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中青少年自主性道德缺失表征原因论文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及对策研究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及对策研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青少年群体来说,网络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网络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广泛应用,也出现了一些导致青少年道德失范的问题。
因此,本文将探讨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并提出前期和后期的对策,以减少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发生率。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家庭教育问题。
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塑造青少年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格,但是现实情况是,大部分家长工作繁忙,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教育,因此孩子在网络上泛滥而不知所措。
二、社会环境问题。
现代社会的消费主义导致人们的物质欲望无限膨胀,青少年也因此误入了追求虚荣的怪圈,到了网络上就更加随心所欲。
当父母工作累惯了回到家里时,为了孩子早点睡觉就会给他们带来电脑、手机等多媒体设备,整夜沉迷于其中。
三、网络资源的开放性和便利性。
网络上的资源非常丰富,从简单的文字、图片、音视频到更加复杂的应用程序和网络游戏,随处可见。
因此,青少年不难接触到涉及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
虽然有网络过滤工具,但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因此,对于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我们需要在前期和后期分别制定不同的对策。
前期,应该增加青少年的家庭教育投入。
父母应该尽可能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引导孩子走向阳光、积极的道路。
此外,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亲子活动、培训家庭教育技能等途径加强家庭教育的力度。
另外,学校也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和与家长的交流,对青少年进行网络道德方面的教育,强化网络道德观念培养。
在社会环境方面,我们应该从源头上进行限制,不断提高法律法规、审查机制的完善度,从而减少网络上不良信息的传播。
后期,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惩罚机制。
对于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行为,应该坚持“以案释法”,对其进行法律和纪律惩戒。
此外,我们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心理疏导机制,在遏制其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同时,加强青少年的心理辅导和关怀。
网络时代青少年思想道德问题探析
网络时代青少年思想道德问题探析雷世斌网络时代青少年思想道德问题探析雷世斌摘要:网络时代改变了青少年的学习、生活方式。
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发展受到网络时代的强烈冲击。
顺应时代潮流,趋利避害,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网络时代的必然要求。
本文阐述青少年思想道德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探究其生成原因,提出其解决策略:转变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理念、丰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创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法、优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途径,是增强网络时代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网络时代青少年思想道德问题对策Study on Teenagers’ Moral and Ideological problems in Internet AgeAbstract:The way of teenagers’ study and living has changed owing to Internet age,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teenagers’ideology and morality has been intensively influenced through Internet age. Following the trend of age and heading for the advantages and avoiding the disadvantages of Internet, strengthening the teenagers’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are indispensible demands of internet age. The paper explains a series of problems of teenagers’ ideology and morality, explores the reasons for it, and puts forward some solutions for it, such as adapting the mind of teenagers’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enriching the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innovating the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and optimizing the routes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All of them are necessary for the intensification of teenagers’ ideological and moral construction Keywords: Internet age;teenagers ;morality and ideology;problems ;solutions网络的发展,人类迎来网络时代。
网络虚拟环境下青少年道德失范探究
社会广角/随着信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互联网已经突破时空局限覆盖全球,走进越来越多的寻常百姓家,“地球村”的特征表露无遗;人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对网络的依赖度日益明显,但网络也给人们带来了负面影响和潜在危害。
“信息网站技术作为现今最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力量,其现代意义决不在于作为一种新兴的传媒对传统传播工具的改变,而在于它所构筑的网络社会及其在此基础上衍生的网络文化与技术理性,对人的存在方式、思维方式与价值理念的改变与重塑。
”[1]青少年是使用互联网不可忽视的群体,但青少年还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的特殊阶段,网络的虚拟化特征和开放性会影响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
我们应正确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增强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以防止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产生。
一、网络虚拟环境给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带来的挑战(一)网络复杂性和开放性,冲击青少年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网络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国际间隔。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2]因此,网络呈现出复杂性和开放性,从而导致网络所传播的信息良莠不齐,使得虚拟社会环境变得更加复杂。
一方面,青少年还处于尚未定型的阶段,容易被新生事物吸引;另一方面,青少年的好奇心削弱了他们自身的理解力和判断力,网络中负面的和虚假的信息冲击着青少年的视野。
在学习西方网络技术的同时,也不要忽视西方敌对势力颠覆我国社会主义的野心。
西方发达国家凭借技术与资金优势,利用网络推崇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抓住我国青少年的心理,企图利用网络弱化青少年的民族意识进行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渗透。
(二)网络隐匿性与虚拟性,弱化青少年的责任意识和交往能力在网络世界中个体是隐匿性和虚拟性的统一,现实的人被符号所代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从现实世界个体交往向虚拟世界符号互动转变。
青少年可以在虚拟世界里自由地表达自身的想法,也无须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这促使了青少年的个体意识逐渐强大,但由于其对互联网言论的自由度掌握不足,容易陷入非理性状,缺乏责任意识,模糊自身与现实社会的联系。
2021年当代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论文
当代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论文互联网在给人类带来幸福、享乐、希翼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忧愁、痛苦、危机和失望;在给人们带来物质饮食、信息丰富、交往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情感危机、道德滑坡、人性异化等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网络环境中人的生存面临种种尴尬和矛盾。
网络正撞击着人类苦苦营造的传统伦理壁垒。
对涉世不深的中小学生的冲击尤其严重。
由于他们正处在青春前期或青春期,思想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而辨别能力较差,容易被“绚丽多彩”的网络世界所迷惑。
大体说来,青少年受网络影响导致的问题主要有道德情感冷漠化;学习方向迷失化;失犯现象严重化。
造成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既有学校教育自身的原因,又有家庭和社会网络环境的原因,也有青少年自身的原因。
2.1学校对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误区面对网络给青少年道德教育带来的诸多难题,许多老师对学生上网采取的不是主动出击、科学引导的做法,而是采取消极防范,盲目禁止的做法。
在观念上,片面强调网络的弊端,排斥网络对青少年道德教育有利的一面。
一部分教师以“上网荒废学业,日益使人学坏”为由竭力阻止学生“触网”。
2,2家庭原因不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教育中缺失亲情的抚慰与关心,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父母及时有效地纠正,从而导致孩子缺少安全感而变得压抑、孤僻等。
孩子体会不到家的温暖,找不到归宿感,这是问题儿童、不良少年产生的主要原因。
虚拟的网络世界诱惑着少男少女,“沉溺网吧、厌学逃学、夜不归宿”,甚至欺诈、斗殴、抢劫等现象并不少见。
青少年“触网”需要引导和帮助。
只有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利用网络,才能让他们在健康的网络环境中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
加强对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应有效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及青少年主体自我教育的合力作用,多管齐一下,有机协调,共同促进青少年道德人格的挺立与培塑。
3,1规范网络.引导青少年健康发展互联网作为网络时代影响青少年道德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要担负起净化社会环境的责任。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及对策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及对策一切社会的进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他总是右手扔给人类一束金羊毛,左手又悄悄拿走一些人类原有的东西。
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 我们感受到网络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优越性和便捷性, 同时我们也深刻感受到网络所带来的问题。
当前社会在急剧的转型中, 社会道德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和谐, 网络道德规范尚未健全, 社会正处于一种失调的状态。
由于青少年的价值观还未形成、自控能力差、好奇心强等特点, 加之,脱离了“熟人社会”的监督, 青少年在网络社会中很容易产生失范行为。
本文从网络社会背景出发, 以规范青少年的网络行为为起点, 对部分青少年网络失范行为产生现状、原因进行阐述, 提出建设性对策。
本论文共有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 网络道德失范症状。
这部分主要介绍网络道德失范相关的概念, 为下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通过对网络道德规范建设的现状和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症状的阐述, 我们知道网络道德失范已经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部分: 对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症状”的诊断。
这部分针对青少年失范行为现象进行原因分析。
青少年网络失范行为的产生不仅是青少年自身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原因的影响, 更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变化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规范失调导致。
第三部分:治疗网络道德失范的“药方” 。
这是本文的重要部分, 该部分主要根据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诸多现状及原因的探析, 提出通过教育、管理、法律等几个方面规范青少年的网络行为的尝试性对策。
本文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理论分析网络道德失范产生的原因, 伦理学、管理学、社会控制等等相关理论也运用其中。
结合当代网络的特点和青少年的实际情况, 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深入分析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
针对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现象, 我们呼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共同治理这一社会问题。
但是最重要的是青少年要提高自身素质、自控能力, 将外在的约束内化为自觉意识。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及对策研究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及对策研究【摘要】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而网络道德失范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以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教育方法,希望能够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并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总结了本研究的成果,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建议,展望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未来发展。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涉及到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多方面因素,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解决。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现状、原因、影响、对策、教育、总结、未来研究方向、建议、展望。
1. 引言1.1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及对策研究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现象逐渐增多,种种不良行为在网络平台上频发,涉及色情、暴力、诈骗等内容,对社会风气和青少年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探讨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根源,对其进行深刻分析和研究至关重要。
针对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所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制定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
只有深入探讨问题的本质和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教育方法,从而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和道德观念。
本文旨在通过对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现状、原因、影响以及对策研究进行全面剖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有效解决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只有通过理性思考和共同努力,才能建立一个清朗、和谐的网络环境,让青少年茁壮成长,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2. 正文2.1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现状分析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然而在当今网络发达的社会中,青少年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日益严重。
青少年在网络上存在着道德观念淡薄的现象,他们对网络道德规范缺乏清晰的认识,容易忽视网络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
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的表现、成因及解决对策
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的表现、成因及解决对策摘要:本文主要就青少年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进行多角度的探究,重点集中于失范的具体表现、导致该行为出现的主要原因,并且就有效改进这一现象的解决措施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为日后思想教育提供有效的借鉴。
现通过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为参考对象,进一步将网聊的危害进行渗透,引导学生参与安全化的网聊活动。
信息资源的开发带来的不仅是便捷,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不良诱惑。
因此教师应积极承担其教育职责,为学生的是非观念增长实施科学化的措施。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道德;行为失范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捷,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但是就未成年人而言,他们还不具备完备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面对网络诱惑的时候往往表现为较小的抵抗力,并且极易出现道德行为失范的问题。
网聊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具有极强的诱惑力,故而会对学生的成长带来一定的危险,学生必须积极提升自己的防范意识,提升防范能力方可。
一、概述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的具体特征(一)关于谣言所谓的谣言就是指不符合事实的事件内容,通过语言或者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
通常情况下,突发事件以及热门话题均会被不良个体以谣言的方式展示在大众面前。
借助网络信息可将谣言及时、快速地传送出去,甚至逐渐扩大其消极影响。
部分危害个人名誉以及社会治安的谣言,还可能受到对方的起诉以及国家有关部门的惩罚。
由此可见,网络谣言不仅对网络环境造成了消极影响,甚至对社会的稳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关于剽窃网络剽窃是指侵犯他人的著作权等不良现象,继而会对网络道德的积极发展带来不消极影响。
如此以来,便会对青少年造成不良诚信的心理,甚至会抑制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
部分个体会将他人的思想观点以及作品出处等进行抄袭,或者未明确标注作品或者文字的具体来源等。
(三)关于网络暴力所谓的网络暴力就是指采用侮辱性、暴力性的网络形式将自己的思想随心所欲的展示,如此一来便会影响到学生对正确规范化的网络语言的认知,甚至会使其逐渐养成暴力性的语言方式。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与对策讨论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与对策研究耿红卫1,高文华2(1.XX师范大学文学院;2。
XX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摘要:信息时代,的快速给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也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我们应当在分析网络给青少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基拙上,探讨网络道德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从而保障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网络;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电脑、光纤通讯、信息高速公路的快速,已经成为生产、教育、管理等活动的主要形态之一。
网络的标着人类文明的新进展.时值21世纪,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信息技术,正在迈向信息和信息时代,网络在全球迅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但我们必须看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送来福社的同时,也为我们提出了新的难题,诸如网络道德失范、网络犯罪、网络传播、网络文化侵略等,这些不仅危害着的健康,而且也直接危害着当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一、网络对青少年道德的消极影响(一)网络价值观造成青少年对传统道德观念的淡模传统的道德以诚实守信为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之一。
但网上容许合理的虚拟,这与传统道德要XX矛盾的。
青少年网上交往中存在着大量的非道德行为,语言粗鲁,人身攻击很容易造成现实道德感的弱化。
据调查,有37。
4%的被调查者认为“偶尔在网上说说粗话没什么大不了的”,有31。
4%的被调查者并不认为“在网上撒谎是不道德的”,还有29。
4%的被调查者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及。
”【1】①所以,青少年道德感的弱化直接影响着他们在现实中的道德行为.(二)垃圾信息导致青少年道德分辨能力的弱化在网络世界里,世界XX地XX种不同的文化汇集交织在一起,文化冲突、道德冲突现象非常突出,孰是孰非、孰真孰假一时令人难以清醒的.关键是网上还充斥着形形色色的网上垃圾(比如、信息等),而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尚未,涉世不深,缺乏相应的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面对网上新奇、刺激的信息极易受到,容易产生道德相对主义甚至道德虚无主义。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及对策研究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而网络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使用,青少年面临着网络道德失范的问题。
青少年在网络上的言行举止不当、传播虚假信息、侵犯他人隐私等现象时有发生,给个人和社会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
面对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日益突出,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有效对策。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根源既包括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个体自身发展的因素。
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网络信息的爆炸式增长,给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带来冲击和挑战,导致他们在网络空间中行为失范。
青少年自身的认知水平和心理成熟度不足,也容易受到网络诱惑的影响,做出不当举止。
我们需要深入探究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成因,以便有效制定相应对策,引导青少年健康、合理地使用网络,倡导网络道德观念。
1.2 研究意义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是当下社会亟待解决的一个严重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盛行,青少年在网络空间中接触到的信息日益庞杂,网络道德观念也逐渐淡化。
由于缺乏正确的道德引导和监督,一些青少年在网络上出现了道德失范的行为,如网络欺凌、侵犯隐私、传播虚假信息等现象屡见不鲜。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道德行为不仅关乎个人成长,也影响社会风气。
研究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意义重大而深远。
通过深入了解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现状和原因,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对策和措施,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规范自身行为。
教育部门和家庭在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其在其中的职责和作用,有助于明确责任分工,提高教育效果。
多方合作解决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不仅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也需要持续关注和支持,以期建立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2. 正文2.1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现状分析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是当前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及,青少年在网络上的活动日益增多,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良行为。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及对策研究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也是引起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及,青少年接触网络的时间越来越长,网络的影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青少年在网络空间中往往缺乏正确的网络行为规范,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造成道德失范的现象愈加普遍。
1.2 问题意义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是当代青少年教育和管理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其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道德行为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对社会的未来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
在当今信息时代,青少年面临着来自网络的各种诱惑和挑战,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开始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发生,不仅仅是个人行为问题,更是社会教育与监管体系的挑战。
对于中国社会而言,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如何正确对待网络信息,如何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通过深入研究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现状、原因和对策,可为社会教育管理部门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有助于制定更加有效的教育措施和监管政策,以引导青少年建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提高他们在网络空间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道德素养,从而有效减少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发生。
2. 正文2.1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现状当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普及,青少年在网络世界中已经成为主要的使用群体。
青少年在网络上的道德失范问题也日益突出。
一方面,一些青少年缺乏对网络道德的认识和教育,容易在网络上产生道德滑坡行为,比如网络暴力、网络欺凌等。
一些青少年受到网络信息的误导和引导,容易受到网络诈骗、色情信息等不良影响,导致道德价值观的扭曲。
青少年在网络上的道德失范现象多种多样,比如在社交平台上恶意辱骂他人、传播不当信息;在网络游戏中进行作弊或攻击其他玩家;在网上发布侵犯他人隐私的内容等。
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他人的利益,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及对策研究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青少年在网络世界中的行为举止逐渐受到关注。
青少年在网络上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比如网络暴力、网络欺凌、网络诈骗等现象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担忧。
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长。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背后存在诸多复杂的原因,包括家庭教育不力、学校教育不足、网络监管不完善等因素。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交媒体、网络游戏等平台的影响也日益增强,加剧了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
为了有效应对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其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建立监管机制、引导健康上网行为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发生,维护网络空间的良性发展环境。
【背景介绍结束】.1.2 问题意义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稳定。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青少年在网络空间中接触到各种信息和内容,其中不乏不良信息和有害内容,导致部分青少年出现道德失范现象。
这种失范行为主要包括网络欺凌、网络诈骗、沉迷网络游戏、网络依赖等,给青少年的成长和健康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青少年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他们的网络道德失范不仅影响个人成长,更可能对整个社会产生长远的负面影响。
研究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意义在于提高社会对此问题的关注度,促进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朗环境。
只有加强对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制定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才能有效解决这一严峻问题,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和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
通过对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进行研究,旨在找出有效的对策措施,提出改进青少年网络道德行为的建议,并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参考和借鉴。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原因与对策分析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原因与对策分析【摘要】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在当今社会日益凸显,其主要表现为缺乏网络道德意识、网络暴力行为增多等现象。
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缺乏监管制度、缺乏道德教育和网络匿名性带来的问题。
缺乏监管制度使得网络空间成为一片法治真空,缺乏道德教育导致网络用户对道德规范缺乏认知,而网络匿名性则加剧了网络道德失范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网络监管与执法力度,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建立网络道德规范与榜样示范。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应对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维护网络空间的纯净和健康。
【关键词】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现状、原因分析、缺乏监管制度、缺乏道德教育、网络匿名性、加强网络监管与执法、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建立网络道德规范、榜样示范。
1. 引言1.1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原因与对策分析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
人们在网络上的言行举止不当,造成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甚至危害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对于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分析和对策成为当务之急。
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现状。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涉及到网络欺诈、网络暴力、网络诽谤等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困扰。
我们要探究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根本原因。
主要包括缺乏监管制度、缺乏道德教育、网络匿名性等方面的问题。
我们需要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加强网络监管与执法、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建立网络道德规范与榜样示范等方面的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可以有效解决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2. 正文2.1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现状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现状在当今社会变得愈发严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网络世界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却时常出现。
网络欺诈、网络诽谤、网络暴力、网络侵犯隐私等现象频繁发生,给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
在网络社会中,很多人缺乏网络道德意识,对他人利益漠不关心,只关注自己的利益。
大学生论文网络生活中道德失范论文:浅论大学生网络生活中道德失范的原因与对策
大学生论文网络生活中道德失范论文:浅论大学生网络生活中道德失范的原因与对策[摘要]目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比较突出,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危害性是十分严重的。
对此,教师、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各方面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必须采取正确的矫正对策,必须改革现行的德育教育内容和方式,必须加强立法和监管,齐抓共管,通力合作,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营造一种文明、健康、安全的网络生活环境和氛围。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科学对于伦理来说属于中立的一种智力工作。
一方面新技术的使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福利;另一方面也有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同样,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
网络所形成的虚拟化社区呈现着一种“数字化”生存方式,网络社会日益凸现的“黄色风暴”、“网络犯罪”、“人际疏离”、“情感冲突”、“信息霸权”等道德失范问题不容忽视。
目前学界多从网络道德问题的现象描述着眼,从网络技术本身的特点和道德主体的规范及道德教育等方面展开分析,本文以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为切入点,分析大学生网络生活中道德失范的表现及其形成原因,探寻有效的矫正对策,为实现大学生网络生活道德体系重新建构而创造条件。
一、大学生网络生活中道德失范的表现(一)网上聊天语言失范,网络交友心理失衡,在亦虚亦幻的浪漫中行为失控网络语言有自己独特的“规则”。
除具有形象便捷的特点外,网络语言更多的戏谑与粗俗,逐渐失去原有的语言规范。
大学生上网聊天的目的多数是交友,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决定了交友对象的不可确定性,而大学生他们渴望接触更多的人,体验各种新奇的感觉,在制度化的校园和有规律的家庭生活里很难得到满足。
(二)开放与封闭、虚拟与现实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带来危害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但从其作为虚拟世界的角度看,它又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网络世界中人与人交往与现实社会相比,具有交往范围更广、关系更加平等等优点,可以使人们更好地相互沟通。
通过网络有机会认识陌生人,与志趣相投的人交流。
研究论文:网络道德的失范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其对策
126908 伦理道德论文网络道德的失范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其对策当今,互联网与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息息相关。
人民网北京3月1日电国家统计局2月28日在官网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称20xx 年我??互联网上网人数7.31亿人,其中手机上网人数6.9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青少年网民有2.87亿。
由此可见,青少年是互联网使用的主力军,网民低龄化渐渐成为一种趋势,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基本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而青少年普遍具有好奇心强、好胜心强,叛逆、追寻新鲜事物、需要平等的对待的特性,但是他们又普遍对新鲜事物缺乏正确的价值判断,而在网络社会中充斥着庞大而复杂的信息,对青少年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有着深刻地影响,如果我们对网络的道德失范问题不加约束,那么许多没有是非观念的青少年就会被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扭曲的三观,严重的甚至可能为青少年犯罪问题埋下诱因,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
一、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及对青少年的影响1、色情污染和暴力问题互联网不乏色情和暴力的内容,当我们在打开网页时,经常可以看到许多色情网页在跳动,有些网页还会自动打开,无法关闭。
由此可见,网络的色情污染已经无处不在,无奇不有,青少年好奇心重,自控力低,很容易受这些不健康内容的侵蚀。
[1]处于青春期懵懂的青少年,很容易就会沉迷于各种色情和暴力网站,一些自控力低的人很可能会因此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如果能及时的受到教育得到改正则会挽回,而剩下的那部分就有可能会毁了自己的一生。
青少年是我国国家建设的未来人才,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
其次,暴力问题的诱导在互联网的危害也不容忽视,在许多游戏中潜藏着严重的暴力倾向,众多的游戏玩家在这种刺激和充满诱惑力的游戏中暴力倾向得到加强,有些青少年还模仿游戏中的画面,把它用运到现实生活中,造成无法收拾的惨案。
大量的事实及报道证明,长期沉溺于网络世界会使青少年分不清现实与虚拟,性格也会变得自闭、同时攻击性增加,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严重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青少年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对策
青少年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对策The Reasons and Measures of Teenagers’s Non-compliance in Net EThics and Morals孙艳* 董玉琦**东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研究所*E-mail: sunyan928@青少年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的现象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很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这种现象以及由此带来的问题?许多学校、家长采取了让青少年远离网络的办法,甚至社会也明令禁止18岁以下青少年进入网吧,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认为必须首先找出问题的根本症结,才能采取系统﹑有效的措施,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信息综合素养,从而使人人自律,网络顺畅,才能充分﹑正确地发挥网络的功能.关键词:网络伦理道德网德教育1 引言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就在不断地发明各种媒体的容器,以实现声音、图像、文字、音乐、动画、影像六种媒体的同步传递,直到今天,因特网、尤其是宽频因特网的出现,终于实现了人类的这一梦想。
因特网是现在,也是未来媒体的发展方向之一,这是不容置疑的。
然而,网络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并引发了网络失范行为。
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网民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严重,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因为青少年是网络的主要参与者,而且参与人数逐渐增加。
《中国因特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显示:截止到2000年底我国共有2250万因特网用户,截至2001年年底,我国网民人数已增长到3370人,比去年同期增长49﹒8﹪,用户结构变化见下表。
用户年龄变化趋势表用户的学历变化趋势表上面用户年龄变化趋势表中,18岁以下青少年网民人数从1999年底到2001年底增加了12.9%;在用户学历变化趋势表中,高中(中专)以下人数两年内也增加7.2%,两者都体现了网民结构低龄化的这种趋势。
此外,现今我国中小学已开始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加之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预计青少年网民的人数还将有进一步上升﹑年龄还有进一步低龄化的趋势.因此,青少年网络伦理道德的失范,应当引起我们加倍的注意。
网络环境下青少年道德失范现象与对策
4 9
( ) 会加 强监 管调控 三 社 社 会 作 为 青 少 年 活 动 的 主 要 场 所 , 须 加 强 必 对 网 络 信 息 的 监 控 与 管 理 。面 对 网络 上 良莠 参 杂 的信 息 流 , 必 要 建立 有 关 的监 控 机 制 , 过技 有 通 术 、 政 、 律 等 手 段 , 制 信 息 源 头 , 达 到 正 行 法 控 以 本 清 源 的 目 的 。特 别 是 有 关 技 术 部 门 , 承 担 起 应 保 护青 少年 的重大 职 责 , 早 研 制 出能 “ 滤 ” 及 过 有 害信 息 , 青少 年输 送 科学 、 确 、 康信 息 的软 为 正 健 件 等 。网络 道 德教 育 是项 系 统工 程 , 府 及 相关 政 部 门 , 集 心理 、 络 等方 面 的专 家 , 订 网络道 可 网 制 德 教 育 的特 殊 “ 餐 ” 加 强 学 生 网 络 法 制 教 育 , 套 , 依 法 规 范 网络 行 为 。
a qu r d c ie . K e o d : m o a ; a n r lt y w r s rl b o ma iy; c u e me s e o nt r a ur
重 要 。 在 网 络 问 题 上 , 长 要 与 时 俱 进 , 新 观 家 更
网络 道 德与 现 实道 德不 同的是 , 的约束 主 它 要 依 靠 主 体 的 “自律 ” 。慎 独 能 促 进 网 络 道 德 的 内 化 ,让 学 生 在 没 有 社 会 和 他 人 监 督 的 情 况 下 , 仍 能 保 持 清 醒 的 自我 约 束 , 持 符 合 社 会 规 范 的 道 坚 德 信 念 。有 必 要 借 助 外 力 来 逐 步 提 高 学 生 的 反 思 能力 , 养 学生 慎独 思想 。 培
中学生道德文明在网络下迷失及对策论文
中学生道德文明在网络下的迷失及对策当今世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对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他们的道德教育更不容忽视。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中学生带来快捷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严重的道德文明问题,使他们在琳琅满目和鱼目混珠的信息面前,受到了很多的负面影响,不知不觉地失去了对道德文明的约束能力。
一、中学生道德文明在网络下的迷失1. 言行随意,道德尽失。
网络虚拟世界里言行随心所欲,有无须承担责任和免遭惩罚的特点,使他们在网络中言行随意放纵,没有任何约束和限制,如聊天时说脏话,或使用带有人身攻击的语言;盗取别人的账号;私自偷看或使用别人的电子邮件;经常接触与色情、暴力有关的内容;利用网络欺骗、诈骗;将病毒、或其他恶意程序代码植入计算机等等。
中学生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好奇心强、自制力弱,极易受到异化思想的冲击,再加上网上暴力、色情、欺诈等的影响,使得迷恋网络的中学生道德素质日渐下降,道德观念逐步淡化。
这些正是中学生道德文明在网络环境中迷失的重要表现。
2. 网上“交友”,泛滥成灾。
网络作为一种新的情感沟通手段——网上聊天、交友以及新的娱乐方式,给中学生的道德文明方面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现代的中学生都比较早熟,学校里不允许早恋,但在网络世界却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很多中学生都希望在虚幻的空间里寻到浪漫情感。
也有些学生是因为对网络世界的好奇,带着尝试的想法去试探着朦胧的情感,故而跟着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无论何种动机,既违反了学校纪律,更影响了中学生的思想健康及正常的学习。
3. 人生取向,严重迷失。
由于中学时代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中学生认知受外界的影响很大,网络中信息的泛滥和无限制的使用以及中学生盲目的接受,打破了正常的认知进程,使他们在浩瀚的网络海洋中迷失自我,无法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
因而,有些学生选择在网络中寻找另类的快感,希望通过网络放松自己,故无法约束自己,沉迷于网络,严重影响着他们身心的正常发展及学业成绩。
浅谈当代中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其对策
浅谈当代中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其对策摘要:网络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极大的影响着当代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交往方式,使当代中学生们尽情地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各种便利,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产生了许多值得人们关注的伦理问题。
本文着重探讨了当代中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并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中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方法对策;德育工作20世纪以来,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文化交流方式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方面,现代计算机信息与网络技术智能化和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作为网络主体中学生,其网络行为直接影响着网络发展状况和自身的全面发展。
研究中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对规范中学生网络道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当代中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现状入手对其进行初步探讨。
一、当代中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现状在日益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里,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中学生来说,网络道德问题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中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大量存在并不容忽视。
归结起来可有:1、忽视甚至抛弃传统道德的约束传统道德对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对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但在网络社会中,由于网络的特殊性和中学生自身的一些原因,出现了中学生在网络上忽视甚至抛弃传统道德、沉溺在无序的网络世界中的现象。
具体表现为:对自己采取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不自重自爱;任意发泄自己的情绪,轻易地接受黄色等不健康的文化,对自己的成长不负责任。
2、法律意识淡薄,逃避和忽视法律责任法律是一个国家用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全及秩序的手段,通过宪法和规章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越轨行为具有重大功效。
当前,在网络社会中中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不高。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及其对策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及其对策[内容摘要]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引起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有主观、客观和社会原因;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对策。
标签: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对策据中国互联网中心2009年12月30日在北京发布的《第二十五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9年12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普及率达到28.9%。
其中,10-19岁的青少年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1.8%。
这一数据表明,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青少年已经成为网络大军的主体。
网络的开放性、平等性和互动性为青少年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环境,提供了一个便捷的交流平台。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青少年可以尽情展示自我个性,发挥自我想象,追求自我超越,体验自我成功。
但同时,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和无约束性等特征也极大地助长了青少年的侥幸和放纵心理,表现出大量的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因此,分析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研究相应对策,对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网络道德和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及危害失范理论最早是由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提出的。
他认为,当社会被突然发生的严重危机或者有益的变化打乱时,社会规范、社会舆论、社会道德意识等就会产生混乱或者被削弱,社会的准则崩溃,社会整合被破坏,社会对个人的影响作用急剧下降或者消失,加之个人欲望的膨胀,这时个人的需要和行为就失去控制而产生失范状态。
所谓道德失范,是指社会生活中基本道德规范的缺失与不健全所导致的社会道德调节作用的弱化以及失灵,并由此产生整个社会行为层面的混乱无序。
而网络道德失范则是指由于受网络的负面影响,人们在网络社会中进行行为判断或行为选择时所表现出的种种违背日常道德规范的行为表现。
(一)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1.沉迷网络,迷失自我,不能自拔。
大量的青少年沉迷于网络世界中,痴迷于网络游戏,忘记了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交流,上网成瘾,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在虚拟的世界中迷失了自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社会”中青少年自主性道德缺失的表征及原因摘要:由符号所组成的虚拟“网络社会”为当代青少年提供各种信息资源的同时,也考验着他们自主的网络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能力。
然而,正处于花样年华的当代青少年主体意识的淡漠让他们处于一种自主性道德缺失的危险状态中。
本文将着重探讨在“网络社会”中当代青少年自主性道德缺失的表征及原因。
关键词:网络社会青少年自主性道德缺失
道德是调节人行为的方式,是人类“超我”的表现,是建立在人精神层面的一种自我约束力量,即自律精神。
这是构成自主性道德(autonomous morality)的基础和关键。
何谓自主性道德?自主性道德是指人们对于道德有自觉意识、自主抉择和自我反省。
其中自主性具有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三个方面的含义。
拥有自主性道德的青少年可以主动地将自身的成就动机、兴趣、求知欲与自身的教育发展结合起来,进而具有主动支配和调控自我德育活动的能力,使自己的德育行为符合道德规范的期望。
一、“网络社会”中青少年自主性道德缺失的表征
网络已经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形成了人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社会”亦即构成了一个全球性、开放性、全方位的“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总体”。
在这样一个由符号所组成的虚拟社会中,一方面,青少年最便捷地共享各种信息资源,得到了人与人超时空性的普遍交往的机会;另一方面,他们却因沉湎于其中而失却了真实的自我,甚至误入歧途。
这种现象表现在,如:青少年因沉湎于由符号所构成的虚拟世界而远离真实世界;又如:这种由符号构成的虚拟世界与现实的混淆、错位,使人丧失最基本的事实和道德判断能力;再如:网络社会中存在的每一个人也只是一个“符号”,在符号的面具下,他们可能掩饰自己的真实身份,也同样感受不到对方作为真实的人的存在,他们的行为因为摆脱了熟人社会的监督,而表现出对他人不负责任、为所欲为,甚至认为在符号的掩护下的犯罪也不过是敲打键盘、点击鼠标而已。
一些中小学生沉溺于网络世界,形成了难以改变的网瘾,成为网瘾少年、问题少年。
还有一些虽然网瘾不大,但不能正确认识网络,在网络中暴露了极端的一面,失去了网络自律,影响了社会公德。
也有一部分中小学生,在校使用手机,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送一些影响健康成长的短信内容,浏览黄色网站,行为失当。
根据文献研究,网络成瘾主要有以下5种类型:(1)网络游戏成瘾;(2)网络关系成瘾;(3)网络色情成瘾;(4)信息收集成瘾;(5)计算机技术成瘾。
数据结果显示,近一半(47.9%)的网瘾青少年都属于“网络游戏成瘾”;有13.2%的网瘾青少年在“聊天或交友”上花费的时间最长,属于“网络关系成瘾”;5.2%的网瘾青少年属于“信息收集成瘾”,在“获取信息”上所花时间最长。
【1】
二、“网络社会”的自身特征是造成青少年自主性道德缺失的根源
“网络社会”的基本社会特征可以从不同角度做不同描述。
而其中与道德教育关系最为密切的是,网络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交流转变为“人机符号人”的交往模式,即网络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交往总是以机器为中介的间接交往。
这种具有隐蔽性、匿名性、不稳定性等特点的交往,是造成青少年自主性道德缺失的根源。
1、“网络社会”造成青少年的符号异化,进而导致他们主体意识的丧失
德国哲学家、文化哲学创始人卡西尔,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文化是符号的形式,人类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符号”或“象征”活动。
而自计算机项用于符号加工的工具发明以来,催生了以符号为主体的网络社会的出现。
在这样一个虚拟的符号社会中,由于人过度的依赖符号,而使人受制于符号而处于被动的受控制的地位,造成了人的符号异化。
这种符号异化导致了青少年在符号世界中的主体意识丧失。
2、“网络社会”中善与恶的传播影响青少年的道德养成
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网络社会”已经“把人类逼上如此多的十字路口”,有人将之喻为网络社会的“光”和“影”,也有人说它是“希望”和“陷阱”并存。
就道德世界的“善”与“恶”而言,网络社会也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网络社会促进了人与人之间普遍联系的发生,提供了人对人的理解以及感受共同普遍人性的更大可能,从而也推动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等“致善”的思想与行为的发生。
【2】这对于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无疑起着
积极的导向作用。
但另一方面,各种网络犯罪、色情泛滥、网络暴力等反伦理、反人性的负面效应导致人们情感的麻木,道德正义感的丧失。
这些垃圾信息的泛滥和传递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危害尤其严重。
由于他们思想和道德上不够成熟,在缺乏成人社会监督的网络中,由舆论与情感筑成的道德防线容易崩溃,容易做出不受意志控制的行为,甚至任意宣泄、无所顾忌,不仅使个人自主性道德丧失殆尽,更产生了个人道德危机。
三、充分利用网络社会资源培养青少年自主性道德
“网络社会”中主体性的发展与提升必须是一个人的自觉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这更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自主性道德意识。
但就教育而言,要促成“网上一代”的成长,就要更关注对于网络文化的建设和其价值的引导,以及人性内涵的关怀。
道德教育完全可以利用便捷的网络传播渠道和信息技术的使用,建立青少年自主性道德“主题网站”,用生动形象的主体故事和网上情景体验吸引青少年的关注,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进而培养他们的自主性道德。
同时,可以创建家长论坛、教师论坛等,让家长和教师可以即时、便捷的进行教育沟通和家校信息反馈,共同关注青少年自主性道德的培养,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网络道德教育效果。
例如:利用网络开一个生动的班队会,运用bbs和聊天室,创设德育活动的场所等。
与此同时,网络管理员或教师对学生讨论的过程进行随时监控,及时把握讨论的主题和争论的方向,从而保证达到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09)》,腾讯教育
[2]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43.
[3]马和民,吴瑞君.网络社会与学校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