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主提升系统管理规定
矿主提升机管理规定

矿主提升机管理规定矿主提升机管理规定第四十六条罐笼、箕斗要选用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罐笼、箕斗、连接装置及罐笼的防坠器出厂时要有MA标志和关键部位的探伤报告,罐笼、箕斗的顶部应设置保护伞和栏杆;罐笼、箕斗的装载量不得超过其额定装载量;罐笼侧面必须封严;罐笼门应有闭锁装置,防止因受晃动或振动而自行打开;罐笼阻车器、罐挡、扶手齐全可靠;罐笼设计和附件设置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及有关规定。
第四十七条 BF型罐笼防坠器的管理1、防坠器必须选用具有相应资质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
2、新安装或大修后的防坠器,必须进行脱钩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过程中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性试验,每年进行一次脱钩试验,试验参照制造部门提出的方法和要求进行。
第四十八条提升装置的最大载重量、最大载重差和提升容器的乘人数,应在井口公布,严禁超载和超载重差运行,箕斗提升已安装定重装载的设备必须投入正常使用。
定量斗闸门关闭及上口箕斗卸空,方可发信号进行提升;接箕斗到位信号及可装载信号,方可打开定量斗闸门装载,避免二次装载。
第四十九条提升信号要清晰可靠,并必须与罐位、安全门、阻车器、摇台、罐座相闭锁,信号闭锁与设计要求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升降人员时,严禁使用罐座。
第五十条提升机必须装设过卷、过速、过负荷和欠电压、限速、深度指示器失效、闸间隙、松绳、满仓、减速功能、二级制动、紧急停车、油压、油温、高压换向闭锁及换向室(柜)门闭锁、箕斗顺利通过卸载位置显示等安全保护装置,其中过卷、过速、限速、松绳、满仓、闸间隙、过电流和欠电压、深度指示器失效、减速功能九大保护的设置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安全回路做到软硬件双线制。
第五十一条保护装置要定期检查试验,达到灵敏可靠,每天必须由专职人员检查一次;过卷、松绳、紧停,每班由司机检查试验一次;每周由检修人员将主要保护检查试验一次第五十二条完善主提升设备控制及保护系统。
1、优化提升机的保护、控制技术,提高控制精确度和安全可靠性,保护系统、重要的控制系统实行冗余设置。
矿井提升系统安全技术管理规定范文(三篇)

矿井提升系统安全技术管理规定范文矿井提升系统是煤矿等矿井中用于运输人员和物资的重要设备,其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矿井提升系统的安全运行,需制定相关技术管理规定,以下为矿井提升系统安全技术管理规定的一些建议:1. 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矿井提升系统安全管理应设立专门的机构或安全负责人,负责制定和执行相关的安全管理规定,并监督和检查矿井提升系统的安全运行。
2. 制定安全技术管理规定:制定包括矿井提升系统的设备选型、安装调试、日常维护保养等方面的技术管理规定,并确保规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 建立安全技术档案:建立矿井提升系统的安全技术档案,包括设备的设计文件、安装验收记录、维护保养记录等,以便于查找和追溯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护情况。
4. 定期检查和维护:制定矿井提升系统的定期检查和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和安全隐患。
5. 强化培训和教育:加强对矿井提升系统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升他们的安全管理和操作技能,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6. 加强监督和检查:加强对矿井提升系统安全管理的监督和检查,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发现和整改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7. 更新和改进技术管理规定:根据矿井提升系统的使用情况和安全管理经验,及时更新和改进技术管理规定,提高矿井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以上是矿井提升系统安全技术管理规定的一些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制定和执行。
矿井提升系统安全技术管理规定范文(二)一、概述矿井提升系统是矿山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技术管理至关重要。
本规定旨在规范矿井提升系统的安全技术管理,保障矿山生产安全,确保生产过程中没有发生事故,最大程度地保护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安全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1.设计阶段(1)在矿井提升系统的设计中,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采取合理可靠的设计方案。
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并满足提升设备的安全要求,确保其稳定运行。
主提升机安全运行管理规定范文

主提升机安全运行管理规定范文一、总则为了确保主提升机的安全运行,防止事故的发生,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财产安全,制定本规定。
二、安全管理责任1. 主提升机的所有者和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管理组织,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并配备专职或兼职负责安全管理的人员。
2. 主提升机的所有者和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和规范性。
三、设备维护与检修1. 主提升机的所有者和使用单位应当按照设备制造单位的要求,制定维护管理计划,并配备专职或兼职负责设备维护与检修的人员。
2. 设备维护与检修工作应当按照规定时间进行,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3. 对于发现的设备故障或隐患,应当及时进行维修和处理,直至问题得到解决。
四、操作人员管理1. 主提升机操作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接受相关培训,熟悉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
2. 操作人员在工作中应当遵循相关的操作规范,严禁超负荷操作,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3. 操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当保持良好的状态,注意自身安全,不得饮酒、吸烟等影响工作安全的行为。
五、安全生产教育培训1. 主提升机的所有者和使用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2.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应当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知识的学习和熟悉。
六、安全技术措施1. 主提升机的所有者和使用单位应当加强对设备安全技术措施的研究和应用,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
2. 设备应当安装相应的安全保护装置,保证设备在异常情况下的安全停机或自动故障检修。
3. 安全保护装置应当定期进行检验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七、事故应急处理1. 主提升机的所有者和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置。
2. 在事故发生时,应当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救援和处置,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矿井提升运输系统管理规定

矿井提升运输系统管理制度1、为了进一步加强提升运输管理工作,健全矿山安全管理制度,防止重特大设备和运输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促进矿山有序、稳步、和谐发展,现根据2006年9月1日实施的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公司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2、运输巷道1所有巷道净断面的设计必须符合相关规定,经审核批准后方能施工,未达到设计要求的一律不予验收.2巷道高度、巷道净断面必须满足行人、运输、通风和安全设施及设备安装、检修、施工的需要:其中:①主要运输巷指运输大巷、运输石门和主要绞车道的净高,自轨面起不得低于2m.②采区包括盘区内的上山、下山和平巷的净高不得低于2m;③采掘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净高不得低于1.6m;3巷道宽度.运输巷两侧包括管、线、电缆与运输设备矿车、平板车、放矿机、风机等最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要符合下列要求:①新建矿井、生产矿井新掘运输巷的一侧,从巷道碴面起1.6m的高度内,必须留有宽0.8m以上的人行道,管道吊挂高度不得低于1.8m,巷道另一侧的宽度不得小于0.3m.②生产矿井已有巷道人行道的宽度不符合上述①项的要求时,必须在巷道的一侧设置躲避硐,2个躲避硐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40m.躲避硐宽度不得小于1.2m,深度不得小于0.7m,高度不得低于1.8m,躲避硐内严禁堆积物料.4在双轨运输巷中,下列列车最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对开时不得小于0.2m,采区装载点不得小于0.7m,矿车摘挂钩地点不得小于1m.车辆最突出部分与巷道两侧距离,必须符合第2条第1项的要求.3、运输轨道1轨型规定:主要运输巷指运输大巷、运输石门和主要绞车道一般应采用15kg/m以上的钢轨,其中运道人员的斜井及使用电机车运输的巷道,必须采用18kg/m以上的钢轨,主要运输巷轨道不得有杂拌道.2铺设质量规定:矿井轨道必须按标准即非煤矿山窄轨铁道维修质量标准铺设.主要运输线路的铺设质量应达到优良品等级并符合下列要求:①轨道接头间隙不得大于5mm,高低和左右错差不得大于2mm,扣件必须齐全、牢固并与线路轨型相符.②直线段2条钢轨顶面的高低差,以及曲线段外轨按设计加高后与内轨顶面的高低偏差,都不得大于5mm.③直线段和加宽后的曲线段轨距上偏差为+5mm,下偏差为-2mm.④在曲线段内应设置轨距接杆.⑤轨枕的规格及数量应符合标准要求,间距偏差不得超过50mm,道碴的粒度及铺设原符合标准要求,轨枕下应捣实.⑥道岔轨型不低于线路轨型,不得采用非标准道岔.3矿井轨道在使用期间应加强维护,定期检修,对道床经常清理,做到“三无一畅通”无杂物、无浮石、无积水、水沟畅通.运输巷道中有路标、路牌、电缆、管子一条线.枕木露出道碴面的高度不得小于80mm,发现腐朽、变形及损坏的枕木必须及时更换.4、平巷运输1人车推车时,一次只准推一辆车,严禁在矿车两侧推车.同向推车的间距,在轨道坡度小于或等于5‰时,不得小于10m;坡度大于5‰时,不得小于30m;坡度大于10‰时,严禁人力推车.2人力推车时必须时刻注意前方.在开始推车、停车、掉道、发现前方有人力或障碍物,从坡度较大的地方向下推车以及接近道侧、弯道、巷道口、风门、硐室出口时,推车人必须及时发出警号.3人力推车时不得在能自动滑行的坡道上停放车辆,确需停车时,必须用可靠的制动器将车辆稳住,严禁推车人蹬车、搭车和放飞车.4井上、下各种车辆矿石车、废石车、材料平板车等的两端必须装置碰头,每端突出的长度不得小于100mm.5、斜井运输1斜井运输使用绞车提升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①轨道的铺设质量要符合本制度“运输轨道”第2条的要求,并行采取歉收道防滑措施.②斜井地滚必须齐全、灵活,间距10m装备一个,斜井上口和变坡点处必须装备导向轮,并保持转动灵活,无严重磨损.兼作行人的斜井,应设行人台阶和扶手.③倾斜井巷的上端要有足够的过巷距离,并留有1.5m倍的备用系数.④单车或串车提升斜井的上下井口及各水平车均应设信号硐室和躲避硐室;2单车或串车提升时,应在井口公布提矿、提废石的限定车数,不得超载超转.矿车之间的连接、矿车和钢丝绳之间的连接都必须使用不能自行脱落的连接装置,并加装保险绳.3斜井提升运送物料时,开车前把钩工必须检查牵引车数、各车的连接和装载情况.牵引车数超过规定,连接不良或装载物料超重、超主、超宽或偏载严重有翻车危险时,严禁发出开车信号.4斜井运输必须设置合格的、齐全的“一坡多挡”的防跑车装置,并做到正确使用.①在上部平车场入口安设能够控制车辆进入摘挂钩地点的阻车器.②在上部平车场接近变坡点处,安设能够阻止未连接的车辆滑入斜井的阻车器即的“地档”.③在变坡点下方略大于1列车长度的地点,设置能够防止未连接的车辆继续往下跑车的挡车栏即“防跑档”.④在须斜井巷内安设能够将运行中断绳、脱钩的车辆阻止住的跑车防护装置即“自动防跑档”.⑤在斜井中的各车场安设能够防止带绳车辆误入非运行车场或区段的阻车器.⑥在下井口平坡上方,必须加装挡车装置即“下井口防跑档”,下部车场必须躲避硐室.⑦开凿或延深斜井、下山掘进时,必须在斜井、下山的上口设置防止跑车装置,并在掘进工作面的上方设置坚固的跑车防护装置即“下山迎头遮挡”,其跑车防护装置与掘进工作面的距离,必须在施工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⑧上述挡车装置必须经常并闭,放车时方准打开.5斜井提升时,严禁行人、蹬钩头或扒矿车上下井.行车斜井兼作人行道时,必须严格做到“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并必须设置“行车不行人”的红灯信号及醒目的警示牌.6斜井每隔40m应设一个躲避硐,并在硐口设红灯.设有躲避硐的一侧必须有畅通的人行道,并有人行台阶和扶手,上下人员必须走人行道,行车时红灯亮,行人立即进入躲避硐,红灯熄灭后,方可行走.躲避硐宽度不得小于1.2m,深度不得小于0.7m,高度不得小于1.8m.躲避硐内严禁堆积物料,要保持干净.5每一提升装置包括立井、斜井的信号装置必须符合下列要求:①必须设置从井底信号工发给井口信号工和从井口信号发给绞车司机的信号装置.井底车场的信号必须经由井口信号工转发,不得超越井口信号工直接向绞车司机发信号发送紧急停车信号除外.②井口信号装置必须与绞车的控制回路相闭锁,只有在井口信号工发出信号后,绞车才能启动.③除常用的信号装置外,还必须有备用信号装置.④井底车场与井口之间,井口与绞车司机台之间,除有上述信号装置外,还必须装设直通电话.⑤一套提升装置服务几个水平使用时,从各水平发出的信号必须有区别,禁止“信号一条龙”方式.⑥井口信号工转发信号前必须密切注意各中段的监控图像,确认无异常后,才能向绞车房转发开车信号.⑦各中段信号工必须在矿车、罐笼、安全门、阻车器等各项到位后才能向井口发开车信号,并且送罐笼平衡锤的运行.6在井筒内运送爆炸材料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①交接班,人员上下井的时间内,严禁运送爆炸材料.②在装有爆炸材料的罐笼或吊桶内,除爆破工或护送人员外,不得有其他人员.③必须事先通知绞车司机和井口、井下信号工、井口、井下推车工,电雷管和炸药必须分开运送.④罐笼升降速度不得超过2m/s,司机在启动和停绞车时,应保证罐笼不震动.7在井筒内作业、检修或其他原因,需要使用罐笼或简易罐笼或平台升降人员和物料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检修人员站在罐笼或平台顶上工作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①在罐笼或平台顶上,必须装设保险带和栏杆;②必须佩戴全身保险带;③提升容器的速度一般为-0.3ms,最大不得超过0.5m/s;④检修时必须另配一套安全可靠的信号或对讲机;⑤检修时罐笼严禁带人或带物料上下井.8、设备选型、安装、运行、检修与试验1提升运输设备含绞车、钢丝绳、提升容器和保险装置等要经过选型,其设计与计算必须符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的要求方可采用.涉及矿用安全生产的产品,必须经过安全检验并取得非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质量合格证、防爆合格证,方可使用.2新安装的矿井主要提升装置,必须有设计图纸和施工措施,同时应有施工资质的单位安装.安装完工后必须经当地安全监察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3投入运行后的提升装置含乘人设施,必须由市安全监察管理部门每年组织进行1次全面的检查年检,3年进行1次测试,认定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4矿井主要斜井采用绞车提升的必须安装使用提升绞车,严禁调度绞车作为矿井主提升及提升人员绞车使用.5矿用提升绞车必须符合下列要求:①提升绞车必须安装常用闸工作闸和保险闸安全闸.②常用闸必须采用可调节的机械制装置;③保险闸必须采用配重式或弹簧式的制动装置,除可以由司机操纵外,还必须能自动发生制动作用.7提升绞车的常用闸和保险闸动作必须灵敏、可靠,司机不离开座位即能操纵.闸间隙符合安全规程及完好标准规定,制动力矩符合规程第432条规定,保险闸的空动时间,符合规程第431条规定.严禁司机擅自调整制动闸.8矿山提升设备机电控制系统应具有以下基本安全保护装置:①工作制动和安全制动.安全制动除司机操纵外,还应能自动抱闸.②限速保护装置提升速度在3m/s以下的除外.③过卷保护装置.应安装在井架和深度指示器上;当过卷时,提升设备能自动停止运转,同时实现安全制动,并应设置不能再向过卷方向接通电动机电源的联锁装置.④过速保护装置.当提升速度超过规定速度的15%时,提升机能自动停止运转,实现安全制动卷筒直径小于1.2m并专用于提升物料的除外.⑤过负荷及欠电压保护装置.⑥提升机操纵手柄与安全制动之间的联锁保护.⑦闸瓦磨损保护装置.当闸瓦磨损超过允许值时,应能自动报警或自动断电.⑧提升机控制系统与信号系统之间的闭锁保护.⑨提升机和提升绞车应设松绳保护装置,当钢丝绳松驰时能自动报警或自动断电.⑩深度指示器失效保护装置卷筒直径小于 1.2m并专用于提升物料的除外.当深度指标器失效时,能自动断电并实施安全制动.错误!满仓保护装置.箕斗提升的井口料仓仓满时能自动报警和自动断电.错误!减速功能保护装置.当提升容器或平衡锤达设计减速位置时,应能报警并开始减速.9斜井中使用的提升绞车的保险闸发生作用时,全部机械的减速带必须符合规程第433条的要求,严禁斜井的提升绞车使用常用闸进行紧急制动.10提升绞车必须装设数字式或机械式深度指示器,指示器要求动作灵活,指示准确,有开始减速时能自动示警的减速警铃,有防止过卷和过放的开关,有指示器失败保护.11矿井主要提升绞车必须配有正、副司机,在交接班升降人员的时间内,必须正司机操作,副监护.每班升降人员前,应先开1次空车,检查绞车动作情况连续运转时,不受此限.12提升绞车的加、减速度和最大速度,必须符合规程规定:①立井中用罐笼含带乘人间的箕斗升降人员加速度和减速度,都不得超过0.75m/s2,其最大速度不得超过用公式V=所求得的数值式中:V——最大提升速度m/s,H——提升高度m,且最大应不超过12m/s.②立井长降物料时,提升容器的最大速度不得超过用公式V=所求得的数值.13提升绞车滚筒上缠绕的钢丝绳层数,严禁超过下列规定:①立井升降人员或升降人员和物料的,1层;专为升降物料的,2层.②斜井中升降人员或升降人员和物料的,2层;升降物料的,3层.③建井期间升降人员和物料的,2层.④现有生产矿井在用的绞车,如果满足下列规定,可按①和②所规定的层数增加1层;——在滚筒上装设过渡绳楔;——滚筒强度满足要求;——滚筒边缘高度符合⑤规定.⑤滚筒上缠绕2层或2层以上的钢丝绳,必须符合下列要求:——滚筒边缘高出最外1层钢丝绳的高度,至少为钢丝绳直径的倍.——滚筒上必须设有带绳槽的衬垫即滚筒垫木.——钢丝绳由下层转到5层的临界段相当于绳圈1/4长的部分必须经常检查,并应在每季度将钢丝绳移动1/4绳圈的位置.14提升绞车的滚筒、天轮、导向轮滚与钢丝绳等提升装置,应符合规程6.3.5.1、、、、、、条的要求.15提升绞车的钢丝绳和连接装置,应符合规程6.3.4.1、、、、、、、、、、、条的要求.16所有升降人员的井口,均应悬挂乘罐制度和下列布告牌:——每班上下井时间表;——信号标志;——每层罐笼允许乘罐的人数;——其他有关升降人员的注意事项.17提升钢丝绳必须每班检查一次,其他提升装置每天检查一次,整个提升系统必须每月由设备科组织车间人员、安全人员、维修工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18卷扬工必须每天做好提升系统的日常运行记录和检查记录,保持机房和设备的清洁卫生.19提升系统主要装置的安全性能必须要满足规程的要求,如达到如下更换和检修周期,强制更换:①主要提升系统的钢丝绳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年;②悬挂装置及销轴每2年进行一次无损探伤;③卷筒衬垫不得超过10年,天轮衬垫不得超过2年;④滚筒罐耳不得超过1年,滑板或滑动罐耳不得超过2年;⑤首绳悬挂的平衡油缸、连通管道、截止闸不得超过2年.⑥卷扬主轴轴承、天轮轴承、天轮轴瓦每半年换润滑脂一次.。
提升机管理制度

提升机管理制度(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节矿用提升系统的设备和设施第一条提升系统是井下矿山的咽喉,也是安全生产的要害部位。
为此,公司、部门都必须建立严密的管理制度,必须设专职或兼职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做到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
第二条矿井提升系统的设备和设施包括:1.主机:由主轴装置、减速器、深度指示器、操作台等组成;2.动力及控制部分:由主电机及控制系统组成;3.制动系统:由液压站、管路、阀、制动缸、制动闸等组成;4.井架及井筒设施:由井架、天轮、罐道绳、管道等组成;5.箕斗提升的装置与卸载装置。
第三条各个提升系统必须具有《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6423-2006)第6.3.5.10条所列的保护与电气闭锁装置,第6.3.5.11条所列的保护与联锁装置。
第四条提升系统的设备、设施和安全保护装置必须完整无缺,技术状况良好,动作灵敏,工作可靠。
第五条提升系统的设备和设施的设计、安装及有关数据(如最大提升速度、加减速度、制动力矩、钢丝绳和连接装置的安全系数等)的选择与调试必须符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16423-2006)的有关规定。
第六条每一个提升系统必须具备速度图、加减速度图、制动(液压)系统原理图、电控系统原理图、提升系统图、润滑系统图、交接班制度、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检修规程等,并将这些图悬挂在提升机房内。
第二节矿井提升管理的原则和要求第七条矿井提升机的选型设计,应由设计部门承担。
第八条矿井提升机的安装与调试,一般应由专业队伍承担。
第九条提升系统的技术改造,经审批、设计、审查后方可实施。
一般项目的改造,必须经设备主管副总经理和设备管理部门批准。
重大技术改造和对安全保护装置的改造,必须将方案报请总公司批准后方能实施。
技术改造完工后须经原批准机关组织验收,并将全部技术资料整理归档。
第十条提升设备的安装和检修工程竣工后应组织验收(根据相关规程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验收项目)。
矿井主提升系统管理规定

矿井主提升系统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矿井主提升系统是煤矿机电运输关键环节,为加强矿井主提升系统的综合管理,确保主提升系统安全、经济、高效运行,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矿井担负主要提人、提物任务且滚筒直径在1.2m及以上的提升绞车及其配套装置的管理。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三条安全责任划分: 按照谁使用、谁管理、谁负安全管理责任的原则,各单位明确安全主体责任。
第四条安全体制建立: 矿井和公司必须明确主管矿井主提升系统的负责人,矿井机电主管部门和主管(区)队必须配齐技术管理人员。
第五条按照《**煤业集团有限公司矿井大型机电设备安装验收管理规定》的具体要求,对设备的选型、改造、新装、移装后的调试和验收进行规范管理。
设备选型、改造必须公司组织方案论证,所选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规定。
第六条主提升系统的安装、改造必须由有资质的专业队伍施工,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厂家技术文件要求进行。
第七条新安装、移装、大修和重大技术改造后的主提升系统,必须经公司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准投入运行。
第八条新安装、移装及重大技术改造后设备和系统的各项制度及图纸等相关资料均要及时完善修订,做到完整齐全并与实际相符。
第九条各矿井应根据提升机设计及实际运行状况进行能力核定,严禁设备超负荷、超能力生产。
第三章基础管理第十条主提升系统必须做到一台一档,必须具备下列资料,并妥善保管:绞车说明书绞车总装配图提升系统图电气系统图润滑系统图制动装置结构图和制动系统图技术测定与探伤报告提升系统图、电气系统图、润滑系统图、制动系统图、提升装置的主要技术特征参数等必须悬挂在绞车房内;在井口要公布提升装置的最大载重量和最大载重差及每罐乘人数量(箕斗载重量)等,严禁超载重和超载重差运行。
第十一条各矿井必须建立健全主提升系统的相关制度,并悬挂在绞车房: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设备包机制度、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巡回检查制度和图表、干部上岗检查制度、保护装置定期检查试验制度、事故分析追查责任制、要害场所管理制度、防火制度、钢丝绳检查验绳制度、井筒装备检查制度、防坠器检查试验制度等。
矿井提升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矿井提升系统的安全管理,保障矿井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矿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职责1. 矿井提升系统安全管理实行矿长负责制,分管副矿长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和人员共同参与。
2.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矿井提升系统的安全监督检查,提出安全整改意见。
3.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矿井提升系统的设备维护、保养和更新改造。
4. 操作人员负责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提升系统安全运行。
三、安全管理制度1. 提升系统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并定期进行检验、试验,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2. 提升系统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持证上岗,并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3. 提升系统操作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确认设备、设施、仪表、信号等完好,方可开机。
4. 提升系统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密切关注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车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运行。
5. 提升系统运行过程中,严禁超载、超速、超范围操作,严禁违规作业。
6. 提升系统运行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操作规范、安全。
7. 提升系统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得擅自离岗、串岗、睡觉、打闹,确保提升系统安全运行。
8. 提升系统运行过程中,应加强安全巡查,发现安全隐患立即上报,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9. 提升系统运行过程中,应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10. 提升系统设备维护、保养和更新改造工作,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执行。
四、奖惩措施1. 对在提升系统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3. 对因管理不善、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事故发生的,严肃处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为准。
立井提升安全管理规定文件(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立井提升安全管理,保障矿井安全生产,预防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矿井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矿井所有立井提升系统的操作、维护、检验及安全管理。
第三条立井提升安全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兴矿”的原则,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第四条立井提升安全管理实行责任到人、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五条矿井成立立井提升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矿井立井提升安全管理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第六条立井提升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1. 制定立井提升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2. 组织开展立井提升安全检查和专项整治;3. 负责立井提升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4. 对立井提升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5. 指导、监督立井提升安全工作的开展。
第七条立井提升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职责:1. 负责立井提升系统的日常安全管理;2. 组织实施立井提升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处理;3. 对立井提升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4. 负责立井提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5. 指导、监督立井提升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
第三章操作管理第八条立井提升操作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2. 通过立井提升操作人员培训,取得操作资格证书;3. 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立井提升操作的身体缺陷。
第九条立井提升操作人员应遵守以下规定:1.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2. 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3. 不得酒后、疲劳、带病操作;4. 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上级;5. 操作完毕后,做好交接班工作。
第十条立井提升操作人员交接班应做好以下工作:1. 检查设备运行情况,确认无异常;2. 交接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3. 交接设备维护保养情况;4. 交接班记录。
第四章检验报告管理第十一条立井提升系统应每年进行一次性能检测,其他提升系统每三年进行一次性能检测。
2023年矿井提升系统安全技术管理规定

2023年矿井提升系统安全技术管理规定【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矿井行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矿井行业也面临着许多安全问题,特别是矿井提升系统的安全问题。
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矿井提升系统的安全管理,保障矿工的人身安全和矿井的正常运行,制定《2023年矿井提升系统安全技术管理规定》,以规范矿井提升系统的安全技术管理,落实相关责任、措施和要求。
【一、总则】1.本《规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矿井提升系统的安全技术管理,确保矿井工人的人身安全和矿井系统的正常运行。
2.本《规定》适用于所有矿井提升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
3.矿井提升系统的安全技术管理应当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监督职责。
【二、安全技术管理责任】1.矿井提升系统的安全技术管理责任应当明确,相关责任人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矿井提升系统的设计单位应当对矿井提升系统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并确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技术要求。
3.矿井提升系统的建设单位应当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并制定施工方案和安全操作规程。
4.矿井提升系统的运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并组织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演练。
5.矿井提升系统的维护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设备定期检测、维护和修复的机制,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
【三、安全技术措施】1.矿井提升系统的设计应当满足国家相关安全技术标准,在视线、声响、震动等方面保持合理的人机工程学设计。
2.矿井提升系统的建设和安装应当符合国家相关规范,选用符合安全要求的材料和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3.矿井提升系统的运营过程中,应当加强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故障和隐患。
4.矿井提升系统应当设置完善的报警系统和应急停机装置,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5.矿井提升系统的维护工作应当定期进行,维修和更换磨损严重的设备和部件,确保提升系统的正常运行。
矿井提升系统安全技术管理规定范文

矿井提升系统安全技术管理规定范文一、引言矿井提升系统是矿井运行过程中保障人员和物资运输的重要设施,对矿井安全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提升矿井提升系统的安全性能,减少事故风险,保障工人安全,制定本技术管理规定。
二、安全技术标准1. 矿井提升系统的设计、制造和安装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其安全可靠。
2. 矿井提升系统的故障检测、监控和维护应遵循相关技术标准,确保设备状态可控、维修保养及时有效。
三、安全管理措施1. 设立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矿井提升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日常巡查、隐患排查和应急处置等。
2. 制定矿井提升系统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全面落实安全管理措施,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事故应对能力。
3. 定期进行矿井提升系统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4. 进行矿井提升系统的安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四、隐患排查和事故应急处理1. 定期组织隐患排查工作,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立即采取措施加以消除。
2. 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紧急救援和事故处理,及时制止事故扩大,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3. 对发生事故的原因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安全管理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设备维护和改进1.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检修和保养,确保矿井提升系统的正常运行。
2. 定期对设备进行技术改进和升级,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和操作效率,减少事故风险。
六、安全记录和数据分析1. 建立完善的矿井提升系统安全记录,记录设备运行情况、事故情况和隐患处理情况等数据。
2. 对安全记录进行定期分析和评估,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和优化。
七、监督和考核1. 当地相关监督部门应加强对矿井提升系统的安全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存在的问题。
2. 对矿井提升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考核,评估其安全性能和管理水平,倡导比学赶超,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2024年矿井提升及钢丝绳检查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矿井提升及钢丝绳检查管理制度1、矿井提升指令:一停、二上、三下、四慢行、五处理、六恢复。
2、提升安全设施:(1)停车场拐坡点必须设档车器,做到灵活好用。
(2)运输下山的必须设立二道档车栏,第一栏距井口10M,第二档距第一档20M,每个车场以下10M,必须具备一档。
(3)轨道坡每10M必须设置地滚。
档车栏必须自动,起到跑车时自动下落,档住跑车的作用。
3、提升绞车的能力必须满足提升量的要求,严禁用11.4KW调度绞车代替提升绞车。
提升绞车要设置深度指示器和防过卷装置。
4、提升串车数量一次不得超过____个,并在末车后面和主绳之间用直径不小于10MM的钢丝绳连接(即保险绳)。
5、指定专人每天对提升钢丝绳进行一次磨损检查,发现断丝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应立即更换。
每次检查结果必须做好记录。
钢丝绳无论有无断丝,每半年必须更换一次。
6、矿车连环必须使用经过拉力试验后的合格产品,每组连接环不少于____个。
矿车扦销要具有防跳装置。
7、提升绞车每月必须检查一次。
2024年矿井提升及钢丝绳检查管理制度(二)矿井提升及钢丝绳检查管理制度一、前言矿井提升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钢丝绳则是保障矿井提升安全的重要装备。
为了确保矿井提升的安全和效率,以及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制定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2024年矿井提升及钢丝绳检查管理制度,旨在帮助煤矿管理层加强矿井提升的监管和钢丝绳的日常检查。
二、矿井提升管理制度1. 提升设备管理(1)矿井提升设备的选型、安装和维护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的要求。
(2)矿井提升设备的运行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性。
(3)矿井提升设备故障的处理应及时和有效,确保提升系统的可用性。
2. 人员管理(1)矿井提升操作人员应经过岗前培训和持证上岗,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矿井提升操作人员应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设备的工作方式。
矿井主要提升设备管理规定

矿井主要提升设备管理规定第一条矿井主要提升设备是矿井安全生产重要设备之一,为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有序进行,特制度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以《煤矿安全规程》第八章,一、二节相关内容规定为依据,编制本管理规定。
第三条矿井主要提升设备的定义:1.主、副立井提升机、提升辅助设施(井架、罐道、罐笼、罐耳、罐笼内阻车器、箕斗、天轮、罐笼到位信号装置等);2.主、副斜井提升机(滚筒直径及以上单、双滚筒)、提升辅助设施(天轮架、天轮);3.提升钢丝绳、信号装置、通信装置等。
第四条为保证主要提升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必须严格执行以下规章制度(以下制度由各矿机电部编制):1.《矿井主要提升机机房管理规定》2.《矿井主要提升机司机岗位责任制》3.《矿井主要提升机司机交接班制》4.《矿井主要提升机运行、维修、保养规定》5.《矿井主要提升机巡回检查制》6.《矿井主要提升机机房要害场所管理制》7.《矿井主要提升机房管理人员查岗制》8.《矿井主要提升机房消防管理制度》以上规章制度必须悬挂在机房、硐室内。
第五条主要提升设备运行条件1.立井提升设备运行条件:⑴机房、提升设备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和安装质量标准;⑵井架、提升容器、连接装置、防坠器、罐耳、罐道、阻车器、罐座、摇台、装卸设备、天轮和钢丝绳等齐全,完好、安全可靠;⑶各项安全保护装置必须齐全、灵敏、动作可靠;2.斜井提升设备运行条件:⑴地面机房、提升设备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和安装质量标准;⑵井下提升机硐室、提升机除达到设计要求和安装质量标准外;提升机电气设备应选用矿用防爆型电器设备及矿用本质安全型电器设施并的煤安标志;⑶斜井提升辅助设施(阻车器、挡车栏、跑车防护装置、地滚、轨道、水沟)必须齐全,完好、畅通、动作可靠;⑷提升机各项安全保护装置必须齐全、灵敏、动作可靠;3.立井、斜井提升用钢丝绳的使用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和能源公司《煤矿提升丝绳管理规定》;4. 立井、斜井提升信号要声光兼备,符合防爆电气要求。
煤矿主提升系统设备设施检查、维修管理与考核办法

煤矿主提升系统设备设施检查、维修管理与考核办法一、矿井主提升系统各环节的运行和维护都必须责任到人,衽包机制。
机电队负责制定运行维护责任制、包机制度和实施办法。
并认真组织实施,包机制度要严密细致,不留死角,提升系统发生问题要严格按照包机制追究责任。
二、认真做好主提升设备及各种保护装置的维护和管理,保持设备性能良好,对丢失和损坏保护装置的要追查其责任。
三、提升设备及各种保护装置在运行时,都必须遵守规程的规定。
四、主提升设备运行,需检查的部位及内容如下:1、电机振动、温度、噪音、电流、碳刷、对轮情况等;2、操作开关油位、油颜色、发热情况等;3、电控盘与保护装置的螺丝、触点、消弧装置、动作情况以及吸力线圈固定、发热情况等;4、电阻器螺丝齐全、坚固情况;5、换相器螺丝齐全、坚固、导电带、消弧装置完好无损,各接点、触点接触良好,压缩行程适中;真空高压换向器的真空管不变色,接触周期性好,过电压保护可靠。
6、钢丝绳安装、运行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7、安全回路各种保护闭锁可靠,故障检测显示正确;8、脚踏开关、过卷开关、松绳保护、换向器栅栏门闭锁开关、满仓保护装置、闸间隙保护装置,深度指示器失效保护装置、灭弧闭锁继电器、方向继电器,润滑油有超温保护、差事功能保护装置动作灵敏可靠,显示符合要求,过卷、过滤、限速装置和减速功能保护设置为相互独立的双线形式;9、供电电源符合《煤矿安全规程》;10、过流、欠压保护装置,防止过速装置、限速装置、制动油过欠压保护情况等。
11、立井安全门、罐位、提升信号联锁关系正确,动作可靠情况;12、抽动系统消压、二级抽动油压、残压、二级制动时间、巾闸油压、闸间隙、闸块厚度、油位、电磁阀、温度等符合要求;13、限速凸轮板等制作正确,提升机按设计和规定的速度图运行;14、各种仪表(电压表、电流表、油压表、毫安表、温度表、电度表等)指示正确,油压表每半年校验一次,其他仪表每年检验一次;15、提人、提物、检修、事故信号显示正确;16、井口与井底和绞车房直通电话工作正常。
矿井主要提升设备管理规定

矿井主要提升设备管理规定第一条矿井主要提升设备是矿井安全生产重要设备之一,为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有序进行,特制度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以《煤矿安全规程》第八章,一、二节相关内容规定为依据,编制本管理规定。
第三条矿井主要提升设备的定义:1.主、副立井提升机、提升辅助设施(井架、罐道、罐笼、罐耳、罐笼内阻车器、箕斗、天轮、罐笼到位信号装置等);2.主、副斜井提升机(滚筒直径1.2m及以上单、双滚筒)、提升辅助设施(天轮架、天轮);3.提升钢丝绳、信号装置、通信装置等。
第四条为保证主要提升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必须严格执行以下规章制度(以下制度由各矿机电部编制):1.《矿井主要提升机机房管理规定》2.《矿井主要提升机司机岗位责任制》3.《矿井主要提升机司机交接班制》4.《矿井主要提升机运行、维修、保养规定》5.《矿井主要提升机巡回检查制》6.《矿井主要提升机机房要害场所管理制》7.《矿井主要提升机房管理人员查岗制》8.《矿井主要提升机房消防管理制度》以上规章制度必须悬挂在机房、硐室内。
第五条主要提升设备运行条件1.立井提升设备运行条件:⑴机房、提升设备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和安装质量标准;⑵井架、提升容器、连接装置、防坠器、罐耳、罐道、阻车器、罐座、摇台、装卸设备、天轮和钢丝绳等齐全,完好、安全可靠;⑶各项安全保护装置必须齐全、灵敏、动作可靠;2.斜井提升设备运行条件:⑴地面机房、提升设备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和安装质量标准;⑵井下提升机硐室、提升机除达到设计要求和安装质量标准外;提升机电气设备应选用矿用防爆型电器设备及矿用本质安全型电器设施并的煤安标志;⑶斜井提升辅助设施(阻车器、挡车栏、跑车防护装置、地滚、轨道、水沟)必须齐全,完好、畅通、动作可靠;⑷提升机各项安全保护装置必须齐全、灵敏、动作可靠;3.立井、斜井提升用钢丝绳的使用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和能源公司《煤矿提升丝绳管理规定》;4. 立井、斜井提升信号要声光兼备,符合防爆电气要求。
煤矿主提升系统安全管理规范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主提升系统平安技术要求和使用管理规定等。
本标准适用于永煤公司所属煤矿的主提升系统。
2标准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0599—1998 多绳摩擦式提升机JB2646—92单绳缠绕式矿井提升机JB 3277—91 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摩擦式提升机液压站JB8516—1997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摩擦式提升机平安要求JB8519—1997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摩擦式提升机盘型制动器AQ1035—2007煤矿用单绳缠绕式矿井提升机平安检验标准AQ1036—2007煤矿用多绳摩擦式矿井提升机平安检验标准GB 11345-19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MT717-1997 煤矿重要用途在用钢丝绳性能测定方法及判定规那么?煤矿平安规程?2021版3设备选型设计3.1 主提升系统总体设计必须由资质设计院统一进行方案设计,设计应科学合理、方案最优,且技术先进、适用性和经济性较强。
3.2 设备选型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矿井生产的本钱和效率,应在矿井合理的提升方式确定之后进行,并参考煤炭工业部颁发的?定型成套装备?、?成套设备补充局部?标准有关规定。
3.3 矿井提升方式与井筒开拓、井上下运输等运输环节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应综合考虑开采水平、年产量、生产效率等因素,结合矿井实际情况合理确定。
3.4 根据矿井提升设备选型设计的依据,通过设计验算,选择适宜的提升容器、钢丝绳和提升机,确定滚筒的直径和宽度,选配适宜的天轮和可靠的制动装置,并明确出提升容器与井筒的相对位置。
3.5 按照矿井提升运动学和动力学的计算情况,确定出提升系统的加、减速度和各阶段提升速度值,得出系统的变位质量、输入功率和拖动力、静阻力,确定提升电动机的输出功率、转数和电压等级,选择适宜的电动机及与之匹配拖动和控制设备。
矿山安全生产竖共提升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矿山安全生产竖共提升系统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本制度适用于全矿范围内的所有竖井提升系统,包括由采掘施工单位管理的竖井提升系统。
第二条竖井提升系统实行“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使用(主管)单位要依照本制度认真履行使用管理职责。
第三条物资装备公司分部和安全环保部是竖井提升系统的主管部门和综合监管部门,要根据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制定完善提升系统岗位安全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以及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等,下发使用(主管)单位遵照执行。
第四条竖井提升系统的提升设备实行包机挂牌制度,各使用(主管)单位必须指定每台设备的包机负责人,并在显著位置挂牌公示。
第五条提升机工属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具体要求以本制度中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为准。
二提升机房管理第六条提升机房门外必须挂有“机房重地、闲人免进警示标志。
”第七条所有升降人员的提升机室(包括井口),均应悬挂下列布告牌:(一)每班上下井时间表。
(二)信号标志。
(三)每层罐笼允许乘罐的人数(井口还要布告罐笼的最大载重量)。
(四)其他有关升降人员的注意事项。
第八条提升机房内不得有杂物、油污、积水、灰尘,禁止用机房兼作其他用途。
第九条提升装置,必须备有以下技术资料:(一)提升机说明制度。
(二)提升机总装配图和备件图。
(三)制动装置的结构图和制动系统图。
(四)电气控制原理系统图。
(五)提升系统图。
(六)设备运转记录。
(七)检验和更换钢丝绳的记录。
(八)大、中、小修记录。
(九)岗位安全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以及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
(十)司机班中检查和交接班记录。
(十一)主要装置(包括钢丝绳、防坠器、天轮、提升容器、罐道等)的检查记录。
制动系统图、电气控制原理系统图、提升机的技术特征、提升系统图、岗位安全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以及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应悬挂在提升机室内。
第十条非提升机工进出提升机房,必须登记。
三运行管理第十一条所有升降人员的矿井,都必须设专职跟罐工。
矿井提升系统安全技术管理规定模版

矿井提升系统安全技术管理规定模版一、绪论矿井提升系统是煤矿中重要的设备之一,其安全管理对矿井生产的安全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障矿井提升系统的安全运行,制定本安全技术管理规定,以规范矿井提升系统的使用和维护工作,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完整。
二、责任分工1. 矿井提升系统设备部门负责矿井提升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包括设备的配备、检修、保养等工作,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2. 生产部门负责矿井提升系统的使用管理,包括矿工的培训、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等工作,并协助设备部门进行设备的维护。
三、设备配备和维护要求1. 矿井提升系统的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要求,设备的选用应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并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矿井提升系统的设备应定期进行检修和保养,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和紧固等工作,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 矿井提升系统的设备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装置,包括声光报警器、限位开关等,并定期进行调试和检测,确保安全装置的正常运行。
四、操作规程1. 矿工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取得相应的操作证书后方可进行提升系统的操作。
2. 矿工在进行提升操作之前,应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各项指示装置和安全装置正常。
3. 矿工在提升过程中应保持稳定的操作,严禁超载或超速运行,以防止设备故障或事故的发生。
4. 矿工在提升系统操作中应保持集中注意力,禁止在操作中玩闹、吸烟、饮食等行为。
五、应急措施1. 矿井提升系统出现故障或事故时,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紧急停机措施,并及时报告设备部门和生产部门。
2. 矿井提升系统故障或事故的处理应根据紧急情况采取相应的维修和修复措施,同时要保证矿井内其他相关设备的正常运行。
3. 矿井提升系统故障或事故的处理应对矿工进行安全教育,强调安全意识和操作规程,并进行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分析,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六、管理评估1. 矿井提升系统的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包括设备的正常运行情况、操作人员的操作规程执行情况等,并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矿井提升及钢丝绳检查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矿井提升及钢丝绳检查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矿井提升是矿山作业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直接关系到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生产效率。
钢丝绳作为提升设备的核心部件,其状态的安全可靠与否直接关系到矿井提升的安全和效率。
为了保障矿井提升作业的安全和正常进行,制定一套完善的矿井提升及钢丝绳检查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矿井提升管理制度1. 作业管理(1)所有参与矿井提升作业的人员应经过岗前培训,具备相应的提升作业安全知识和技能。
(2)矿井提升作业应按照规定流程进行,并由专人负责指挥,确保作业过程有序、安全。
(3)提升作业前应对提升设备进行检查与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4)在提升作业过程中应加强对矿井内部和井口的监控,确保无人或无物进入危险区域。
(5)矿井提升作业期间,应设专人负责全程监控和沟通作业信息,及时调整作业方案。
2. 安全措施(1)提升设备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安装和维护过程应严格按照规定操作,确保设备的可靠性。
(2)每次提升作业前,应对提升设备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确保其各项安全设施正常运行。
(3)提升作业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对讲机的使用。
提升中的操作指令应明确清晰,确保沟通畅通。
(4)设立矿井井口的安全防护设施,包括防坠落装置、安全网等,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5)严格禁止酒后作业和无证上岗,对违反者采取相应的纪律措施。
3. 事故处理(1)对于矿井提升作业中发生的事故,应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并及时组织救援和抢修。
(2)矿井提升作业一旦发生事故,相关人员应立即报告,并迅速撤离危险区域,确保自身安全。
(3)事故发生后,应做好事故原因调查和记录,总结经验教训,并对提升设备和作业流程进行改进。
三、钢丝绳检查管理制度1. 检查频率(1)钢丝绳的外观检查应定期进行,一般每月检查一次。
(2)对于经常受到冲击和摩擦的钢丝绳,应加强检查频率,每半个月检查一次。
(3)定期对钢丝绳进行全面的磁粉探伤检测,一般每季度检查一次。
矿井提升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5篇)

矿井提升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节矿用提升系统的设备和设施第一条提升系统是井下矿山的咽喉,也是安全生产的要害部位。
为此,建立严密的管理制度,设置专职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实行严格的责任制。
做到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
第二条矿井提升系统的设备和设施包括:1.主机。
由主轴装置、减速器、深度指示器、操作台等组成;2.控制传动和闸控部分。
由主电机及控制系统组成;3.制动系统。
由液压站、管路、阀、制动缸、制动闸等组成;4.井架及井筒设施。
由井架、天轮、罐道绳(或钢罐道)等组成;5.箕斗提升的装置与卸载装置或罐笼提升装置。
第三条各个提升系统必须具有《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____,以下同)第6.3.5.10条所列的符合要求保护与电气闭锁装置;还应设置第6.3.5.11条所列的保护与联锁装置。
第四条提升系统的设备、设施和安全保护装置必须完整无缺,技术状况良好,动作灵敏,工作可靠。
第五条提升系统的设备和设施的设计、安装,有关数据(如最大提升速度、加减速度、制动力矩、钢丝绳和连接装置的安全系数等)的选择与调试,必须符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第六条每一个提升系统必须具备速度图、制动系统原理图、电控系统原理图等,并将这些图悬挂在提升机房内。
第二节矿井提升管理的原则和要求第一条矿井提升机的选型设计,应由设计部门承担。
第二条矿井提升机的安装与调试,一般应由专业队伍承担。
第三条提升系统的技术改造,须经审批、设计、审查方可实施。
一般项目的改造,由公司设备主管部门批准。
重大技术改造和对安全保护装置的改造,须报请局设备主管部门批准。
技术改造完工后须经原批准机关组织验收,并将全部技术资料整理归档。
第四条提升设备的安装和检修工程竣工后应组织验收。
安装和大修工程的验收,应由局设备主管部门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参加。
中修工程的验收由公司设备主管部门组织。
小修以下的工程验收,由车间负责组织。
各种工程的竣工验收,都必须有完整的技术资料,验收后由公司设备主管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整理归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优先采用上开式箕斗。
(四)钢丝绳
1.钢丝绳必须按使用单位提出的要求进行采购,如:钢丝绳型号、厂家等。
2.使用和保管提升钢丝绳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398条规定。
3.每卷钢丝绳必须有“”标志。
4.新绳悬挂前,必须对每根钢丝做拉断、弯曲和扭转3种试验及外观检查,达不到规定严禁使用。
5、新钢丝绳悬挂前的检验(包括验收检验)和在用绳的定期检验,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402条规定。
6.升降人员或升降人员和物料用的钢丝绳,自悬挂时起每隔6个月必须检验1次;悬挂吊盘的钢丝绳,每隔12个月检验1次;升降物料用的钢丝绳,自悬挂时起12个月进行第一次检验,以后每隔6个月检验1次,矿井保存有检验资料并归档管理。摩擦轮式绞车用的钢丝绳、平衡钢丝绳以及直径为18及其以下的专为升降物料用的钢丝绳(立井提升用绳除外)不受此限。
主副井提升系统应安装能监视箕斗装卸载和罐笼进出人员情况的工业电视,安装位置便于司机观察,显示清晰。
(二)制动系统
1.提升绞车必须装设深度指示器、开始减速时能自动示警的警铃与不离开座位即能操纵的常用闸和保险闸,保险闸必须能自动发生制动作用。常用闸必须采用可调节的机械制动装置;保险闸除可由司机操纵外还必须能自动抱闸并同时自动切断提升装置电源。
第十一条各矿井必须建立健全主提升系统的相关制度,并悬挂在绞车房:
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设备包机制度、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巡回检查制度和图表、干部上岗检查制度、保护装置定期检查试验制度、事故分析追查责任制、要害场所管理制度、防火制度、钢丝绳检查验绳制度、井筒装备检查制度、防坠器检查试验制度等。
第十四条绞车及配套装置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及相关规定要求,有“”标志。
装备及安全保护、设施
第十五条主提升系统装备及安全保护、设施严格遵守以下规定:
(一)提升绞车必须具有下列安全保护装置,且动作灵敏可靠:
1.防止过卷装置
2.过负荷和欠电压保护装置
3.防止过速装置
4.限速装置
5.深度指示器失效保护装置
2、液压制动系统应按厂家技术文件和大型固定设备液压制动系统的相关要求执行。
3、双滚筒提升绞车的2套闸瓦的传动装置必须分开。
4.提升绞车除设有可靠的机械制动闸外,还应设有电气制动装置。提升人员和有负力提升时,应装设动力制动装置;主井应装设低频制动,除人工投入运行外还能自动投入闭环运行。
5.保险闸或保险闸第一级由保护回路断电时起到闸瓦接触到闸轮上的空动时间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31条规定。
6.闸间隙保护装置
7.松绳保护装置(该保护应与受煤仓的给煤机闭锁)
8.满仓保护装置
9.减速功能保护装置
10.立井、斜井缠绕式提升绞车应加设定车装置
11.箕斗提升必须采用定重装载
12.绞车后备保护
13.斜井提升系统保护装置参照相关规定执行。
防止过卷装置、防止过速装置、限速装置和减速功能保护装置应设置为相互独立的双线形式。
第九条各矿井应根据提升机设计及实际运行状况进行能力核定,严禁设备超负荷、超能力生产。
第三章基础管理
第十条主提升系统必须做到一台一档,必须具备下列资料,并妥善保管:
绞车说明书
绞车总装配图
提升系统图
电气系统图
润滑系统图
制动装置结构图和制动系统图
技术测定与探伤报告
提升系统图、电气系统图、润滑系统图、制动系统图、提升装置的主要技术特征参数等必须悬挂在绞车房内;在井口要公布提升装置的最大载重量和最大载重差及每罐乘人数量(箕斗载重量)等,严禁超载重和超载重差运行。
矿井主提升系统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矿井主提升系统是煤矿机电运输关键环节,为加强矿井主提升系统的综合管理,确保主提升系统安全、经济、高效运行,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矿井担负主要提人装置的管理。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三条安全责任划分:按照谁使用、谁管理、谁负安全管理责任的原则,各单位明确安全主体责任。
第六条主提升系统的安装、改造必须由有资质的专业队伍施工,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厂家技术文件要求进行。
第七条新安装、移装、大修和重大技术改造后的主提升系统,必须经公司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准投入运行。
第八条新安装、移装及重大技术改造后设备和系统的各项制度及图纸等相关资料均要及时完善修订,做到完整齐全并与实际相符。
6、常用闸和保险闸制动时所产生的力矩与实际提升最大静荷重旋转力矩之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32条规定。
7.立井和倾斜井巷中使用的提升绞车的保险闸发生作用时,全部机械的减速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33条规定。
8.斜井提升或立井提升绞车的盘式制动装置应能实现二级制动功能,且二级制动的压力和时间符合厂家有关技术文件的要求。
9.液压控制系统具有润滑油泵启动与主控制器的闭锁及润滑油的欠压和制动油的过压、超温保护装置。
10.机械、电气制动系统均为故障安全型,即任一环节故障时,系统保持制动状态。
11.定车装置应能在调整滚筒位置或修理制动器时可靠的固定住滚筒。
(三)提升容器
1.立井中升降人员,应使用罐笼或带乘人间的箕斗,并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380、381条规定。
第四条安全体制建立:矿井和公司必须明确主管矿井主提升系统的负责人,矿井机电主管部门和主管(区)队必须配齐技术管理人员。
第五条按照《**煤业集团有限公司矿井大型机电设备安装验收管理规定》的具体要求,对设备的选型、改造、新装、移装后的调试和验收进行规范管理。设备选型、改造必须公司组织方案论证,所选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规定。
第十二条绞车房内必须有以下记录,并按规定认真填写:
设备运行记录
司机交接班记录
机电设备检修记录
巡回检查记录
干部上岗检查记录
钢丝绳检查、检验和更换记录
安全保护装置试验记录
井筒装备检查记录
外来人员记录
事故记录
第十三条操作维修人员必须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绞车司机必须接受专门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新安装、技术改造后的设备投运前要及时对操作、维修和管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合格后方准上岗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