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课件第3章地层构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层倾角小于50的岩层称为水平 岩层,又称水平构造。 沉积岩层形成时的原始产出状态 大多数是水平或近于水平。如果经受 地壳运动的影响,改变了原始形成时 的位置,但仍保持水平产状的一套水 平岩层组成的构造,称为水平构造 。
水平岩层形成的地貌-平顶山
(二)倾斜岩层
岩层面与水平面有一定夹角的岩层。 它是构造挤压或大范围内均匀抬升、下 降使岩层向某个方向倾斜而成的。 1、正常倾斜岩层:顶面在上、底面在下, 新岩层在上、老岩层在下的产出状态。 2、倒转倾斜岩层:底面在上、顶面在下, 老岩层在上、新岩层在下的产出状态。
1、核:褶皱中心部分的地层。
2、翼:核部两侧对称出露的地层。
3、轴面:指大致平分褶皱的一个假 想面。 4、轴线:轴面与地面的交线。 5、枢纽:褶曲中同一岩层面上最大 弯曲点的连线。
(三)褶曲分类
1、按褶曲纵剖面 形态(枢纽产状) 分类:
(1)水平褶曲:枢 纽近于水平,两翼岩 层界限基本平行。 褶曲长宽比大于10时, 称为线状褶曲。
剪节理
• 西山灰岩中的 共轭剪节理 • 先剪切后张开
• 左侧为追踪形 成的锯齿状张 节理
3、按与岩层产状的关系分类:
(1)走向节理:节理走向与岩层走向 平行; (2)倾向节理:节理走向与岩层走向 垂直; (3)斜交节理:节理走向与岩层走向 斜交。
4、按张开程度分类:
(1)宽张节理:节理缝宽度大于5mm; (2)张开节理:节理缝宽度为3~ 5mm ; (3)微张节理:节理缝宽度为1~ 3mm ; (4)闭合节理:节理缝宽度小于1mm。
第二节 岩层产状
一、岩层 构造运动引起地壳的岩层或岩体发 生变形、变位留下的形迹,称为地质构 造。地质构造在层状岩石中表现最为明 显,研究得也最清楚。它的基本类型有: 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 构造等。 岩层的空间分布状态称岩层产状。 岩层按其产状可分为水平岩层、倾斜岩 层和直立岩层。
(一)水平岩层
三、褶皱构造的野外观察方法
1、穿越法:沿着选定的调查路线, 垂直岩层走向进行观察。便于了解 岩层的产状、层序及其新老关系。 在线路通过地带的岩层有规律 的重复出现,则必为褶皱构造,再 根据岩层出露的层序及其新老关系, 就可以判断是背斜还是向斜。
2、追索法:沿着选定的调查路线, 平行岩层走向进行观察。便于查明 褶皱延伸方向及其构造变化的情况。 当两翼岩层在平面上彼此平行展布 时为水平褶曲,如果两翼岩层在转 折端闭合或呈S形弯曲时,则为倾 伏褶曲。 3、穿越、追索联合法:穿越法为 主,追索法为辅,穿插使用。
地 球 生 物 的 演 化
化石: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 生物遗体或遗迹。 化石化作用是 指随着沉积物变成岩石的成岩作 用,埋藏在沉积物中的生物遗体而 经历了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的改 造,但是仍然保留着生物面貌及部 分生物结构的作用。
3、地层接触关系法:地壳运动和岩浆 活动的结果,使不同时代的岩层、岩 体和构造出现彼此切割穿插关系,利 用这些关系也可以确定岩层、岩体和 构造的形成先后的顺序。地层接触关 系是构造运动的综合表现。 (1)沉积岩间的接触关系 1)整合接触 指上下两套地层为连续沉积,产状也 基本相似的上下两套地层之间的接触 关系。
1、产状要素的测量:用地质罗盘仪测量。
N 00(3600)
W 2700
E900
S 1800
2、产状要素的记录:
(1)象限角法: 走向:NE 450 、 SW2250 倾向:SE1350 倾角:300 或:按走向、倾角、倾向顺序 N450E ∠ 300SE记录。
( 3600 ) N(00 ) 450
W(2700 ) 300 S(1800) E(900)
(2)方位角法:按倾向、 N 倾角顺序记录: 1350 ∠ 300 3、产状要素的图示:
300
1350
300
岩层倒转
260
注意:走向线与倾向线交点画在测点位置。
第三节 褶皱构造
“褶皱”一词表明了原来平坦的岩 层,受构造运动力的作用形成褶曲。岩 层褶皱后原有的空间位置和形态都已发 生改变,但其连续性未受到破坏。构造 运动是导致褶皱存在的直接原因。
(2)倾伏褶曲:枢纽倾斜,两翼岩层界 限不平行。 当岩层界限呈环状封闭,褶曲长宽比为 3~10时,称为短轴褶曲,长宽比小于3 时,背斜称为穹隆构造,向斜称为构造 盆地。
2、按褶曲横剖面形态分类:
(1)直立褶曲:轴面直立,两翼岩层倾 向相反,倾角大致相等。 (2)倾斜褶曲: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 向相反,倾角不等。 (3)倒转褶曲: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 向相同,一翼岩层产状正常,另一翼岩 层倒转。 (4)平卧褶曲:轴面水平,两翼岩层近 于水平,一翼岩层产状正常,另一翼岩 层倒转。
断裂构造
岩体或岩层受力后发受变形,当 所受之力超过岩石的强度极限时,岩 石连续完整性将遭到破坏,于是形成 断裂构造。断裂构造包括节理和断层 两类。断裂带是矿液和地下水的运移 通道,也是矿体的储存场所。因此研 究断裂带的特征,对寻找矿产及地下 水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一、节理(裂隙):指岩层或 岩体破裂后形成的一种裂缝。 其两侧的岩块沿破裂面无明显 位移 。 (一)分类 1、按成因分类: (1)原生节理:岩石在形成时 形成的节理。
中生代( 2.5-0.7亿年前)
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 纪三个时期,三叶虫、腕足、笔石、 四射珊瑚等大量无脊椎动物都灭绝, 产生了以恐龙为代表的爬行类动物, 并繁盛直到衰亡。陆生植物苏铁、银 杏、松柏等棵子植物占了统治地位。 大陆面积进一步增大,各大陆的雏形 已形成。
新生代( 0.7 - 0亿年前)
直 立 褶 曲
倾 斜 褶 曲
倒转褶曲
平卧褶曲
(四)褶曲的岩层分布判别
1、地表岩层出现对称重复时,则 有褶曲存在; 2、核部岩层老、两翼岩层新,则 为背斜;核部岩层新、两翼岩层老, 则为向斜。 3、根据两翼岩层产状和地层界限 分布情况,判别具体名称(枢纽水 平、倾斜等)。
背斜不一定成山,向斜不一定成谷。
2)不整合接触 平行不整合接触: 指上下两套地层 不连续而有沉积间断,上下两套地层 的产状基本一致。 角度不整合接触:指上下两套地层不 连续而有沉积间断,上下两套地层的 产状基本不一致。
不整合面
角度不整合
不整合面
(2)岩浆岩间的接触关系:穿插接触。 脉体被切割者比切割者老。
由老到新:1、2、3
新生代包括第三纪和第四纪,是 最新的地质时期。生物发展逐渐接近 现代生物特征,所以取名新生代。陆 生动物以大量出现哺乳类为特征。植 物以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第三纪之 后发生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造就了世Hale Waihona Puke Baidu界上最年轻最雄伟的喜马拉雅山系和 美州西海岸的海岸山脉及安底斯山脉 等年轻而高大的山脉,形成了现今的 海洋和大陆分布格局。
(3)沉积岩与岩浆岩间的接触关系: 1)侵入接触又称热接触,是由炽热的 岩浆侵入围岩后,冷凝成岩浆体而形 成的一种接触关系。
O
2)沉积接触又称冷接触,是岩浆在地下冷 凝成岩,经地壳上升,并遭受风化剥蚀而出 露地表后,其上在地壳下降时又沉积了新的 岩层所形成的一种接触关系 。
K
T
T
三、地质年代表 (一)地质年代的划分 1、地质历史时期的时间单位划分: 宙、代、纪、世、期 2、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层单位划分: 宇、界、系、统、阶 (二)地质年代表
3、缓倾岩层:倾角α<300的岩层。 4、陡倾岩层:倾角300≤α<600的 岩层。 5、陡立岩层:倾角≥600的岩层。 (三)直立岩层 岩层倾角大于850的岩层称为直 立岩层。一般出现在构造强烈、紧 密挤压的地区。
山西悬空寺
桂林漓江
二、岩层产状 (一)产状要素:岩层的产状常用 岩层的走向、倾向、倾角来确定, 这三者称为产状要素。在野外产状 要素直接用地质罗盘进行测量。
各地质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 前寒武纪(42-6亿年前)
38亿年前,海洋中开始有了生命的活动。 从出现最原始的原核细胞生物--蓝绿藻。 大约到27亿年前,游离氧在海洋中出现 。绿色植物的大量繁殖,更加快了大气和海 洋环境的变化,使其有利于高等喜氧生物的 发展。海洋里的生物最多的是菌藻植物。前 寒武纪晚期生物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大陆 地壳不断增大。
岩层层面
a
b
c
水平面
α
e
d
ab-走向线
ce-倾斜线
cd-倾向
α-倾角
走向: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称走向 线,走向线两端所指的方向称走向。
倾向:垂直于走向线沿层面向下所引的 直线,称倾斜线。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线所指方向,称为倾向。 倾角: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 间的夹角。
(二)产状要素的测量、记录和图示:
嵩山
(2)构造节理:由构造应力形成的节理。
(3)表生节理:由卸荷、风化、爆破等 作用形成的节理。
2、按力学性质分类:
(1)剪节理-由剪应力产生的破裂面。 特征:长、大、平直光滑,延伸稳定, 常呈“X”型。
(2)张节理-由张应力产生的破裂面。
特征:短、小、粗糙不平,延伸不远, 豆荚状、树枝状。
向斜山、背斜谷
二、褶皱构造的类型 1、复背斜与复向斜 由一系列次一级的背斜和向斜组成的 大向斜,称为复向斜。
由一系列次一级的背斜和向斜组成 的大背斜,称为复背斜;
2、隔挡式与隔槽式:由一系列轴线在平面 上平行延伸的连续弯曲的褶曲组成。 (1)隔挡式:背斜狭窄,向斜宽缓。 (2)隔槽式:背斜宽缓,向斜狭窄。
(二)相对年代法:通过比较各地层 的沉积顺序,古生物特征和地层接触 关系来确定其形成先后顺序的一种方 法。 1、地层层序法:根据沉积次序、层 面构造判断。 (1)正常层序:先沉积的老岩层在 下,后沉积的新岩层在上。
新
老
(2)倒转层序:先沉积的老岩层在上,后沉 积的新岩层在下。
地面
4
顶
地面 底
四、褶皱构造的研究意义
褶皱构造对找矿、工程及水利建设 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根据褶皱两翼对 称重复的规律,在褶皱的一侧发现沉积 型矿层时,可预测在另一侧也可能有相 应的矿层存在;石油常储存在背斜的核 部。 背斜核部的岩层常常较为破碎,如 果水库位于此就易于漏水,工程建设须 避开这种构造部位。
第四节
褶皱构造:岩层产生的连续弯曲变形形态。 褶曲:褶皱构造中任何一个单独的弯曲。
桂林漓江
一、褶曲构造 (一)褶曲构造的基本类型
1、背斜:指岩层向上拱弯,形成中心部 位岩层的时代老,外侧岩层时代新的褶 曲。
2、向斜:指岩层向下凹曲,形成 中心部位岩层的时代新,外侧岩层 时代老的褶曲。
背斜
向斜
(二)褶曲要素
第三章 岩层与地质构造 第一节 地质年代 第二节 岩层产状 第三节 褶皱构造 第四节 断裂构造 第五节 地质图
第一节 地质年代
一、地层
将各个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岩石,称为 该时代的地层。
二、地层的地质年代
(一)绝对地质年代法:通过确定地层形成时 的准确时间,依次排列出各地层新、老关系 的方法。 主要通过测定地层中的放射性同位素年 龄来确定。现今测得的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 年龄为42亿年。测得的陨石年龄为45.5亿年。 推断原始地球形成的年龄为46亿年。
1
2
34
顶 底
1 23
4
2、古生物学方法:生物演化是由简单到
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生物种属由少到多, 而且这种演化和发展是不可逆的。因而, 各地质时期所具有的生物种属、类别是不 相同的。时代越老,所具有的生物类别越 少,生物越低级,构造越简单;时代越新, 所具有的生物类别越多,生物越高级,构 造越复杂。因此,在时代较老的岩石中保 存的生物化石相对较低级,构造较简单; 而在时代较新的岩石中保存的生物化石相 对较高级,构造较复杂。
古生代( 6-2.5亿年前)
古生代可以再进一步划分为寒武 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 纪及二叠纪。成经历了约3亿多年时间。 这是地球上生物大规模发育的时期, 又是生物种属发生的最古老最原始的 时期,也是地球历史上生物大量出现 的时期,所以用“古生代”一词来概 括其时代名称,大陆地壳大幅度增加。
(二)节理发育程度分级 根据节理的组数、密度、长度、张开 度及填充情况,将节理发育分为不发育、 较发育、发育、很发育四级。
(三)节理的调查内容 1、节理的成因、类型和力学性质; 2、节理的组数、密度(线密度或体 积节理数)和产状; 3、节理的张开度、长度和节理面壁 的粗糙度; 4、节理的充填物质、厚度及含水情 况; 5、节理发育程度分级。
水平岩层形成的地貌-平顶山
(二)倾斜岩层
岩层面与水平面有一定夹角的岩层。 它是构造挤压或大范围内均匀抬升、下 降使岩层向某个方向倾斜而成的。 1、正常倾斜岩层:顶面在上、底面在下, 新岩层在上、老岩层在下的产出状态。 2、倒转倾斜岩层:底面在上、顶面在下, 老岩层在上、新岩层在下的产出状态。
1、核:褶皱中心部分的地层。
2、翼:核部两侧对称出露的地层。
3、轴面:指大致平分褶皱的一个假 想面。 4、轴线:轴面与地面的交线。 5、枢纽:褶曲中同一岩层面上最大 弯曲点的连线。
(三)褶曲分类
1、按褶曲纵剖面 形态(枢纽产状) 分类:
(1)水平褶曲:枢 纽近于水平,两翼岩 层界限基本平行。 褶曲长宽比大于10时, 称为线状褶曲。
剪节理
• 西山灰岩中的 共轭剪节理 • 先剪切后张开
• 左侧为追踪形 成的锯齿状张 节理
3、按与岩层产状的关系分类:
(1)走向节理:节理走向与岩层走向 平行; (2)倾向节理:节理走向与岩层走向 垂直; (3)斜交节理:节理走向与岩层走向 斜交。
4、按张开程度分类:
(1)宽张节理:节理缝宽度大于5mm; (2)张开节理:节理缝宽度为3~ 5mm ; (3)微张节理:节理缝宽度为1~ 3mm ; (4)闭合节理:节理缝宽度小于1mm。
第二节 岩层产状
一、岩层 构造运动引起地壳的岩层或岩体发 生变形、变位留下的形迹,称为地质构 造。地质构造在层状岩石中表现最为明 显,研究得也最清楚。它的基本类型有: 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 构造等。 岩层的空间分布状态称岩层产状。 岩层按其产状可分为水平岩层、倾斜岩 层和直立岩层。
(一)水平岩层
三、褶皱构造的野外观察方法
1、穿越法:沿着选定的调查路线, 垂直岩层走向进行观察。便于了解 岩层的产状、层序及其新老关系。 在线路通过地带的岩层有规律 的重复出现,则必为褶皱构造,再 根据岩层出露的层序及其新老关系, 就可以判断是背斜还是向斜。
2、追索法:沿着选定的调查路线, 平行岩层走向进行观察。便于查明 褶皱延伸方向及其构造变化的情况。 当两翼岩层在平面上彼此平行展布 时为水平褶曲,如果两翼岩层在转 折端闭合或呈S形弯曲时,则为倾 伏褶曲。 3、穿越、追索联合法:穿越法为 主,追索法为辅,穿插使用。
地 球 生 物 的 演 化
化石: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 生物遗体或遗迹。 化石化作用是 指随着沉积物变成岩石的成岩作 用,埋藏在沉积物中的生物遗体而 经历了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的改 造,但是仍然保留着生物面貌及部 分生物结构的作用。
3、地层接触关系法:地壳运动和岩浆 活动的结果,使不同时代的岩层、岩 体和构造出现彼此切割穿插关系,利 用这些关系也可以确定岩层、岩体和 构造的形成先后的顺序。地层接触关 系是构造运动的综合表现。 (1)沉积岩间的接触关系 1)整合接触 指上下两套地层为连续沉积,产状也 基本相似的上下两套地层之间的接触 关系。
1、产状要素的测量:用地质罗盘仪测量。
N 00(3600)
W 2700
E900
S 1800
2、产状要素的记录:
(1)象限角法: 走向:NE 450 、 SW2250 倾向:SE1350 倾角:300 或:按走向、倾角、倾向顺序 N450E ∠ 300SE记录。
( 3600 ) N(00 ) 450
W(2700 ) 300 S(1800) E(900)
(2)方位角法:按倾向、 N 倾角顺序记录: 1350 ∠ 300 3、产状要素的图示:
300
1350
300
岩层倒转
260
注意:走向线与倾向线交点画在测点位置。
第三节 褶皱构造
“褶皱”一词表明了原来平坦的岩 层,受构造运动力的作用形成褶曲。岩 层褶皱后原有的空间位置和形态都已发 生改变,但其连续性未受到破坏。构造 运动是导致褶皱存在的直接原因。
(2)倾伏褶曲:枢纽倾斜,两翼岩层界 限不平行。 当岩层界限呈环状封闭,褶曲长宽比为 3~10时,称为短轴褶曲,长宽比小于3 时,背斜称为穹隆构造,向斜称为构造 盆地。
2、按褶曲横剖面形态分类:
(1)直立褶曲:轴面直立,两翼岩层倾 向相反,倾角大致相等。 (2)倾斜褶曲: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 向相反,倾角不等。 (3)倒转褶曲: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 向相同,一翼岩层产状正常,另一翼岩 层倒转。 (4)平卧褶曲:轴面水平,两翼岩层近 于水平,一翼岩层产状正常,另一翼岩 层倒转。
断裂构造
岩体或岩层受力后发受变形,当 所受之力超过岩石的强度极限时,岩 石连续完整性将遭到破坏,于是形成 断裂构造。断裂构造包括节理和断层 两类。断裂带是矿液和地下水的运移 通道,也是矿体的储存场所。因此研 究断裂带的特征,对寻找矿产及地下 水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一、节理(裂隙):指岩层或 岩体破裂后形成的一种裂缝。 其两侧的岩块沿破裂面无明显 位移 。 (一)分类 1、按成因分类: (1)原生节理:岩石在形成时 形成的节理。
中生代( 2.5-0.7亿年前)
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 纪三个时期,三叶虫、腕足、笔石、 四射珊瑚等大量无脊椎动物都灭绝, 产生了以恐龙为代表的爬行类动物, 并繁盛直到衰亡。陆生植物苏铁、银 杏、松柏等棵子植物占了统治地位。 大陆面积进一步增大,各大陆的雏形 已形成。
新生代( 0.7 - 0亿年前)
直 立 褶 曲
倾 斜 褶 曲
倒转褶曲
平卧褶曲
(四)褶曲的岩层分布判别
1、地表岩层出现对称重复时,则 有褶曲存在; 2、核部岩层老、两翼岩层新,则 为背斜;核部岩层新、两翼岩层老, 则为向斜。 3、根据两翼岩层产状和地层界限 分布情况,判别具体名称(枢纽水 平、倾斜等)。
背斜不一定成山,向斜不一定成谷。
2)不整合接触 平行不整合接触: 指上下两套地层 不连续而有沉积间断,上下两套地层 的产状基本一致。 角度不整合接触:指上下两套地层不 连续而有沉积间断,上下两套地层的 产状基本不一致。
不整合面
角度不整合
不整合面
(2)岩浆岩间的接触关系:穿插接触。 脉体被切割者比切割者老。
由老到新:1、2、3
新生代包括第三纪和第四纪,是 最新的地质时期。生物发展逐渐接近 现代生物特征,所以取名新生代。陆 生动物以大量出现哺乳类为特征。植 物以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第三纪之 后发生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造就了世Hale Waihona Puke Baidu界上最年轻最雄伟的喜马拉雅山系和 美州西海岸的海岸山脉及安底斯山脉 等年轻而高大的山脉,形成了现今的 海洋和大陆分布格局。
(3)沉积岩与岩浆岩间的接触关系: 1)侵入接触又称热接触,是由炽热的 岩浆侵入围岩后,冷凝成岩浆体而形 成的一种接触关系。
O
2)沉积接触又称冷接触,是岩浆在地下冷 凝成岩,经地壳上升,并遭受风化剥蚀而出 露地表后,其上在地壳下降时又沉积了新的 岩层所形成的一种接触关系 。
K
T
T
三、地质年代表 (一)地质年代的划分 1、地质历史时期的时间单位划分: 宙、代、纪、世、期 2、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层单位划分: 宇、界、系、统、阶 (二)地质年代表
3、缓倾岩层:倾角α<300的岩层。 4、陡倾岩层:倾角300≤α<600的 岩层。 5、陡立岩层:倾角≥600的岩层。 (三)直立岩层 岩层倾角大于850的岩层称为直 立岩层。一般出现在构造强烈、紧 密挤压的地区。
山西悬空寺
桂林漓江
二、岩层产状 (一)产状要素:岩层的产状常用 岩层的走向、倾向、倾角来确定, 这三者称为产状要素。在野外产状 要素直接用地质罗盘进行测量。
各地质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 前寒武纪(42-6亿年前)
38亿年前,海洋中开始有了生命的活动。 从出现最原始的原核细胞生物--蓝绿藻。 大约到27亿年前,游离氧在海洋中出现 。绿色植物的大量繁殖,更加快了大气和海 洋环境的变化,使其有利于高等喜氧生物的 发展。海洋里的生物最多的是菌藻植物。前 寒武纪晚期生物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大陆 地壳不断增大。
岩层层面
a
b
c
水平面
α
e
d
ab-走向线
ce-倾斜线
cd-倾向
α-倾角
走向: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称走向 线,走向线两端所指的方向称走向。
倾向:垂直于走向线沿层面向下所引的 直线,称倾斜线。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线所指方向,称为倾向。 倾角: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 间的夹角。
(二)产状要素的测量、记录和图示:
嵩山
(2)构造节理:由构造应力形成的节理。
(3)表生节理:由卸荷、风化、爆破等 作用形成的节理。
2、按力学性质分类:
(1)剪节理-由剪应力产生的破裂面。 特征:长、大、平直光滑,延伸稳定, 常呈“X”型。
(2)张节理-由张应力产生的破裂面。
特征:短、小、粗糙不平,延伸不远, 豆荚状、树枝状。
向斜山、背斜谷
二、褶皱构造的类型 1、复背斜与复向斜 由一系列次一级的背斜和向斜组成的 大向斜,称为复向斜。
由一系列次一级的背斜和向斜组成 的大背斜,称为复背斜;
2、隔挡式与隔槽式:由一系列轴线在平面 上平行延伸的连续弯曲的褶曲组成。 (1)隔挡式:背斜狭窄,向斜宽缓。 (2)隔槽式:背斜宽缓,向斜狭窄。
(二)相对年代法:通过比较各地层 的沉积顺序,古生物特征和地层接触 关系来确定其形成先后顺序的一种方 法。 1、地层层序法:根据沉积次序、层 面构造判断。 (1)正常层序:先沉积的老岩层在 下,后沉积的新岩层在上。
新
老
(2)倒转层序:先沉积的老岩层在上,后沉 积的新岩层在下。
地面
4
顶
地面 底
四、褶皱构造的研究意义
褶皱构造对找矿、工程及水利建设 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根据褶皱两翼对 称重复的规律,在褶皱的一侧发现沉积 型矿层时,可预测在另一侧也可能有相 应的矿层存在;石油常储存在背斜的核 部。 背斜核部的岩层常常较为破碎,如 果水库位于此就易于漏水,工程建设须 避开这种构造部位。
第四节
褶皱构造:岩层产生的连续弯曲变形形态。 褶曲:褶皱构造中任何一个单独的弯曲。
桂林漓江
一、褶曲构造 (一)褶曲构造的基本类型
1、背斜:指岩层向上拱弯,形成中心部 位岩层的时代老,外侧岩层时代新的褶 曲。
2、向斜:指岩层向下凹曲,形成 中心部位岩层的时代新,外侧岩层 时代老的褶曲。
背斜
向斜
(二)褶曲要素
第三章 岩层与地质构造 第一节 地质年代 第二节 岩层产状 第三节 褶皱构造 第四节 断裂构造 第五节 地质图
第一节 地质年代
一、地层
将各个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岩石,称为 该时代的地层。
二、地层的地质年代
(一)绝对地质年代法:通过确定地层形成时 的准确时间,依次排列出各地层新、老关系 的方法。 主要通过测定地层中的放射性同位素年 龄来确定。现今测得的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 年龄为42亿年。测得的陨石年龄为45.5亿年。 推断原始地球形成的年龄为46亿年。
1
2
34
顶 底
1 23
4
2、古生物学方法:生物演化是由简单到
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生物种属由少到多, 而且这种演化和发展是不可逆的。因而, 各地质时期所具有的生物种属、类别是不 相同的。时代越老,所具有的生物类别越 少,生物越低级,构造越简单;时代越新, 所具有的生物类别越多,生物越高级,构 造越复杂。因此,在时代较老的岩石中保 存的生物化石相对较低级,构造较简单; 而在时代较新的岩石中保存的生物化石相 对较高级,构造较复杂。
古生代( 6-2.5亿年前)
古生代可以再进一步划分为寒武 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 纪及二叠纪。成经历了约3亿多年时间。 这是地球上生物大规模发育的时期, 又是生物种属发生的最古老最原始的 时期,也是地球历史上生物大量出现 的时期,所以用“古生代”一词来概 括其时代名称,大陆地壳大幅度增加。
(二)节理发育程度分级 根据节理的组数、密度、长度、张开 度及填充情况,将节理发育分为不发育、 较发育、发育、很发育四级。
(三)节理的调查内容 1、节理的成因、类型和力学性质; 2、节理的组数、密度(线密度或体 积节理数)和产状; 3、节理的张开度、长度和节理面壁 的粗糙度; 4、节理的充填物质、厚度及含水情 况; 5、节理发育程度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