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开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性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开展
广州市第五十九中学化学科张智勇2005.3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在新的时代要求下教育领域中产生的一个世界性主题,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科学探究的能力,是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在化学教学中的实践谈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接受式学习开放性
2000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该计划明确将研究性学习列为普通中学的必修课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研究性课程的开设必将为中学化学教学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1 “研究性学习”的特征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探索外界事物,习得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并从中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与他人交流与合作的意识,这对于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十分有益的。研究性学习有以下几个特征
1.1 注重探究性
“研究性学习”提倡的是一种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用已知的知识探究未知的知识,最终解决问题。初中的学生对于刚刚接触的化学学科,我们不需要学生参与什么高深的研究,而是提倡学生通过以研究者的态度去观察、思考、分析问题,形成一种主动寻找问题、思考问题,然后自己动手根据书本上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的方法习惯。借此可以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或日常生活中不断的发现问题,然后用自己学过的知识或者借助书籍、实验来解决问题,
1.2注重问题的提出
从科学研究的意义上讲,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科学家们都认为,提出问题是学得真知的关键一步,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假如提不出问题,那么就很难想像他真正地学到了什么。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方式注重的是传授知识、培养的是求同思维和习惯思维,即"接受式学习"的学习方式,这是最适应当前应试教育的一种学习方式。其最大的缺点是:使我国绝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和形成一种盲目崇拜书本和老师的迷信思想,以"书本上的都是经典,老师讲的必定正确,对书本都不产生怀疑。"这种思想观念代代相传,不断强化,就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被束缚、被禁锢。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其主动性无从发挥,难以培养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其结果往往会造成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造成思维途径狭窄、呆板,易误入死记硬背的歧途。提出问题就是向常识挑战,它是刺激人脑积极向上的有效方法。
在中学化学学习中如果使学生逐渐学会像科学家那样去思考、探索、创新,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性学习,那么学生的创造性得以体现和发挥,在学习中亦能起到事半功
倍的效果,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才会成为现实。所以在初中更应该在初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和研究性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考试的分数,而是通过素质教育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提高求知的欲望、求知的能力、合作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因为学生以后一旦进入社会,要靠的就是通过自己的求知能力去学习,通过自己的合作能力去和别人合作,如果学生在校的时候不能培养出相关的能力,那么不要说为社会做出贡献,就算是在社会上生存也有问题。
2 指导学生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
对于初中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不要操之过急,要有分类递进的教学思想。首先要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更要考虑学生的发展问题,否则就会影响他们的兴趣,挫伤积极性。
2.1 研究性学习和化学教学的结合
学生开始接触研究性学习时,可以由老师按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合适的研究内容。当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达到一定层次时,应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课题,因为选题的过程就是一个研究问题、思考问题的过程。初中学生的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通过研究懂得实验中各种要求的原因
所有的化学研究都以实验为基础,而在实验的过程中,有比较多的要求需要学生遵守,例如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时候,实验中要求放置高锰酸钾的试管的试管口要稍微向下倾斜,实验后,要先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然后才移走酒精灯。如果我们只是在讲课的过程中把这些要求机械的讲述,虽然要求学生做好笔记,但学生的印象也不会深刻,所以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作这样的探究:首先进行一个实验,先按照正确的方法连接仪器,但一端的导管不放在水槽中,而是放在一个盛了水的烧杯中,烧杯中的水要少量,控制到水就算进入试管中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然后在加热的过程中,当出现到一定的气体后,就移开酒精灯,这时,烧杯中的水会倒吸入试管中,然后就让学生思考,如果在实验中出现这样的情况,会有什么后果呢?然后才让学生总结如果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应该注意的问题。然后进行第二个实验,也是按照正确的方法连接仪器,然后让学生记住仪器连接的方法,然后加热到出现一定的气体,这时正确的停止实验,让学生观察在试管壁出现的水珠,待试管冷却到一定的程度,再把试管口朝上,这时冷凝的水珠会倒流至试管的底部,再让学生思考,如果在加热的过程中出现这样的情况会怎样,再联想到冷的水浇到热的铁板上的现象,让学生明白,试管口稍向下倾斜是为了不让试管破裂。这样操作,让学生更能理解原来在实验室中所有的规则是有根有据的,这样就能让学生明白,无论是在实验室或者在什么地方,按照规则办事才有保障。
(2)通过研究热门话题让学生明白提出问题的重要性
“温室效应”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并且社会上比较多的流传,因为现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所以造成温室效应,因而现在全世界都面临全球性气温变暖的问题,但在讲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来引导学生思考:其实所有的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现在只是看到二氧化碳造成的不良影响的一面,但是二氧化碳的这种特性是否对我们有正面的影响呢?接着指导学生查找资料,最方便的当然是上网寻找,这样学生可以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