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煤气

荒煤气
荒煤气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荒煤气

英文名称:raw gas

定义:煤干馏过程中析出的尚未经净化处理的气体产物。

所属学科:煤炭科技(一级学科);煤炭加工利用(二级学科);煤转化(三级学科)

荒煤气再生优质煤气方法

申请号/专利号:200610045879

荒煤气再生优质煤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包括以下工艺过程:将炼焦炉生成的含有大量水蒸气和焦油蒸气的荒煤气不经冷却处理,加氧部分燃烧后直接进入过滤器,并在过滤器中发生水煤气反应,反应后获得主要成份是氢和一氧化碳的再生煤气,所获得的再生煤气再经过除尘系统净化得到纯净的再生煤气,最后将纯净的再生煤气再通过罗茨风机送入煤气罐中储存,以供用户使用。上述的在荒煤气中加入氧气部分燃烧,气体温度达到1100℃。本发明具有流程短,设备紧凑、污染小、无液体废物产生、煤气纯度高等优点。

申请日:2006年02月22日

公开日:2006年08月02日

授权公告日:

申请人/专利权人:沈阳东方钢铁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星海路

发明设计人:周久乐

专利代理机构:沈阳利泰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李枢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分类号:C10K3/00

点此查看跟该专利相关的主附图\公开说明书\授权说明书

什么是荒煤气![工程百科自然科学化学]收藏

悬赏点数0 3个回答

匿名提问2009-11-27 10:56:50

什么是荒煤气?荒煤气都含有哪些东西?长期在高浓度的环境中工作有那些害处?

我没有经验,也不能提供金币之类的报酬,我找了好久都找不到我说的那3个问题的答案,希望有好心人能给我个答案,谢谢了!

回答 窗体顶

窗体顶端

验证码:换一张

登录并发表取消

回答

ningziccc2009-11-27 11:13:06

物质特性一览表-荒煤气

物质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荒煤气、粗煤气、焦炉煤气

化学品英文名称:coke-oven gas

CAS No.:无资料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黄褐色汽气混合物,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

熔点(℃):无资料沸点(℃):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760 g/m3 饱和蒸气压(kPa):0.611

溶解性:成分中主要成分氢气不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

主要用途:冶金企业中工序燃料介质。

稳定性

禁配物:强氧化剂、卤素。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

储存注意事项: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危险性概述

危险货物编号:无资料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1)焦炉煤气中可燃成分约占95%发热值高达17MJ/m3,故燃烧速度快,温度高,火焰明亮,辐射能力强。

(2)焦炉煤气爆炸极限为5%-30%,由于其爆炸下限低,并且爆炸极限范围大,所以在空气中混有焦炉煤气,很容易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火源易发生爆炸。

(3)焦炉煤气重度为468.6 g/m3,CO含量为6%,由于CO比空气轻,在室外能在空气中稳定地上升,逐步扩散,不易在地面积聚,所以煤气在室外泄漏要相对安全些。焦炉煤气虽然无色,但有明显臭味,比较容易让人察觉。CO含量相对高炉煤气、发生炉煤气要低.中毒的危险性要小些。

(4)焦炉煤气的着火温度为600℃,发生泄漏后.如无火源,在空气中不会发生自燃。

(5)焦炉煤气燃烧属稳定性燃烧,发生着火后,扑救相对要容易些。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使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30%,<5%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保护。

身体防护:工作区应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工作前避免饮用酒精性饮料。进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

会飞的小草2009-11-27 11:21:57

荒煤气

物质特性一览表-荒煤气

物质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荒煤气、粗煤气、焦炉煤气

化学品英文名称:coke-oven gas CAS No.:

无资料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黄褐色汽气混合物,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

熔点(℃):无资料

沸点(℃):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760g/m3饱和蒸气压(kPa):0.611

溶解性:

成分中主要成分氢气不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

主要用途:

冶金企业中工序燃料介质。

稳定性

禁配物:

强氧化剂、卤素。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

储存注意事项: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危险性概述

危险货物编号:无资料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1)焦炉煤气中可燃成分约占95%发热值高达17MJ/m3,故燃烧速度快,温度高,火焰明亮,辐射能力强。

(2)焦炉煤气爆炸极限为5%-30%,由于其爆炸下限低,并且爆炸极限范围大,所以在空气中混有焦炉煤气,很容易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火源易发生爆炸。

(3)焦炉煤气重度为468.6g/m3,CO含量为6%,由于CO比空气轻,在室外能在空气中稳定地上升,逐步扩散,不易在地面积聚,所以煤气在室外泄漏要相对安全些。焦炉煤气虽然

无色,但有明显臭味,比较容易让人察觉。CO含量相对高炉煤气、发生炉煤气要低.中毒的危险性要小些。

(4)焦炉煤气的着火温度为600℃,发生泄漏后.如无火源,在空气中不会发生自燃。

(5)焦炉煤气燃烧属稳定性燃烧,发生着火后,扑救相对要容易些。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使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30%,5%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保护。

身体防护:

工作区应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工作前避免饮用酒精性饮料。进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

煤气脱硫技术方案

目录 一、概论 SO2是一种酸性气体,在大气中易形成酸雨,威胁生态环境及公众健康。SO2已成为大气环境污染中首要污染物。根据国家“节能减排”方针政策,对大气中首要污染物SO2的排放实行总量控制,曾经在“十一五”期间全国SO2排放量削减10%,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进入十二五,对于二、三类地区的工业窑炉SO2的排放量将进行严格的限制。 以煤作为燃料,即以煤为原料转换为粗煤气,煤中大部分硫组分同期转换为H2S,煤气燃烧后,硫化物以SO2形式排放,将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煤气中硫化氢的脱除可分为湿法脱硫与干法脱硫。 湿式氧化法脱硫:以碱性溶液吸收酸性气体硫化氢,生成硫氢酸盐,同时选择适当的氧化催化剂,将溶液中吸收硫化氢后的硫氢酸盐氧化成单体硫,从而使脱硫溶液得到再生,并获得副产品硫磺。此后,还原态的氧

化剂可由空气氧化成氧化态再循环使用。此法采用溶液吸收,且氧化再生是其特点,故将此脱硫方法称为湿式氧化法脱硫,因加入不同的催化剂分为各种方法,目前常用有氨水氧化法、改良ADA法、栲胶法、PDS法、KCA 法、MSQ法、888法、DDS法、ISS法和络合铁法等。实际生产中也可同时加入两种催化剂而达到较好脱硫效率。制成的碱性溶液一般采用碳酸钠(纯碱),也有采用稀氨水,但由于稀氨水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故建议不采用稀氨水。 化学反应: (1)无机反应 H2S+ Na2CO3= NaHS+ NaHCO3 (2)有机反应 CS 2+ 2Na2CO3+ H2O = Na2COS2+ 2NaHCO3 COS+ 2Na2CO3+ H2O = Na2CO2S+ 2NaHCO3 (3)溶液氧化与再生 2NaHS+O2=2NaOH+2S↓ 2Na2CO2S+O2= 2Na2CO3+2S↓ Na2COS2+O2= Na2CO3+2S↓ 湿法脱硫的特点: (1)湿式氧化法脱硫的工艺成熟,技术可靠,操作稳定,但技术复杂,专业性强,处理设施应进行专业化设计和管理。 (2)大部分设备为非标设备,装置可根据不同处理规模进行设计,尤其适应于大规模煤气脱硫工程。

天然气及各种能源换算方式

天然气及各种能源换算方式 各类能源折算标准煤的参考系数 能源名称平均低位发热量折标准煤系数 原煤 20934千焦/公斤 0.7143公斤标煤/公斤 洗精煤 26377千焦/公斤 0.9000公斤标煤/公斤 其他洗煤 8374 千焦/公斤 0.2850公斤标煤/公斤 焦炭 28470千焦/公斤 0.9714公斤标煤/公斤 原油 41868千焦/公斤 1.4286公斤标煤/公斤 燃料油 41868千焦/公斤 1.4286公斤标煤/公斤 汽油 43124千焦/公斤 1.4714公斤标煤/公斤 煤油 43124千焦/公斤 1.4714公斤标煤/公斤 柴油 42705千焦/公斤 1.4571公斤标煤/公斤 液化石油气 47472千焦/公斤 1.7143公斤标煤/公斤 炼厂干气 46055千焦/ 公斤 1.5714公斤标煤/公斤 天然气 35588千焦/立方米 12.143吨/万立方米 焦炉煤气 16746千焦/立方米 5.714吨/万立方米 其他煤气 3.5701吨/万立方米 热力 0.03412吨/百万千焦 电力 3.27吨/万千瓦时 1、热力其计算方法是根据锅炉出口蒸汽和热水的温度压力在焓熵图(表)内查得每千克的热焓减去给水(或回水)热焓,乘上锅炉实际产出的蒸汽或热水数量(流量表读出)计算。如果有些企业没有配齐

蒸汽或热水的流量表,如没有焓熵图(表),则可参下列方法估算: (1)报告期内锅炉的给水量减排污等损失量,作为蒸汽或热水的产量。 (2)热水在闭路循环供应的情况下,每千克热焓按20千卡计算,如在开路供应时,则每千克热焓按70千卡计算(均系考虑出口温度90℃,回水温度20℃)。 (3)饱和蒸汽,压力1-2.5千克/平方厘米,温度127℃以上的热焓按620千卡,压力3-7千克/平方厘米,温度135℃-165℃的热焓按630千卡。压力8千克/平方厘米,温度170℃以上每千克蒸汽按640千卡计算。 (4)过热蒸汽,压力150千克/平方厘米,每千克热焓:200℃以下按650千卡计算,220℃-260℃按680千卡计算,280℃-320℃按700千卡,350℃-500℃按700千卡计算。按4.1868焦耳折算成焦耳。 2.热力单位“千卡”与标准煤“吨”的折算能源折算系数中“蒸汽”和“热水”的计算单位为“千卡”,但“基本情况表”中(能源消耗量中)“蒸汽”计算单位为“蒸吨”,在其它能源消耗量(折标煤)其中的“热水”计算单位为“吨”,因此需要进一步折算,才能适合“基本情况表”的填报要求,按国家标准每吨7000千卡折1千克标准煤计算: 3.电力的热值一般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按理论热值计算,另一种是按火力发电煤耗计算。每种方法各有各的用途。理论热值是按每度电本身的热功当量860大卡即0.1229千克标准煤计算的。按

煤气净化工艺工艺流程..

煤气净化工艺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煤气净化设施 1概述 煤气净化车间生产规模按2×65 孔5.5m 捣固焦炉焦炉年产130万t 干全焦配套设计。焦炉煤气处理量为75300m3/h(标况)。 煤气净化车间由冷凝鼓风工段、脱硫工段、硫铵工段(含蒸氨系统)、终冷洗涤及粗苯蒸馏工段、油库及其相关的生产辅助设施组成。 2设计原则 对煤气净化车间本着经济、实用、可靠的原则,在满足国家环保、 职业卫生与安全、能源等法规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简化工艺流程,并 合理配备工艺装备,以节省投资和工厂用地。 3设计基础数据 a)煤气量基础数据 焦炉装煤量(干基):206.98t/h 煤气产量:340Nm3/t(干煤) b) 煤气净化指标 表1 煤气净化指标表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净化前指标净化后指标 1 NH3g/m36~8 ≤0.05 2 H2S g/m35~7 ≤0.2 3 苯g/m324~40 ≤4 4 焦油g/m3≤0.02 5 萘g/m3≤0.3 4原材料及产品指标

4.1焦油——符合YB/T5075-2010 2号指标 序号指标名称质量指标 1 密度(20℃),g/cm3 1.13~1.22 2 甲苯不溶物(无水基),% ≤9 3 灰分,% ≤0.13 4 水分,% ≤4.0 5 粘度(E80) ≤4.2 6 萘含量(无水基),% ≥7.0(不作考核指标) 4.2硫酸铵—符合GB535-1995一级品 序号指标名称质量指标 1 氮N含量(以干基计),% ≥21 2 含水,% ≤0.3 3 游离酸含量,% ≤0.05 4.3粗苯—符合YB/T5022-1993 序号指标名称质量指标(溶剂用) 1 密度(20℃),g/ml ≤0.900 2 75℃前馏出量(重),% ≤3 3 180℃前馏出量(重),% ≥91% 室温(18~25℃)下目测无可见的不 4 水分: 溶解的水 4.4洗油指标 序号指标名称指标 1 密度(20℃),g/ml 1.03~~1.06 2 馏程(大气压760mmHg),%

脱硫检修方案

化产系统检修方案 因甲醇开车,脱硫系统不能达标,经过现场摸索和专家论证,经公司研究决定于月日对化产系统进行检修。结合本次脱硫检修时间长的特点,采取停车、置换合格后先对粗苯、硫铵抓紧检修,检修时间为一周,检修完后开车,同时将脱硫工序从煤气系统进行隔离、继续检修的方式。 一、成立项目领导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技术指导:职责分工: :全面负责统一协调。 :负责生产工艺系统的煤气调整及检修工作的全面安排工作。 :全面负责检修过程的安全、消防工作。 :负责停车检修前的申请工作和检修过程中的环保达标排放工作。 :负责煤气系统的倒换及平衡协调工作;负责检修过程中水、电、汽及检修材料的到位工作。 :负责化产系统的开、停车及设备置换工艺交出,车间大修全面工作。 :负责材料供应及检修项目的质量监督、检查工作。 :负责现场钢结构及设备制造、安装及维修工作;负责在开车过

程中漏点的消缺工作。 :负责化产车间仪表检修工作。 :负责正常生产和检修用电及电缆安装工作。 :负责生产、检修用蒸汽和配合煤气倒换工作。 :负责粗苯工段的全面检修工作。 :负责脱硫工段的全面检修工作。 :负责硫铵工段的全面检修工作。 :配合煤气系统开停车工作。 二、检修项目 (一)、脱硫系统 三、前期准备工作 1、所需备品备件准备到位、吊车提前联系到位。 2、提前办理脱硫系统停车手续。 3、各种票证提前办理齐全。 4、需插盲板的阀门提前将牛腿焊好。 5、将需要施工用的支架提前打好。 6、外委施工需提前签好合同及安全协议。 7、联系清槽人员到位。 四、化产系统停车

月日时,由调度室统一指挥,化产系统停车,先开0#阀,将机后煤气在大放散放散,锅炉用煤气方式改用大放散过来的煤气供应。开3#阀,关1#、2#阀,将回炉煤气改为直接由机后煤气供给,硫铵、粗苯、脱硫系统按照操作规程停车。 五、置换 1、置换1#阀至硫铵的荒煤气主管,由硫铵新增的∮57蒸汽管引入蒸汽,在1#阀后甩头处进行放散,吹扫结束后取样分析,分析合格后,将Ⅰ#伸缩节拆开,入硫铵前主管道堵板拆开。 2、由饱和器引入蒸汽置换饱和器出口及旁通管线,开饱和器联通门,在饱和器入口放散,见蒸汽后关入口放散,开终冷塔联通门前放散,见蒸汽后,开终冷塔及洗苯塔联通门,在12#阀前放散处和2#阀前进行放散。分析合格后关粗苯院2#B阀门,在短接处加盲板,断开Ⅲ#伸缩节。 3、置换入脱硫塔煤气管线,由粗苯塔7#阀后的∮57蒸汽阀引入蒸汽,在入脱硫塔前放散,放散合格后开8#阀,排净1#、2#脱硫塔溶液,吹扫脱硫塔。 5、出脱硫煤气管线由脱硫新配的蒸汽管线引入蒸汽,开20#阀、21#阀,分别在2#脱硫塔出口塔顶放散处和10#阀前放散处进行放散。 6、脱硫塔置换采取先用蒸汽吹扫,后用轴流风机置换的措施。 7、煤气系统流程图(附后)。 六、煤气系统隔离 1、1#阀至硫铵的荒煤气管道置换合格后,通知维修人员拆Ⅰ#伸缩节,拆硫铵堵板。

荒煤气脱硫系统审批稿

荒煤气脱硫系统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荒煤气脱硫系统 作者:来源:发表时间:2014-8-3 点击:14 工程概述 本项目为新疆金盛镁业镁合金循环经济工业园兰炭项目兰炭尾气(低温干馏煤气) 脱硫工程,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是本着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力求技术水平适度先进合理、稳妥可靠,降低劳动强度,节约投资,合理布局,减少工程造价,实现环境污染 总量控制,做好洁净生产,以减少对环境污染。本工程设备的选型及设计遵照技术先进、稳妥可靠、操作方便节能降耗的原则。 脱硫及硫回收 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 脱硫分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两种,干法脱硫主要以氧化铁、活性炭为主。湿法脱硫主要以栲胶法、改良ADA法、PDS法、HPF法、KCA法及几种催化剂复合法。 干法脱硫的工艺简单,脱硫精度高,当要求煤气净化度较高或煤气处理量较小时采用,但设备笨重,脱硫效率不稳定,随着催化剂使用时间的延长,脱硫能力不断降低,脱硫剂用量大,二次处理困难,对于失效(硫饱和)的脱硫剂,再生成本高,操作难度大,废弃处理,会造成二次污染;脱硫剂更换频繁,劳动强度大,并且容易造成煤气中毒;占地面积大。湿法脱硫具有处理能力大,操作弹性大,脱硫与再生都能连续化,劳动强度小,能回收硫膏(硫磺)等优点,但工艺较复杂,操作费用较高,由于本工程处理煤气量较大,故选用湿法脱硫工艺。 本方案选用以碱源脱除兰炭尾气中的硫化氢的湿式氧化喷射再生脱硫工艺。湿式氧化喷射再生脱硫工艺,是焦化工业目前推行的焦化煤气脱硫新工艺,具有节约能源、工艺顺畅、脱硫效率高、操作平稳等特点。湿法脱硫的催化剂多种多样,各有优缺点,本方案选用我公司研发生产的ISS-J焦炉煤气专用脱硫剂,与我公司的脱硫装置相配套,该催化剂不但能脱除H2S,还能脱除HCN和部分有机硫,具有脱硫效率高、副盐生成少,硫磺回收率高、废液排放量小,不堵塔、脱硫液对设备腐蚀小等优点,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

燃气效率转换计划

燃气效率转换计划 澳大利亚燃气器具设备能效提高战略 2005年-2015年 燃气效率转换战略是能源部理事会的一项重要行动计划 也是国家能效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前言 我很荣幸代表能源部理事会公布澳大利亚提高燃气产品能效水平的一项长期战略——燃气能效转换计划。 燃气是澳大利亚能源结构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燃气产品能效水平是能源部理事会工作重点之一。 燃气能效转换十年战略计划的主要目标是执行全国统一的燃气器具和设备能效法规和标准,是能源部理事会根据国家能效工作框架所制定的一揽子措施之一。 澳大利亚政府在2004年6月公布的《保护澳大利亚能源未来》中规定:应将现有电器设备能效项目范围扩大到燃气器具和一些商业设备。 燃气能效转换计划将通过大幅度提高燃气器具和设备能效水平,满足社会对世界一流高效燃气产品的需求,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目前,天然气的供应量占澳大利亚家用能源总量的30%。在今后的20年里燃气能效转换计划将使消费者每年在天然气的支出上减少1.15亿美元。同时,天然气的消耗量也将比往年减少5%以上。 燃气能效转换计划的制订参考了众多行业、社会方面的意见以及现有的各州/区和新西兰的相关制度。 燃气能效转换计划明确了燃气器具和设备能效项目的子项目,在未来三年的战略计划中,我们将对此项目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最后,非常高兴向大家介绍澳大利亚提高燃气产品能效水平的一项长期战略—

—燃气能效转换计划。 Hon Ian Macfarlane MP 能源部理事会主席

尊敬的 Macfarlane部长先生: 通过几年的合作,澳大利亚燃气器具制造者协会(GAMAA)和澳大利亚温室气体办公室重新规划了燃气器具和设备能效项目。燃气器具和设备行业运营方案为澳大利亚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但是我们的成员开始意识到将其法律化的必要性,并对此达成一致意见。2004年8月4日澳大利亚燃气器具制造者协会(GAMAA)会议审议通过了这一计划,2004年11月获得政府最终批准. 新方案将给政府和工业部门带来巨大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变化将提高澳大利亚市场所销售产品的能效水平,并且通过使用这些器具设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此外,这也意味着我们的成员要本着公平竞争的原则,承担由此方案所产生的法定责任。 我们的成员很乐于同政府部门合作以提高燃气设备的能效,但是在全国性的统一方案出台之前,我们需要制定能够适用于各州的法律和程序。十年期高层战略和第一个更为详细的三年计划将推动整个方案的转换进程。目前,政府官员和澳大利亚燃气制造者协会(GAMAA)仍就这个问题进行磋商,并计划在下一个财政年度启动。 具体操作中也需会遇到一些问题,我们的成员和秘书处已做好解决技术和程序问题以及审查各州立法建设的进展情况的准备。随着政府相关资源的逐步到位,我们将努力尽快完成法规的制定工作。 此致

焦化煤气PDS法脱硫

煤气中的硫绝大部分以H2S的形式存在,而H2S随煤气燃烧后转化成SO2,空气中SO2含量超标会形成局域性酸雨,危害人们的生存环境,我国对燃烧发生炉煤气炉窑规定其SO2的最高排放浓度为900mg/m3;另一方面,SO2对诸如陶瓷、高岭土等行业的最终产品质量影响较大,鉴于以上因素,发生炉煤气中H2S的脱除程度业已成为其洁净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1、煤气脱硫方法 发生炉煤气中的硫来源于气化用煤,主要以H2S形式存在,气化用煤中的硫约有80%转化成H2S进入煤气,假如,气化用煤的含硫量为1%,气化后转入煤气中形成H2S大约2-3g/Nm3左右,而陶瓷、高岭土等行业对煤气含硫量要求为20-50mg/Nm3;假如煤气中的H2S燃烧后全部转化成SO2为2.6g/m3左右,比国家规定的SO2的最高排放浓度指标高出许多。所以,无论从环保达标排放,还是从保证企业最终产品质量而言,煤气中这部分 H2S都是必须要脱除的。 煤气的脱硫方法从总体上来分有两种:热煤气脱硫和冷煤气脱硫。在我国,热煤气脱硫现在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而冷煤气脱硫是比较成熟的技术,其脱硫方法也很多。 冷煤气脱硫大体上可分为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两种方法,干法脱硫以氧化铁法和活性炭法应用较广,而湿法脱硫以砷碱法、ADA、改良ADA和栲胶法颇具代表性。 2、干法脱硫技术 煤气干法脱硫技术应用较早,最早应用于煤气的干法脱硫技术是以沼铁矿为脱硫剂的氧化铁脱硫技术,之后,随着煤气脱硫活性炭的研究成功及其生产成本的相对降低,活性炭脱硫技术也开始被广泛应用。 2.1氧化铁脱硫技术 最早使用的氧化铁脱硫剂为沼铁矿和人工氧化铁,为增加其孔隙率,脱硫剂以木屑为填充料,再喷洒适量的水和少量熟石灰,反复翻晒制成,其PH值一般为8-9左右,该种脱硫剂脱硫效率较低,必须塔外再生,再生困难,不久便被其他脱硫剂所取代。现在TF型脱硫剂应用较广,该种脱硫剂脱硫效率较高,并可以进行塔内再生。 氧化铁脱硫和再生反应过程如下: (1)脱硫过程 2Fe(OH)3+3H2SFe2S3+6H2O Fe(OH)3+H2S2Fe(OH)2+S+2H2O Fe(OH)2+H2SFeS+2H2O (2)再生过程 2Fe2S2+3O2+6H2O4Fe(OH)3+6S 4FeS+3O2+6H2O4Fe(OH)2+4S

煤气脱硫的几种方法

煤气脱硫的几种方法 2006-07-06 前言: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人们环境保护和保证企业最终产品质量意识的提高,人们对能源的洁净利用开始日趋重视。发生炉煤气作为我国主要能源之一煤炭的一种洁净利用方式,在我国的玻璃、建材、化工、机械、耐火材料等行业被广泛的应用,近年,人们对煤气净化程度的认识已经不止是煤气中的含尘量、含焦油量和含水量等的概念,人们开始更加重视煤气中的含硫量。 煤气中的硫绝大部分以H2S的形式存在,而H2S随煤气燃烧后转化成SO2,空气中SO2含量超标会形成局域性酸雨,危害人们的生存环境,我国对燃烧发生炉煤气炉窑规定其SO2的最高排放浓度为900mg/m3;另一方面,SO2对诸如陶瓷、高岭土等行业的最终产品质量影响较大,鉴于以上因素,发生炉煤气中H2S的脱除程度业已成为其洁净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1、煤气脱硫方法 发生炉煤气中的硫来源于气化用煤,主要以H2S形式存在,气化用煤中的硫约有80%转化成H2S进入煤气,假如,气化用煤的含硫量为1%,气化后转入煤气中形成H2S大约2-3g/Nm3左右,而陶瓷、高岭土等行业对煤气含硫量要求为20-50 mg/Nm3;假如煤气中的H2S燃烧后全部转化成SO2为2.6g/m3左右,比国家规定的SO2的最高排放浓度指标高出许多。所以,无论从环保达标排放,还是从保证企业最终产品质量而言,煤气中这部分H2S都是必须要脱除的。 煤气的脱硫方法从总体上来分有两种:热煤气脱硫和冷煤气脱硫。在我国,热煤气脱硫现在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而冷煤气脱硫是比较成熟的技术,其脱硫方法也很多。 冷煤气脱硫大体上可分为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两种方法,干法脱硫以氧化铁法和活性炭法应用较广,而湿法脱硫以砷碱法、ADA、改良ADA和栲胶法颇具代表性。 2、干法脱硫技术 煤气干法脱硫技术应用较早,最早应用于煤气的干法脱硫技术是以沼铁矿为脱硫剂的氧化铁脱硫技术,之后,随着煤气脱硫活性炭的研究成功及其生产成本的相对降低,活性炭脱硫技术也开始被广泛应用。 2.1氧化铁脱硫技术 最早使用的氧化铁脱硫剂为沼铁矿和人工氧化铁,为增加其孔隙率,脱硫剂以木屑为填充料,再喷洒适量的水和少量熟石灰,反复翻晒制成,其PH值一般为8-9左右,该种脱硫剂脱硫效率较低,必须塔外再生,再生困难,不久便被其他脱硫剂所取代。现在TF型脱硫剂应用较广,该种脱硫剂脱硫效率较高,并可以进行塔内再生。 氧化铁脱硫和再生反应过程如下: (1)脱硫过程 2Fe(OH)3+3H2S Fe2S3+6H2O Fe(OH)3 + H2S 2Fe(OH)2+S+2H2O Fe(OH)2 + H2S FeS+2H2O (2)再生过程 2Fe2S2+3O2+6H2O 4Fe(OH)3+6S 4FeS+3O2+6H2O 4Fe(OH)2+4S 氧化铁脱硫剂再生是一个放热过程,如果再生过快,放热剧烈,脱硫剂容易起火燃烧,这种火灾现象曾在多个企业发生。 活性氧化铁脱硫工艺流程如图1 2.2活性炭脱硫技术 活性炭脱硫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催化和吸附作用,活性炭的催化活性很强,煤气中的H2S在活性炭的催化作用下,

氨水法焦炉煤气脱硫地基本原理

范守谦(鞍山立信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1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亨利定律 任何气体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与液体接触时,气体会逐渐溶解于液体中。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气相和液相的表观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即处于平衡状态。这时,对于不同气体,如果组分在气相中的分压(对单组分气体即为总压)保持定值,则不同气体在液体中的浓度称为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该组分在气相中的分压称为气相平衡分压,表示了气相的平衡浓度。 很多气体的液相平衡浓度X与气体的平衡分压P*有定量关系。如:二氧化碳为直线关系,硫化氢和氨只有在较大浓度范围时不呈直线关系,在浓度较小时,可视为直线关系。因此,在一定温度下,对于接近于理想溶液的稀溶液,在气相压力不大时,气液平衡后气体组分在液相中的浓度与它在气相中的分压成正比,即亨利定律。 P* = EX 式中的 P* 为气体组分在气相中的分压,大气压; X为气体组分在液相中的浓度,分子分数; E 为亨利系数(与温度有关)。 上式经浓度单位换算后可改写为: C =HP* 式中的P*为气体组分在气相中的分压,mmHg;C 为气体组分在液相中的浓度,gmol;H为亨利系数, gmol/mmHg。 注:①亨利定律是一个稀溶液定律,它只适用于微溶气体;

②只适用于气相和液相中分子状态相同的组分。如: NH3(气态)? NH3(溶解态) NH3(溶解态)+H2O ? NH4OH ? NH+4+ OH- 用亨利定律时,应把NH+4的量减去,才能得到水溶液中氨的浓度C氨 C氨= H0P*氨 式中的 H0为氨在纯水中的亨利系数,kgmol/(m3·mmHg)。 温 度,℃ H0 20 0.099 40 0.0395 60 0.017 80 0.0079 90 0.0058 在氨水脱硫过程中

焦炉荒煤气净化工艺

焦炉荒煤气净化工艺 焦炉荒煤气中一般含硫化氢为4~8 g/m3、含氨为4~9 g/m3、含氰化氢为0.5~1.5 g/m3。硫化氢(H2S)及其燃烧产物二氧化硫(SO2)对人身均有毒性,氰化氢的毒性更强。氰化氢和氨在燃烧时生成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硫(SO2)与氮氧化物(NOx)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煤气的脱硫脱氰洗氨主要是基于环境保护的需要。此外在冶金工厂,高质量钢材的轧制,对其使用的燃气含硫也有较高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焦化工业的发展,产生了众多各具特色的煤气脱硫洗氨净化工艺。 HPF 法脱硫属湿式催化氧化法脱硫工艺,是PDS 脱硫工艺的改进工艺,两者的区别在于所使用的催化剂略有差异:前者使用对苯二酚加PDS 及硫酸亚铁的复合催化剂(HPF),后者使用PDS 催化剂。HPF 催化剂在脱硫和再生过程中均有催化作用,是利用焦炉煤气中的氨做吸收剂,以HPF 为催化剂的湿式氧化脱硫。煤气中的H2S 等酸性组分由气相进入液相与氨反应,转化为硫氢化铵等酸性铵盐,再在空气中氧的氧化下转化为硫。HPF 法脱硫选择使用HPF(醌钴铁类)复合型催化剂,可使焦炉煤气的脱硫效率达到99%左右。 HPF 法脱硫工艺置于喷淋式饱和器法生产硫铵的工艺之后。从鼓风冷凝工段来的温度约55 ℃的煤气,首先进入直接式预冷塔与塔顶喷洒的循环冷却水逆向接触,被冷至30~35 ℃;然后进入脱硫塔。 工艺特点 (1)以氨为碱源、HPF 为催化剂的焦炉煤气脱硫脱氰新工艺,具有较高的脱硫脱氰效率(脱硫效率99%,脱氰效率80%),而且流程短,不需外加碱,催化剂用量小,脱硫废液处理简单,操作费用低,一次性投资省。 (2)硫磺收率一般为60%,硫损失约为40%,其废液量约为300~500 kg/(103m3·h),废液回兑至配煤中,对焦碳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3)硫膏产品质量不理想,外观多为暗灰色,纯度90%左右,产品销售难度大。若后续能再配置硫膏生产硫酸的工艺,硫酸用于硫铵生产,则HPF工艺不失为一种完善的工艺。

焦炉煤气净化工艺流程的选择

焦炉煤气净化工艺流程的选择 (2011-01-24 13:14:42) 标签: 分类:焦化类 煤化工 杂谈 笑看人生 摘要:本文对我国煤气净化工艺的发展进行了回顾,提出了我国焦炉煤气净化工艺发展的方向以及选择工艺流程的原则。并推荐采用的焦炉煤气净化工艺流程以及各单元中应采用的行之有效的环保、节能技术。 1 焦炉煤气净化工艺的历史回顾 我国焦炉煤气净化发展是与炼焦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的。建国以前,我国焦化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建国以来,随着炼焦工业的发展,煤气净化工艺从无到有,蓬勃发展,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概括起来,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我国焦化厂的焦炉煤气净化工艺主要是以50年代从原苏联引进的工艺为基础、消化翻板饱和器法生产硫铵的老流程,以当时的武钢焦化厂、包钢焦化厂、鞍钢化工总厂、太钢焦化厂、马钢焦化厂等一批大型厂为代表。但该工艺存在流程陈旧、能耗高、环保措施不健全、装备水平低等问题。主要表现在初冷采用立管冷却器,冷却效率低;硫铵装置设备庞大,煤气阻力大,产品质量差,设备腐蚀严重;没有配套建设脱硫装置,终冷系统不能闭路,对大气和水体污染严重;在粗苯蒸馏系统采用蒸汽法,不但耗用大量蒸汽,产品质量也得不到保证。第二阶段是从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期,随着我国自行设计的58型焦炉不断推广及炭化室高5.5米焦炉的诞生,对煤气净化工艺开展了与石油、化工行业找差距进行技术革新的阶段。在广大技术人员的努力下,在此期间我们将初冷流程改为二段冷却;开发了多种油洗萘代替终冷水洗萘;研制成功了终冷水脱氰生产黄血盐,解决了终冷水的污

煤气脱硫技术方案

目录 一、概论 (2) 二、脱硫工艺方案 (5) 三、设备技术规格及功能描述 (6) 四、电气控制方案 (9) 五、公用工程消耗 (11) 六、运行综合分析 (12) 七、设备明细表 (13) 八、初步报价 (16)

一、概论 SO2是一种酸性气体,在大气中易形成酸雨,威胁生态环境及公众健康。SO2已成为大气环境污染中首要污染物。根据国家“节能减排”方针政策,对大气中首要污染物SO2的排放实行总量控制,曾经在“十一五”期间全国SO2排放量削减10%,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进入十二五,对于二、三类地区的工业窑炉SO2的排放量将进行严格的限制。 以煤作为燃料,即以煤为原料转换为粗煤气,煤中大部分硫组分同期转换为H2S,煤气燃烧后,硫化物以SO2形式排放,将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煤气中硫化氢的脱除可分为湿法脱硫与干法脱硫。 湿式氧化法脱硫:以碱性溶液吸收酸性气体硫化氢,生成硫氢酸盐,同时选

择适当的氧化催化剂,将溶液中吸收硫化氢后的硫氢酸盐氧化成单体硫,从而使脱硫溶液得到再生,并获得副产品硫磺。此后,还原态的氧化剂可由空气氧化成氧化态再循环使用。此法采用溶液吸收,且氧化再生是其特点,故将此脱硫方法称为湿式氧化法脱硫,因加入不同的催化剂分为各种方法,目前常用有氨水氧化法、改良ADA法、栲胶法、PDS法、KCA法、MSQ法、888法、DDS法、ISS法和络合铁法等。实际生产中也可同时加入两种催化剂而达到较好脱硫效率。制成的碱性溶液一般采用碳酸钠(纯碱),也有采用稀氨水,但由于稀氨水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故建议不采用稀氨水。 化学反应: (1)无机反应 H2S+ Na2CO3= NaHS+ NaHCO3 (2)有机反应 CS 2+ 2Na2CO3+ H2O = Na2COS2+ 2NaHCO3 COS+ 2Na2CO3+ H2O = Na2CO2S+ 2NaHCO3 (3)溶液氧化与再生 2NaHS+O2=2NaOH+2S↓ 2Na2CO2S+O2= 2Na2CO3+2S↓ Na2COS2+O2= Na2CO3+2S↓

热管技术在荒煤气余热回收上的应用

热管技术在荒煤气余热回收上的应用 一、炼焦荒煤气余热利用技术背景。 1、炼焦荒煤气余热利用技术的必要性。 炼焦化学工业是影响国民经济基础的清洁能源转化的流程工业,是炼焦煤通过干馏、实现焦炭和其关联产品的生产工艺模式,属于典型的能源流程产业。焦炭生产过程中,配合煤在焦炉中被隔绝空气加热干馏,生成焦炭的同时产生大量的荒煤气。从炼焦生产过程热平衡分布看,从焦炉炭化室推出的950℃?1050℃红焦带出的显热余热占焦炉支出热的37%,650℃?750℃焦炉荒煤气带出热(中温佘热)占焦炉支出热的36%,180℃?230℃焦炉烟道废气带出热(低温余热)占焦炉支出热的16%,炉体表面热损失(低温余热)占焦炉支出热的11%。 炼焦荒煤气余热回收利用的经济效益显著。理论及实验数据表明,每生产1 吨红焦的高温荒煤气余热回收后至少能产生0. 1吨0. 6兆帕蒸汽,当前,我国年产焦炭约35300万吨,如其荒煤气余热全部得到回收利用,则半至少可回收3530万吨0.6兆帕蒸汽,折合标煤约380万吨,年可减排二氧化碳量993万吨,节能潜力巨大。 为实施清洁生产,持续减少资源及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焦化行业已成为国家节能降耗方面重点关注行业,面临着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 2、我国炼焦荒煤气余热利用技术的进程。 目前,焦化行业传统做法是喷洒大量氨水,使荒煤气温度降低,进入后续煤化工产品回收加工工段。这样的结果是,荒煤气带出的热量被白白浪费掉,既流失了荒煤气热能,还增加了水资源的消耗。 炼焦荒煤气余热冋收利用技术在我国经历了近30年的研究历程。上世纪70年代,采用夹套上升管,夹套内冷却水吸收荒煤气所携带的热量而汽化,产生蒸汽,实现热能的回收利用,简称为“焦炉上升管汽化冷却装置”,这一技术曾一度被多家焦化企业釆用,后因上升管的筒体焊缝拉裂、漏水、漏汽等问题,运行几年后基

荒煤气脱硫系统

荒煤气脱硫系统 作者:来源:发表时间:2014-8-3 点击:14 工程概述 本项目为新疆金盛镁业镁合金循环经济工业园兰炭项目兰炭尾气(低温干馏煤气) 脱硫工程,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是本着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力求技术水平适度先进合 理、稳妥可靠,降低劳动强度,节约投资,合理布局,减少工程造价,实现环境污染总 量控制,做好洁净生产,以减少对环境污染。本工程设备的选型及设计遵照技术先进、 稳妥可靠、操作方便节能降耗的原则。 脱硫及硫回收 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 脱硫分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两种,干法脱硫主要以氧化铁、活性炭为主。湿法脱硫主要以栲胶法、改良ADA法、PDS法、HPF法、KCA法及几种催化剂复合法。 干法脱硫的工艺简单,脱硫精度高,当要求煤气净化度较高或煤气处理量较小时采用,但设备笨重,脱硫效率不稳定,随着催化剂使用时间的延长,脱硫能力不断降低,脱硫剂用量大,二次处理困难,对于失效(硫饱和)的脱硫剂,再生成本高,操作难度大,废弃处理,会造成二次污染;脱硫剂更换频繁,劳动强度大,并且容易造成煤气中毒;占地面积大。湿法脱硫具有处理能力大,操作弹性大,脱硫与再生都能连续化,劳动强度小,能回收硫膏(硫磺)等优点,但工艺较复杂,操作费用较高,由于本工程处理煤气量较大,故选用湿法脱硫工艺。 本方案选用以碱源脱除兰炭尾气中的硫化氢的湿式氧化喷射再生脱硫工艺。湿式氧化喷射再生脱硫工艺,是焦化工业目前推行的焦化煤气脱硫新工艺,具有节约能源、工艺顺畅、脱硫效率高、操作平稳等特点。湿法脱硫的催化剂多种多样,各有优缺点,本方案选用我公司研发生产的ISS-J焦炉煤气专用脱硫剂,与我公司的脱硫装置相配套,该催化剂不但能脱除H2S,还能脱除HCN和部分有机硫,具有脱硫效率高、副盐生成少,硫磺回收率高、废液排放量小,不堵塔、脱硫液对设备腐蚀小等优点,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

煤气净化车间技术操作规程

煤气净化二车间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2010年4月

目录 第一章生产交接班制度- 2 - 第二章冷鼓工段岗位操作规程- 4 - 第三章脱硫工段岗位操作规程- 26 - 第四章硫铵工段岗位操作规程- 38 - 第五章粗苯工段岗位操作规程- 55 - 第六章油库工段岗位操作规程- 70 - 第七章循环水岗位操作规程- 75 - 第八章制冷站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83 - 第九章岗位安全规定- 105 - 第十章电动葫芦操作规程- 109 - 第十一章制氮机操作规程113 第十二章换热站操作规程118 第十三章空压站操作规程121 第十四章生产、生活、消防水泵站操作规程124 第一章生产交接班制度 煤气净化生产是连续性很强的生产行业,为了保证连续、稳定、安全、均衡生产,特别是三班连续运行的生产岗位,必须在生产班长的统一组织下,有序地进入生产现场,进行岗位生产对口交接班。 一、交班: 1、各生产岗位应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圆满完成生产任务,并为下一班生产打好基础,做好交班准备。 2、交班前应进行一次岗位生产全面检查,稳定生产,使各项技术指标符合技术规定。 3、检查各设备运转正常,备用设备完好,且能够随时启动投入生产。 4、检查各工艺管道,水封槽排液管,确保畅通无堵塞。

5、把岗位生产操作工具、消防器材等检查整理好,如有使用、丢失或损坏,登计说明。 6、下班前把所属设备及环境卫生搞好。 7、认真填写交班记录、生产记事和入库产品产量、质量。 8、接班者进入现场后,向接班者详细介绍本班生产情况、发生的问题及处理经过和处理结果。 9、虚心听取接班者意见,交接过程中发现问题,由交班者负责,接班者应积极配合处理。 10、接班者未到岗时,交班者应坚守岗位,保证正常生产,同时向生产班长请示予以解决,不得随意自行离岗。 11、认真完成生产交接后,并取得接班者同意,方可离岗下班。 12、下班后应积极参加班后学习和班后会。 二、接班: 1、积极参加班前学习和班前会,听取有关人员班前点名,布置任务和进行班前安全教育。 2、提前15分钟进入岗位,进行检查接班。 3、对上一班的生产、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向交班者提出,并协助处理。 4、认真检查生产工具、消防器材、必需物品是否完好整齐,发现丢失、损坏,及时提出,并做好记录。 5、查交班者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情况,对违章情况进行批评教育。 6、虚心听取交班者介绍上一班的生产情况,认真审阅原始记录和交班记录。对偏离工艺技术指标现象,请交班者说明情况和原因,并征求交班者对纠正操作的建议。 7、替班者到所替工种岗位接班,应担负所替岗位工种的全部工作责任。 8、接班过程发生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

全负压脱硫工艺

而影响其吸收推动力的是气相中硫化氢的分压和液相表面硫化氢的分压。但在实际生产中,气相中硫化氢的分压(即浓度)要受到配煤煤种、配煤比例、入炉成本、硫的转化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近乎是不可更改的。那么我们唯一可做就是降低液相表面硫化氢的分压。也就是减少以分子状态存在于液相的硫化氢。而液相中硫化氢的多少完全取决于硫化氢的解离度(即电离程度)。硫化氢的电离又受到二级电离平衡方程式和的绝对控制。且伴随着硫化氢的解离,溶液中的硫化氢随之减少,并降低界面上硫化氢的分压,从而使气相中的硫化氢迅速向液相移动。过程的终点必将是解离达到平衡,即液相中的硫化氢在界面上的分压与气相中硫化氢的分压达到平衡。由此看来只有减少液相溶液中氢离子和硫氢根离子的浓度方是最佳方案。根据酸碱相遇迅速发生中和反应的原理,提高脱硫液的碱度和PH值必成为首选。而欲提升碱度,即提高液相中游离氨的比例,则必须降低脱硫液的吸收温度。促使脱硫液吸收煤气中的氨形成游离态氨,当溶液中存在游离态氨时,将加速硫化氢的解离,使界面处液面上的硫化氢分压迅速降低,促进了硫化氢从气相向液相的溶解。直到液相中的NH3全部转化成铵离子NH4+。反过来,伴随着吸收温度的降低,又有利于提高脱硫液吸收煤气中氨的速度和提高溶液中氨的浓度,使PH 值和碱度得到相应的提高。从本质上改变了硫化氢的吸收性质,即从单纯的物理吸收过程跃升为物理—化学吸收过程。当然温度也不宜过低,温度过低会严重影响反应速度和催化再生,使脱硫溶液发粘,影响浮选析硫。同时兼受到焦炉煤气影响,其它酸性气体如:CO2、HCN、CS2等同时进入液相,与游离氨反应生成副盐,降低碱度,对脱硫产生不良

天然气转换的热值标准选择

天然气转换的热值标准选择

————————————————————————————————作者:————————————————————————————————日期:

天然气转换的热值标准选择 中国与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城市燃气发展都经历过煤制气→油制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转换过程→天然气。 1、天然气转换过程 所谓天然气转换过程,就是用天然气不断置换原先所使用的燃气(煤制气、油制气、液化石油气)以达到以天然气为主气源供气的整个置换过程,包括气体转换过程和热值转换过程。用天然气取代其它气源是一种必然趋势。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一些发展国家就致力开发天然气资源,即使本身缺乏天然气资源的国家和地区都在大量进口天然气,不断进行人工煤气或液化石油气向天然气转换的工程,以实现天然气转换的目标。 (1)部分国家天然气转换时间表 国家实现天然气转换时间(年) 气源 美国1945 — 1958 管道天然气为主 前苏联1948 — 1960 管道天然气为主 前期用LNG,后 英国1964 — 1977 期用管道天然气 LNG与管道天然 法国1962 — 1982 气 以管道天然气为 德国1960 — 1970 主,少量LNG 澳大利亚1976 — 1986 管道天然气 日本1969 — 1998 全部LNG供应 (2) 日本四大煤气公司天然气转换情况 变化情况东京大阪东部西部 引入天然气1969年1972年1977年1988年 开始热量转换1972年1975年1978年1990年

实现转换1988年1990年1993年1998年注:热量转换是在LNG气化之后加进一定数量的LPG气体,使其热值维持在11000Kcal/Nm3范围内。日本称13AGas。 2、天然气时代的特征 当城市燃气进入以天然气为主气源供应的时段,人们称之为天然气时代,这个使用着“无悔燃料”天然气的时代,将会延续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 (1)当天然气成为城市燃气的主气源时,其供应方式必将朝着跨地区、大面积、大管网的方向发展。 (2)燃气企业将朝着上、中、下游利益共享、设施配套、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集团方向发展。 (3)供气管网将朝着跨地区、跨省市、甚至是跨国界的方向发展。 (4)共同遵守天然气的质量标准,包括天然气的热值标准和燃器具的燃烧技术标准。 3、天然气转换的“互换性”要求 要安全有效地完成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天然气转换和热值转换,是燃气事业者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 规定天然气的热值指标,实际上就是限定燃烧气体的华白指数范围,解决气源互换性的重要手段,满足华白指数在5%~10%范围内波动,有利于对燃器具燃烧技术的规范。 提出符合国家实际的天然气热值标准,让天然气转换的燃气互换性和燃具的适应性相互匹配,顺利完成天然气转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4、天然气转换的热值标准选择 对我国各地天然气组分与燃烧特性以及在我国使用的LNG组分与燃烧特性结合起来综合分析: (1)国内各地天然气组分与燃烧特性参数一览表 目甲烷乙烷丙烷异丁烷正丁烷戊烷氮气高位热值 低位热 值 华白指数燃烧势气体 CH4C2H6C3H8iC4H10nC4H10C5H12N2 MJ/Nm3(kcal/Nm3) CP 相对密度(体积:%) - 甘宁94.7 0.55 0.08 1 0.01 0 4.64 38.2 34.47 50.26 37.89 0.5778 -9124 -8232 -12004 里木96.266 1.77 0.3 0.062 0.075 0.125 1.442 40.27 36.36 52.99 39.85 0.5775 -9616 -8684 -12658 西北80.38 12.48 1.8 0.08 0.11 0.06 5.08 43.16 39.21 46.85 32.03 0.849

兰炭荒煤气脱硫工程工艺流程及操作说明

兰炭荒煤气脱硫工程工艺流程及操作说明 榆林环境保护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二0一一年十二月

编制说明 本书用于兰炭煤荒气脱硫工程的工艺流程说明及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各项岗位管理责任。随着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实施,近年来,虽然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大气环境面临的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该工程通过新工艺888脱硫法的推广应用,编写该书,使得各兰炭企业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对此工艺的管理操作能更了解。 2011年12月

目录 一.公司简介 (1) 二.工艺流程、系统说明 (2) 三.888法脱硫工艺流程说明 (6) 1工艺流程简述如下 (6) 2.脱硫塔的进出物料 (7) 四.工程总投资 (8) 五.注意事项 (9) 1.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9) 2.泄漏应急处理 (9) 3.急救措施 (9) 4.消防措施 (9) 5.煤气管道接口注意事项 (9) 六.脱硫过程的操作控制要点 (11) 1.888脱硫催化剂的运作过程 (11) 2.工艺条件要点 (11) 3.操作控制要点 (12) 4.脱硫真空过滤机操作步序 (13) 5.脱硫真空过滤机清洗 (14) 七.出现故障的原因及处理 (16) 1.离心泵不打压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16) 2.再生效率低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16) 3.脱硫效率降低原因 (16) 4.溶液循环量突然降低原因 (17) 5.再生槽液位波动原因 (17) 6.排液罐不排液,滤液倒吸入真空泵内,真空泵噪音大 (17) 7.滤饼水粉增加 (18) 8.正常开机陶瓷板不挂浆无真空 (18) 9.清洗时反冲洗水中无碱 (18) 10.主轴搅拌有异响 (18) 11.熔硫釜调试步骤 (19) 12.真空度效果低检查的方法 (19) 13.操作注意事项 (19) 八.脱硫岗位操作规程 (20) 1.岗位任务 (20) 2.操作管理制度 (21) 3.安全注意事项 (22) 4.岗位职责制度 (22) 5.交接班制度 (22) 结束语 (24)

煤气净化脱硫技术

煤层气净化脱硫技术 1、工艺流程简介 1.1气体流程: 由于自前工段来的煤气温度比较高,焦油和粉尘含量也很高,因此在脱硫前,必须进行降温、除尘、除焦。煤气首先经过旋风除尘器除去大颗粒的粉尘,然后进入双竖管,利用油水混合液清洗降温后,除去大部分灰尘、焦油,煤气再经过洗涤塔对煤气进行二次降温,保证出口温度在60℃左右,之后煤气进入静电除焦器进一步净化,除去细小尘埃和部分轻油,达到很高的净化程度,经过煤气加压机加压后进入脱硫系统。 煤气进入干法脱硫塔进行精脱硫,最终煤气中的H2S≤20mg/Nm3。

2、主要系统简介 2.1工艺专业 煤气净化与脱硫安装工程的工艺系统包括煤气管网系统、冷却降温、除焦系统、脱硫系统、电气控制系统。 2.2煤气系统 整个煤气系统采用将前工段输送过来的含H2S气体进入干法脱硫塔进行精脱硫。最后供用气点使用。 2.3干法脱硫塔 活性炭脱硫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催化和吸附作用,活性炭的催化活性很强,煤气中的H2S在活性炭的催化作用下,与煤气中少量的O2发生氧化反应,反应生成的单质S吸附于活性炭表面。当活性炭脱硫剂吸附达到饱和时,脱硫效率明显下降,必须进行再生或更换。 H2S +1/2O2= S+H2O 2.4电气系统 采用PLC联合控制,实现对脱硫系统生产过程的实时控制及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在线监视。 对生产过程参数进行实时显示、超限报警、连锁控制等功能。 3、电气仪表控制 3.1自控系统的总体方案及自动化水平 煤气净化与脱硫系统设置独立的系统控制室,控制室内设置仪表盘柜、PLC控制器,对系统主要设备进行远程操作及数据显示、报警、控制等。净化与脱硫设备配备现场开关箱,能现场就地、集中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