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学方法论指导下的课堂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定教师,可以作为研究课堂教学的手段,也可以作为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工具。本文所设计的课堂教学观察框架着眼点在于促进小学数学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这一课堂教学观察框架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课堂教学观察有课堂活动全息观察和关键问题的聚焦观察等不同形式,课堂活动全息观察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多维度、多视角的观察,比较适合对整堂课的全面分析,应该说本文所提供的课堂观察框架适用于课堂活动全息观察。但课堂活动全息观察涉及的观察领域过多,往往难以聚焦关键问题,而关键问题的聚焦观察则弥补了这一不足。在运用本框架进行关键问题聚焦观察时,可对本框架进行二度开发,使观察点进一步细化。

第二,初任教师不管是观察者还是被观察者,均可利用这一课堂观察框架,一旦初任教师熟稔这一框架,就会形成整体性的数学教学观。

第三,课堂观察是在个体的分工合作基础上的团队合作行动,团队课堂教学观察的过程包括课前会议、课中观察和课后会议三个阶段。要使课堂教学观察真正起到推动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必须重视课后会议阶段的讨论、交流和反思,课堂教学观察框架无疑也为交流和反思提供了一个框架。在这一阶段,尤其要重视任课教师对课堂观察的自我诠释与研究,因为课堂观察到的多是外显的行为,对于教师内在的教学信念以及思考过程往往捕捉不到,任课教师如能公开自我,无疑会使讨论和反思更丰富、更有深度。

[参考文献]

[1]张楚廷.教学论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盛群力.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周成海.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基于科学方法论指导下的课堂观察赵士英吉林省教育学院小学教研部主任,副教授

当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学研究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在这种情势下,教研部门和专业教研人员肩负了不可替代的专业责任,以应对这种需求和挑战。课堂教学是教学研究的核心领域,课堂观察即课堂研究的基本方法。探索和掌握基于科学方法论指导下的课堂观察理论与实践,就成为无愧于教研专业岗位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课堂观察研究的发展动因

观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和手段,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把科学研究视为通过观察获取事实,在此基础上运用归纳提升为一般原理,再通过演绎推理回到观察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观察是被广泛应用的研究方法。

把观察应用于教育研究也应是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观察作为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策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育科学研究的诸领域,越来越被关注。本世纪中叶,开始有人把观察作为课堂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在美国、英国等国家产生了一些重要的研究者。

在我国,新课改实施以来,课堂观察也受到了关注和研究,近年来成为教学研究、教学评价、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决策重要方法策略,逐渐成为热点和焦点。如华东师范大学的崔允漷教授领导的研究和实践,给我们以启发。

专业化,是教育发展的时代呼唤。教育的科学发展,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发展,是当今时代的必然要求。专业化意味着科学化、精细化、高效益和不可替代。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标志应体现在对教育基本领域、基本途径方法和教育本质的科学化、精细化研究,实现非专业教育工作者不能或难以实现的目标、功效和境界。课堂观察能力的形成和其方法策略熟练的掌握运用,是今天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教育技术科学在今天越来越多地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其价值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实践所证实。教育基础理论由建立到产生教育效益,需要教育技术科学的支撑作用,是不可逾越的环节和中介。不通过教学技术科学的转化,教育基础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都只能停留在思想和纸面上。观察是科学

6

发现、科学研究的基础,观察是讲究方法和技术的。课堂观察是教学研究和课堂研究的教育技术科学。因此,课堂观察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教育技术。

当今世界,对教学本质的研究将给教学研究和课堂研究以新的启迪。美国哈佛大学达克沃斯教授提出一些重要的观点,认为每一个人自己的观念是其智力的核心:“我把智力发展的本质理解为精彩观念的诞生,而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拥有精彩观念的机会。”因此,要帮助学生产生、遵循和发展自己的观念。同时,提出了教学与研究一体化的主张,把教学中“研究”的含义解说为:教师一以贯之的“儿童研究”;教师与学生合作研究学科与生活;教师指导学生做研究。张华教授在对达克沃斯教授思想观点的阐释中认为,任何时候,只要教学与研究分离、割裂,它就必然变成灌输,进而异化心灵,不仅异化学生的心灵而且导致教师的自我异化。这样的思想观念对我们研究和发展课堂教学和课堂观察都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的。

课堂观察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发展,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的需要。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内涵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在减轻课业负担的前提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今天乃至未来的重要历史任务。这些目标的实现,将归结为对教学和课堂的研究。课程改革关键是教学的改革,而教学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教育真正发生的地方,是研究教与学最适当的场所,它蕴藏着丰富的、有价值的研究要素。课堂研究正是通过对这些要素的研究,揭示课堂的事实和规律。课堂观察是课堂研究最基本、最经常的方法之一,也是收集可靠资料的重要手段。

有效地课堂观察能为课堂研究、教育教学研究提供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成为其最有效的起点。

影响课堂教学变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一是教师的内在的自觉变革;二是来自外部的动力,如教师考核培训、课堂观察与改进等。

反思课改十年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未有本质变化,凯洛夫教学模式依然统治着多种学科的课堂教学。对许多学科和课堂教学的研究分析表明:“尽管课程改革在风雨中走过十年,尽管我们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客观言之,我国课堂教学未发生根本改变,教师与学生的生存状态依然不容乐观,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学生的个性发展还有巨大提升空间。”课堂观察作为教学研究、课堂研究的基本方法策略,其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成为今天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和教学研究者专业化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二、课堂观察研究的现实价值

课堂观察在国内的研究和传播让教师和教研工作者思考,以往习惯了的经验式的听评课与现在所说的课堂观察有什么本质区别。

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像设备等),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爱因斯坦说:“你运用的理论决定了你可以观察到的东西。”课堂观察的独特意义在于:

1.课堂观察是适应于课堂情境的重要研究方法,其特点是具有系统性、选择性和情境性,便于深入和深刻地探索教育教学的本质问题,反思和改进教学,这对当前我国经验式、主观臆断式地教学研究和课堂听评课具有重要的修正与改革意义。

世界教育科学研究史上很多有影响的研究成果都与观察法的运用有关,如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结构发生学研究,最初是自然观察法;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育与儿童全面发展关系的研究,建立在长期的观察的基础之上;日本佐藤学先生多年扛着摄像机在课堂教学中观察、记录、研究,其教育教学理论的生成,都得益于课堂观察和研究。因此,对专业教研部门和教研员,课堂观察是开展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教学研究的重要基本功,是教研员基本素养之一。

2.课堂观察对于动态地研究、把握学生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观察了解学生,把握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经验、生活背景、学习方式、思维特点以及愿望需求,是建构教学和实施教学的逻辑起点。没有对学生深入、透彻和动态的研究和理解,真正意义的教学、有效的教学都缺乏坚实的基础,不可能生成。对学生的观察和理解,特别是课堂学习情境下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学习方式以及创造力的了解,都不能离开在科学方法论指导下的观察。这对改变我国当前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忽视对学生研究和理解的弊端具有积极的疗救作用。

3.课堂观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策略和助推力量。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大特点和最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教师积极参与研究,从中激发和保持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这是教师发展的内在根本动力。课堂观察也是教师培训与研修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学校对教师教学评价和管理的辅助手段。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水平和专业素养,不断促进其对教学的研究、反思和改进,是教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