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分析方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拟合它们的关系。如用直线方程:yˆ=a+bx,来模
拟支出(y)和收入(x)的关系,拟合的方法通常为“最 小二乘法”,其数学依据为:
(yyˆ)2min
图9-1 消费与收入的相关图
消费支出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
20
40
60 .
80
100
120
可支配收入
计算相关系数和判别系数。相关系数 (-1<r<1) 反映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判定系数
统计分析方法
一、统计的对象和方法 二、统计分析基本方法 三、统计分析报告
.
一、统计的对象和方法
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事物的数量关 系和数量特征,是关于数据收集、整理、 归纳和分析的方法论科学,是实证研究 的一种最重要方法。统计方法广泛地运 用于各个领域,起着信息功能、咨询功 能、监督功能、辅助决策功能的作用。 各个部门要作出决策、执行计划、检查 监督、宏观调控等都需要以充分、灵通、 可靠的统计资料为基础。
.
季节波动通过计算季节指数来测定。
季 节 指数所各有年年同份月的(月季()均 季平数 )均平数
季节指数大于1时,表示该月(季)的水平高 于各月(季)的平均水平,可称为旺季;反之 为淡季。 (3)循环波动:由于一些内在的原因引起的 周期性波动,但周期没有固定的长度。 (4)不规则波动:由于一些偶然的随机因素 造成的波动。
.
统计工作的阶段
1.搜集数据; 2.整理数据——分组、统计表、统计图、综合 指标等; 3.统计分析——运用统计方法及分析对象的有 关知识,从定量与定性的结合上进行研究。统 计分析可以把数据、情况、问题、建议等融为 一体。是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管理、监督 和决策功能的重要内容。
.
统计方法通常可以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 统计两部分。 1.描述统计: 主要是指在获得数据之后,通过分组、 有关图表、统计指标等对现象加以描述; 2.推断统计: 指通过抽样调查等非全面调查,在获得 样本数据的基础上,以概率论和数理统 计为依据,对总体的情况进行科学推断; 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对现象的依存关系进 行模拟、对未来情况进行预测。
.
三、统计分析报告
(一)统计分析报告的特点 1.以统计数据为语言,辅之以统计表和统计图; 2.属说明文形式,资料与基本观点统一,论点 和论据一致,结构和表达方式简明。 (二)撰写统计分析报告的基本知识 1.常见的标题拟定方式 (1)以分析目的为标题 如:我国进出口检疫的现状、问题和对策;我国 各口岸进出口检疫状况比较。
.
3.差异评价
[例]过去三个月中,某地区的月平均进口额已 达到1200万美元,这可能有下面A、B、C三种 情况:
月份 1 2 3
A
1100 1300 1200
B
200 3000 400
C
1600 1200 800
.
差异评价的指标主要有:
பைடு நூலகம்
标准差 ( x x )2 f f
方差 2 标准差系数
.
(2)造成悬念。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会 这样?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3)交代动机。如:“为了……” 3.统计分析报告的结构 (1)递进结构 按照事物的因果关系、逻辑关系展开。 如:现状-原因-结果;
现状-问题-对策; 历史-现状-未来。 (2)并列结构 将所要表述的情况,分成并列的几个部分。如 分析进口商品检疫状况时,分国别美国、日本、 德国等分别进行叙述。
.
(2)以主要论点为为标题 如:我国进出口检疫水平不断提高;发挥统计 分析在进出口检疫工作中的作用 (3)以结论为标题 如:制度创新才是进出口检疫水平提高的根本 途径;人力资源投资是进出口检疫水平提高的 根本途径 (4)以提问的方式为标题 如:xx检疫产生误差的原因是什么? 2.开头的写法 (1)开门见山,直叙主题,使之看了开头的 话就能领悟到题旨。
(程0度-1。),相 反映关回系归数 :方程r对 两变(x量xx之)y(y间关y)系判明的
判定系数 : r2
(yˆ y)2 (y y)2
.
.
(三)动态分析
即从数量上研究客观现象随时间发展变化的规律, 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变动趋势。 1.通过统计指标来综合客观现象发展的基本特征。 如计算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增长水平等。 2.通过图示或数学模型来分解或描述各种波动的 变化规律。 (1)长期趋势分析:指在一段时间内循某一方向 变动,通过建立回归对客观现象未来的发展进行 推测。 (2)季节波动:指由于季节的影响作用而引起 的波动,具有周期性、周期的长度小于12个月;
.
(2)平均指标。说明平均水平的高低。计算
公式: x nx,或x xff
(3)速度指标。说明发展速度或增长速度的 快慢。计算公式:
发 展 速 度 报基告期期水水平平
增 长 速 度 发 展 速 度1
(4)构成指标。说明内部结构的情况。
比重
总体内部的部分总量 总体总量
.
简单评价的方法: (1)相对比较。 用相除的方式,说明相对增长或下降的程度。 一般适用于总量指标、平均指标。 (2)相差比较。 用相减的方式,说明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之间 的绝对差额,适用于一切指标。
.
(3)序时结构 按照事物发展的经过和时间先后进行表述。如 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等。 4.结束语的撰写 (1)总结全文,归纳总结,加强基本观点, 突出中心思想。 (2)提出建议 (3)首尾呼应,对开头提出的问题在结尾时 予以回答。 (4)篇末点题,经一番分析、论证后在结尾 点明题意。
.
.
(4)计划标准。 即主管部门或业务部门提出的计划数、达标数。 2.简单评价 统计分析是将研究对象具体化为统计指标或指标 体系来进行研究。 在统计评价中,将单个统计指标,或指标体系中 各个指标分别选择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就是简单 评价。 简单评价的基本统计指标: (1)总量指标。如进口产品检疫总量,进行规 模比较。
x
A
(1100120)20(1300120)20(1200120)20100 3
B
(200120)20(3000120)20(400120)20156.025 3
C
(1600120)20(1200120)20(800120)20400 3
.
4.综合评价
指对多个指标转化成为一个能够反映综合情况的 指标来进行评价。综合评价的一般步骤: (1)确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这是综合评价的 依据; (2)进行同度量处理,以消除量纲的影响,如 标准化处理: z x x
圆面积 R2
非确定性关系称为相关关系,如:收入水平决定 支出水平,但二者的关系不是完全确定的。 2.定量依存关系和定性依存关系 前者指可以用数量关系直接描述的;后者指只能 用语言加以描述的,如改革开放对商品进出口的 影响等。
.
3.定量依存关系的描述
建立回归方程。对存在相关关系的变量,确定解释变 量(自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因变量),用数学模型
(3)根据指标相对的重要性,确定指标权重;
.
(4)计算综合评价指数;
I IiWi I1W1 I2W2 InWn
Wi
100
(5)比较排序。
.
(二)依存关系分析 依存关系是指客观现象之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主要类型有: 1.确定性依存关系和非确定性依存关系 确定性依存关系也就是函数关系,如:
.
二、统计分析方法
(一)评价分析 评价是最初步,也是最基本的统计分
析。所谓统计评价,即是从数量上描述 研究对象规模的大小、水平的高低,速 度的快慢,以及各种关系是否协调。
评价分析一般通过与一定的标准比较 来衡量,做出判断。
.
1.评价标准。
主要有以下几种: (1)时间评价标准。 与前一时期对比(环比);与去年同期比(同 比);与历史达到的最好水平比或与特定的历 史时期比(定基)。 (2)空间评价标准。 与相似空间比较;与先进空间比较;与扩大空 间比较(省与国家或世界水平比较。) (3)经验或理论标准 经验标准就是通过历史资料的归纳总结出的标 准;理论标准则是通过已知理论经过推理而得 到的标准。
拟支出(y)和收入(x)的关系,拟合的方法通常为“最 小二乘法”,其数学依据为:
(yyˆ)2min
图9-1 消费与收入的相关图
消费支出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
20
40
60 .
80
100
120
可支配收入
计算相关系数和判别系数。相关系数 (-1<r<1) 反映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判定系数
统计分析方法
一、统计的对象和方法 二、统计分析基本方法 三、统计分析报告
.
一、统计的对象和方法
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事物的数量关 系和数量特征,是关于数据收集、整理、 归纳和分析的方法论科学,是实证研究 的一种最重要方法。统计方法广泛地运 用于各个领域,起着信息功能、咨询功 能、监督功能、辅助决策功能的作用。 各个部门要作出决策、执行计划、检查 监督、宏观调控等都需要以充分、灵通、 可靠的统计资料为基础。
.
季节波动通过计算季节指数来测定。
季 节 指数所各有年年同份月的(月季()均 季平数 )均平数
季节指数大于1时,表示该月(季)的水平高 于各月(季)的平均水平,可称为旺季;反之 为淡季。 (3)循环波动:由于一些内在的原因引起的 周期性波动,但周期没有固定的长度。 (4)不规则波动:由于一些偶然的随机因素 造成的波动。
.
统计工作的阶段
1.搜集数据; 2.整理数据——分组、统计表、统计图、综合 指标等; 3.统计分析——运用统计方法及分析对象的有 关知识,从定量与定性的结合上进行研究。统 计分析可以把数据、情况、问题、建议等融为 一体。是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管理、监督 和决策功能的重要内容。
.
统计方法通常可以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 统计两部分。 1.描述统计: 主要是指在获得数据之后,通过分组、 有关图表、统计指标等对现象加以描述; 2.推断统计: 指通过抽样调查等非全面调查,在获得 样本数据的基础上,以概率论和数理统 计为依据,对总体的情况进行科学推断; 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对现象的依存关系进 行模拟、对未来情况进行预测。
.
三、统计分析报告
(一)统计分析报告的特点 1.以统计数据为语言,辅之以统计表和统计图; 2.属说明文形式,资料与基本观点统一,论点 和论据一致,结构和表达方式简明。 (二)撰写统计分析报告的基本知识 1.常见的标题拟定方式 (1)以分析目的为标题 如:我国进出口检疫的现状、问题和对策;我国 各口岸进出口检疫状况比较。
.
3.差异评价
[例]过去三个月中,某地区的月平均进口额已 达到1200万美元,这可能有下面A、B、C三种 情况:
月份 1 2 3
A
1100 1300 1200
B
200 3000 400
C
1600 1200 800
.
差异评价的指标主要有:
பைடு நூலகம்
标准差 ( x x )2 f f
方差 2 标准差系数
.
(2)造成悬念。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会 这样?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3)交代动机。如:“为了……” 3.统计分析报告的结构 (1)递进结构 按照事物的因果关系、逻辑关系展开。 如:现状-原因-结果;
现状-问题-对策; 历史-现状-未来。 (2)并列结构 将所要表述的情况,分成并列的几个部分。如 分析进口商品检疫状况时,分国别美国、日本、 德国等分别进行叙述。
.
(2)以主要论点为为标题 如:我国进出口检疫水平不断提高;发挥统计 分析在进出口检疫工作中的作用 (3)以结论为标题 如:制度创新才是进出口检疫水平提高的根本 途径;人力资源投资是进出口检疫水平提高的 根本途径 (4)以提问的方式为标题 如:xx检疫产生误差的原因是什么? 2.开头的写法 (1)开门见山,直叙主题,使之看了开头的 话就能领悟到题旨。
(程0度-1。),相 反映关回系归数 :方程r对 两变(x量xx之)y(y间关y)系判明的
判定系数 : r2
(yˆ y)2 (y y)2
.
.
(三)动态分析
即从数量上研究客观现象随时间发展变化的规律, 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变动趋势。 1.通过统计指标来综合客观现象发展的基本特征。 如计算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增长水平等。 2.通过图示或数学模型来分解或描述各种波动的 变化规律。 (1)长期趋势分析:指在一段时间内循某一方向 变动,通过建立回归对客观现象未来的发展进行 推测。 (2)季节波动:指由于季节的影响作用而引起 的波动,具有周期性、周期的长度小于12个月;
.
(2)平均指标。说明平均水平的高低。计算
公式: x nx,或x xff
(3)速度指标。说明发展速度或增长速度的 快慢。计算公式:
发 展 速 度 报基告期期水水平平
增 长 速 度 发 展 速 度1
(4)构成指标。说明内部结构的情况。
比重
总体内部的部分总量 总体总量
.
简单评价的方法: (1)相对比较。 用相除的方式,说明相对增长或下降的程度。 一般适用于总量指标、平均指标。 (2)相差比较。 用相减的方式,说明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之间 的绝对差额,适用于一切指标。
.
(3)序时结构 按照事物发展的经过和时间先后进行表述。如 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等。 4.结束语的撰写 (1)总结全文,归纳总结,加强基本观点, 突出中心思想。 (2)提出建议 (3)首尾呼应,对开头提出的问题在结尾时 予以回答。 (4)篇末点题,经一番分析、论证后在结尾 点明题意。
.
.
(4)计划标准。 即主管部门或业务部门提出的计划数、达标数。 2.简单评价 统计分析是将研究对象具体化为统计指标或指标 体系来进行研究。 在统计评价中,将单个统计指标,或指标体系中 各个指标分别选择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就是简单 评价。 简单评价的基本统计指标: (1)总量指标。如进口产品检疫总量,进行规 模比较。
x
A
(1100120)20(1300120)20(1200120)20100 3
B
(200120)20(3000120)20(400120)20156.025 3
C
(1600120)20(1200120)20(800120)20400 3
.
4.综合评价
指对多个指标转化成为一个能够反映综合情况的 指标来进行评价。综合评价的一般步骤: (1)确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这是综合评价的 依据; (2)进行同度量处理,以消除量纲的影响,如 标准化处理: z x x
圆面积 R2
非确定性关系称为相关关系,如:收入水平决定 支出水平,但二者的关系不是完全确定的。 2.定量依存关系和定性依存关系 前者指可以用数量关系直接描述的;后者指只能 用语言加以描述的,如改革开放对商品进出口的 影响等。
.
3.定量依存关系的描述
建立回归方程。对存在相关关系的变量,确定解释变 量(自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因变量),用数学模型
(3)根据指标相对的重要性,确定指标权重;
.
(4)计算综合评价指数;
I IiWi I1W1 I2W2 InWn
Wi
100
(5)比较排序。
.
(二)依存关系分析 依存关系是指客观现象之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主要类型有: 1.确定性依存关系和非确定性依存关系 确定性依存关系也就是函数关系,如:
.
二、统计分析方法
(一)评价分析 评价是最初步,也是最基本的统计分
析。所谓统计评价,即是从数量上描述 研究对象规模的大小、水平的高低,速 度的快慢,以及各种关系是否协调。
评价分析一般通过与一定的标准比较 来衡量,做出判断。
.
1.评价标准。
主要有以下几种: (1)时间评价标准。 与前一时期对比(环比);与去年同期比(同 比);与历史达到的最好水平比或与特定的历 史时期比(定基)。 (2)空间评价标准。 与相似空间比较;与先进空间比较;与扩大空 间比较(省与国家或世界水平比较。) (3)经验或理论标准 经验标准就是通过历史资料的归纳总结出的标 准;理论标准则是通过已知理论经过推理而得 到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