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

合集下载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多元文化的国家,各个地区都拥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而在少数民族地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与传统村落紧密相连。

传统村落是少数民族文化的载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传承场所,因此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进行浅析,探讨相关问题和可行的解决途径。

要了解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就需要清晰认识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文化和传统村落的独特价值。

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具有浓厚的民俗传统和地方特色,如藏族、壮族、彝族等,都有着独特的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服饰习俗、房屋建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传统村落作为这些文化的实体载体,承载着当地历史文化的沉淀和传承。

传统村落不仅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自然环境,还有着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传统工艺技艺、民歌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村落对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当前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化的影响,一些传统村落面临着消失和衰落的危险。

村落内部的老龄化、人口外流,使得村落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面临挑战;一些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和衰败的危险,因为这些文化的传承需要特定环境和条件,一旦这种环境被破坏或失去,就可能导致文化传承中断。

需要采取措施解决当前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面临的问题。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加强对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

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加大对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强对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

加强对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挖掘,认真整理和保护那些濒临消失的文化和传统,努力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印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印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印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的通知【法规类别】少数民族事务综合【失效依据】国家民委关于废止部分政策性文件的通知【发布部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发布日期】2012.12.05【实施日期】2012.12.05【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XE0303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印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的通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民(宗)委(厅、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已经委务会审议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12年12月5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一、前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指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聚居,且比例较高,生产生活功能较为完备,少数民族文化特征及其聚落特征明显的自然村或行政村。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产业结构、民居式样、村寨风貌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都集中体现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文化特色,集中反映了少数民族聚落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类型中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相对完整地保留了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基因,凝聚了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历史结晶,体现了中华文明多样性,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资源。

支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护中华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举措。

做好这项工作,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各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这些村寨多位于边远落后地区,贫困问题突出;受自身条件限制,传统经济转型困难;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背景下,民族文化传承遭受巨大冲击;受多种因素影响,许多传统民居被造价低廉的简易建筑所取代,村寨的民族特色和乡村特色急速消失。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少于2000字的回答内容为: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剧,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村落面临着严重的保护和发展挑战。

这些传统村落承载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

随着时代变迁和现代化的冲击,传统村落的原貌逐渐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丧失和衰退的危险。

为了有效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中入手,探讨如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相关问题,探讨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平衡,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借鉴经验。

1.2 问题意义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然而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村落面临着被破坏和消失的严重问题。

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在当今社会,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村落面临着文化传统的断裂和衰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面临着许多挑战。

如何在保护传统村落的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只有找到合适的保护与发展策略,探讨有效的活态传承方法,才能保留和传承好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在当代社会继续发挥作用,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内容结束】2. 正文2.1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现状传统村落是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在现代化进程中,许多传统村落面临着被破坏和消失的危险。

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推进,许多传统村落面临着人口外流、房屋老化、文化传承困难等问题。

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方面,我国政府和相关机构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比如颁布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文物保护工作,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传统村落的修缮和保护。

【中心组研讨发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可持续发展应处理好三对关系

【中心组研讨发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可持续发展应处理好三对关系

【中心组研讨发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可持续发展应处理好三对关系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仁们,大家好!我今天要谈的主题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可持续发展应处理好三对关系。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其保护与发展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稳定。

在推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

第一对关系是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具有独特的自然风貌和民族文化,是研究民族风俗、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源。

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文化遗产是我们的责任,同时也需要充分发挥其经济价值。

我们应该注重科学规划,保护好村寨的历史风貌、古建筑等文化遗产,同时积极开发旅游资源,提升村寨的吸引力和经济收益,实现保护与开发的有机统一。

第二对关系是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特色和智慧,它是少数民族群众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和保护传统文化,同时也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要加强对村寨文化的挖掘和研究,对传统技艺进行保护和继承,注重文化传承的动态性和创新性,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互融合,不断发展壮大。

第三对关系是自然与人文的关系。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通常座落在自然环境优美的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保护自然环境、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功能。

要加强自然环境保护,合理规划开发,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同时,也要满足人们对自然的需要,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和文化体验,使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

总之,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文的三对关系,对于推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充分发挥各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政策支持和科学规划,共同努力,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成为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典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仁们,在上一部分中,我简要谈到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可持续发展应处理好三对关系的重要性。

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思考

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思考

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思考
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指对具有特殊历史、文化、民俗、风景等特色的少数民族村寨进行保护和发展的一种思考。

这些村寨一
般来说都拥有独特的传统文化、生活习惯、建筑风格等,具有很高的
历史和文化价值,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同时,这些村寨也可
以成为开发旅游业的重要资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提高居民收入。

具体的保护和发展措施包括:
1.加强村寨的保护和修缮。

对于已经存在的文化遗产建筑或景观,需要及时维修、保养、修缮,确保其完好无损。

同时,在新的建设、
修缮过程中需要遵循传统的建筑方式和风格,以保持其历史文化和艺
术价值。

2.开发旅游业。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文化和自然环境对于旅游业
来说具有很高的吸引力,可以作为旅游景点进行开发利用。

但需要注
重保护当地环境和文化,合理规划旅游开发和管理。

3.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当地经济的重要组成
部分,可以通过发展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制作等产业,提
高当地经济水平和居民收入。

4.加强文化传承。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文化、传统手工艺等应得
到有效的传承和保护,可以通过开展文化活动、建立文化交流平台等
方式,推动文化传承和交流。

总之,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需要充分重视当地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环境保护和民众的参与与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保护和发展的有机结合,切实提升当地的自然和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益。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发展评估体系标准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发展评估体系标准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展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评估体系标准至关重要。

这套标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评估村镇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包括传统建筑、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这些文化遗产是少数民族特色村镇的宝贵财富,必须得到有效保护。

2. 生态环境保护:评估村镇生态环境的质量和保护措施,包括自然景观、植被、水资源等。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村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3. 村镇整体风貌保护:评估村镇整体风貌的完整性和协调性,包括建筑风格、街道布局、绿化景观等。

整体风貌的保护有助于维护村镇的独特魅力和民族特色。

4. 民族文化传承发展:评估村镇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状况,包括民族语言、民俗活动、民间艺术等。

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是村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5.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评估村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状况,包括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等。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村镇保护发展的重要支撑,有助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促进村镇繁荣发展。

6. 居民参与与社区建设:评估村镇居民参与和社区建设的状况,包括居民自治、社区服务、居民满意度等。

居民参与和社区建设是村镇发展的重要保障,有助于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通过以上六个方面的评估,可以全面了解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镇的保护发展状况,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这套标准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调整和完善,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特色村镇的发展需求。

关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思考

关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思考
个、 民居 5 8栋 7 4 , 建 特 色 民居 5 7户 新
保护试点的开展 ,不仅引导 了当地社
会各方面资金 的投入 , 还对周边村寨 、 农户 的民居改造 、产业发展发挥了 良
好 的 示 范 带动 作 用 。
二 、 强管 理 , 加 总结 经 验
效整合 、 社会力量广泛参 与” 良 工 的 好
实 。要 进 一 步 明确 任 务 分 工 、责任 主
度。 从资金的支持方向上看 , 以促进 要
发展为 出发点和落脚点 ,着眼于促进 少数 民族贫 困群众增 收, 同时 , 探索不 同地 区 、 不同民族 、 同建筑形式村寨 不
特色村寨保护试点工作现场经验交流
会 ,总结 和交 流 各 地 试 点 工作 取 得 的
当地将发展 “ 家乐 ” 农 与少数 民族特色 村寨保护项 目结合起来 , 相互促进 、 相
主要成效 、 存在的问题 , 研究部署下一 步工作 。
互支持 , 取得了不错 的效果 。 i是促进
民族 文化 的保护与传承。少数 民族特 色村寨具有 浓厚的 民族文 化底蕴 , 民
民族特色村寨 ,成 为当地一道亮丽的 风景线 。二是有力促进 了少数民族群 众增收。一些试点 区以这项试点工作
年 ,财政部会同国家 民委开展了少数 民族 特色 村寨 保护 与 发展 试点 工作
( 以下 简称 “ 色村寨保 护 试点 ” 。 特 ) 20 - 2 1 0 9 0 0年 ,中央财 政 共安 排试 点资金 1 . .亿元 , 1 支持在全 国 2 8个试 点省 ( 、 )2 个 村寨 开展试 点工 区 市 11 作, 涉及 2 7个少数民族。该项试点 的 顺 利开展 ,为推进民族地区社会主义 新农村 、新牧 区建设 ,促进少数 民族 群 众脱 贫致 富 、 加快 发展探 索 了新 路 子。 目前 , 特色村寨保护试点 已逐渐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民族艺术和传统习俗吸引了众多游客。

因此,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对于传承和发展我国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其独特的建筑风格。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通常建筑着寨头、寨门、寨墙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这些建筑通过传统的建筑手法和材料,展示了少数民族的建筑艺术和聪明才智。

这些建筑既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他们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为了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建筑风格,需要对村寨进行定期维护和修复,确保其原有的建筑风貌得以保留下来。

与建筑风格相伴的是民族艺术的保护。

许多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都有自己的传统手工艺品和民俗文化,如壮族的芦笙、彝族的毛刺绣、藏族的唐卡等。

这些艺术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民族特色而闻名,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护这些民族艺术品,需要加强对技艺传承人员的培养和保护,确保这些手工艺品得到传承和发展。

除了建筑风格和民族艺术的保护外,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传统习俗和节日也是保护的重点。

少数民族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如苗族的芦笙节、侗族的示范活动等。

这些习俗和节日不仅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们生活方式和社会秩序的体现。

为了保护这些传统习俗和节日,需要加强对年长者和传统习俗的宣传和教育,使得年轻一代能够了解和传承这些习俗。

为了实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和发展,需要加强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政府可以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促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和发展。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强对村寨旅游的规划和管理,加强对游客的引导和监管,确保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对于传承和发展我国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西藏珞巴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研究

西藏珞巴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研究

西藏珞巴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研究西藏珞巴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境内巴松错地区。

珞巴人居住的村寨中,有许多具有典型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和文化景观,如晶巴神庙、拱多拉庄园等等。

这些珞巴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既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是推进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一、特色村寨的保护工作1、文物保护西藏珞巴族特色村寨中有许多文物古迹,如神庙、寺庙、庄园、堡垒等等,需要进行文物保护工作。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开展文物修缮和保存工作,防止文物被破坏或流失。

2、民居保护珞巴人的传统民居建筑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构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木框架结构的建筑。

这些传统的民居需要得到保护,否则将因人为或自然因素而逐渐消失。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规定和法律,保护民居建筑,并提供技术和经济支持,鼓励拥有家庭建筑遗产的人保护和维护这些建筑。

3、环境保护西藏高原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一旦被破坏将难以恢复。

因此,特色村寨的保护工作中环境保护也是重中之重。

政府应该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监管,并加大对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二、特色村寨的发展1、旅游开发珞巴族特色村寨作为具有独特文化景观和历史文化价值的村落,具有很高的吸引力和独特性。

政府应该注重开发和利用特色村寨的文化景观,打造各种旅游产品,建设旅游设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增加村寨居民的收入。

2、乡村振兴特色村寨的发展也可以作为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途径。

政府应该引导和鼓励珞巴族村落居民发展当地的产业,如传统手工艺品、农业和畜牧业等等。

政府可以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为村落居民提供培训和技术指导,帮助他们扩大产业规模,提高收入水平。

总之,西藏珞巴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参与。

政府应该密切配合当地社区和文化保护机构,共同推动珞巴族特色村寨的可持续发展,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方案(二)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方案(二)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方案一、实施背景中国的少数民族村寨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许多村寨面临着消失的风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本方案提出了针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计划。

二、工作原理本方案以“保护为主,发展为辅”为原则,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实现少数民族村寨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1.文化保护:通过修缮古建筑、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当地居民等方式,保护村寨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

2.生态保护:推广绿色农业、生态旅游等模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3.经济发展:通过开发特色手工艺品、农产品和旅游项目,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来源,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4.社区参与:鼓励当地居民参与保护与发展工作,提高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加强社区凝聚力。

三、实施计划步骤1.资源调查:对目标村寨进行详细的资源调查,包括文化、生态、经济等方面。

2.规划编制:根据资源调查结果,制定保护与发展方案,明确具体措施和时间节点。

3.项目实施:按照规划编制,分阶段实施各项措施。

4.监测与评估:对实施效果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方案。

四、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具有独特少数民族文化的村寨,特别是那些面临消失风险的村寨。

通过推广此方案,可以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五、创新要点1.综合保护:本方案不仅关注文化保护,还重视生态和经济发展,实现综合性的保护与发展。

2.社区参与:通过鼓励当地居民参与,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主意识,加强保护与发展的效果。

3.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实现村寨的可持续发展,确保文化、生态和经济的长期稳定。

六、预期效果1.文化传承:保护少数民族村寨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确保其传承和发展。

2.生态改善:推广绿色农业和生态旅游等模式,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报告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报告
1、有保护价值的特色村寨数量和主要建筑类型
毛口乡牂牁村共12个村民组,80%以上为布依族,村寨内居住有布依、苗族、彝族、仡佬等少数民族,房屋建设全部为少数民族特色建筑.村境内有多处优美的自然景观及传说,这些民族村寨,在产业结构、民居式样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都集中体现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的特点.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发展特色经济的宝贵资源.主要建筑有:毛口乡牂牁村水电站、毛口乡口棚大桥、牂牁寨等.
一是民族村寨示范点建设工程:毛口乡牂牁村改造修建或维修公路5公里,改造院落3个,新建特色民居26栋.毛口乡西陵村改造修建或维修公路2公里,改造院落4个,新建特色民居30栋.毛口乡半坡村改造修建或维修公路6公里,改造院落4个,新建特色民居16栋.具体概算如下:
项目名称
数量
单价万元
合计万元
公路
13公里
6
毛口乡少数民族的农村人口,主要分布在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村寨.这些民族村寨,在产业结构、民居式样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都集中体现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的特点.民族村寨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发展特色经济的宝贵资源.但在农村发展过程中,部分地区破坏少数民族传统建筑风格和生态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少数民族村寨的特色急剧消失,因此,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工作刻不容缓.
4、特色村寨保护的重点区域与当地旅游和文化发展规划相衔接和重点工程.
毛口乡传说是古夜郎国的都邑所在地,其境内的牂牁江风景秀丽,有白壁峡、绿荫洞、一线天等多处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还有传说神秘的王子坟、龙潭、虎跳石、将军坟、木城古榕树、老王山郎山、九层山、古驿道、梯子岩、狗爬岩、西陵渡、牂牁寨等,人文景观奇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景点众多,峰峦叠嶂,集山奇、水险、谷幽为一体,传说古朴而神秘.牂牁江沿岸山势雄峻险奇,水急滩险,原始植被葱绿,素有“小三峡”之美誉,已被列为古夜郎旅游胜地.

西藏珞巴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研究

西藏珞巴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研究

西藏珞巴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研究西藏珞巴族是中国特色民族之一,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俗特色。

珞巴族的村寨是其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珞巴族人民的生活和传统。

由于现代化的冲击和城镇化的推进,珞巴族村寨正面临着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本文将从保护与发展两方面对西藏珞巴族特色村寨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特色村寨的保护特色村寨的保护是珞巴族历史文化传承的基础。

保护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文遗产和自然环境的保护。

1. 人文遗产保护人文遗产包括建筑、民俗、艺术等方面的文化资产。

保护人文遗产首先需要加强对珞巴族历史文化的研究和记录,搭建相应的档案和资料库。

要加强对特色村寨的保护区划工作,划定保护范围,保护和修复建筑物、古迹等历史遗存。

要加强对珞巴族民俗和艺术的传承和弘扬,组织相关活动,传授珞巴族传统手艺技能,并组织珞巴族文化艺术表演,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珞巴族的文化。

2. 自然环境保护西藏地处高原,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

特色村寨的自然环境保护是保护珞巴族特色的重要保障。

保护自然环境首先需要加强对珞巴族特色村寨生态的研究和保护,确保特色村寨的自然生态系统稳定。

在建设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合理规划村庄布局,保护有特色的植被和动物资源。

要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推动特色村寨的可持续发展,避免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问题的发生。

特色村寨的发展是促进珞巴族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的关键。

1. 旅游开发西藏是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特色村寨作为珞巴族文化的代表,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可以通过发展旅游业,提升特色村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

发展旅游业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提高珞巴族人民的收入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注重保护特色村寨的原住民文化,避免过多商业化和文化侵袭。

2. 生态农业发展西藏是高原农牧业发展的重要地区,特色村寨的发展可以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发展生态农业。

可以通过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畜牧业、农家乐等形式,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经济状况。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首先,要注重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自然环境。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往往位于山水之间,环境清幽美丽。

保护自然环境,保持村寨的原始风貌是非常重要的。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控制村寨周边的开发建设,杜绝过度开发和过度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

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共同参与到村寨环境保护中来。

其次,要注重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人文环境。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往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为了保护和弘扬这种文化,政府可以资助相关机构对村寨内的文化资源进行调查研究,进行文化保护和修缮工作。

同时,组织相关的文化活动,展示和传承村寨的文化精神,提高村民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再次,要注重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村民生活方式和习俗传统。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村民往往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传统。

政府应该采取措施,保护村民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不仅仅是传统的村寨,更是村民的家园。

保障村民的基本生活权益,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增加村民的收入,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最后,要注重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旅游业。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民族特色的文化表现形式,非常适合发展旅游产业。

政府应该加大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旅游开发和宣传力度,投资和建设相关的旅游设施,提升村寨的接待能力。

同时,培养和选拔村民的导游和服务人员,提高村民的收入水平。

旅游活动不仅可以给村民增加收入,还可以加强村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总之,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只有政府、专业机构和村民共同努力,才能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得到真正的保护和发展。

通过保护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保护村民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传统,发展旅游业等多种措施的综合运用,可以实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中心组研讨发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可持续发展应处理好三对关系

【中心组研讨发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可持续发展应处理好三对关系

【中心组研讨发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可持续发展应处理好三对关系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关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可持续发展,我认为在推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处理好三对关系。

首先,我们需要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作为我国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还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观。

因此,我们在推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发展时,要做到既保护村寨的原生态和文化特色,又实现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对村寨建筑、景观、文物等的保护力度,同时注重培育村寨的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使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保持自身特色和独特魅力。

其次,我们需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作为我国多元文化的代表,蕴含着丰富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一些村寨在经济、生活方式等方面开始发生变化,传统文化逐渐丧失。

因此,我们要提倡在村寨发展的过程中“根在传统、枝在现代”,既要保持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传承性,又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培训,鼓励村寨居民将传统技艺和文化传承给后代,同时结合现代科技和管理模式,提高村寨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最后,我们需要处理好“村寨与社会”的关系。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不仅仅是一个地方的展示窗口,更是一个社区的生活空间。

因此,在推动村寨的可持续发展时,我们不能只关注其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民主参与机制,鼓励村寨居民参与村寨的发展规划和决策,使他们真正成为发展的主体和受益者。

同时,我们还可以加强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改善村寨的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提高村寨居民的生活品质。

尊敬的领导、专家、同仁们,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但也是一个充满机遇的领域。

只有我们能够处理好“保护与发展”、“传统与现代”、“村寨与社会”三对关系,才能够实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真正推动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进步的事业。

云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政策研究

云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政策研究

云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政策研究摘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加快少数民族以及民族地区发展的主要资源,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的开展,是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五化”的深入,民族特色村寨聚落、乡土民居建筑、村寨文化遗产面临严峻挑战和生存危机,保护建设民族特色村寨成为当务之急。

因此,本文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逐步完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政策,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大槟榔园一、戛洒镇大槟榔园保护与发展实践进程(一)戛洒镇大槟榔园基本概况新平县的戛洒镇是地处哀牢山中段东麓,红河上游的戛洒江畔,是三州市(玉溪、楚雄、普洱)五县(新平、双柏、镇沅、墨江、元江)的交通交汇处和商贸集散地,境内海拔510米,最高海拔2400米,年平均气温17~23摄氏度,是典型的立体气候、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优越,2011年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后,全镇的土地面积41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640亩,辖17个村(居)民委员会,227个村民小组和239个自然村,总人口6万余人,其中户籍人口10234户,共计35124人。

境内居住着傣族、彝族、哈尼族等11个少数民族,占户籍人口的79.75%,少数民族人口中以傣族居住较多,是花瑶傣的民族聚集的主要乡镇之一,素有“花腰傣之乡”的美誉。

(二)人文资源概况1、民居建设大槟榔园村民在没有改造和建设民族特色村寨之前,祖祖辈辈一直居住在土掌房之中,土掌房冬暖夏凉,防火性能好,它的墙体是以泥土为料,在修建时用夹板固定,填土夯实逐成加高,最终形成平台房顶,房顶又可以当做晒场,每家每户房屋错落有致,可以从这一家走到另一家,每家都是互相连通,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和改造后,村里从之前的土掌房全部推倒在原地重新建设,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设,对房屋的风格进行统一,在内部的装修和功能上区别,新建的房屋与原来传统村落相协调,现在的大槟榔园虽然没有之前的土掌房,但是新建设的房屋,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原先土掌房的特性,房屋的布局依然错落有致,每家每户的间距很短,在即保留了最原始的土掌房的一些特点又改善了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开发研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旅游的追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逐渐成为旅游景区的热门目的地。

然而,如何在保护少数民族特色的同时进行有效的开发,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重点在于保护其独特的文化、民俗和自然环境。

首先,应该建立健全保护机制。

通过制定相关法规、政策和管理制度,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进行全面的保护。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少数民族村寨的宣传,提高公众对其文化的认知和尊重。

其次,加强专业团队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确保保护工作的有效进行。

最后,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共同推进保护工作。

开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目的在于提升村寨的综合发展水平,并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首先,要注重村寨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交通、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发展提供保障。

其次,要发展特色产业。

依据少数民族村寨的资源禀赋,发展适合当地特色的农、牧、林、副、观养等产业,提高村民收入。

同时,要注重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将其打造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再次,要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培养专业导游和服务人员,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

最后,要注重文旅融合。

通过文化演艺、手工制作、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等活动,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少数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开发研究的意义在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

通过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能够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同时,开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村民的收入水平,改善生活条件。

此外,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开发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动力。

综上所述,保护与开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需要同时注重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通过建立保护机制、加强培训与合作、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发展特色产业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等措施,能够实现少数民族村寨的全面保护和持续发展。

保护少数民族村寨的文化遗产,传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方案(一)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方案(一)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方案一、实施背景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传统。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许多传统村寨面临着消失的风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独特的文化遗产,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必要制定和实施一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方案。

二、工作原理1.资源调查与评估:首先对目标村寨进行资源调查,包括自然、人文、历史等方面的资源。

通过专家评估,确定村寨的特色和价值。

2.制定保护策略:根据调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保护策略,包括建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

3.发展计划制定:结合村寨的特色和资源,制定发展计划,包括旅游业、农业、手工业等。

4.实施与监测:按照保护和发展计划,开展具体的实施工作。

同时,建立监测机制,对实施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估。

三、实施计划步骤1.项目启动:成立项目组,明确项目目标和任务,制定项目计划。

2.资源调查与评估:组织专家团队对目标村寨进行资源调查和评估。

3.制定保护策略与发展计划:根据调查结果,制定保护策略和发展计划。

4.资金筹措与项目实施:通过政府拨款、社会筹款等方式筹集资金,按照计划开展实施工作。

5.监测与评估:建立监测机制,对实施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估。

6.总结与改进:根据监测结果,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方案。

四、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中国境内的所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尤其是那些面临消失风险的村寨。

五、创新要点1.综合保护:本方案不仅关注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2.发展旅游业:结合村寨的特色和资源,发展旅游业,推动经济发展。

3.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的格局。

4.监测与评估:建立有效的监测与评估机制,确保项目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

六、预期效果通过本方案的实施,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村寨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研究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研究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研究——以湖北省恩施麻柳溪村为例的调查一、调查目的最近10年中国的村落总数由360万个下降至不足270万个,每天有200多个村寨正在消失。

显而易见,我国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面临问题,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点究竟在哪里?应该怎样发展才能保障村民的生活水平?应该怎样保护才能使村寨文明传承与延续?因此探索出村寨保护与发展的新思路,打破大多数特色村寨发展的固定模式,使这些村寨得到真正的保护与发展使我们实践的目的所在。

二、调查内容与方法(一)调查内容1.了解麻柳溪村特色保护与经济发展现状。

2.深入了解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分析麻柳溪村民的意见建议,找到产生问题的真正原因并得到解决方法。

(二)调查方法1.观察法。

通过在麻柳溪村生活的四天,感受当地人的生活状况及村内各方面发展情况,了解当地文化氛围。

2.访谈法。

通过对人物的大量访谈了解麻柳溪人的真实想法,并且感受不同人心目中的麻柳溪,加深我们的理解。

3.问卷调查法。

在麻柳溪村进行大量的问卷派发,访问式问卷和自填式问卷形式交错,测量麻柳溪村民对各个问题的态度与生活状态。

4.文献查阅法。

查阅当地政府的大量相关文献以及书籍,还借助当地家谱、族谱进行辅助参考。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一)麻柳溪村概况1、地理位置麻柳溪村位于恩施州咸丰县黄金洞乡麻柳溪村,距黄金洞集镇4公里,距咸丰,利川,恩施城区各50公里左右,处于湖北省风景名胜区唐崖河畔,黄金洞风景区景点--中国地心第一漂起点处,享有中国中部最后的一个香格里拉的美誉。

2、经济发展水平传统上,茶叶种植与茶产品加工业是麻柳溪村的支柱产业,同时是村民主要收入来源。

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经济的另一个支柱。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麻柳溪村村民整体收入水平较高,人均年收入可达1万元以上,经济发展水平领先全国同等级村镇。

3-1(二)麻柳溪村民族特色保护1、麻柳溪村的民族特色麻柳溪村是一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以羌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到全村人口的98%,因此羌族文化是其特色的文化传统。

关于我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审议稿)为贯彻落实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助推我市乡村振兴和产业强市战略实施,市政协成立了以副主席兼秘书长XX同志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及部分政协委员组成的专题调研组,于2021年8月至9月,采取现场考察、听取情况介绍、座谈交流、赴省内外先进地区学习考察等方式,对我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现状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扎实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

依托地理、自然资源等优势,融合以朝鲜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历史、民俗、歌舞、饮食、传统建筑等人文资源,培育发展生态、冰雪、边境、红色教育等优势旅游产品品牌,使我市少数民族村寨人居环境得到逐步改善,特色民居得到合理改造,民族文化得到有效保护,特色产业得到迅速发展,民族团结进步获得新成效。

目前,全市共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4个、XX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8个、XX省少数民族特色小镇4个,现已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样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市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方面尚有许多不足。

(一)缺乏总体规划,部门协同不足。

各县市普遍缺少县级层面的统筹抓总,没有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同谋划,村寨各自为政,有的存在急于求成、彰显成绩的思想,在缺乏通盘考虑与科学规划的情况下一些项目匆忙上马,虽然短期内取得了成绩,但能否持续发展,还有待观察。

部分特色村寨居民住宅布局缺乏统一规划,户与户之间距离长短不一,村内形成许多难以利用的边角空地,土地利用率低,用地结构不合理,造成土地资源浪费。

与特色村寨建设有关的扶贫开发、住建、水利、民族、文化等多个部门各有上级主管单位,工作目标不同、要求不一、验收标准也不同,协调难,没有形成建设合力。

(二)发展模式单一,特色不够鲜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保护和发展模式不完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切实保护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促进特色村寨良性发展,许多地方都在不断探索保护与开发 的新模式,也不乏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积累了不少优秀经验。
20பைடு நூலகம்8.06
但纵观全局,目前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模式还不 是很完善,甚至部分地区始终没有适合自身保护和发展的方 法。这就要求当地有关部门及村民自己,积极思考,不断研 究,努力完善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模式。大墩村流传千百年, 自然有自己成型的村落保护方法。相关部门借鉴村寨传统保 护方法,结合现代高科技,进行村寨的保护与发展。其次,从 宏观的层面来分析,不少地方政府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一直 采用的静态保护模式,这种保护方法较为单一,通常只重视保 护古建筑,而忽视了周边环境管理,导致民居建筑与环境发展 不协调,破坏了古村落的文化艺术气氛。
1.2 村寨是少数民族文化的根源
村寨文化是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 语言、服饰、饮食、节日等文化符号,在村寨文化中都有集中体 现。村寨是少数民族文化的发源地,是少数民族文化的载体。 积山石大墩村遗存的静安古堡城墙遗址、积石锁钥碉楼遗址、 烽火台遗址以及部分传统民居为根本,通过对静安古堡、积石 锁钥碉楼的复原以及传统民居的修缮,凸显大墩村的历史文 化气息。所以,保护少数民族村寨,就是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 源头。
建筑规划与设计
Doors & Windows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
陈宏
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 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少数民族文化的根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许多优秀的传统文 化随之流失。为了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证中华文化的多样性,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就尤为重要。本文以积石山县大河家 镇大墩村为例,从特色村寨保护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当前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措施。
1.3 村寨是有效开展民族工作的平台
民族工作涉及领域广,民族部门经济实力有限,所以,想 要有效开展民族工作,就必须有侧重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就 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建设特色民居,扶持特色产业,不仅为特 色村寨带来了经济效益,而且有效了开展了民族工作。尤其 在一些偏远地区,扶持项目难以覆盖,就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 况,发展特色项目,来体现党的民族政策。民族村寨自然成了 这些地方的重点工作,村寨的保护与发展也正符合民族政策 的要求。开展这项工作,既保护了民族文化,又促进了村寨经 济发展。同时,让民族工作部门更加了解少数民族村寨,在以 后的工作中目标更加明确。
2.3 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开发是一个长期性的艰巨任 务,不能一蹴而就,但目前,好多少数民族开发地区对次认识 不足。村民热情很高,希望早见成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干 部急于求成,希望以此彰显政绩。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使得 保护与开发的规划与方案设计不严谨、不科学,导致开展工作 的突破口选择不当,措施不合理。例如:在政府开始注重大墩 村文化保护和旅游业发展之初,村民参与热情很好,对外来游 客很热情。但随着时间推移,村民的这种热情逐渐下降,甚至 有排斥心理。这不仅影响了特色村寨保护与开发的进程,还 暴露出了相关工作部门的缺点。
2 保护和发展“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存在的 问题 2.1 保护和发展方案不科学
要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必须要有科学 的规划与方案。这些方案既要贴合当地实际发展状况,又要 符合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规律。现阶段,部分地方对少数民 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和发展方案不重视,自行制定规划和方案, 不严谨、不完整,可操作性低。运用这种不科学的方案进行特 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不但不能取得显著成果,而且还暴露出 了许多问题。大墩存居民的房屋构造多为土木结构,容易被 风雨侵蚀,容易腐烂,这就要求不能原封不动的一味保护,更 要不断创新。另外,发展特色村寨,依然以旅游业为主,但旅 游景点、特色产品盲目复制,重复率太高,不能激发游客的购 买需求。而且,政府对大量的村寨文物故居实行博物馆保护 方式,各种器具、字画、书籍和生活用品被当作供游客参观的 室内文物,这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的可持续发展,使馆藏艺术品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相隔离,呈现 出一片静态,不利于开发少数民族村寨建筑的文化资源。
3 保护和发展“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措施 3.1 明确目标,优化保护和发展方案
优化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方案,首先要正确 把握保护与发展的目标。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村特色村寨,是 为了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 化,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因此,保护与发挥在特色村 寨的方案设计必须把传统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相结合把国家 政策和人民需求相结合、把生态环境保护和村民居住环境改 善相结合,制定出合理科学的保护与发展方案。其次,应该促 进静态保护模式与活态化保护模式的有机融合,在实施“原真 性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的基础上呈现民族历史文化 的整体风貌,而且,应该发挥少数民族人民的主管能动性,让 他们兼任特色村寨创建者,延续传统民族文化与古老的生产 方式,如农耕、纺织、刺绣、歌舞和其他传统技艺等。另外,方 案的制定不能只依靠政府工作部门,还可以参考专家意见,听 取人民代表的想法,集思广益,取其精华。大墩村地处偏远地 区,教育条件落后,其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离不开专家学者 的出谋划策。因此,专家学者应协同国家政府全面提高人民 群众参与“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的热情, 加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对人民群众进行有效地培训 和教育,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建议,联合村民重温民族传统文 化,发展民居建筑,并科学开发传统文化资源,优化旅游产业 结构,从而有效促进“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工作的可 持续发展。
关键词: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
1 保护和发展“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意义 1.1 村寨是少数民主人口的主要居住地
少数民族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大多数,而少数民族农村 人口的居住地以自然村寨为主。例如我国西南地区的苗寨、 傣寨、侗寨等,这些村寨的居民都以单一的少数民族为主。除 此之外,在我国甘肃、山东、河南等地,也有以少数民族聚居为 主的传统村寨。这些村寨的形成有历史、地理原因,也有民族 融合、人口迁徙等因素。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墩村地处甘肃 与青海的交界处,是我国保安族人民的主要聚居地,这些居民 长居于此,形成了独居特色的民族村落,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 况下,短期内不会改变。所以,保护少数民族村寨,就是保护 少数民族的居住地,保护他们的生活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