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一室内覆盖系统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一
室内分布设计方案
工程名称建设单位
版本号设计单位
设计人员审核人员
设计日期设计编号
目录
第1章概述 (2)
1.1自然环境 (2)
1.2工程简介 (2)
第2章覆盖指标要求 (4)
第3章设计思路 (5)
3.1覆盖范围 (5)
3.2信源配置 (5)
3.3小区规划 (6)
3.4器件选择 (6)
3.5系统稳定性考虑 (6)
第4章设计方案分析 (7)
4.1合路方式分析 (7)
4.2系统间干扰分析 (7)
4.3覆盖分析 (7)
4.3.1 GSM覆盖分析 (8)
4.3.2 TD-SCDMA覆盖分析 (8)
4.3.3 WLAN覆盖分析 (8)
4.4容量分析 (8)
4.4.1 GSM系统容量计算 (9)
4.4.2 TD-SCDMA系统容量计算 (9)
4.4.3 WLAN系统容量计算 (9)
4.5频率规划分析 (10)
4.5.1 GSM频率规划 (10)
4.5.2 TD-SCDMA频率规划 (10)
4.5.3 WLAN频率规划 (10)
4.6切换分析 (11)
4.7外泄控制分析 (11)
4.7.1 GSM外泄控制分析 (11)
4.7.2 TD-SCDMA外泄控制分析 (11)
4.8可扩容性分析 (11)
4.8.1 2G/3G可扩容性分析 (11)
4.8.2 WLAN可扩容性分析 (11)
第5章附件 (13)
5.1必须包含的文档 (13)
5.2可能包含的文档 (13)
东胜区医院一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站点概况:
系统信息:
第1章概述
1.1自然环境
门诊楼4层、CT室楼2层。

,总建筑面积约10000平米。

约有1000目标用户。

1.2工程简介
为满足用户需求,做好重要场所的通信保障工作,同时需满足商务人士在东胜区医院一进行无线办公及休闲娱乐的网络需求,以提高中国移动的品牌效应,因此本方案拟规划GSM、TD-SCDMA系统实现对医院一所有区域全覆盖,WLAN系统实现主要热点区域覆盖目标。

按移动公司要求,本次多网合路室内覆盖分布系统主要考虑以下三种无线通信体制:➢中国移动[GSM900]/[DCS1800]移动通信系统
➢中国移动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
➢中国移动WLAN系统
接入室内覆盖系统的各系统的频段范围如下:
室内覆盖系统接入的通信系统的频段范围
第2章覆盖指标要求
各系统的边缘场强要求如下:
➢TD-SCDMA室内分布无线覆盖边缘信号要求为:
1)普通建筑物:PCCPCH RSCP>=-80dBm C/I>=0dB。

2)地下室、电梯等封闭场景:PCCPCH RSCP>=-85dBm C/I>=-3dB。

➢GSM室内分布无线覆盖边缘信号要求为:
1)普通建筑物:BCCH>=-80dBm。

2)地下室、电梯等封闭场景:BCCH>=-85dBm。

➢WLAN室内分布无线覆盖边缘信号要求:接收电平≥-75dBm。

第3章设计思路
3.1覆盖范围
本方案WLAN对整个站点门诊楼1-4层、CT室楼1-2层进行覆盖。

3.2信源配置
➢2G信源:
1、信源类型:
2、信源配置:
➢TD-SCDMA信源:
1、信源类型:
2、信源配置:
3、BBU数量:
➢WLAN信源:
1、信源类型:室内分布型500mw AP9个
➢信源安装位置以及覆盖范围
T
T
T
3.3小区规划
为保证站点切换成功率,整体建筑小区划分原则采取底层和电梯同小区,高层独立
小区。

保证了底层人员密集区与电梯避免切换,高层人员分流区发生少量切换,减小切换
压力,降低掉话率。

小区规划示意图如下:
GSM小区规划:
TD-SCDMA小区规划:
3.4器件选择
为保证系统兼容GSM、TD-SCDMA、WLAN等系统,所有天馈线器件选用宽频带(频
率范围为800~2500MHZ)、低损耗器件以保证无源覆盖系统的信号分配任务。

3.5系统稳定性考虑
直放站、干放等有源器件引入会大大增加系统的不稳定性,应尽量控制使用量并优化级
联方式,以保证系统的高度稳定性及后期可维护性,降低维护成本。

第4章设计方案分析
4.1合路方式分析
➢2G/TD和WLAN系统,采取末端合路的方式,合路点在弱电井或线槽里面;4.2系统间干扰分析
在考虑被干扰系统灵敏度下降0.4dB前提下,通过详细分析杂散干扰、阻塞干扰、交调干扰,得出TD-SCDMA与其他系统共存时隔离度的要求:
注:隔离度的要求除了跟干扰系统的杂散干扰、阻塞干扰、交调干扰有关,还跟被干扰系统允许的灵敏度下降有关。

根据上面对隔离度的要求,TD和GSM、WLAN系统共存时,要求90dB左右的隔离度。

其他系统共存时,有60dB以上的隔离度即能满足要求。

隔离度的实现:
➢滤波器隔离:
多系统共用天馈系统时,采用滤波器隔离的办法,因此要求合路器的隔离度在90dB以上;
➢空间隔离:
TD-SCDMA和其他系统共存,但不共用天馈时,两系统天线之间的距离至少1米。

4.3覆盖分析
常用的建筑材料损耗参考值:
类型混凝土(承重墙) 砖墙玻璃石膏板钢筋混凝土混凝土地板电梯顶
4.3.1 GSM覆盖分析
4.3.2 TD-SCDMA覆盖分析
4.3.3 WLAN覆盖分析
根据无线电波室内传播模型, (只考虑本楼层墙体及障碍物损耗)则:
PL=32.44+20lgD++20lgf+Lw
式中PL:空间损耗,用dB来显示;D:收、发天线间距离,以Km为单位;
f:是频率,用MHz为单位;Lw为隔墙损耗,参考上述损耗值,计为15dB。

以覆盖最远点约20米处为例,其场强P为:
P=Pt-PL
式中Pt为天线发射功率,本方案Pt最小为25dBm,天线增益G为2dBi,则:
P=25+2-(32.44+20lg20*10-3+20lg2400+15)
= -56dBm>-75dBm
即满足覆盖要求。

本方案设计中主要用Wlan覆盖重要区域,这些区域的天线覆盖距离均小于20米,因此,完全能够达到覆盖要求。

4.4容量分析
本系统根据站点的人流量来进行话务量预测,预测应满足本站点未来数年的话务需求,并预留数据业务的信道数,且充分考虑了周边区域的宏基站的数量、分布和载频配置情况来综合考虑本站点的容量需求。

分析如下:
4.4.1 GSM系统容量计算
4.4.2 TD-SCDMA系统容量计算
4.4.3 WLAN系统容量计算
由于WLAN系统采用CSMA(冲突检测载波侦听多路存取)协议,所以一个WLAN AP 可以接入很多用户,但如果接入用户数目过多,会导致每个用户的性能下降,速率降低,用户使用感知降低,一般每个AP规划接入20个用户左右为宜。

本站点设计容量为1000人,假设WLAN用户使用率占20%,并发用户比例20%,则WLAN用户最多为40人。

各WLAN AP下用户详细规划情况如下:
建议单个AP 可支持的并发用户数为20个。

根据移动公司建网要求,WLAN发展初期以覆盖为主,保护投资,未来根据业务发展需求进行扩容。

4.5频率规划分析
4.5.1 GSM频率规划
4.5.2 TD-SCDMA频率规划
4.5.3 WLAN频率规划
WLAN收发信机采用ISM频段。

通信带宽为2400~2483.5MHZ。

载频间隔为5MHz。

共13个频点,由于使用扩频技术,总带宽内不重叠频点共3个。

为保证各频点隔离度,一般情况下,推荐使用1、6、11频点进行复用。

相邻覆盖区域的AP交叉使用频点提高隔离度,避免干扰。

本站点各AP规划使用频点如下:
4.6切换分析
4.7外泄控制分析
对于易外泄的地方通常考虑三种方式解决外泄问题:
1) 建筑物的遮挡;
2) 采用定向吸顶天线或板状天线;
3) 小功率,多天线
4.7.1 GSM外泄控制分析
4.7.2 TD-SCDMA外泄控制分析
4.8可扩容性分析
4.8.1 2G/3G可扩容性分析
扩容包括载波扩容和分裂小区扩容两种。

大型场馆可考虑应急通信车方式增加容量。

本站点优先考虑载波扩容,其次考虑分裂小区扩容,如下图所示。

(1)载波扩容
(2)分裂扩容
4.8.2 WLAN可扩容性分析
从网络运营需求、工程施工难易程度、投资分析角度分析WLAN扩容规划。

➢室内放装型场景扩容
根据网络容量的差异,室内放装型场景存在着三种覆盖方案。

规划时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灵活掌握覆盖密度。

1、低密度:用最少的AP设备提供大面积覆盖。

2、中等密度:兼顾提供良好的覆盖和数据吞吐量,约20%的交叠覆盖。

3、高密度:用以提供较大的数据吞吐量,约50%的交叠覆盖。

室内放装型场景WLAN扩容对容量需求大的区域采用增加AP的方式,各AP采用负荷分担方式解决容量问题。

➢室内分布型场景扩容
室内分布型场景扩容,采用增加AP的方式,减少每个AP所带分布天线的面数,减小每个AP的覆盖范围,由各AP分担负荷。

第5章附件5.1必须包含的文档
完整的设计方案必须包含本设计文档以及如下6个附件文件➢站点勘测表
参见附件1
➢前期环境测试报告
参见附件2
➢站点模测报告
参见附件3
➢站点材料预算
参见附件4
➢系统原理图、平面安装图及主设备拓扑图
参见附件5
➢审核记录表
参见附件6
5.2可能包含的文档
➢设计变更单
参见附件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