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学视角看文学翻译-最新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美学视角看文学翻译
、引言
近年来,翻译作为一门较新的学科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翻译的发展也就更加突飞猛进。
2006 年上海外国语大学设置了翻译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标志着翻译作为独立的学科出现,促进了翻译专业的发展。
对于翻译方面的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和理论的研究层出不穷。
文学翻译也是广为关注的话题之。
从美学的视角进行的研究也日益增多,而这也是我国文学翻译的一个特色,因为中国文学与美学的关系源远流长。
此外,中国浩瀚的文学宝库也需要走向世纪,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中,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传统瑰宝是我们新一代翻译学者的使命。
二、理解一文学翻译的基础
文学翻译是一种立足于原作的再创作,是用语言创造的艺术,不仅仅是事物的概念和情节的记述,而且要具备能够吸引读者的艺术意境,即通过艺术的形象使译作读者体会到与原作读者
相同的阅读美感和艺术享受(邓景茹:2010,135-137)。
译者
审美的主体)在翻译原作(审美客体)过程中的关键是要对原作进行充分地理解,在此基础上把握原作的物质层面(文学符号系统)和精神层面(审美过程),即通过对源语文本的理解,最终满足审美要求,再现原作的表象要素和非表象要素。
阐释学是一门关于理解的普遍研究,其核心是理解。
阐释学循环理论认为只有理解了整体,才能理解局部;只有理解了局部,才能理解整体。
理解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被理解对象内部与整体的关系,即语言层面与审美层面的关系;被理解对象与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审美客体与主体及其审美意识之间的关系;理解者的先见与理解者的整个活动之间的关系。
施莱尔马赫认为对文学作品而言,阐释学的三种关系演变为:单个语言单位与整个语篇之间的关系;文本与译者心理状态的关系;文本所属的种类与类型的关系。
现象学对20 世纪的西方文艺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标志着一种方法和思维态度,它的核心是通过阅读产生对作品的重构。
这种重构的基础是文学作品本身的存在形式,效果体现在作品的审美价值。
它的代表人物英加登将阅读分为三种:前审美阅读、审美阅读和后审美阅读。
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的一种文艺美学思潮。
以现象美学和阐释美学为基础,并吸收了布拉格结构主义理论家穆卡洛夫斯基的“空白论”思想,对“读者反映论”产生了巨大影响。
它
的代表人物伊瑟尔认为:文学文本的语言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
表现性语言,包含了许多“不确定性与空白”。
而这个不确
定性与空白即是文本的召唤结构。
因此文学翻译的译者要在对原文本理解的基础上,形成审美意境,并给译文的读者留下一定的空间,再现原作的永恒魅力。
三、再现一翻译的宗旨
对于文学文本的译者而言,他既是原作的读者也是译作的作者,担负着双重的审美身份。
因此译者要对原作有充分地理解,从美学要素上把握原作的特色,理解原作的美学表象要素和非表象要素。
表象要素指的是原作语言形式上的美,从现象学来看具体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读完后使人心旷神怡,它必然体现在作家的遣词造句和音韵结构上。
那么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也依附于原作的形式,即翻译形式的依附性;将原作的形式美迁移于译作中,即翻译形式的迁移性;翻译的形式美应统一于译文的整体审美价值中,局部的、外在的形式美要与整体的、内在的审美意识协调、适应、要与接受者因素协调、适应,即翻译形式美的统一性。
而
非表象要素指的是文本的意境或气质,是对原文本的整体审美意蕴的领悟和欣赏,虽未被赋予具体的词、句、篇,是非物质形态的、非直观的,但它们在总体上却又是可感的。
在翻译之前需要审美主体的文化素养和意识来感知,译者要克服“前理解”的消极影响,与原作达到视域融合,把原作从形式到内容上进行审美的再现。
指:字音层、意义层、图示层和被再现客体(刘宓庆:2005)。
译者在翻译操作过程中要经过对原作的前审美阅读把握其
形式上的美学效果,然后通过审美阅读完善内容上的美感,最后通过后审美阅读进行反思性认识,再次完成从内容到形式上的逆
向认识,在译文中再现原作的艺术魅力。
文学文本的理解和接受从字音层面开设,始于形而至于质;
而文学文本的翻译,尤其是翻译的表达阶段,则是应始于形而上质而至于形。
翻译有两个视角:首先是文学视角,然后是语言学
视角。
译者在翻译的表达阶段一定要牢记原作的审美意境,使译
文成为真正的文学文本。
意境是文学文本区别于其它文本的重要特征,它是指如崇高、悲壮、神圣、凝重、飘逸、潇洒、婉约等那种既非客体属性亦非主体心态特征,但却“通常在复杂而又往往根本不同的情境或事件中显露出来,作为一种氛围弥漫于该情境中的人物之上, 并以其光芒穿透万物而使之显现”。
意境将文学文本与普通文本在内容上区别开来,因为文学文本不但具备了英加登现象学的四个层面:字音层、意义层、图示层和被再现客体,还包括非表象
要素。
非表象要素与语言形式没有直接的关系,通常是非直观的;
也是“不可计数的”,常被称谓“非定量因素”。
语言形式的审
美构成是可以计数的,如一个语段里的排比句、音韵词、修辞格等,所以我们说是定量的。
而一篇文章的意境像神韵、气势、韵味、风貌等审美构成很难得出定量,更谈不上计数了,因此是非定量的。
我们将选择文学文本的不同译文进行分析和比较,衡量不同译者的审美意识和标准,以及前理解对于译者的影响和制约,从而论证译者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地再现原作的质感之美。
四、结语
文学翻译是艺术化的翻译,是译者对原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的审美把握,它要求译者用另一种语言完整地再现原作的艺
术形象和艺术风格,使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启发、感动和享受,使目的语读者获得与源语读者相同的审美体验是文学翻译的最终追求。
作为原作的读者和译作的作者,译者应尽其所有地将原文本准确而完美地解读并迁移成目的语,使目的语读者从文本中获得最大的审美体验。
作为审美表现之一,文学翻译特别需要意识的主动控制和思维的积极参与,因而需要美学意识与各种翻译思维的互动。
文学作品的美学功能和语言特性对文学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从表象要素和非表象要素两个层面把握文学翻译,译出佳作,更好地再现我国优秀的文学作品,使我们的国学走出中国,走入世纪,使其在世界文学的殿堂里绽放美丽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