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果皮中天然产物的提取和评价
柑橘皮化学成分分析实验报告

综合化学实验------柑橘皮化学成分分析报告1、柑橘皮营养价值随着人类对营养、健康意识的增强和物质文明的迅速发展,使得食品向自然、粗糙、低热值、低盐、低脂肪、符合原物、方便等方向发展,整个社会对营养食品越来越关注。
关于柑桔果皮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国内外资料都有较详尽的介绍,尤其是近年来,美国、巴西、日本、中国等国科学家在柑桔果皮的营养及综合利用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成果。
柑橘皮是柑橘果实加工后余留的最大比例副产品,其内含丰富的生理活性成分以及磷、钙、铁、锌等微量元素。
其所含营养成分除氨基酸外,其余均高于果肉,尤其是富含具有一定生理活性成分如维生素C、类黄酮等物质,使柑橘皮及其提取物具有多重生理功效。
2、设计思路3、实验目的(1)掌握水溶剂浸渍法提取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
(2)掌握醇类回流法提取类黄酮成分。
(3)掌握水蒸气蒸馏提取香精油成分。
(4)掌握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
(5)掌握原子吸收光谱测定金属离子。
(6)掌握紫外光谱法测定类黄酮含量。
(7)掌握建立GC混合物分离的色谱条件,并以外标法测定相关物质的含量。
1、柑橘皮有效成分的提取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化学成分,常用的方法有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及升华法。
(1)溶剂提取法溶剂提取法是实际工作中应用最普遍的方法,根据天然产物中各化学成分的溶解性能,选用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而对其他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用适当的方法将有效成分尽可能完全地从药材组织中溶解出来。
溶剂提取法的基本原理是在渗透、扩散作用下,溶剂渗透入药材组织细胞内部,溶解可溶性物质,形成细胞内外溶质的浓度差而产生渗透压,在渗透压的作用下,细胞外的溶剂不断进入药材组织中,溶解可溶性成分,细胞内的浓溶液不断向外扩散,如此反复,直至细胞内外溶液浓度达到动态平衡即完成一次提取。
滤出此溶液,再加入新溶剂,使细胞内外产生新的浓度差,提取可继续进行,直至所需成分全部或大部分溶出。
溶剂提取法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溶剂,一种好的溶剂应对所提成分有较大的溶解度,而对共存杂质的溶解度很小。
柑桔皮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

柑桔皮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关键词】柑桔皮;,,总黄酮;,,提取;,,鉴别摘要:目的为充分利用柑桔植物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探讨柑桔皮中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方法。
方法采用纯物理的工艺流程和分光光度法从柑桔皮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
结果测得柑桔皮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C=4.49%。
回收率为98.0%,其纯度和产率均较高。
结论该方法采用全物理过程,无任何化学变化及污染,是提取柑桔皮黄酮类物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柑桔皮;总黄酮;提取;鉴别柑桔皮为芸香科植物橘树成熟果实的果皮,在我国有悠久的药用历史。
柑桔树是我国亚热带地区栽培最广的果树,它四季长青,树枝优美。
柑桔果实全都是宝,其皮、肉都是正统的中药。
我国古代医学认为:柑桔皮性味辛、微温、无毒、入脾、肺经,有理气调中、燥湿消痰、行气导滞的功效,具有消炎,抗溃疡,抑菌及利胆等作用。
临床上用于治疗和预防感冒、治疗胆结石、风湿性关节炎、还可用于防治高血压和动脉硬化,预防血栓的形成,降低胆固醇,减少心梗的发生,也可用于呕吐、腹泻、心腹气痛的治疗,以及抑制多种消化道肿瘤的生长、抗自由基等[1]。
现代医学证明[2]:柑桔皮中主要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类胡萝卜素类、硫胺素、核黄素、膳食纤维等食用和药用成分,特别是黄酮类化合物在柑桔皮中的含量尤为丰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理功能。
研究证明柑桔皮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1,2],为了充分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我们对柑桔皮中总黄酮进行提取及鉴别,本文方法未见文献报道,现将其过程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①市售新鲜的柑桔取其皮。
②试剂:95%乙醇AR;甲醇AR;三氯化铝AR;盐酸AR;氨水AR;正丁醇AR;冰醋酸AR;醋酸乙酯AR;镁粉AR;乙酸镁AR;氢氧化钠AR;亚硝酸钠AR;硝酸铝AR;芦丁标准品(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
③仪器设备:UV755B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总厂);DZF150小型真空恒温干燥箱(郑州长城科工贸易有限公司);802离心沉淀器(上海分析器械厂);ZFI型三用紫外线分析仪(上海顾村电光仪器厂)。
柑橘皮化学成分分析实验报告

. . .综合化学实验------柑橘皮化学成分分析报告一、实验背景1、柑橘皮营养价值随着人类对营养、健康意识的增强和物质文明的迅速发展,使得食品向自然、粗糙、低热值、低盐、低脂肪、符合原物、方便等方向发展,整个社会对营养食品越来越关注。
关于柑桔果皮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国内外资料都有较详尽的介绍,尤其是近年来,美国、巴西、日本、中国等国科学家在柑桔果皮的营养及综合利用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成果。
柑橘皮是柑橘果实加工后余留的最大比例副产品,其内含丰富的生理活性成分以及磷、钙、铁、锌等微量元素。
其所含营养成分除氨基酸外,其余均高于果肉,尤其是富含具有一定生理活性成分如维生素C、类黄酮等物质,使柑橘皮及其提取物具有多重生理功效。
2、设计思路3、实验目的(1)掌握水溶剂浸渍法提取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
(2)掌握醇类回流法提取类黄酮成分。
(3)掌握水蒸气蒸馏提取香精油成分。
(4)掌握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
(5)掌握原子吸收光谱测定金属离子。
(6)掌握紫外光谱法测定类黄酮含量。
(7)掌握建立GC混合物分离的色谱条件,并以外标法测定相关物质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1、柑橘皮有效成分的提取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化学成分,常用的方法有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及升华法。
(1)溶剂提取法溶剂提取法是实际工作中应用最普遍的方法,根据天然产物中各化学成分的溶解性能,选用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而对其他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用适当的方法将有效成分尽可能完全地从药材组织中溶解出来。
溶剂提取法的基本原理是在渗透、扩散作用下,溶剂渗透入药材组织细胞内部,溶解可溶性物质,形成细胞内外溶质的浓度差而产生渗透压,在渗透压的作用下,细胞外的溶剂不断进入药材组织中,溶解可溶性成分,细胞内的浓溶液不断向外扩散,如此反复,直至细胞内外溶液浓度达到动态平衡即完成一次提取。
滤出此溶液,再加入新溶剂,使细胞内外产生新的浓度差,提取可继续进行,直至所需成分全部或大部分溶出。
果胶制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了解柑橘果皮中的天然产物组份都有哪些2、了解果胶的性质和提取原理3、掌握果胶的提取工艺4、学习果胶的检验方法和果胶软糖的制备方法二、实验原理果皮中含有大量的功能性物质,如香精油,果胶,类胡萝卜素,橙皮苷,柠檬苦素等等。
果胶广泛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
其主要用途是用作酸性食品的胶凝剂。
在果蔬中果胶多数以原果胶存在。
原果胶中,聚半乳糖醛酸可被甲基部分地酯化,并且以金属离子桥与多聚半乳糖醛酸分子残基上的游离羧基相连接。
原果胶不溶于水,用酸水解时这种金属离子桥被破坏,即得到可溶性果胶。
再进行纯化和干燥极为商品果胶。
甲氧基化的半乳糖醛酸残基数与半乳糖醛酸残基总数的比值称为甲基氧化度或酯化度。
果胶的胶凝强度的大小是果胶的重要质量标准之一。
影响胶凝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果胶的分子量及酯化度。
酯化度越大,胶凝强度越大,同时胶凝速度也加快。
一般果胶的酯化度在50%—75%之间。
本实验采用酸萃取,酒精沉淀这一种最简单的工艺路线来提取果胶。
三、主要仪器与试剂仪器:烧杯(250ml),烧杯(50ml,500ml),电炉,纱布,电子天平,锥形瓶,胶头滴管,石棉网,PH试纸,玻璃棒,温度计,恒温水浴锅,蒸发皿,表面皿,洗瓶试剂:柑橘皮,0.25%~0.3%HCL溶液,1%氨水,95%乙醇,砂糖,柠檬酸,柠檬酸钠,蜂蜜四、实验步骤1、原材料处理称取新鲜柑橘皮40g用水漂洗干净后,于250ml烧杯中加水约120ml,加热到90℃,保持10分钟。
取出用水冲洗后切成尺寸约1cm大小的颗粒,在250ml烧杯中用50~60℃的热水漂洗,直至漂洗水为白色,果皮无异味为止。
2、酸法萃取将洗净的果皮放入锥形瓶中,加水50~60ml,加0.25%~0.3%的HCl调节PH 值在2.0~2.5之间(用玻璃棒沾取少量溶液滴于PH试纸上,与比色卡对比)。
用保鲜膜封口后放入恒温水浴箱(温度设置为90℃左右),提取1h。
隔一段时间测量PH值,并及时不断补充水分和盐酸。
野生柑橘果皮渣有效成分的提取

后用 清水 浸泡备 用 。
科柑橘亚科柑橘族柑橘亚族的一群植物。 我国是产
橘 大 国, 柑 橘加 工后废渣 占果实质量 的2 5 % ~5 0 %, 且含 有 丰 富的碳 水化 合 物 、 脂肪、 维 生 素、 氨 基 酸 和矿物质等 营养 成分。 但 我 国对柑 橘废渣 利用较 多作 为废 弃 物处 理 , 这 样不 仅污染 环境 , 而且 造 成 可利用 资源 的浪费 。 实 验 以江汉平原 广泛分布 的一 果 胶、 类黄 酮等 有效 物质 方面进 行综 合 利用 。 这 对
1 . 3 . 1 . 2成 浆 : 采 用 捣 碎 机 将 皱 皮 柑 皮 囊 捣 碎 成 泥状, 然 后添 加 适 量水 , 并用 间 隙分 别 为0 . 1 mm、
种野生柑橘一 皱皮柑为材料, 从制作果丹皮和提取 0 . 5 mm、 l mm 和2 mm的胶体磨逐 步将皱 皮柑皮 囊泥 磨成颗粒粒径小于1 0 0  ̄ m 的皱皮柑皮囊浆料。
p o l l u t i o n . T h i s a r t i c l et h e J i a n g h a nP l a n wi i d e l yd is t r i b u t e dwi l dc i t u s— r Co c k l eKo m ma t e ia r l i sp t e e l s l a ga n do he t r wa s t e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u i t l i z a i t o n o f d e v e l o p me n t , s u c c e s s f u l l y e x t r a c t e d p e c t n i a n d f l a v o n o i d s , y i e l d s we r e : 2 5 . 6 5 %
食品中桔橙皮苷的提取与应用探究

食品中桔橙皮苷的提取与应用探究桔橙是一种常见的水果,维生素C含量高,味道酸甜可口,深受人们喜爱。
除了让我们的味蕾得到满足,桔橙还有令人惊喜的好处。
桔橙皮中含有一种重要的成分——桔橙皮苷,它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的功能,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本文将探讨桔橙皮苷的提取与应用。
桔橙皮苷是何物?桔橙皮苷,也被称为柑橘苷(Hesperidin),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存在于桔橙等柑橘类水果的皮和果肉中。
它具有丰富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害,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提取桔橙皮苷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溶剂萃取、超声波提取和微波辅助提取等。
其中,溶剂萃取是一种较为成熟和常用的方法。
首先,将桔橙皮粉末与某种适合的溶剂进行浸泡,使其与桔橙皮苷发生相互作用,溶解出目标化合物。
然后,通过蒸馏或浓缩,将溶液中的溶剂去除,得到纯净的桔橙皮苷。
桔橙皮苷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桔橙皮苷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可以预防和延缓氧化过程,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减少慢性疾病的风险。
其次,桔橙皮苷具有抗炎作用,可以缓解炎症反应,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另外,桔橙皮苷还具有抗肿瘤活性,它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对于预防和治疗某些癌症具有潜在的效果。
除了以上的保健功能外,桔橙皮苷还可以用于食品工业。
由于其抗氧化性和抗菌性,桔橙皮苷可以用作食品的天然防腐剂,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同时,桔橙皮苷还可以用于食品的调味和增香,提高食品的口感和品质,让人们享受更好的美食体验。
此外,桔橙皮苷在医药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被用于制备抗过敏和抗炎药物,可以缓解过敏反应和炎症疾病。
此外,桔橙皮苷还可以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它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脂和血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总之,桔橙皮苷是一种重要的天然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等多种保健功能。
通过适当的提取方法,可以获得纯净的桔橙皮苷,进而应用于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
桔皮黄色素是从桔皮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植物色素

桔皮中天然黄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摘要:我国拥有丰富的桔子资源。
许多桔子饮料和酒工业加工中存在着大量废弃的桔皮残渣,因此从废弃的桔皮中提取天然色素可以充分利用废弃资源。
而且成本低,效益高。
本实验的目的为研究提取桔皮中黄色素的最佳条件,各因素对桔皮色素的影响。
结果表明: 桔皮黄色素水溶性好,最佳提取剂为50%的乙醇(pH=6)其最大吸收波长为370nm,在80~100℃的温度下,料液比为1:6,加热80~100min时提取率最高。
蔗糖,Vc和苯甲酸钠对色素有褪色作用。
对光、热耐受性强。
当pH 为2~10 时, 色素稳定; 桔皮色素对于 Na+,K+ , Ca2+金属离子的作用不显著, 但对Fe2+,Zn2+ 较敏感; 色素有较好的耐还原能力, 耐氧化能力较差, 加入食品添加剂, 无变色反应,只适用于碱性食品中。
关键词:桔皮黄色素; 天然色素; 稳定性前言目前,市场上许多食品还使用人工合成的色素,合成色素虽然色泽鲜艳,性质稳定,但对人体健康有害也是不争的事实[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合成色素被天然色素所完全取代是大势所趋,因为天然色素不但使用安全可靠,且具有相当的营养和医疗保健作用而倍受人们的推崇。
多方面开发、研究和应用天然色素,对保证人类的健康和发展绿色食品工业都是十分重要的。
桔皮黄色素是从桔皮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植物色素。
它可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及化妆品着色,在世界许多国家己被使用。
天然桔黄素与化学合成法生产的桔黄素相比,具有安全性高、着色逼真、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等优点,除此还具有营养与疗效功能,可作为提高食品、饮料营养成分与保健作用的添加剂。
经检测表明桔皮色素中含有丰富的Ca、P、Fe、Zn等矿物质,这些物质对人体骨骼的形成,生长发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全球环境意识的提高以及人们对化学合成色素的警惕,合成色素的应用正逐步受到限制,我国目前也采取了一定的限制措施,规定婴儿代乳食品,不准添加合成色素。
柑桔果皮中天然产物的提取和评价

实验综述:果胶背景:柑桔皮是柑桔果实加工后余留的最多的副产品,其内含丰富的果胶、橘皮黄色素、天然香精油以及磷、钙、铁、锌等微量元素。
此外柑桔皮中还具有一定生理活性成分如维生素C、类黄酮、类胡萝卜素等物质,使柑桔皮及其提取物具有多重生理功效。
此次实验主要针对柑桔皮中的果胶进行提取评价。
那果胶有哪些理化性质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果胶的定义1果胶(Pectin),是一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它主要存在于所有的高等植物中,是植物细胞间质的重要成分。
果胶沉积于初生细胞壁和细胞间层,在初生壁中与不同含量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微纤丝以及某些伸展蛋白(extensin)相互交联,使各种细胞组织结构坚硬,表现出固有的形态,为内部细胞的支撑物质。
果胶也是一种天然的食物添加剂,为制造果酱、果冻等的原料。
二、果胶的理化性质22.1果胶的分子结构果胶是一种以线性多糖为主,含有从几百到一千多个糖元形成的链状结构,平均分子量从大约50000到150000,Pka值为3.5。
果胶主链分子的基本成分是D-半乳糖醛酸,还有一些天然中性糖如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半乳糖、葡萄糖等也存在于果胶中。
D-半乳糖醛酸单元是连在一起的,即果胶是由D-半乳糖醛酸残基经糖苷键相连接聚合而成的酸性大分子多糖,且半乳糖醛酸C-6上的羧基有许多是甲酯化的形式,未甲酯化的残留羧基则以游离酸形式以钾、钠、铵、钙盐形式存在。
果胶分子量大小、甲酯化程度和带有其它基团的多少不但取决于原料,还与提取工艺条件有关。
整个果胶分子中含半乳糖醛酸的百分比称为半乳糖醛酸含量,可反映果胶的纯度。
作为食品添加剂,果胶中半乳糖醛酸的最小含量限定为65%。
果胶分子中酯化的半乳糖醛酸与总半乳糖醛酸之比称为酯化度(DE),酰胺化果胶的酰胺化度(DA)则表示酰胺化的半乳糖单体占总半乳糖醛酸的百分比。
按照规定,果胶的酰胺化度不超过25%。
2.2果胶的粉末特性果胶为白色至黄褐色粉末,醇析商业果胶的颜色较浅,经铝盐沉淀的果胶有时是黄绿色的。
天然产物化学橙子果皮中橙皮苷的提取及含量鉴定

• 2、仪器与试剂
(1)仪器 圆底烧瓶、回流冷凝器、布氏 漏斗、控温水浴、硅胶薄板、试管、超声 仪、 CS-930薄层扫描仪、MPE-4-荧光分 光光度计。
(2)样品与试剂 橙皮、冰醋酸、甲酰胺 、甲醇、氢氧化钙、浓盐酸、乙醚、异丙 醇、硼氢化钠、三氯化铁、镁粉、石油醚 、苯及硅藻土。
• 3、实验内容
• ③样液制备
精密称取原料样品粉末0.1000-0.5000g,用20mL 甲醇在80℃水浴中超声波萃取30min,小心转移 提取液,残渣用15mL甲醇在80 ℃水浴中超声波 再萃取一次,过滤,少量甲醇洗残渣,合并滤液 定容至50mL。
• ④样品测定
精确吸取5μL和对照品溶液1μL、2μL、3μL、 4μL、5μL,小心点于一张聚酰胺薄膜上,以甲醇 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三氯化铝的甲醇溶液 显色后,在紫外灯下定位,放置3h(3-8h内斑点 稳定),然后扫描,由标准曲线中读取橙皮苷的含 量,或根据回归方程进行计算。
(3)含量测定[9] ——荧光薄层扫描法测定橙皮苷含量
①仪器条件:CS-930薄层扫描仪,MPE-4荧光分光光度计。 荧光法线性扫描;激发波 长306nm,发射波长500nm(系经荧光分光 光度计测得拟定),夹缝0.05mm×5mm, △Y=0.2mm.
②标准曲线制作
取橙皮苷对照品适量,以甲醇作溶剂制成 0.5mg.mL-1的标准溶液。用微量注射器分别吸取 1μL、2μL、3μL、4μL、5μL,小心点于一张聚酰胺薄 膜上,以甲醇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三氯化 铝的甲醇溶液显色后,在紫外灯下定位,然后按 上述仪器条件进行扫描测定。以测得的峰面积对 橙皮苷的量(μL),绘制标准曲线。回归方程式 为:C=0.0016A-1.3171,r=0.9991.
柑橘皮中精油成分的提取与检测

柑橘皮中精油成分的提取与检测一、实验目的1.让学生了解橘皮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及提取精油成分的主要方法。
2. 训练学生实验技能,加强物质结构综合分析能力。
3. 掌握水蒸气蒸馏等提纯方法。
4. 了解GC法测定精油成分的原理。
5. 了解LC-MS法分析原理。
二、实验原理1、柑橘皮有效成分柑橘种类很多,广植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橘与橙的异名也称为柑,柑橘的皮色由红到黄深浅不一,内面为白色,油性大,香气浓郁。
柑橘精油是天然香料精油中的一大类,无色透明,具有诱人的橘香味。
柑橘精油具有祛痰、止咳、平喘、促进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镇痛、溶解胆结石、抗菌消炎和去除自由基等作用,是饮料、啤酒、糕点的矫味剂、赋香剂,在花露水、香水、香酯、牙膏、香皂等日用品中也有广泛的用途。
柑橘类精油的主要成分是萜烯类(C5H8)n、倍半萜烯类以及高级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等组成的含氧化合物, 其中90%以上是萜烯类和倍半萜烯,如柠檬烯,beta-蒎烯等和高级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组成的含氧化合物组成。
这些成分不溶于水,沸点较高,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因此常用水蒸气蒸馏提取。
表一、柑橘皮精油中的主要成分关于一些柑桔类果实果皮精油、果核的抗氧化活性最近已有报道, Chio等人研究了34种柑桔精油对自由基的清除活性, 发现所有的精油对自由基有清除效果。
Bocco等人研究了7种柑桔果实果核和整个果皮的甲醇提取物在香茅醛体系中的抗氧化活性, 发现桔、甜橙和柚果核的甲醇提取物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全世界一年柑橘类香精油的需求量约为18000吨,其中60%~70%供食品工业使用, 其余则用于化妆品、芳香清洁剂和杀虫剂。
目前柑橘类精油的提取主要有水蒸气蒸馏法、压榨法和溶剂浸提法。
2、水蒸气蒸馏水蒸气蒸馏是用来分离和提纯液态或固态有机化合物的一种方法,常用于下列几种情况:①某些沸点高的有机化合物,在常压下蒸馏虽可与副产品分离,但易被破坏;②混合物中含有大量树脂状杂质或不挥发性杂质,采用蒸馏、萃取等方法都难于分离;③从较多固体反应物中分离出被吸附的液体。
柑橘果皮中天然产物的提取与评价

一、概况柑桔为芸香科植物,其果皮在医学上称陈皮。
桔皮中含有精油、果胶、色素、橙皮甙等化学物质。
桔油的主要成分为右旋烯、柠檬醛类,可用作食品及化妆品着香剂;桔色素主要成分为类胡萝素,一种重要的天然食用色素.可应用于饮料和固体食品的着色;果胶是多糖衍生物,主要成分是D一半乳糖醛酸(D—galactuonic acid),分子量在3~18万之间。
可用作食品的增稠稳定剂,还是一种优良的药物制剂基质,近年来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
橙皮甙是橙皮素的芸香糖苷,具有维持血管正常渗透压、降低血管脆性、缩短出血时间等作用。
桔皮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高,如橙皮苷、新橙皮苷、桔皮素、川陈皮素、二氢川、陈皮等。
柑桔中含有的黄酮类物质具有抗菌消炎、抗过敏、镇痛,防治心血管疾病和抗病毒、抗氧化、抗癌作用,可用来制药。
桔皮黄酮类化合物物质还可作食品添加剂[1]。
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柑桔生产国之一,1997年中国柑桔种植面积为1962万亩,产量达到1010.2万吨,1999年为1078.71万吨,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一,产量居世界第三。
而柑桔在加工生产桔汁或生鲜食用时,约产生40%~50%的皮渣,然而这些皮渣中均含有许多有用的成分。
每年在中国将有120万吨左右的柑桔果皮产生,这些柑桔果皮除极微量地用于中成药配方之外,几乎99%的柑桔皮都被作为废料丢弃了[2],但桔皮中的果胶含量约为25%,且还含有丰富的香精油、色素、橙皮甙等。
桔皮可提取抗氧化剂、桔色素、果胶、香精油,生产有机肥料、沼气或制备水处理吸附剂等深加工产品,对提高柑桔加工厂的经济效益和减少污染、保护环境都是十分有利的[3]。
特别是随着功能性多糖的开发研究,果胶作为水溶性膳食纤维,越来越受到研究与加工行业的重视。
有关资料表明:全世界果胶的年需求量近2万t其中美国就高达4500t,据有关专家预计果胶的需求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消耗1500t以上,其中从国外进口约占80%,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其需求量仍呈高速增长趋势。
果胶实验

柑橘果皮中天然产物的提取与评价一、实验目的:1、了解柑橘果皮中的天然产物组分都有哪些2、了解果胶的性质和提取原理3、掌握果胶的提取工艺4、学习果胶的检验方法和果酱的制备方法5、熟悉实验的一些基本操作二、实验原理:果胶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中,主要分布于细胞壁之间的中胶层,尤其以果蔬中含量为多。
不同的果蔬含果胶物质的量不同,山楂约为6.6%,柑橘约为0.7~1.5%,南瓜含量较多,约为7%~17%。
从柑橘皮中提取的果胶是高酯化度的果胶,在食品工业中常用来制作果酱、果冻等食品。
果皮中含大量的功能性物质,如香油精,果胶,黄酮、类胡萝卜素,橙皮苷,柠檬苦素等等。
果胶广泛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
其主要用途是用作酸性食品的凝胶剂。
在果蔬中,尤其是在未成熟的水果和果皮中,果胶多数以原果胶存在,原果胶不溶于水,用酸水解,生成可溶性果胶,再进行脱色、沉淀、干燥即得商品果胶。
原果胶基本结构是聚半乳糖醛酸可被甲基部分的酯化,并且以金属离子桥与多聚半乳糖醛酸分子残基上的游离羟基相连。
原果胶不溶于水,用酸水解时这种金属离子桥被破坏,即得到可溶性果胶。
果胶的结构式甲氧基化的半乳糖醛酸残基数与半乳糖醛酸残基总数的比值称为甲基氧化度或酯化度。
果胶的胶凝强度的大小是果胶的重要质量标准之一。
影响胶凝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果胶的分子量及酯化度。
酯化度越大,胶凝强度越大,同时胶凝速度也加快。
一般果胶的酯化度在50%~75%之间。
常用的提取果胶的方法有酶解法、碱萃取法、离子交换法、微生物法、酸醋取法等方法。
本实验采用酸法萃取,酒精沉淀这一种最简单的工艺路线来提取果胶。
三、主要仪器与试剂:烧杯(100、250ml),电炉,尼龙布或纱布,量筒,表面皿,玻璃棒,温度计,锥形瓶电子天平,水浴锅(两个)。
0.25%~0.3%HCL溶液,2%的HCL溶液,稀氨水,95%的乙醇,新鲜橘子皮,模子,野生蜂蜜,砂糖,柠檬酸钠,柠檬酸。
四、实验步骤:果胶的提取1、称取新鲜柑橘皮40g克,用水漂洗干净加入到250ml烧杯中,再往烧杯中加约120ml水,用电炉加热到90℃,保持十分钟。
果胶综述

柑橘果皮中天然产物的提取和评价的综述摘要:文中介绍了以柑橘皮为原料制取果胶、提取色素以及将果胶制成果胶软糖三大部分。
制取果胶部分主要介绍了制取果胶的几种方法(着重介绍了酸提取法);提取色素部分主要介绍了色素的提取步骤;制取果胶软糖部分主要介绍了果胶软糖的配方;介绍了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最后写了对果胶提取技术的发展及果胶应用前景的展望。
关键字:果胶柑橘皮柑橘皮色素提取果胶软糖引言:我国柑橘种植面积很大,每年柑橘产量有1 000万多吨。
柑橘不但果肉酸甜可口柑橘皮中也含有大量的功能性物质,如香精油、果胶、类胡萝卜素、橙皮苷、柠檬苦素、柑橘纤维等等,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但是柑橘皮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造成了资源和经济的双重损失。
利用柑橘皮提取果胶是合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促进经济发展的好方法正文一、原料及产物简介(一)柑橘皮:果皮中含有大量的功能性物质,如香精、果胶、类胡萝卜素、橙皮苷、柠檬苦素等等。
柑橘皮的价值:柑橘皮具有很大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柑橘皮所含营养丰富,尤其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P和挥发油;柑橘皮入药以陈为佳,故又名陈皮,陈皮具有味辛、苦、温,具有理气健胃、燥湿化痰之功。
(二)果胶简介:果胶是植物中的一种酸性多糖,是细胞壁的一个重要组份。
它通常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稍带酸味。
原果胶中,聚半乳糖醛酸可以被甲基部分的酯化,并且以金属离子桥与多聚半乳糖醛酸分子残基上的游离羧基相连接。
原果胶不溶于水,用酸溶解时这种金属离子桥被破坏,即可得到可溶性果胶。
在进行纯化和干燥即为商品果胶。
果胶来源:果胶广泛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不同的蔬菜水果口感有区别主要是由它们含有的果胶含量以及果胶分子的差异决定的。
柑橘、柠檬、柚子等果皮中约含30%果胶,是果胶的最丰富来源。
果胶的作用:果胶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胶凝化和乳化稳定作用,以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医药、日化及纺织行业。
在食品工业中被用作胶冻稳定剂和增稠剂;在医药上用来制造止血剂、血浆代用品等;在轻工业中还可以用来制造化妆品及代替琼脂做部分微生物的培养基,应用分厂广泛。
果胶43072

柑橘果皮中天然产物的提取和评价一、实验目的:1、了解柑橘果皮中的天然产物组份都有哪些。
2、了解果胶的性质和提取原理。
3、掌握果胶的提取工艺。
4、学习果胶的检验方法和果酱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原理:果皮中含大量的功能性物质,如香精油、果胶、类胡萝卜素、橙皮苷、柠檬苦诉等等。
果胶是一组聚半乳糖醛酸,是由半乳糖醛酸组成的多糖混合物,它含有许多甲基化的果胶酸。
天然果胶是以原果胶,果胶,果胶酸的形态广泛分布于植物的果实、根、茎、叶中的多糖类高分子化合物,是细胞壁的一种组成成分,伴随纤维素而存在。
它具有水溶性,工业上即可分离,其分子量约5万一30万。
在适宜条件下其溶液能形成凝胶和部分发生甲氧基化(甲酯化,也就是形成甲醇酯),其主要成分是部分甲酯化的a(l,4)一D一聚半乳糖醛酸。
在可食的植物中,有许多蔬菜、水果含有果胶。
柑橘、柠檬、柚子等果皮中约含30%果胶,是果胶的最丰富来源。
柑桔为芸香科柑桔属,其产量居于水果之首。
而柑桔皮约占柑桔果重的20%,其中果胶含量约为30%。
目前,柑桔皮除少量药用外,大从柑桔皮中提取的果胶不仅是对柑桔皮的“废物利用”,可解决废物处理问题,还可提高柑桔生产加工的经济效益,是柑桔综合利用的很好途径。
果胶的提取主要采用传统的无机酸提取法(酸法萃取)。
该法的原理是是利用果胶在稀酸溶液中能水解,将果皮中的原果胶质水解为溶性果胶,从而使果胶转到水相中,生成可溶于水的果胶。
然后在分离出果胶。
提取液经过滤或离心分离后,得到的是粗果胶液,还需进一步纯化沉淀,本实验采用醇沉淀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果胶不溶于醇类有机溶剂的特点,将大量的醇加入到果胶的水溶液中,形成醇—水混合溶剂将果胶沉淀出来,一般将果胶提取液进行浓缩,再添加60 %的异丙醇或乙醇,使果胶沉淀,然后离心得到果胶沉淀物,用更高些浓度的异丙醇或乙醇洗涤沉淀数次,再进行干燥、粉碎即可。
三、主要仪器试剂:烧杯(100、250ml),电炉,纱布,电子天平,锥形瓶,胶头滴管,石棉网,PH试纸,玻璃棒,温度计,恒温水浴锅,蒸发皿,表面皿,洗瓶。
柑橘果皮中天然产物的提取和评价

柑橘果皮中天然产物的提取和评价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柑橘果皮中的天然产物组份都有哪些2、了解果胶的性质和提取原理3、掌握果胶的提取工艺4、学习果胶的检验方法和果酱的制备方法二、实验原理:果皮中含大量的功能性物质,如香精油、果胶、类胡萝卜素、橙皮苷、柠檬苦诉等等。
果胶是一组聚半乳糖醛酸,是由半乳糖醛酸组成的多糖混合物,它含有许多甲基化的果胶酸。
天然果胶是以原果胶,果胶,果胶酸的形态广泛分布于植物的果实、根、茎、叶中的多糖类高分子化合物,是细胞壁的一种组成成分,伴随纤维素而存在。
它具有水溶性,工业上即可分离,其分子量约5万一30万。
在适宜条件下其溶液能形成凝胶和部分发生甲氧基化(甲酯化,也就是形成甲醇酯),其主要成分是部分甲酯化的a(l,4)一D一聚半乳糖醛酸。
在可食的植物中,有许多蔬菜、水果含有果胶。
柑橘、柠檬、柚子等果皮中约含30%果胶,是果胶的最丰富来源。
柑桔为芸香科柑桔属,其产量居于水果之首。
而柑桔皮约占柑桔果重的20%,其中果胶含量约为30%。
目前,柑桔皮除少量药用外,大从柑桔皮中提取的果胶不仅是对柑桔皮的“废物利用”,可解决废物处理问题,还可提高柑桔生产加工的经济效益,是柑桔综合利用的很好途径。
果胶的提取主要采用传统的无机酸提取法(酸法萃取)。
该法的原理是是利用果胶在稀酸溶液中能水解,将果皮中的原果胶质水解为溶性果胶,从而使果胶转到水相中,生成可溶于水的果胶。
然后在分离出果胶。
提取液经过滤或离心分离后,得到的是粗果胶液,还需进一步纯化沉淀,本实验采用醇沉淀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果胶不溶于醇类有机溶剂的特点,将大量的醇加入到果胶的水溶液中,形成醇—水混合溶剂将果胶沉淀出来,一般将果胶提取液进行浓缩,再添加60 %的异丙醇或乙醇,使果胶沉淀,然后离心得到果胶沉淀物,用更高些浓度的异丙醇或乙醇洗涤沉淀数次,再进行干燥、粉碎即可。
三、主要仪器试剂:烧杯(100、250ml),电炉,纱布,电子天平,锥形瓶,胶头滴管,石棉网,PH试纸,玻璃棒,温度计,恒温水浴锅,蒸发皿,表面皿,洗瓶柑橘皮,0.25%~0.3%HCL溶液,1%氨水,95%乙醇四、实验步骤:1.原材料预处理称取新鲜柑橘皮40.09g用水漂洗干净①后,于250ml烧杯中加水约120ml,加热到90℃②,保持10分钟。
柑橘皮中黄酮的提取及含量分析

摘 要:柑橘皮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采用微波萃取法提取柑橘 皮中黄酮类化合物,以芦丁作为标准品,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柑橘皮中黄酮的含量进行 分析,方法简便可靠、快速、效率高。通过正交实验,在 50%的乙醇提取液中,微波 400W 的功率下提取 25 分钟,柑橘皮中黄酮的含量达到 5.62%,实验的重复性好。
[1]刘振南. 用正交法探讨山楂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乙 醇提取工艺[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5 (3) : 27.
[2]王立娟.微波辅助提取山楂叶总黄酮的条件研究[J]. 林产化学与工业,2007,26(9):131.
[3]刘茜,焦庆才,刘铁兵.柑桔皮提取物防止雄性小鼠 生殖细胞损伤的研究[J].中药材,1998,21(2): 88.
酮提取液测定结果见表3。
表3 黄酮含量的平行实验
序号
吸光度
浓度/(g/L)
提取率%
平均值
相对平均偏差
1
0.552
0.1350
5.63
2
0.548
0.1341
5.59
3
0.553
0.1352
5.63
5.62
0.32%
4
0.550
0.1345
5.60
5
0.554
0.1355
5.64
2.2 讨论 微波萃取技术是物料吸收微波能后通过
2007 年第 3 期 总第五十三期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ANGZHOU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Y
Vol. 3 2007 November No.53
柑橘皮中黄酮的提取及含量分析
柑桔果皮中果胶的提取和应用

柑橘果皮中果胶的提取和应用柑桔果皮中果胶的提取与应用综述摘要:1825年,Bracennot首次从胡萝卜肉质根中提取出一种物质,能够形成凝胶,于是他将该物质命名为“Peetin”,中文译名为“果胶”。
同时,Barcennot用自己提出的果胶制成了“人造胶冻”。
此后,许多化学家研究果胶,并在食品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自然界许多水果中和植物组织中都或多或少的含有果胶,从而可以利用含丰富的果胶或残次落果、果皮种子残渣等作原料生产果胶。
一般采用柑橘皮、苹果榨汁后的废渣等。
当前国内真正富有工业提取价值的柑橘类,包括葡萄、柚、橙、蜜柑、柠檬等,不过向日葵植物的废弃物也是高质量低脂果胶的潜在资源。
世界上柑桔年产量超过5×108吨,其果皮约占20%,为提取果胶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所以本实验采用橘皮为原料,采用酸法萃取,酒精沉淀这一简单的工艺路线来提取果胶。
一果胶的存在果胶广泛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它本质上是一种线型多糖聚合物,含有数百至约1000值为3.5,D-半个脱水半乳糖醛酸残基,平均分子量大约在50000 ~180000之间,其PKa乳糖醛酸是果胶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有一些共性糖存在于果胶中。
果胶在植物体中的存在一般有三种形式:1.原果胶:原果胶呈长链存在,是与纤维素等细胞壁组成结合在一起的多聚半乳糖醛酸,少部分发生甲酿化,不溶于水,只存在于细胞壁中;2.果胶:果胶亦呈长链存在,羧基已发生不同程度甲酩化的多聚半乳糖醛酸,溶于水,存在于细胞汁液中;3.果胶酸:这是羧基完全游离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长链,微溶于水,细胞壁与细胞液中均有。
未成熟的柑橘皮中,果胶主要以原果胶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壁中,其分子中有少部分羧基发生甲酯化,不溶于水;在柑橘的逐渐成熟过程中,果胶酶将原果胶分解为可溶性果胶存在于细胞汁液中,其羧基已发生不同程度的甲酯化;最后,果胶分解为微溶于水的果胶酸,其分子结构中的羧基呈完全游离的状态,分布于细胞壁与细胞液中。
柑橘皮中部分有效成分的提取及综合利用工艺的研究

柑橘皮中部分有效成分的提取及综合利用工艺的研究知识专栏:柑橘皮中部分有效成分的提取及综合利用工艺的研究一、引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柑橘类水果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水果,它不仅口感鲜美,而且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着显著的益处。
然而,在柑橘果实中,其皮所含的有效成分却常常被忽视。
本文将重点探讨柑橘皮中部分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和综合利用工艺的研究,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柑橘皮的重视。
二、柑橘皮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1. 传统提取方法传统的柑橘皮提取方法主要包括晾晒干燥法、蒸馏提取法和溶剂提取法。
这些方法简单易行,成本较低,但提取效率较低,并且存在溶剂残留、营养成分流失的问题。
2. 创新提取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提出了许多创新的柑橘皮有效成分提取方法,如超临界流体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等。
这些方法在保留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高,为柑橘皮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三、柑橘皮有效成分的综合利用工艺研究1. 化妆品行业柑橘皮中富含的柚皮素、类黄酮等物质对皮肤有着显著的美容和护肤效果,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行业。
通过将柑橘皮提取的有效成分添加到护肤品中,可以达到美白、祛斑、抗氧化等功效。
2. 药品行业柑橘皮中的橙皮苷、柠檬醛等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等药用价值,在药品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提取这些有效成分,并进一步开发成药品,用于治疗感冒、炎症等疾病。
3. 食品行业柑橘皮中的柠檬醛等芳香物质可以用于食品香精的提取,增加食品的香气和口感。
柚皮素等物质也可以用于防腐保鲜,为食品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柑橘皮中的有效成分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综合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柑橘皮的研究日益深入,对其有效成分的提取和综合利用工艺也日臻完善。
我认为,未来柑橘皮的综合利用前景广阔,希望更多的科研人员能够投身其中,为柑橘皮的综合利用工艺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柑橘果皮中天然产物的提取和评价
实
验
报
告
柑橘果皮中天然产物的提取和评价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柑橘果皮中的天然产物组份都有哪些;
2.了解果胶的性质和提取原理;
3.掌握果胶的提取工艺;
4.学习果胶的检验方法和果酱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原理:
果胶广泛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
例如苹果(以湿品计)中含量为0.7-1.5%,蔬菜中则以南瓜中含量最多,含7%-17%。
其主要用途是用作酸性食品的胶凝剂。
目前果酱、果子冻、桔子果冻仍然是世界上果胶的主要产品。
但随着果胶在了业上作为胶凝剂、增调剂以及保护胶体等用途的发展,用以制果酱的果胶的百分数必然减少。
果胶是一种每个分子含有几百到几干个结构单元的线性多糖,平均分子量大约在50000-180000之间,其基本结构是以α—l,4苷链结合的聚半乳糖醛酸,在聚半乳糖醛酸中,部分羧基被甲醇酯化,剩余的部分与钾、钠或铵等离子结合。
高甲氧基化果胶分子的部分链节如下:
在果蔬中果胶多数以原果胶存在。
原果胶中,聚半乳糖醛酸可被甲基部分地酯化,
并且以金属离子桥(特别是钙离子)与多聚半乳糖醛酸分子残基上的游离羧基相连结。
其
结构为:
原果胶不溶于水,用酸水解时这种金属离子桥(离子键)被破坏,即得到可溶性果胶。
再进行纯化和干燥即为商品果胶。
果皮中含大量的功能性物质,如香精油、果胶、类胡萝卜素、橙皮苷、柠檬素等等。
果胶是一组聚半乳糖醛酸,是由半乳糖醛酸组成的多糖混合物,它含有许多甲基化的果胶酸。
天然果胶是以原果胶,果胶,果胶酸的形态广泛分布于植物的果实、根、茎、叶中的多糖类高分子化合物,是细胞壁的一种组成成分,伴随纤维素而存在。
它具有水溶性,工业上即可分离,其分子量约5万一30万。
在适宜条件下其溶液能形成凝胶和部分发生甲氧基化(甲酯化,也就是形成甲醇酯),其主要成分是部分甲酯化的a(l,4)一D一聚半乳糖醛酸。
在可食的植物中,有许多蔬菜、水果含有果胶。
柑橘、柠檬、柚子等果皮中约含30%果胶,是果胶的最丰富来源。
柑桔为芸香科柑桔属,其产量居于水果之首。
而柑桔皮约占柑桔果重的20%,其中果胶含量约为30%。
目前,柑桔皮除少量药用外,大从柑桔皮中提取的果胶不仅是对柑桔皮的“废物利用”,可解决废物处理问题,还可提高柑桔生产加工的经济效益,是柑桔综合利用的很好途径。
果胶的提取主要采用传统的无机酸提取法(酸法萃取)。
该法的原理是是利用果胶在稀酸溶液中能水解,将果皮中的原果胶质水解为溶性果胶,从而使果胶转到水相中,生成可溶于水的果胶。
然后在分离出果胶。
提取液经过滤或离心分离后,得到的是粗果胶液,还需进一步纯化沉淀,本实验采用醇沉淀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果胶不溶于醇类有机溶剂的特点,将大量的醇加入到果胶的水溶液中,形成醇—水混合溶剂将果胶沉淀出来,一般将果胶提取液进行浓缩,再添加60 %的异丙醇或乙醇,使果胶沉淀,然后离心得到果胶沉淀物,用更高些浓度的异丙醇或乙醇洗涤沉淀数次,再进行干燥、粉碎即可。
三、主要仪器试剂:
烧杯(100、250ml),电炉,纱布,电子天平,锥形瓶,胶头滴管,石棉网,PH试纸,玻璃棒,温度计,恒温水浴锅,蒸发皿,表面皿,洗瓶
柑橘皮,0.1mol/L HCL溶液,1%氨水,95%乙醇果冻柠檬酸柠檬酸钠蜂蜜白砂糖
四、实验步骤:
1.原材料预处理
称取新鲜柑橘皮39.91g用水漂洗干净后,于250ml烧杯中加水约120ml,加热到90℃②,保持10分钟。
取出用水冲洗后切成尺寸约1cm大小的颗粒,在250ml烧杯中用50~60℃的热水漂洗,漂洗十次左右,直至漂洗水为白色,果皮无异味为止。
2.酸法萃取
将洗净的果皮放入锥形瓶中,加水50~60ml,加0.01mol/L的HCL调节PH值在2.0~2.5之间(用玻璃棒沾取少量溶液滴于PH试纸上,与比色卡对比)。
用保鲜膜封口④后放入恒温水浴箱(温度设置为90℃左右),提取1h。
隔一段时间测量PH值,并及时补充水分和盐酸。
趁热用四层纱布过滤。
3.酒精沉淀
溶液冷却后,用1%稀氨水调PH 3~4,在不断搅拌下加入95%乙醇,按果胶:乙醇=1:1.3(体积比)的量加入,使混合液中酒精浓度达50%~60%,然后静置15min,让果胶沉淀完全。
用四层纱布滤取果胶,酒精废液回收。
4.干燥
将果胶置于表面皿上,用恒温水浴箱干燥,称重,计算产量。
5.色素提取
称取柑橘皮5.24g,清洗剪碎后放入锥形瓶中,在90°C水浴中加热10min后,加20ml乙醇,用保鲜膜封口,50~60℃恒温水域1h。
将溶液抽滤,滤液置于蒸发皿中,于恒温水浴箱内蒸至含少量水分备用。
6.制作果胶软糖
在小烧杯中加入5g白砂糖,0.1g柠檬酸,0.1g柠檬酸钠在水浴锅上加热至固体颗粒完全溶化,加入一小勺蜂蜜,加热至沸腾后加入适量的果胶,至果胶完全溶解后,冷却一段时间,倒入果冻盒中静置并用保鲜膜密封。
五、数据处理:
称重后得到果胶3.94g
产品描述:浅黄色弹性透明固体
按照配方1计算得到制作果胶软糖所需原料的质量如下表:
柠檬酸/g 柠檬酸钠/g 砂糖/g
0.08 0.11 7.51
果胶产率: 3.94/39.91×100%=9.87%
六、实验小结:
1.用清水处理柑橘皮主要是为了除去泥土杂质和施用的农药化肥等。
2.加热柑橘皮的目的是灭酶,以防果胶发生酶解。
3.漂洗的目的主要是除去色素等,以免影响果胶的色泽和质量。
为了提高漂洗的效
率和效果,将果皮颗粒转裹在四层纱布里漂洗,每次漂洗都要挤压干再在进行下一次漂洗。
4.保鲜膜封口是为了防止加热造成水分和盐酸的挥发,进而引起PH值的变化。
5. pH太小时,可以使提取时间缩短,但破坏了果胶的结构且过滤时易随溶液而滤掉,
使产品的收率降低,同时也使果胶色泽加深,pH 值不断增大,提取液中果胶的含量也随之增高,而pH过大时,又因反应条件过于缓和,提取时间将会延长,导致果胶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果胶酸,使产率下降。
七、思考与讨论:
产率低的原因可能是:
1.在酸法萃取的步骤中,加水偏少,未能使全部果胶溶解出来。
2.PH调节耗时较长,有可能在PH偏大的情况下就开始提取。
3.过滤的时候未过滤完全,在残渣中残留部分果胶,使产率较低。
4.实验所用柑橘成熟后保存时间过长,部分果胶已经分解。
5.在将果胶蒸干的过程中,部分果胶粘在表面皿壁上。
八、实验分工
王静:原材料处理—漂洗;纱布过滤;酒精沉淀;色素提取—恒温水域提取;色素提取—抽滤;加热,加入蜂蜜;洗刷仪器。
杨兴兴:将橘皮切成尺寸约1cm大小的颗粒;水域加热,调节PH;纱布过滤;色素提取—恒温水域提取;称取白砂糖,柠檬酸,柠檬酸钠;洗刷仪器。
王鹏飞:称取橘皮;将橘皮切成尺寸约1cm大小的颗粒;干燥,称重;色素提取—水域加热;洗刷仪器。
产品图片:
果胶沉淀
产品
果冻 色素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