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鸥》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老人与海鸥》是小学语文S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文章。
本组课文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读来令人难以忘怀。
学习本组课文,要求学生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主要内容:
《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吴庆恒老人十多年如一日,每逢冬季来临,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食海鸥,风雨无阻,老人去世后,海鸥们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文本结构:
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绝绝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唤海鸥、谈海鸥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与人交流,情感丰富,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描绘的情景,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教师提供直观场景图,配以音乐渲染协助学生理解。
【导学目标】:
本篇课文需要两个课时,我在这里着重说的是第二课时的设计。
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着重理清课文的脉络,切实感受到老人对海鸥的一片深情的基础上实行的。
根据本节课的导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我拟定了以下几方面的导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与海鸥对老人的感情。
2、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导学重难点】: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情的把握,我确定本课的导学重点是: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通过朗读、想象,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深厚情谊。
导学难点是:揣摩作者是如何将海鸥对老人的真挚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
二、说导学法
合全文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学生用质疑法阅读课文,使用勾画、批注、圈化、朗读、想象的方法,品味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感受人与动物的亲情,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之美,加深对导学内容的理解,对知识的接受,点燃他们热情的火花。
本篇课文感情真挚,文字流畅,课文中描写海鸥的句子写得非常生动传神,特别适合学生读中感悟,所以在教法上我采用以读悟情的方法,将朗读和体会结合起来,在学生品味理解课文后适时指导学生朗读。
写应成为阅读导学中不该淡出的环节,读写应有机结合。
所以,我在导学中趁热打铁,实行了读写结合,在学生充分品读感悟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小练笔。
让学生把在学文中的真情流露记录下来。
又配合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来渲染气氛,让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画面体会出老人与海鸥的深厚感情,激发学生读文时的感情的表达。
三、说导学过程
本节课,我上的是《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
为了有效地落实导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的导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奠定情感
首先我以回顾性的方式进入这节课,提问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老人与海鸥之间发生了哪些事啊,那你有什么感受呢?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回答:体会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由此为新课开始奠定一个情感基调: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受动物与人浓浓的亲情。
【设计意图】:以复习导入的方式进入新课,开门见山,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进入课文,收效良好。
(二)仔细研读,入文解疑
这个环节我又分成三步:
第一步:以“亲人”引入
学生自读14~19自然段,思考:你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情感?先让学生在读后说说自己整体的感觉,先对文章大体思想有个理解。
再用谁是你的亲人?怎样的人算亲人?那海鸥和老人、动物与人类之间有血缘关系吗?等问题来指导学生找出那句直接点出了海鸥是老人的亲人的话。
第二步:以“爱”为主线,围绕“意想不到”展开
在这个步骤我先请一生朗读课文16、17两段,其他同学思考:海鸥们做了哪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划出相关的句子,并作批注。
接着,学生反馈找到的句子,交流点有四处,主干问题是:①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并讲自己的体会。
②当中重点词是什么意思?③指导朗读。
第三步:总结“震撼的情”
老师先提问是什么原因会发生这样“意想不到”的事呢?再用过渡语讲解省略号单独成段的作用,既讲解了省略号单独成段的作用,又给这部分作了很自然的结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能促动学生个性化阅读。
第二部分是整堂课的重点,其中的第二步——围绕“意想不到”展开部分是重点中的重点。
导学中我提出了一个大问题——海鸥们做了哪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找出相关的语句,并作批注。
这种充分地让学生自读自悟的形式,特别有助于学生思维的训练、表达水平的提升,还能培养学生的预感,真可谓“一举多得”。
另外,语文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性、情感性,让每一篇课文提供给学生们的总是不同的阅读感受。
语文导学应该是以读为本,特别是阅读导学中,如果离开了声情并茂的朗读,仅仅理解内容,那样的阅读导学会是残缺的。
导学中我将朗读和体会结合起来,在学生品味理解课文后适时指导学生朗读,加上采取不同方式的读(范读、指名读、引读、齐读)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达到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的目的。
(三)品味送别,想象写话
1、这部分先用师生配合读的形式再次有感情地读读15~17自然段。
再用课件出示
(1)假如你是一只老人以前喂养过的海鸥,面对天堂里的亲人——老人,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2)假如你是天堂里的老人,回忆与“儿女们”海鸥相伴的一幕幕,面对悲痛欲绝的海鸥,你会对它们说些什么?
(学生分成两大组伴着音乐想象写话)
2、伴乐,生写,交流。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同时升华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
让学生读懂作品,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主旨,领悟真谛,通过超越文本的读书让学生变得智慧、变得美丽。
(四)、总结全课,情感延伸
最后我总结全课:同学们,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故事感动了很多很多的人,后来,人们在翠湖公园里建立了一个铜像(出示课件图片),并且解说:2006年1月18日,海鸥老人的塑像在翠湖公园揭开面纱,一位慈祥的老人坐在水边面带微笑,手捧鸥食,伸向空中,红嘴鸥在他手上、肩上翩跹环绕,一幅人鸥和谐的美丽画面永久定格。
同学们,老人十几年如一日与海鸥相依相伴,是缘于一个字,那便是──爱,海鸥与老人相知相随,也是缘于一个字──爱,这老人与海鸥的故事,其实就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其实这个故事,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只有人爱自然,自然也才会爱人,地球也才能永远充满爱,充满和谐。
生活中,像老人一样爱护动物的人还有很多,有你,有我,有大家。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来关爱动物,都和动物和平共处!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意在使学生用心灵倾听,用心体验,“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使学生带着收获,带着思考,带着信心,走向新的课堂,开始新的探索。
四、说板书设计
本板书的设计彰显了行文思路,凸显了文章主旨,画龙点睛地浓缩了文章内容。
喂唤谈
老人与海鸥
爱
五、说导学反思
下面我说一说对本堂课的几点思考。
好的方面:
第一,充分的让学生读。
语文的学习应该是“以读为本”,特别是阅读导学。
所以我在本课导学时,在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适时地指导学生朗读,采取了范读、指名读、齐读,引读等多种形式,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达到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的目的,学生入情入境,深情并茂。
第二,合作中互助提升。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让学生自主尝试质疑、研讨、交流、感悟,这本身就是一个学习水平训练的过程。
第三,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了多种情境,渲染气氛,很好地激发了学生读文时情感的表达。
不足之处:
首先,导学时间把握不准,前松后紧,导致拓展延伸不到位。
其次,为完成导学任务,有些急于求成,有以教师思考代替学生思考的现象,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另外,导学评价机制不够,对回答好的学生没有给予即时的激励评价,而且自己的评价语比较贫乏,需要日后积累。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老人与海鸥》导学设计
一、导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鸥间真挚的情感。
2、体会人与动物应和谐相处,学习老人保护动物的高贵品质。
二、导学重点:练习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体会老人与海鸥间的深厚的感情。
三、导学难点:揣摩作者是如何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
四、导学准备:课件
五、导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初步理解老人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理解了这样一位老人(出示图片)
2、书中是怎样描述老人?
3、出示描述老人的句子:他的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4、这段话中注重了强调了哪个词?从三个“褪了色”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是啊,就是这样一位生活俭朴的老人,天天都步行二十余里到翠湖来喂海鸥,几十年如一日。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老人,走近海鸥,去感受这个鸥间的真挚情感。
二、与文本对话,体会老人对海鸥的深情
1、快速读课文1-13自然段,边读边想像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老人干什么的画面?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2、交流学习:
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呢?(喂海鸥、唤海鸥、谈海鸥)
喂海鸥小心
(1)课文哪儿写了老人喂海鸥呢?(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围栏上,……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2)怎样喂的?(很小心)
(3)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儿体会到的?(抓住重点词谈体会)
(4)品读老人喂海鸥这段话。
唤海鸥亲昵
(1)老人怎样唤海鸥的?(亲昵、抑扬顿挫)
(2)让我们学学老人亲昵地抑扬顿挫地唤海鸥。
(学生唤海鸥)
(3)海鸥们听得懂吗?从哪儿知道?
(4)水面上应声跃起两只海鸥,向老人飞来。
这海鸥还真能听懂老人的话呀。
独脚还落在老人的手上吃食呢?
(5)面对只有一只脚的独脚,老人正亲昵地对它说些什么呢?
(6)多感人的画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老人对海鸥的爱,他视海鸥为自己的儿女)谈海鸥生动
(1)是啊,这如同儿女的海鸥,成了老人的至爱,因而每每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就……(生动起来)
(2)如果你就是老人,你会怎样生动地谈海鸥呢?
(3)指名读谈海鸥这段。
(4)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老人说这名话时心情是怎样的?应怎样谈?(略带伤感)
(5)对了,老人就是这样,为海鸥忧,为海鸥喜。
(6)太阳偏西、海鸥要回滇池,老人要回家了,可望着远去的海鸥,老人的眼中却充满着企盼。
谁知道他企盼什么?(与海鸥朝夕相处,与海鸥永远相伴……)
(7)老人能与海鸥永远相依相随吗?(不可能)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三、品读送别段,感悟海鸥情
1、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15-17自然段,找出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
(1)海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大声鸣叫,此时此刻,如果你是只海鸥,你会怎么想?(2)海鸥们纷纷落地,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排,肃立不动,它们这是在干什么?想想如果你是只海鸥,会说些什么?老人看着这如同儿女的海鸥们又会说些什么?
2、而当我们不得不收遗像时,海鸥们有什么表现?(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
(1)像了营似的,是怎样一幅情景?
(2)这白色旋涡指的什么?
(3)如果你在场,在这白色旋涡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海鸥太怀念老人了,海鸥对老人的情太深了)
3、反复、深情地读15-17自然段
四、回归整体,升华情感
1、多么感人的画面,让我们再回顾这个幕。
(放喂海鸥……送老人的画面)
2、学到这,你觉得这是位怎样的老人?
3、从老人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五、总结
人鸥间的真情打动了所有的人,如今在翠湖边,市民为老人塑了一尊铜像。
每到海鸥飞临翠湖边的季节就有很多市民像当年的老人一样,给海鸥喂食。
老人虽已故,但他关爱动物的善举永远在人们中间传承下去。
板书:喂唤谈
老人与海鸥
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