而成的香辛调味粉。
4 技术要求4.1 原料要求4.1.1 花椒:应符合GB/T 30391的规定。
4.1.2 八角:应符合GB/T 7652的规定。
4.1.3 孜然:应符合GB/T 22267的规定。
香辛复合调味料(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香辛复合调味料(食品安全企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a74afbf453610661ed9f4ed.png)
香辛复合调味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香辛复合调味料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花椒、胡椒、八角、孜然为主要原料,辅以食用盐、姜粉、桂皮、蒜粉、谷氨酸钠、鸡精,经混合、分装制成的非即食香辛复合调味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4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味精中麸氨酸钠(谷氨酸钠)的测定GB 5009.4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氯化物的测定GB/T 5461 食用盐GB/T 7652 八角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7900 白胡椒GB/T 7901 黑胡椒GB/T 8967 谷氨酸钠(味精)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T 15691 香辛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GB/T 22267 整孜然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T 30381 桂皮GB/T 30391 花椒NY/T 1045 绿色食品脱水蔬菜NY/T 1073 脱水姜片和姜粉SB/T 10371 鸡精调味料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产品分类按配方原料不同产品分为:花椒复合调味料、五香复合调味料、黑胡椒复合调味料、白胡椒复合调味料、孜然复合调味料、馅类复合调味料。
Q01QSHY 0001 S-2015 济南七色花语芳香植物有限公司 复合香辛调味料
![Q01QSHY 0001 S-2015 济南七色花语芳香植物有限公司 复合香辛调味料](https://img.taocdn.com/s3/m/36969d91c281e53a5902ff51.png)
Q01QSHY 0001 S-2015 济南七色花语芳香植物有限公司复合香辛调味料济南七色花语芳香植物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01QSHY 0001S-2015复合香辛调味料2015-05-08公布2015-05-22实施济南七色花语芳香植物有限公司公布前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编写。
本标准由济南七色花语芳香植物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自公布之日起有效期限3年,到期复审。
复合香辛调味料1 范畴本标准规定了复合香辛调味料的分类、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以GB/T 12729.1《香辛料和调味品名称》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原料,添加食用盐、味精、食糖、食用葡萄糖等辅料,经原料处理(分选)、粉碎、筛分、干燥(微波杀菌)、调和、包装等工序加工而成的香辛料含量不低于55%(以配料计)的非即食型复合香辛调味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关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461 食用盐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8967 谷氨酸钠(味精)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 9687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T 12729.1 香辛料和调味品名称GB/T 12729.2 香辛料和调味品取样方法GB/T 12729.6 香辛料和调味品水分含量的测定(蒸馏法)GB/T 12729.7 香辛料和调味品总灰分的测定GB/T 12729.9 香辛料和调味品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GB 1310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糖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T 15691 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GB/T 20880 食用葡萄糖GB/T 22865 牛皮纸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SB/T 10371 鸡精调味料QB/T 4594 玻璃容器食品罐头瓶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治理方法》3 技术要求3.1 原辅料3.1.1 香辛料应符合GB/T 12729.1的规定,符合GB/T 15691的规定,并符合GB 2762和GB 2763的规定。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颁布儿茶等43种进口药材质量标准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04]144号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颁布儿茶等43种进口药材质量标准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04]144号](https://img.taocdn.com/s3/m/7c04e07c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bc.png)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颁布儿茶等43种进口药材质量标准的通知
正文: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颁布
儿茶等43种进口药材质量标准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各口岸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各口岸药品检验所:
为加强进口药材的监督管理,我局修(制)订了儿茶、方儿茶、西洋参、高丽红参、西红花、牛黄、羚羊角、泰国安息香、苏合香、乳香、没药、血竭、藤黄、沉香、檀香、丁香、母丁香、小茴香、荜茇、广天仙子、豆蔻、槟榔、肉豆蔻、大腹皮、大风子、西青果、诃子、胖大海、芦荟、猴枣、弗朗鼠李皮、胡黄连、肉桂、番泻叶、马钱子、玳瑁、石决明、天竺黄、穿山甲、海狗肾、海马、哈蚧、海龙等43种进口药材的质量标准,现予颁布。
上述质量标准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00四年五月八日
——结束——。
“药食同源”有讲究
![“药食同源”有讲究](https://img.taocdn.com/s3/m/e8b6b50e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15.png)
“药食同源”有讲究中国的老百姓对“药食同源”这个词并不陌生。
很多人认为“药食同源”的东西都是安全的,怎么吃都不会产生毒性,因为“药食同源”意味着“既是药品也是食品”,食品怎么会有毒呢?其实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哪些品种既是药品也是食品: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据《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
上面这个名单一共有87种物品,并从2002年一直沿用至今。
除了以上名单中的87种“药食同源”品种之外,2014年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了《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新增15个品种,包括人参、山银花、芫荽、玫瑰花、松花粉(2种)、粉葛、布渣叶、夏枯草、当归、山奈、西红花、草果、姜黄、荜茇。
征求意见的15个品种中,有的已经被我国批准为新资源食品,如原卫生部2004年第17号公告批准松花粉为新资源食品;2010年第3号公告允许夏枯草、布渣叶作为凉茶饮料原料使用;2012年第17号公告批准人参(人工种植)为新资源食品。
另外,有多个品种在我国或其他国家被当成香辛料使用,如当归在美国、欧盟以及日本等均作为香辛料。
我国国家标准GB/T 12729.1-2008把山奈、西红花、草果、姜黄、荜茇列入《香辛料和调味品名称》。
药食同源——西红花
![药食同源——西红花](https://img.taocdn.com/s3/m/06e431c7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a2.png)
本草中国药食同源——西红花文/张飞 王志尧 兰金旭 程蒙 杨光 通讯作者/陈随清98中图分类号 R28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5390(2021)01-098-03 DOI 10.3969/j.issn.1673-5390.2021.01.012基金项目2017年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补助专项“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项目”(财社〔2017〕66号);2018年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补助专项“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项目”(财社〔2017〕183号);中央本级重大增减支项目(2060302);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212102310352);河南省科学院基本科研费项目(200613043,210613040)西红花药材癥瘕、产后瘀阻、温毒发斑、忧郁痞闷、惊悸发狂等症[1]。
西红花的应用历史悠久,在《希腊神话》中酒神巴克斯和安德罗墨达即身着由西红花所染得黄色衣服,包裹大力神海格力斯的小被子也是用西红花染成的[2]。
我国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提到“番红花,出西番回回地面及天方国,即彼1来源考证及植物形态药材西红花(CROCI STIGMA),又称藏红花、番红花,为莺尾科植物番红花 Crocus sativus L. 的干燥柱头,味甘,性平,归心、肝经,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经闭本草中国中国食品药品监管China Food & Drug Administration Magazine2021年第1期(总第204期)99来自安徽、河南、上海、浙江等省市。
国家卫健委和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于2019年11月25日,将西红花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管理,可作为香辛料和调味品使用。
中医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 (又称为“医食同源”)理论,《黄帝内经太素》一书曾写道: “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即反映出“药食同源”的思想。
西红花最初被用于园艺和观赏,花瓣多为蓝色、紫色或白色,大家常见到的西红花实际上只是它的三根雌蕊。
主要香调料产品质量等级LYT3262-2021FDIS
![主要香调料产品质量等级LYT3262-2021FDIS](https://img.taocdn.com/s3/m/68f3bec3bd64783e08122b3e.png)
闭眼 椒含
量
其它 椒皮 含量
总量
≤ 1.5
0
0
≤ 3.0
≤ 2.0
≤1.5 ≤0.5
≤ 6.0
理化指标
黑粒椒 含量 g/100g
挥发油 含量 (干基) mL/100g
0
≥5.0
0
≥4.0
不挥发 性乙醚 抽提物 g/100g
≥7.5
二 级
0
≤3
≤ 3.0
≤5.5
≤1.0
≤ 10.0
≤1.5
≥3.0
≥6.5
麻味尚 浓、无异
三 级
≤0.15
≤5
≤ 3.5
≤ 10.0
≤1.0
≤ 15.0
≤2.0
≥2.0
≥5.5
感官指标
水分 含量 g/100g
总灰分 (干基) g/100g
霉粒、 过油椒
外果皮色泽
内果皮 色泽
滋味
气味 整齐度
≤9.5 ≤5.5
≤11.0
大红或紫红、色 泽鲜艳
黄白、鲜 亮、洁净
麻味浓 香气浓
烈、持久、 郁、纯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大红八角 da-hong star anise 秋季成熟期采收,经脱青处理后晒干或烘干的八角果实。
角花八角 jiao-hua star anise 春季成熟期采收,经脱青处理后晒干或烘干的八角果实。
干枝八角 gan-zhi star anise 落地自然干燥的八角果实。
不限
碎口率 g/100g
≤6.0 ≤10.0 ≤20.0 ≤3.0 ≤15.0
不限
表1 八角产品质量等级指标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西红花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西红花](https://img.taocdn.com/s3/m/a5a52ec2bceb19e8b8f6bab2.png)
微有刺激性,味微苦。无杂质、
虫蛀、霉变。
—
≤5%
≤5% ≤10% ≤30%
黄色花柱 ≤0 ≤0 ≤2
≤2 mm
≤1 mm
≤0 ≤1 mm ≤2 mm
注 1:西红花属于进口药材,《43 种进口药材质量标准》中西红花项下收载 质量标准,未对商品规格等级进行划分。本标准依据产地和加工方法划分规格, 依据颜色、气味、长短和干湿程度划分等级,暗红色、柱头长、身干爽,气味浓 是质优的特征。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某些术语和定义。 西红花 Croci Stigma 本品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 Crocus sativus L.的干燥柱头。 西红花规格 Croci Stigma specification 西红花药材在流通过程中用于区分不同交易品类的依据。 西红花等级 Croci Stigma grade 在西红花药材各规格下,用于区分西红花不同品质的依据。 进口西红花 imported saffron 指产自伊朗、印度、西班牙及地中海地区等的西红花。 国产西红花 domestic saffron 指产在我国上海市、浙江省等地的西红花。 黄色花柱 yellow column 番红花柱头和子房间的连接部分,呈黄色,为非药用部分。
注 2:药材市场上有售卖带较长黄色花柱的西红花,俗称扎把子,捆成小把 进行出售,市场价格较低,不符合药典规定,未划入规格等级标准。
注 3:药材市场上有少量店铺出售西班牙进口、印度进口西红花,经实际考 证,实际为伊朗 Esfedan 公司生产加工的西红花,因加工方式不同区别于其他规 格等级的西红花,划分标准时作为进口统货。
现在为伊朗和阿富汗北部地区,而撒马儿罕为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的撒马儿罕 地区。
香辛料验收标准
![香辛料验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f0a995d27284b73f2425041.png)
香辛料验收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GB/T 12729.1中规定的68种可用于食品加香调味的天然植物性产品及其混合物。
2 验收标准
2.1 运输要求
2.1.1 厢式货车运输,货品使用垫板垫放,保持卫生状态;
2.1.2 运输车辆保持干燥通风、干净整洁无异味,不得与易污染物品混装混运;
2.1.3 运输途中车厢保持上锁或使用车封,保障货品安全。
2.2 包装要求
编织袋内衬塑料袋包装,塑料袋应符合食品包装卫生要求。
具体包装重量、规格和包装尺寸根据订货合同协定执行。
2.3 文件要求
供应商必须提供随货检验合格证明或报告,检验报告格式必须规范,报告内容包括:品名、重量、生产日期、检验项目和结果等内容,并加盖检验章或公章。
2.4 技术要求
2.4.1 感官要求
检验级别:
A:必检项目,检验结果作为品质判定依据
B:必检项目检验结果发现品质有异常时,则实施检验进一步加以判定
C:需供货厂商提供合格证明或委外试验项目
2.4.2 理化指标:
2.4.4 参考文件GB/T 15691《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 7652 《八角》
2.4.5 产品必须符合其他中国现行或未来实行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2.4.6 供应商必须每年度提供所供物料的型式检验报告。
3 缺陷分类与描述
3.1 缺陷分类
3.2 缺陷可接受率
备注:缺陷可接收率指产品相应的缺陷率在在可接收范围内时,整批产品接收,但不免除供应商回收或调换其中有缺陷产品的责任。
缺陷超过相应的可接收率时,整批产品拒收。
4 抽查比例
每批的包装单位1-2件,3-100个抽取3件。
西红花的本草考证与名实辨析
![西红花的本草考证与名实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17ce79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00.png)
·封面专题·西红花的本草考证与名实辨析张雪1 杨怡2(1. 上海市药材有限公司西红花事业部 上海 200082;2.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上海 200433)摘要本文考证了藏红花的国内外应用历史和应用领域,还根据历朝历代的应用情况和现代应用领域、质量标准等,规范了番红花、藏红花和西红花的名称指代:原植物称番红花;番红花红色柱头的加工品为商品,药用的称西红花,其他领域应用的称藏红花。
关键词番红花藏红花西红花本草考证名实辨析中图分类号:R281.6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24)01-0014-05引用本文 张雪, 杨怡. 西红花的本草考证与名实辨析[J]. 上海医药, 2024, 45(1): 14-18.Textual research of saffron on Chinese and oversea materia medicaand the differentiation in substances corresponding to the namesZHANG Xue1, YANG Yi2(1. Department of Saffron, Shangha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 Ltd., Shanghai 200082, China; 2. Department of Pharmac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vy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d the application history and fields of saffron at home and abroad, and also standardized the names of Fanhonghua, Zanghonghua and Xihonghua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situation of previous dynasties, modern application scope and quality standards: the original plant is called Fanhonghua, the processed product of the red stigma of saffron is a commodity, and the medical use is called Xihonghua, those for other uses are Zanghonghua.KEY WORDS Fanhonghua; Zanghonghua; Xihonghua; textual research; analysis of name and reality番红花是典型的地中海物种,为喜阳植物,原产希腊地中海克里特岛和圣托里尼等地,古希腊最先种植。
西红花标准检验操作规程
![西红花标准检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a434101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84.png)
西红花标准检验操作规程【性状】本品呈线形,三分枝,长约3cm。
暗红色,上部较宽而略扁平,顶端边缘显不整齐的齿状,内侧有一短裂隙,下端有时残留一小段黄色花柱。
体轻,质松软,无油润光泽,干燥后质脆易断。
气特异,微有刺激性,味微苦。
【鉴别】(1)本品粉末橙红色。
表皮细胞表面观长条形,壁薄,微弯曲,有的外壁凸出呈乳头状或绒毛状,表面隐约可见纤细纹理。
柱头顶端表皮细胞绒毛状,直径26~56μm,表面有稀疏纹理。
草酸钙结晶聚集于薄壁细胞中,呈颗粒状、圆簇状、梭形或类方形,直径2~14μm。
(2)取本品浸水中,可见橙黄色成直线下降,并逐渐扩散,水被染成黄色,无沉淀。
柱头呈喇叭状,有短缝;在短时间内,用针拨之不破碎。
(3)取本品少量,置白瓷板上,加硫酸1滴,酸液显蓝色经紫色缓缓变为红褐色或棕色。
(4)取吸光度项下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在458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458nm与432nm波长处的吸光度的比值应为0.85~0.90。
(5)取本品粉末20mg,加甲醇1ml,超声处理10分钟,放置使澄清,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西红花对照药材20m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水(100:16.5:13.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分别置日光和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避光操作)。
【检查】干燥失重取本品2g,精密称定,在105℃干燥6小时,减失重量不得过12.0%(通则0831)。
总灰分不得过7.5%(通则2302)。
吸光度取本品,置硅胶干燥器中,减压干燥24小时,研成细粉,精密称取30m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70ml,加热回流至提取液无色,放冷,提取液移至100ml量瓶中(必要时滤过),用甲醇分次洗涤提取器,洗液并入同一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
西红花香辛料(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西红花香辛料(食品安全企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8292cd0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12.png)
西红花⾹⾟料(⾷品安全企业标准)西红花⾹⾟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西红花(Crocus sativus L.)⾹⾟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于以西红花(⼜名藏红花)为原料,经精拣、分装等⼯序制成的西红花⾹⾟料。
2规范性引⽤⽂件下列⽂件对于本⽂件的应⽤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期的引⽤⽂件,仅注⽇期的版本适⽤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期的引⽤⽂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于本⽂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标志GB 2760 ⾷品安全国家标准⾷品添加剂使⽤标准GB 2762 ⾷品安全国家标准⾷品中污染物限量GB 4806.7 ⾷品安全国家标准⾷品接触⽤塑料材料及制品GB 5009.3 ⾷品安全国家标准⾷品中⽔分的测定GB 5009.4 ⾷品安全国家标准⾷品中灰分的测定GB 5009.12 ⾷品安全国家标准⾷品中铅的测定GB 7718 ⾷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品标签通则GB 14881 ⾷品安全国家标准⾷品⽣产通⽤卫⽣规范GB/T 15691 ⾹⾟料调味品通⽤技术条件GB 28050 ⾷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品营养标签通则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中华⼈民共和国药典》⼀部国家卫⽣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当归等6种新增按照传统既是⾷品⼜是中药材的物质公告(2019年第8号)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品标识管理规定》3 技术要求3.1 原料要求西红花:为鸢尾科植物西红花(Crocus sativus L.)⼜名藏红花的柱头,应符合《中华⼈民共和国药典》⼀部及国家卫⽣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当归等6种新增按照传统既是⾷品⼜是中药材的物质公告(2019年第8号)的规定。
3.2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3.3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3.4 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中国天然香辛料标准状况
![中国天然香辛料标准状况](https://img.taocdn.com/s3/m/1d7e5555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8.png)
中国天然香辛料标准状况
陈仕荣
【期刊名称】《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年(卷),期】2000(019)001
【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国香辛料产品标准化状况,存在问题及标准化发展方向。
【总页数】2页(P22-23)
【作者】陈仕荣
【作者单位】南京野生物综合利用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2.3
【相关文献】
1.天然香辛料醇提液的添加方式对低温五香牛肉货架期影响的研究 [J], 夏秀芳
2.六种天然香辛料的生理活性及研究进展 [J], 齐程田;扈晓杰;程磊;金泽林;刘云国
3.天然香辛料对淡水鱼脱腥效果的研究 [J], 胡颖
4.天然香辛料风味物质提取技术与应用开发研究进展 [J], 马钤;郭川川
5.天然香辛料风味物质提取技术与应用开发研究进展 [J], 马钤;郭川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红花香辛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西红花(Crocus sativus L.)香辛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西红花(又名藏红花)为原料,经精拣、分装等工序制成的西红花香辛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T 15691 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
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当归等6种新增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公告(2019年第8号)
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3 技术要求
3.1 原料要求
西红花:为鸢尾科植物西红花(Crocus sativus L.)又名藏红花的柱头,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当归等6种新增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公告(2019年第8号)的规定。
3.2 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3.3 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
3.4 有害物质限量
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有害物质限量指标
3.5 净含量
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按JJF 1070 规定的方法测定。
4 食品添加剂
4.1食品添加剂质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
4.2 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和使用量应符合GB 2760有关规定。
5 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
应符合GB 14881规定。
6检验规则
6.1 组批
以同一品种的原料、同一次投料、同一工艺所生产的同一规格产品为一批。
6.2 抽样
从同一批次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检验用样品和备用样品,抽样数量为15盒(瓶/袋),10盒(瓶/袋)用于检验,5盒(瓶/袋)留样。
6.3 出厂检验
6.3.1 产品出厂前须经本厂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签发合格证(或成品放行单)后方可出厂。
6.3.2 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净含量为每批必检项目。
6.4 型式检验
6.4.1 在正常生产时,每6个月进行一次。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亦应进行:
a) 新产品投入生产时;
b) 停产6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
c) 生产主要设备或关键工艺发生变化时;
d)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
6.4.2型式检验项目为技术要求的3.2~3.5全部检验项目。
6.5 判定规则
6.5.1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判该批产品合格。
6.5.2 检验项目如有不合格项,应加倍抽样复检。
复检如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 标志
产品标签应符合GB 7718及《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的规定。
产品营养标签应符合GB 28050的规定。
外包装箱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
7.2 包装
包装材料和容器应符合GB 4806.7的规定,封口严密,包装牢固。
7.3 运输
7.3.1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卫生、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挥发或有异味的物品混贮、混运。
7.3.2搬运时应轻拿轻放,严禁扔摔、撞击、挤压。
7.3.3在运输过程中,必须防止曝晒、雨淋、受潮。
7.4 贮存
产品离地、离墙,应贮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中,并有防蝇、防鼠、防尘设施。
不得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挥发或有异味的物品同库贮存,不得斜放倒置。
严禁露天堆放、日晒、雨淋。
8 保质期
在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贮运条件下,产品自生产之日起保质期为24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