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的婚姻观及对现代人的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

《傲慢与偏见》的作者简·奥斯汀(1775年—1817年)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出身乡村小镇的草根作家。由于受到当牧师的父亲影响,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喜爱读书,因而见多识广,善于观察和思考。为她的写作生涯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素材。由于女性天生的浪漫主义情怀,描写乡村青年男女的爱情和婚姻故事也就成了她作品的主要内容。作为一个时代的女权主义启蒙者和女性意识觉醒的提倡者,在英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全面探讨了妇女的处境和地位问题,主张妇女人格独立,争取平等权力,表现了进步的思想。《傲慢与偏见》围绕着乡间绅士淑女的恋爱求婚的情节展开的。以男女主人公达西和伊丽莎白的爱情经历为主线,描写了四对青年男女的感情故事:达西和伊丽莎白,简与宾利,夏洛特与柯林斯,莉迪亚和威克汉姆。在现在看来,即是爱情—婚姻—现实。而这里的现实指的是财产、地位和金钱。简·奥斯汀以强烈的女性意识,不懈的探索精神,向我们展示了自己独特的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作者运用风趣诙谐的语言刻画了四对不同的婚姻,每一个婚姻都折射出那个时代人们对于婚姻的态度。因此,她强调理想婚姻要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作者对婚姻的态度体现了三种精神追求,同时也对现代人有所启示:怎样的婚姻才是我们想要的,怎样的婚姻才是适合自己的。

一、追求真爱至上,谋求婚姻自由

对伴侣个人品德、经济状况、社会地位思考后,因真爱而结合的婚姻无疑就是达西和伊丽莎白、宾利和简。在他们的故事中有浪漫而美好的爱情,也有幸福美满的婚姻。作者更是在伊丽莎白身上倾注了自己的情感,她的聪明机敏、自尊、自信与作者本人极其相似,作者所倡导的婚姻伦理价值观和女性意识引起人们的共鸣。

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婚姻是《傲慢与偏见》中最美满、最成功的理想婚姻,二人的结合是真正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之上的。伊丽莎白不但聪明伶俐,活泼可爱,而且还有如出污泥而不染的白荷,有着独特的个性和丰富的内涵。当时社会上以财富和社会地位来谈婚论嫁的风气,对她的思想产生了冲击,自己最好的朋友的婚姻也不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之上,但她并没有迷失自己,而是选择继续勇敢地追寻自己的爱情。她不凡的谈吐和高贵的情操吸引了达西,对她渐生爱意。因为在美貌、血统和财富之外,社会上层也一直注重性格和美德。但两个人在性格上都有各自的弱点:伊丽莎白是一位中产阶级的小

姐,受过中等教育,但同贵族阶级相比家庭地位还是低下,亲友又是没有教养,常常在公共场合丑态百出,使她自惭自愧,在这样的环境中就为她性格中的偏见奠定了基础;而达西性格偏内向,不喜欢和陌生人说话。再加上他出身豪门,拥有巨额财富,难免会给人以傲慢的印象。两人刚开始接触时,对彼此的印象都不好。但随着接触的增多,她机灵的头脑和诙谐更是深深吸引了他,向伊丽莎白求婚,他认为身份低微而又缺少金钱财富的伊丽莎白一定会对他这样身份的贵公子表达爱意而欣喜若狂的接受,却激起了伊丽莎白的怨恨,并断然拒绝了他的求婚,还毫不留情地指责他的傲慢无礼。如果以一种居高临下甚至“傲慢”的姿态对待另一方时,那两者是很难产生爱情,没有爱情就不会再有婚姻。达西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他接受了伊丽莎白的指责,并改正了自己傲慢自负的缺点。而且在达西挺身而出,解决了莉迪亚和威克汉姆的“婚姻危机”后,也赢得了伊丽莎白的尊重,逐渐接受了“悔过”的达西,两人之间终于产生了真挚的感情,最终结成了美满的姻缘。

从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爱情故事来看,达西因为伊丽莎白所处的社会阶层和她那些不甚体面的亲戚而忽视了她的优点和美德。伊丽莎白认为达西傲慢无礼,达西终于认识到伊丽莎白的可贵之处,展开追求。第一次求婚的失败,达西因为伊丽莎白的话,认识到了自己的傲慢,他接受了伊丽莎白的指责,不再傲慢自负,对她产生了真挚的爱情,同时,伊丽莎白因为达西的信,认识到了自己的偏见,达西也暗中帮助了莉迪亚,消除了伊丽莎白对自己的偏见和误解,最终结成了美满的婚姻。事实证明:“初次印象是不可靠的,而偏见有无比可怕!”由此看来,恋爱是婚姻的前奏,家庭是婚姻的结果。爱情应该包含道德的完善,而起主要作用的是对方人格上的魅力。在伊丽莎白心目中,建立于金钱或美貌上的爱情并非真正的爱情,也不能给婚姻生活带来真正的幸福。

简和宾利的爱情是资产阶级“自由选择”、“有爱情”的婚姻的“典范”。在贝内特家几个女儿中简是中产阶级家庭的淑女典范。她是个典型的大家闺秀,漂亮、含蓄、和善、温柔娴静。在舞会上与宾利的初次见面,都给对方留下了不错的印象。简对宾利先生产生爱慕,但是由于她的性格过于内向拘谨,却把强烈的感情隐藏在文雅的外表下。在舞会上,宾利对温柔美丽的简一见钟情,但是他缺乏主见和自信,不知道简是不是也对他抱有好感。这个时候,宾利的妹妹因为对简的家庭背景以及社会地位等抱有偏见,并百般阻扰,致使他们分开并产生了误会。幸好后来在达西的帮助下,宾利终于能够鼓起勇气向简表明心意,而简在伊丽莎白的鼓励下也敞开了心扉,二人最终越过障碍,幸福地结合了。

谋求婚姻的自由要以真爱为起点,爱情是构建婚姻的基础条件,是一种情感依赖,是男女之间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互相倾慕,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的感情。追求美好的爱情是人类的生存本能,而爱情不断向前发展的最终归宿就是男女双方的结合,组建家庭。两个人从最初的相识相知到互相了解,找到了思想和生活上的许多共识,便会产生亲近感和共鸣,理智的选择,自由的结合。

《傲慢与偏见》通过洋洋婚姻大观揭示的最本质的东西是女性婚姻意识。婚姻观是前卫的, 简•奥斯汀通过伊丽莎白这个女性形象,提出了自己的女权主张,传达了觉醒中的妇女对自由而平等的婚姻关系的向往,向男权主义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希望女性通过自身修养的提高和品德的完善来解决大部分中产阶级青年女性的未来婚姻问题,积极维护自己人格和尊严,在有经济基础的前提下,为了爱情而结婚。爱情是两性间最自然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男女双方在恋爱中的不同心态,反映了各自不同的社会地位;男女在各方面的不平等,通过爱情和婚姻鲜明地体现出来了。追求真正爱情的女作家们对爱情问题格外敏感,这种敏感往往成为她们个性意识觉醒的起点。她提倡的是一种爱情与经济并重而又以爱情为重的婚姻观, 强调了男女之间的平等,揭示了婚姻的内涵,对当时社会的父权制婚姻观进行了鞭鞑。

二、以女性的经济独立谋求婚姻的新生和解放

简•奥斯汀尖锐地指出,妇女的经济地位决定妇女的社会地位,从而提出了妇女的经济独立问题。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正处于资本主义经济从萌芽逐步走向发展的时期,经济因素几乎渗入社会的各个领域,经济意识影响社会意识。在这种社会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划分社会地位的传统观念开始发生变化,并影响着女性地位的变化,女性处境相对而言更加艰难,女性意识也开始出现。《傲慢与偏见》中可以发现作者不时闪现着明确的经济地位意识,任何谋求新生的解放,都必须依赖于决定其生存的经济基础,女性经济地位的确立。

《傲慢与偏见》中为了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而结合,最典型的是柯林斯和夏洛特的结合。科林斯和夏洛特的婚姻就是奥斯汀婚姻观中的不幸婚姻中的一种,把婚姻关系完全建立在经济基础上。柯林斯是一个极其富有喜剧色彩的人物,他在三天之内向两位小姐提出了求婚。不管是对伊丽莎白还是夏洛特,他都不是在爱上她们的前提下进行求婚的。科林斯在对伊丽莎白求婚时列出的那三个结婚的主要意图中,没有一条是关乎婚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