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诗词教学中有效融合信息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古诗词教学中有效融合信息技术
古诗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无论是表达形式还是内容,离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都很远。
可是,古诗词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却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古诗词教学中有效融入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好地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积累古诗词,增强古诗词学习的效果。
一让信息技术为导入助力;二让信息技术为重难点突破助力;三让信息技术为高效课堂助力;四让信息技术为师生共同发展助力。
古诗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无论是表达形式还是内容,离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都很远。
可是,古诗词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却占有重要的地位。
如何上好古诗词,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古诗词传承的阵地,需要我们去积极地探索。
但一直以来,我们教学古诗词的设计思路基本就是“讲→读→析→ 背”。
因此常常会出现教师的激情飞扬面对学生的无精打采。
所以,如何将古诗词上出“新意”,一直也困扰我们语文老师。
当前,教育信息技术获得飞速的发展,班级
普遍开通了多媒体和班班通,电子白板也得以普遍运用。
它们有着传统媒体所无法
比拟的优势迅速被大家所接受。
在教学中,我深切地体会到将信息技术融入古诗词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诗词的意境能够更好地感受,从而喜爱并学好古诗词。
下面,本人就以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在古诗词教学中有效地融入信息技术的做法和体会。
一、让信息技术为导入助力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
可小学生往往对古诗词学习打不起兴趣来。
如果教师能够将信息技术因素融入课堂,则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因为,信息技术具有形象直观性,可以丰富内容,呈现动态和大量的信息,对学生产生外部刺激,如: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内容。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课堂上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对提高他们学习古诗词具
有重要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适当的教
学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获得学习体验,引导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吟诵,去质疑、思考、探究和发现,从而真正领会作品的内容,品味语言文字,体会思想感情,感
受古诗词的学习乐趣。
信息技术可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合理地运用,它可以很好
地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清平乐村居》教学中,课前我便早早地打开电脑,播放音乐,让旋律
优美的乐曲在教室中回荡,为导入新课创设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于是,我又使用“诗词对答”资源功能,与他们一起进行有趣的诗词对答活动,调动了学习的积
极性,激起了他们学习的欲望,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让信息技术为重难点突破助力
古诗词用词精炼,内容含蓄,意境优美,意蕴悠远。
古诗词教学的重、难点就
在于体会用词、体会内容、感受意境、感悟意蕴。
将信息技术融入古诗词教学中,不是一种点缀或摆设,而是解决古诗词教学重难点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我在。
教学《望洞庭》一课时,学生没有真正到过洞庭湖,很难想像出月夜的洞庭美景。
因此,我充分
发挥多媒体课件资源的作用,为他们呈现出:满月的秋夜,平静的洞庭湖在朦胧的
月光下,像一面未磨的镜子,明月倒映,ft静立湖中,犹如一颗大青螺放在一个巨
大的白银盘里。
诗人笔下湖光秋月两相辉映的宁静和谐情境,月夜洞庭ft水的柔
美皎洁和精美绝伦的优美景象,已清晰展现在学生眼前,教师无需再用绞尽脑汁为
学生讲解诗文含义,学生就能自己用语言进行描述了,理解诗文含义自然水到渠成了。
当下,“微时代”正在悄悄地来临,“微课”教学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微课”的主题鲜明,内容短小精悍,一般围绕一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是以流媒体
的形式进行展示的。
微课有效运用于古诗词课堂教学,对于突破教学重难点可起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清平乐村居》时,由于这是小学生初次接触词的学习,因而了
解词这种文学形式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于是我制作了微课来解决这一难点。
我通
过这首词与《村居》这首诗做对比,插入优美的音乐,一边动态演示一边生动的讲解,学生还可反复播放学习。
在教师的指导学习下,学生们对词这种文学体裁有了初步的
认识。
三、让信息技术为高效课堂助力
如何克服古诗词教学低效化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
传统的古诗词教
学往往内容单一,教学形式单调,教学过程固定,教学方法呆板。
教学资源运用也
十分贫乏,教学内容经常局限于课本,学生成为被动灌输的对象。
如果能够合理运
用信息技术,就可以有效地克服这一问题,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读好、读美古诗词。
古诗词的节
奏分明,韵律优美,但让小学生读得清晰、准确、有节奏,读出诗词韵律美还是有
点困难的。
于是,我运用多媒体手段来帮助学生诵读。
我利用网上名家诵读古诗的
录音、录像资源,以他们声情并茂、清晰、准确、有节奏的朗诵,为学生范读和引路,这样既激发了学生读诗的兴趣,也让孩子们提高朗诵的技巧。
教学中,学生先听,然后再试读古诗,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我还经常打开资源网中的诗歌对答,让学生在模仿朗诵,趣味对答,背诵打分等环节中高效地读好古诗词。
因此,利用
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读好古诗,营造出形象逼真、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从而激起
了学生诵读古诗词的欲望,培养了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了提高课
堂教学的效果。
大多古诗词的意境悠远,离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很远,学生也不易感受意境,悟出诗情。
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则可解决这一问题。
在《望天门ft》教学中,我
先让学生将古诗初读几遍,解决了字音问题以后,结合多媒体课件,在屏幕上播放
滚滚激荡的江水冲破天门ft向东奔腾而去的画面;然后再呈现天门ft雄奇独特的自
然风光;最后聚焦在江水流经两ft间夹道时激荡起的气势壮观的奇观。
由于情境
的创设,学生很快就对诗文中所描绘的天门ft气势壮观和震撼人心的景象有了很
深的感受,让他们仿佛看到了两岸青ft夹缝中的远景。
因为有效运用了多媒体课件,他们深刻体验到了身临其境的意境,对诗人抒发的情感怀有了很深的感受。
四、让信息技术为师生共同发展助力
多媒体技术的有效运用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老师通过
网上搜索资料,录制微课和制作课件,既可以提升获取信息的能力,又可以提高课
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活跃课堂,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者向主动学习者转变,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在教学《峨眉ft月歌》一课时,我是这样布
置作业的:让学生按不同的主题搜索或从资源网中进行收集相关诗词,可
以合作完成。
课下,有的同学按作者(李白),有的同学按相同的内容(写月亮),
有的同学按季节(秋季)等等,在自主、合作的学习中,他们既兴趣盎然,又培养了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学生也得到多方面发展。
首先,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利用信息技术,参与各类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活动,如参加学生古诗词论坛、古诗词交流展示平台、个人
古诗词主页等。
教师要善于启发和引导他们从表现美、创造美的活动中,受到祖国优
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利用校园网和电子白板资源库中的诗歌相关资料,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让学生学会通过网络系统查阅资料,进行协作讨论学习,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走进古诗词中去,为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能力提供有利条件。
另外,在信息技术具有开放性的教育环境中进行探究式教学,使他们间接接触社会,丰富认知,建立民主和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去学习吟诵、赏析诗意、创作诗歌、感悟诗情,学会做人,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还要在古诗词教学中有效融入信息技术,让学
生的美育得以发展。
通过创设诗境,让学生感受到诗词形象美、音律美、情感美、意
境美。
课堂教学中将多媒体技术合理地运用好,变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通过鲜艳
的色彩,悦耳的音乐,绚丽的画面,为学生创设诗情画意,从而为学生深刻、迅速
地感知诗词之美,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巧妙运用中得到悄
然发展。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积极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各学科教学
的融合,这也要求我们要改变观念,提高认识,努力学习信息技术,并以信息技术
作为工具,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过程。
在古诗词教学中,只有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语文古诗词教学,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语文古诗词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学效果,发展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真正提高学生的诗词素养。
只要我们利用好信
息技术这柄利剑,就一定能让学生真正沐浴在传统经典文化的清风下,一定会让古
诗词教学这个舞台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