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典型天气过程分析江淮梅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三2012年7月13日典型梅雨过程分析
一.天气概述
2012年7月13-14日江淮梅雨具有典型的梅雨环流特征
500hpa高纬具有乌拉尔山,鄂霍次克海阻高及长波槽,中纬具有短波槽,低纬具有印缅槽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太副高脊线位于北纬20度附近。
850hpa具有明显的风切变线,低空急流以及西南涡,低空急流与切变线稳定少动。
地面具有气旋及准静止锋
此次江淮梅雨是2012年出梅前最后一次大范围降水,局部地区有大到暴雨。此次降水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影响强度大等特点,受此次降水影响,江苏部分地区有洪涝灾害。
二.天气过程分析
7月13-14号500hpa高空图上,高纬地区形成稳定的双阻高,东阻位于鄂霍次克海,西阻位于乌拉尔山,在东亚地区形成显著的东亚倒Ω流型,长波槽位于贝加尔湖附近。长波槽与阻高配合,引导冷空气沿河西走廊南下,进入我国。低纬地区印缅槽槽前西南风,与西伸的副高想配合,使来自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暖池的暖湿空气输送至江淮流域,与西北方向的干冷空气汇合,形成梅雨锋。中纬地区的短波槽的形成,使得槽前形成正涡度平流,促进西南涡的形成与发展。另外我国东北上空存在一与极涡分裂开的切断低压,东北冷涡,是一深厚系统,暖平流侵入导致了东北冷涡的消亡,冷暖空气的交汇给东北地区带来大范围的降水。13-14号850hpa高空图上有明显的江淮切变线和低空急流,呈东北西南走向。低空急流风速达22m/s,位于南京上空。从13号20时到14号20时江淮切变线稳定少动。形成暴雨的机制除了强烈的上升气流和充分的水汽供应还需要较长的持续时间,形成此次暴雨的两大系统,低空急流和江淮切变线稳定少动,持续时长超过24小时,为暴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西南涡受短波槽和切变线的影响移出沿切变线移动。副高北侧的西南气流为西南涡提供了充沛的水汽。高空槽前的正涡度平流提供高空的辐散的环流场。江淮切变线与低空急流叠加在一起同时提供了较强的辐散上升气流。由低空急流提供的充沛的水汽供应,高空槽,低空的切变线,急流提供由高空到低空稳定的,持续的上升气流,配合西南涡这一扰动,构成了江淮地区暴雨形成的物理机制。降雨区主要分布在低涡的中心区和右前方,位于江苏部分地区。
13-14号地面图上可以看出主要降水集中在由梅雨锋和西南涡造成的江淮地区的大范围降水,以及有东北冷涡的消亡造成的东北部分地区大范围的降水。到了14日,地面气旋东移,降水范围增大。江淮梅雨锋形成与7月份,由于大陆地表此时显热加热,使得内陆空气温度升高,与来自洋面的暖空气温度对比不大,但来自西北内陆的干冷空气与来自热带洋面上的暖湿气流形成的准静止锋湿度梯度较大。
三.总结
此次江淮地区大范围降水,局部地区暴雨的物理形成机制分析:
1.高空短波槽前提供了正涡度平流,利于西南涡的移动好发展,同时提供高空的辐散气流。低空急流及江淮切变线提供了低空的辐散气流,高空和低空的辐散气流叠加,形成了江淮地区持续,强烈的上升运动。
2.形成暴雨的两大系统,江淮切变线,低空急流稳定少动。
3.低空急流向江淮地区源源不断的输送水汽。
4.江苏位于低空急流出口区左侧,有强烈的正涡度平流和辐散上升气流
5.850hPa图上有多个孤立的气旋,沿江淮切变线移动可能会形成列车效应,对江淮东部地区造成持续降雨。
此次预报着眼点
1.高空500hPa关注阻塞形势,倒Ω流型,东北冷涡的移动,副高脊线北抬西伸的位置,副高强度的变化
2.低空注意西南涡的形成与移动,切变线的移动,西南涡与切变线的配合,切变线与低空急流的相对位置。
3.地面准静止锋的发展和消亡。
4.高低空系统的综合配置情况。
四.补充图
在500hPa,7月13-14日的平均散度场场上,可以明显的看出辐合区呈经向带状分布,呈东西南北分布,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江淮切边线与低空急流之间,与梅雨锋的位置大致一致。并且在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地带有孤立的辐合中心,可能对西南涡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从850hPa7月13-14日平均温度场可以看出形成梅雨锋的冷暖气团在低空的温度对比并不明显,形成锋面主要依赖于湿度差异。
从500hPa7月13-14日平均温度场上可以看出东北冷涡的位置,与高空图对应,中心最低温度达零下十二摄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