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计划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案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包括从先秦到近代的文学,分为文学史和作品选两大部分。

旨在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文学现象和主要成就。

系统掌握不同文学史分期阶段的代表作家、经典作品,文学流派、文学思潮和文学形式等的特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理解,提高人文素质和人格的塑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尤其要提高学生阅读、欣赏、分析、评价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和政府、企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定位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培养具备一定文学素养的中小学语文教师所必备的课程,是学生学习其它文学类课程的基础,在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该课程主要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知识,是学生了解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培养较强的阅读、理解、欣赏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从横向角度讲,古代文学作为文学类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里,是与语言类课程相对而存在的;从纵向的角度来讲,一是要考察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之间的关系,二是要了解自上个世纪初期以来语文学科的设置情况以及人们对“语文”二字理解的历程。

因为就课程本身而言,古代文学是现当代文学的源头活水,而现当代文学又是古代文学的实际出发点与归宿。

学习该门课程之前,应该首先对中国通史、中国文化史、古代汉语等课程有一定的了解。

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并行课程为《古代汉语》,后续课程为《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共同形成中国文学体系。

该课程具有纵横向联系特点、文史哲关联特点、中西联系特点。

前导课程:《中国通史》、《中国文化史》、《古代汉语》等。

后续课程:《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等。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设计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知识体系的系统性,注重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相结合,立足于作家和作品分析,通过诵读和欣赏使学生充分体验文学的美感,教会学生探索古代文学的特点和规律。

在课程设计中,教师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与任务,通过对学生古代文学理论、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分析,依据实用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在教学
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突出师生间的导学互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对课程前后相关内容进行梳理,使知识系统化、简单化。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学习,了解各分期文学史发生发展与演进的脉络,代表作家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基本知识。

比较系统地掌握古代文学的基本轮廓、各种文学现象的兴衰变异、联系交融等状况。

(2)了解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现象、文学史、文学运动及文学流派。

(3)了解古代文学的伟大成就,对古代文学的发展规律有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

(4)能够对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家、重要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作出科学评价。

(5)掌握与古代文学有密切关系的古代典章制度、历史知识及古代汉语知识。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达到独立阅读中等难度文学作品的能力。

(2)熟读、背诵大纲规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吟诵中体会其写作技巧和艺术韵味,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能够运用文艺学、美学及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评述古代作家作品,具备独立分析、评论、鉴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4)能够写出观点清晰的文学欣赏短文。

(5)写出具有一定水准和质量的研究论文。

3.情感目标
(1)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情操。

(2)提高审美情趣,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3)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4)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职业能力目标
针对学生在基础教育与政府部门、企业就业的特征,强化专业知识学习与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

1、培养文学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化现象批评能力;
2、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达到中文专业水平,具有自由表达独立见解的能力;
3、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快速跟踪新技术和文化市场需求的能力;
4、培养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一定科学研究能力;
5、具有获取中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能力。

(三)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目标
与该课程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是中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一)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本课程的历史跨度长,其基本内容包括文学史和作品选两大部分。

设置本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知识与能力兼顾,重在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本课程共安排总授课学时 144学时,在4个学期内进行:二年级第一学期:先秦两汉文学。

每周2学时,共36学时。

二年级第二学期:魏晋南北隋唐五代文学。

每周2学时,共36学时。

三年级第一学期:宋元文学。

每周2学时,共36学时。

三年级第二学期:明清文学,每周2学时,共36学时。

将作品选讲与文学史发展脉络梳理紧密结合是本课程基本内容讲授的基本思路。

具体安排如下:
表一:先秦两汉文学
(一)课程教学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