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堂】冠脉CTA:狭窄程度判断及常见误区

【微课堂】冠脉CTA:狭窄程度判断及常见误区
【微课堂】冠脉CTA:狭窄程度判断及常见误区

【微课堂】冠脉CTA:狭窄程度判断及常见误区

冠脉狭窄程度判断是冠脉CTA检查的重要内容,临床常用的方法有哪几种?哪些原因可导致CTA与冠脉造影结果不符?本期课程将为您详细解答。管腔狭窄程度的分析方法 1.直径法

分析步骤:第一步,选出所有曲面重建图像中,经肉眼观察判定狭窄程度最严重的图像。第二步,测量图像中近段的正常管腔直径(a),以及最狭窄处的管腔直径(b),(a-b)/a 即为狭窄程度。但实际工作中,一般不进行准确测量,主要依靠经验进行定性评价。

2.面积法

分析步骤:第一步,分别在近段正常管腔和最狭窄处各取一横截面;第二步,测量正常管腔面积(a2)以及狭窄处的管腔横截面面积(b2),狭窄程度=(a2-b2)/a2。

目前冠脉造影管腔狭窄程度的判断采用直径法,为保持与冠脉造影的一致性,CTA也采用直径法,面积法仅作为参考。常见误区在日常工作中,有时会发现CTA与冠脉造影不符,常见原因或认识误区有以下3种:误区1:管腔正性重构上图曲面重建图像中可发现左前降支(LAD)中段一处狭窄,为进一步明确病变的特征,将探针放置于病变处,并将管腔狭窄最严重的一个探针图像放大观察,发现非钙化斑块(灰

色)较大,管腔(白色)较小,如箭头所示,这种情况常被认为是重度狭窄。其实,与近段正常管腔相比,狭窄处管腔并未明显缩小(如上图二排最右侧图像所示),狭窄并不严重,且从冠脉造影结果中得到证实。究其原因,是斑块呈外向性生长,主要在血管壁外,而血管内的侵犯程度很小,这种现象被称为正性重构。对于正性重构,临床常容易出现误判,在同一个横截面中,斑块大管腔小,便认为狭窄程度严重。在此,必须纠正一个临床常见的误区:对管腔狭窄程度的判断,不是同层面管腔直径与斑块直径的比较,而是用最狭窄处管腔直径与近段正常管腔直径相比。

误区2:重度钙化曲面重建及冠脉探针图像均可见管腔严重狭窄,钙化斑块(高亮白色)较大。但能否凭此判断为重度狭窄呢?答案是:不能!因为对于大钙化斑块,CTA存在开花状伪影,无法判断管腔狭窄的真实程度。误区3:错层伪影

曲面重建图像上看到右冠状动脉(RCA)上存在一处明显狭窄(如箭头所示),冠脉探针上可见管腔由白色逐渐变暗(却又不像非钙化斑块的灰色),又逐渐变白。冠脉造影未发现异常。仔细观察表面成像可以发现一条清晰横纹,RCA被分为两节,并未连在一起,且曲面重建图像不是太连续,提示出现错层伪影。CTA的表面成像是由5个心动周期所得到的容积数据重建而成(左图)。在采集过程中如果患者存在呼

吸运动(未屏气)或心律不齐,导致心脏移动,数据采集不在同一个时相上,则所采集的图像叠加后,出现错位(中图),长轴位上可出现阶梯状断层,血管突然断开,形似狭窄(右图),这种伪影被称为错层伪影。随着技术设备的改进,采集覆盖范围的扩大,扫描速度的加快,错层伪影在临床中越来越少见。

课程小结1.管腔狭窄程度判断:①直径法:②面积法。直径法定性评估为目前采用的方法。2.常见的3个误区:①管腔正性重构:斑块向管腔外生长形成正性重构,此时常因斑块很大,而被误认为狭窄程度严重。但其实与近段正常管腔比较,病变处管腔并无明显狭窄。②重度钙化:对于大钙化斑块,CTA上存在开花状伪影,无法判断管腔狭窄的真实程度。

③错层伪影:由于呼吸运动和心律不齐,导致图像采集时心脏不在同一时相,出现阶梯状伪影,表现为长轴位上血管突然断开,常易误判为狭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