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生产栽培及产业化可行性分析 轩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芨生产栽培及产业化可行性分析

及建立区域推广服务中心合作方案

第一章白芨概况及其功效

一、白芨概况

白芨是兰科白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温带地生兰科植物中最具有经济价值的类群之一,其块茎为我国传统名贵的中药,花色艳丽,也是一种很好的景观植物。

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白芨》:“其根白色,连及而生,故名白芨。”《本草纲目》载:“气味苦辛,无毒。主冶痈疮恶疮败疽,伤阴死肌,胃中邪气,贼风鬼击,痱缓不收。除白癣疥虫。结热不消,阴下痿,面上皯疱,令人肌滑。”

白芨分布较广,在全国大部分省区均有分布,各地均有栽培。主产于贵州、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河南、云南、广西、浙江等省区。虽然白芨在各地均有分布,但是由于白芨种子发育不完全,在自然条件下很难萌发和生长,一般靠分株繁殖,很难满足大量栽培的需要。目前虽然白芨组织培养和设施栽培等人工繁育关键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并没用组织培养技术迅速推广应用的报道。白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品种与质量控制技术研发应用滞后,栽培方式粗放等问题。

二、白芨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白芨含有淀粉、葡萄糖、挥发油、甘露聚糖等成分,具有明显的止血效果。可用于治疗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咳血、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等症。

近代药理学研究,白芨栓塞剂在治疗肝癌肿瘤方面,不仅无毒副作用,

还能促凝血,是很好的栓塞剂,而且能抗炎、抗肿瘤,具有栓塞和化疗的双重作用。近年来,白芨除制成饮片直接使用外,还被广泛应用在复方中药的配伍中。

随着人们对白芨的研究和开发利用,现已经开发出许多新用途和新产品,如“开胃片”,血管栓塞剂,白芨胶囊,复方烧伤喷雾剂,以白芨胶粘部分制成的白芨代血浆,用其淀粉制成的粘合剂等。白芨还可以制成乳化剂、悬浮剂,此外在化妆品和保健品中也被广泛应用。

第二章白芨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白芨原产我国,广布于云南、贵州以及长江流域各省,江苏省茅山地区也有野生分布。其野生于山谷林下阴湿处,喜温暖、阴湿的环境。稍耐寒,长江中下游地区能露地栽培,耐阴性强,忌强光直射,夏季高温干旱时叶片容易枯黄,宜排水良好含腐殖质多的沙壤土。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野生白芨遭到过度采挖,导致其野生自然资源急剧减少,濒临灭绝,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野生药用植物之一。由于白芨野生资源遭受到毁灭性的破坏,白芨的人工繁育在技术上还受到一定的限制,市场上商品紧缺,价格暴涨就成了必然的趋势。

从产业链各个环节分析,贵州的东、西及南部,广西的西北、西南山区是我国白芨种类最为丰富、气候条件优良的栽培区域。贵州、江西、浙江、广西、湖北、安徽、四川、云南等地均有白芨栽培,其中贵州正安县白芨的栽培面积已经超过 1000 亩,但其他地方白芨栽培量均不大。在白芨的栽培过程中,有栽培者将白芨栽种在山坡林地中,充分利用林业资源,与木本经济树木林进行套种,仿野生种植的白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白芨的质量; 还有栽培者将组织培养技术运用到白芨的栽培中,有效的提高了白芨的繁殖系

数。总体来说,白芨的现状特点是分布广,仿野生种植、组织培养技术等技术在及的栽培中已经开始应用,但各地白芨栽培面积均较小,只有极少数企业采用了白芨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AP) 栽培技术,绝大部分的企业或农户由于栽种年限不长,技术体系不成熟,缺乏成熟的栽种经验,再加上优良品种缺乏,白芨这些问题使得其人工栽种的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不大。白芨的经营模式以药材商及企业与当地众多中小农户进行土地及药材种植的承包运营方式进行为主。从白芨的产业布局来看,在国内的中药材市场中,白芨主要分布在州、安徽、广西、四川等地目前来看,白芨多是随购随销、各药材商存货较少。从江南地区最大的药材市场安徽亳州市场了解到,多数经营户仅存货 500kg 左右,有时只能几家散户联手集中货源以供客户。而在白芨主要集散地之一的四川荷花池药材市场笔者也了解到: 很少见有存货 3~5 吨的大户,存货几百千克的散户也仅有 20 多家。据了解,白芨其他产区药材收购部门的白芨库存量也不大。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薄弱的库存和较少的采集量将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第三章白芨市场分析

目前我国白芨的产量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白芨资源短缺的问题制约了白芨产业的发展,再加上自然界无限度的滥挖,使白芨种质逐年退化。石晶等对我国白芨栽培种植、经营销售企业信息和药用市场价格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过度采挖和生境破坏导致白芨野生资源量急剧下降。

我国白芨目前大多还是依赖野生,野生白芨资源是有限的,越挖越少。连年的狂采滥挖,再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使野生白芨产量急剧下降,供需矛盾日益扩大,资源日益短缺。2007 年白芨市场需求量就已经突破 1500 吨,2010年市场总需求量在 2000 吨以上,去年全年我国的白芨总产量在 800 ~

900 吨之间,远远不能满足产业的需求。白芨需求的持续增加,资源的逐年锐减,导致白芨市场价格一直持续大幅攀升,且居高不下。

20 世纪 80 年代,白芨属于三类药材小品种的白芨药用量不大,价格多在 4 ~ 6 元上下浮动。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白芨在中成药中的配方应用,其用量相应增加,价格开始上扬。但整个 20 世纪 90 年代,白芨的需求相对稳定,价格平稳维持在 8~12 元之间。最近几年,科技飞速发展使白芨的用途不再局限于医药领域,其价格也随使用量的不断增加而急速上升。从 2006 年开始,白芨价格逐步上涨,在 2009 年下半年白芨价格开始暴涨,2010 年白芨价格已经升至 140 元/kg。在 2011浙江省农业龙头企业交流会上了解到,白芨的市场平均价格超过 160 元/kg,个别地方甚至高达200 元/kg,2014年春,白芨价格已经蹿升到了500元/kg。

白芨药理作用广泛,是一种常见的收敛止血中药。吴久健等研究发现白芨水溶性部位和正丁醇部位是其止血作用的主要有效部位,而乙酸乙酯部位主要起活血作用。研究者进一步研究表明白芨正丁醇提取部位和水溶性部位可显着升高腺苷二磷酸诱导的家兔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而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可显着抑制 ADP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除了止血作用,白芨在临床上还广泛用于治疗咳血、吐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口腔枯膜病等病症,疗效显着。除了在中药复方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白芨已经被制成各种中成药,如白芨颗粒、快胃片、云南白药、复方白芨膏等。作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功能缓释性、局部滞留性、自身降解性、无刺激性、无不良反应、资源丰富、廉价易得等辅料的特性,使白芨胶成为目前用途最为广泛的天然药用辅料。除了在医药领域具有其他药物不可替代的作用之外,白芨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烟草工业、化工行业( 包括高档美容产品) 等。白芨自古是美容良药,被誉为“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