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反应速率与反应机理反应速率与反应机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
——反应速率与反应机理
4.1 什么是化学动力学?
4.2 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及其表示法
4.3 浓度与反应速率:微分速率方程与反应级数4.4 温度与反应速率:活化能与反应速率理论4.5 反应机理
4.6 催化作用
4.7 化学动力学前沿话题
Ahmed Zewail (Caltech, USA) 1999 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for his studies of the transition states of chemical reactions using
femtosecond spectroscopy ”
http://nobelprize .org/
4.1 什么是化学动力学
瞬间完成的炸药爆炸反应
大西洋底泰坦尼克号船首的腐蚀过程
1/2N2(g) + CO2 (g)?
●化学动力学的任务:
1) 化学反应的速率问题
2) 化学反应的机理问题
●净反应速率和初速率
化学反应有可逆性,所以实验测定的反应速率实际上是正向速率和逆向速率之差,即净反应速率。
有些化学反应逆速率非常小,可看作是单向反应。
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时,正向反应速率和逆向反应速率相等,此时净反应速率等于零,平衡浓度不再随时间变化。
。
我们把反应刚开始一霎那的瞬时速率称为初速率,记作v
(2) 基元反应和非基元反应
化学反应速率与路径有关。有些反应的历程很简单,反应物分子相互碰撞,一步就起反应变成生成物。
这种反应叫基元反应。
多数反应的历程
较为复杂,反应物分
子要经过几步,才能
转化为生成物,叫非
基元反应。
化学平衡常数式中平衡浓度的方次和化学方程式里的计量系数总是一致的,按化学方程式即可写出平衡常数式,因为化学平衡只取决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而与路径无关。
但化学反应速率与路径密切相关,速率式中浓度的方次一般要由实验确定,不能直接按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写出。
k = 6.23 ×10−4 s −1
N 2O
5
分解反应的lg(N
2
O
5
)−t图N2O5分解反应的(N2O5)−t图
)
●半衰期(t
1/2
将一级反应速率方程改写为:
lg[(A)/(A)0] = −kt/ 2.303
/2时,此刻的反应时间t= t1/2,也就是反应进行一半当(A) = (A)
)。显然,
所需的时间,称为半衰期(t
1/2
t1/2= 0.693/k
即,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物浓度无关,由速率常数决定。这也是一级反应的另一种表达式。
O5分解反应的k代入上式,则有:
将N
2
t1/2= 1.11 ×103 s
O5就分解一半。
即每隔1110秒反应物N
2
measure d P over time
time
393 n m
Br 2(aq )
slope of
tangent
slope of
tangent
slope of
tangent
rate = k(Br2)
rate
k=
反应速率常数的物理意
义
瑞典皇家科学院6日宣布,将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
三人在蛋白质控制系统方面有重大发现。他们突破性地发
现了人类细胞如何控制某种蛋白质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人
类细胞对无用蛋白质的“废物处理”过程。
现年57岁的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1947年出生于以色列的海法市,1981年被以色列理工学院授予医学博士学位,现
供职于以色列理工学院,是该学院生物化学部的教授,同时兼
任拉帕波特医学研究学院的负责人。
现年67岁的以色列科学家阿夫拉姆·赫什科1937年出生于匈
牙利的考尔曹格,1969年获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哈达萨赫医学
院授予的医学博士学位。赫什科是以色列理工学院拉帕波特医
学研究学院的著名教授。
今年78岁高龄的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于1926年出生于纽约。1952年被美国芝加哥大学授予博士学位,现在是美国加州大学
医学院生理学和生物物理学系资深专家。
感谢参与,欢迎讨论。
第四章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
——反应速率与反应机理
4.1 什么是化学动力学?
4.2 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及其表示法
4.3 浓度与反应速率:微分速率方程与反应级数4.4 温度与反应速率:活化能与反应速率理论4.5 反应机理
4.6 催化作用
4.7 化学动力学前沿话题
瑞典物理化学家阿仑尼乌斯
(1859−1927)
电离理论创立者
RT)
,它是宏观物理量,具有统计平均意义。
(2) 基元反应速率理论: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
●碰撞理论(collision theory):
建于20世纪初,主要适用于气体双分子反应。是最早的反应速率
理论。主要观点如下:
1) 碰撞是反应的先决条件,反应速率的快慢与单位时间内碰撞次数Z (即碰撞频率)成正比。
其中Z 0是单位浓度时的碰撞频率,与A, B 分子
的大小、摩尔质量、浓度的表示方法等有关。碰撞频率与浓度和温度密切相关。设有A, B
两种分子相互碰撞反应生成C ,A 和B 的浓度
分别是(A)和(B),那么A 和B 的碰撞频率:
Z AB =Z 0(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