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十四节气PPT幻灯片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冲积扇、冲积平原
• 冲积扇——冲积扇系指具有经常性水流的山地溪、河 ,流出谷口到山麓地带后,由于比降减小,失去约束 ,流速降低,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形成的扇形堆积 体。冲积扇的形态是一个以 沟口为顶点的扇形倾斜 面,向外逐渐过渡到山前冲积平原。冲积扇的组成物 质受流水沉积规律的制约,堆积物的颗粒从冲积扇顶 端到边缘由粗变细。
• 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它包含 了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 区别——岩石圈的范围比地壳层大。
海岭与海沟
• 海岭——是板块张裂形成,形成在生长边界 ,由于洋壳张裂,岩浆涌出地表,遇到冰 冷海水,向两侧迅速冷凝,形成海岭。
• 海沟——是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形成在消亡 边界,由于板块碰撞挤压,在交界处形成 岛弧,在海岸上形成海岸山脉,在洋壳物 质流失区域,形成海沟。
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每年的4月4日或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日,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谷雨: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立夏:每年的5月5日或6日,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小满: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
始饱满,但未成熟。
芒种:每年的6月5日或6日,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
中国二十四节气PPT幻灯片
立春:每年的2月4日或5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雨水: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
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惊蛰: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
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
• 冲积平原——指大面积的河漫滩、三角洲平原以及山 前冲积扇和山间盆地冲积平原。它可由一条或几条河 流形成。冲积平原多发生在地壳下沉的地区,这里地 势平坦,有深厚的沉积层。密西西比平原、西西伯利 亚平原、亚马孙平原和恒河平原等都是世界有名的大 冲积平原。
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地质构造、构造 地貌
• 地质作用——是指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表面形 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 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 无霜期——是指一地春天最后一次霜至秋季最早一次霜 之间的天数。无霜期直接影响育苗移栽的时间,决定了 播种的时节。在实际生产中,真正有危害的是霜冻,因 此应该叫无霜冻期,即春季最后一次霜冻(终霜冻)至秋 季第一次霜冻(初霜冻)之间的天数。
地壳与岩石圈
• 地壳——是指地球内部结构分层中的最外层 ,它位于莫霍面以上的部分,平均厚度约 为17 km,随着海拔的不同地壳厚度会发生 变化,总体来讲,陆壳厚,洋壳薄。
风化作用与风力侵蚀
• 风化作用——是指在流水、风、温差、生物 等的作用下,岩石崩解破碎的过程。
• 风力侵蚀——是指降水少的地区,大风强, 作用于地表将地表物质搬运的过程。
• 区别——风力侵蚀一定有风的作用,风化作 用不一定有风的作用。
气候和天气
• 气候——是指整个地球或其中某一个地区一年或一段 时期的气象状况的多年特点。它反映平均状况,也反 映极端情况,是各种天气现象的多年综合。例如,昆 明四季如春;华北地区,春、秋温和,盛夏炎热,冬 季寒冷,我们就称这里是“四季分明的温带气候”。
立冬: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冬季开始
小雪: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
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 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大雪: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
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冬至: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
• 地壳运动——主要是指地球内部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各种 地壳运动和变化,是内力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分 为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两种。
•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足迹”,是由地壳运动引 起的岩石(或岩层)的变形和错位,它包括两种最主要的 基本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
• 构造地貌——是地质构造在地表的形态和地貌特征,例 如背斜成岭、向斜成谷、断崖、块状山地等。
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 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 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小寒:每年的1月5日或6日,此时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每年的1月20日或21日,数九严寒,一年中最寒冷的
时候。
积温和无霜期
• 积温——我们知道,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与发育的主 要因素。由于大多数农作物只有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升到 10 ℃以上时才能活跃生长,因此我们把日均温达到 10 ℃以上的持续时期视为作物的活跃生长期。把作物 生长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 和叫做积温。积温的多少决定了农作物的生长期的长短 ,能直接影响作物长势和生长季节。根据≥10 ℃积温的 多少,我国自北向南可以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 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积温越来越多,农作物 的生长期也是越来越长。
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
“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小暑: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
进入炎热季节。
大暑: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
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
立秋:每年的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
处暑: 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
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 贵。
白露:每年的9月7日或8日,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
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 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
成昼夜等长。
寒露: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
动,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 “寒露风”。
霜降: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
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