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海洋气象学复习题答案.doc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气象学复习题

2013. 6.30

1说明海洋气象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海洋气象学是研究海上大气的物理和动力特征,以及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海洋气象学既涉及大气又涉及海洋,因此它是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共同研究的领域。

由于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为海洋所覆盖,而海水又具有和陆地迥然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这就决定了海洋在海洋气象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2说明海洋气象预报的基本内容

一、海洋环境气象水文要素和灾害的监测、预报以及海上事故救援、海洋调查、海洋

航运、海上工程等方面的气象保障。

二、海洋气象预报的内容包括海洋气象水文要素的预报和海洋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警报

两大类

三、按预报时效来划分,海洋气象预报业务包括海洋天气监测、沿海及海区临近预报、

短时预报、短期预报、中期预报、延伸期预报。对各类预报都要进行预报质量检验。

四、海洋气象业务还包括建立各种海洋气象灾害的应急预案和按海域分等级的海上事

故救援气象保障预案,提供海事区域风、能见度、浪、降水、气温等要素预报评估,开展海

洋气象灾害评估和各类气象保障服务效果评估。

3 什么是大气环流 , 驱动大气环流的主要因子

水平尺度2000km 以上的大气运动称为行星尺度运动,大气环流是一种全球行星尺度的大气运行现象。其活动的水平空间范围在几千公里以上。大气的运动就是风。大气环流也是风的大尺度水平流动和流动状态轨迹以及流动的分布状态。

大气环流是在热力因子和动力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和维持的。热力因子主要的是指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不均匀、动力因子主要包括地球自转,海陆分布和大地形起伏等。其中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不均匀,是影响大气环流形成和维持的最基本的因子,是大气环流产生的源动力。

4海陆热力差异的表现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表现在三个方面:

1.辐射性质差异: 太阳辐射在陆地上只限于一个薄层内, 而在海洋里可以达到几十米深。因此大陆上的温度远比海洋上温度对太阳辐射敏感。

2.热容量差异: 海水的热容量是陆地热容量的两倍, 海洋升温和降温速度远小于陆地。

3.下垫面的差异:海水具有流动性,海水的流动使热量在较大范围和较深层次内均

匀分布。海面相对柔软平坦。

5 什么是大气环流活动中心,如何分类 ?

在海陆热力差异影响下, 冬季陆上气温低,海上气温高 ,大陆高压发展,海上为低压控制。夏季则相反 , 大陆上低压发展, 海洋为高压控制。

分析月平均海平面气压图可以看到, 全球经常存在7-8 个巨大的高低压区,通常称为大气活动中心。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与下垫面有很大关系, 北半球海陆交错, 大气冷热源受下垫面影响有显著的季节变化, 所以大气活动中心也随季节呈现明显变化;南半球陆地面积较小 , 大气活动中心相对较为稳定。

全年始终存在的大气活动中心称为永久性大气活动中心,随季节改变的称为半永久活动

中心。

PS: 永久性大气活动中心自北向南主要有:冰岛低压、阿留申低压、北大西洋副热带高

压、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赤道低压带、南大西洋副热带高压、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印

度洋副热带高压、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南极高压。这些永久性大气活动中心,除南极高

压外,均位于海上,南极大陆由于终年积雪,气温较低,因此一年四季都是高压。

1 月多年平均海平面气压场显示,半永久性大气活动中心主要有亚洲高压(又称西伯

利亚高压或蒙古高压)、北美高压(又称加拿大高压)、澳大利亚低压、南美低压、南非低

压。

7 月多年平均海平面气压场显示,半永久性大气活动中心主要有亚洲低压、北美低压、

澳大利亚高压、南美高压、南非高压。

北极地区冬季一半为低压区,一半为高压区:冷极出现在格陵兰和西伯利亚,高压区连接北美高压和西伯利亚高压,低压区连接冰岛低压和阿留申低压。夏季北极无闭合气压系统,主要与北美北部低压区相连。所以北极没有单独的大气活动中心。

6季风的定义与分类

季风 :大范围地区风向随季节有规律转变的盛行风。季风的形成及分布主要与海陆分布、行

星风带的季节性位移、大地形的影响有关。

①海陆季风 :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引起。夏季海洋温度较低,海上副热带高压加强, 水平气压梯度力由海洋指向陆地, 形成从海洋吹向陆地的夏季风。冬季大陆温度较低,造成由大陆吹向海洋的冬季风

②行星季风 : 因行星风带随季节南北移动而形成的季风.地球上的 5 个行星风带 ,在北半球夏季向北移动,在南半球夏季向南移动,风带边缘地区的风向随东夏的改变会发生近

180°的转向变化 ,从而形成季风。就纬度而言 , 行星季风在赤道和热带地区最明显,常称为赤道季风或热带季风。行星季风区基本呈带状分布, 可以发生在沿海、内陆和大洋中部。

③大地形作用的季风: 大地形对季风形成和季风强度的影响有动力因素和热力因素。

7说明亚洲季风 (东亚、南亚季风 )的成因

东亚季风主要是因为海陆热力差异造成,是世界上最强盛的海陆季风。在亚欧大陆东南部和

太平洋之间 , 气温梯度和气压梯度的季节变化比其他地方更显著。冬季西部利亚冷高压盘居欧亚大陆 , 寒潮和冷空气不断爆发南下, 大陆高压前缘的偏北风成为冬季风, 夏季欧亚大陆为热低压控制 , 同时西太平洋副高北上西伸, 大陆低压和太平洋副高之间的偏南风成为伸向亚洲东部的夏季风。

南亚季风形成受行星风带的季节性位移影响。夏季行星风带北移, 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进入北半球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 逐渐转为西南风。此时南亚大陆增温强烈, 形成高温低压区, 中心位于印度半岛北部。

而南半球为冬季,澳大利亚高压发展,与南印度洋副高合并加强, 位置偏北 , 使该地区由

南向北的气压梯度加大,南来的气流跨越赤道后 ,受地转偏向力作用, 形成西南风。此外 , 印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