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意识的存在及其作用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潜意识的存在及其作用
摘要:弗洛伊德首创了潜意识,从此将意识结构由过去的猜测转化成为实证分析,已有许多的的证据表明人类存在着潜意识,并受其影响。
本文将以潜意识的概念、存在的证据以及潜意识的作用为线索来作一个综述。
关键字:弗洛伊德潜意识作用
一、何为潜意识
潜意识指的是人类原本具备却没有使用的能力,这种能力被称为“潜力”,也就是存在但却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
潜意识包罗万象、深厚神奇,它有三种成分:第一种成分是我们尚未发掘的能量;第二种成分是过去生活中积淀下来的经验、挫折与创伤;第三种成分则是我们生命的原动力,即欲望、冲突与追求。
弗洛伊德把意识比喻为一座海洋中的冰山,海洋上露出水面的冰山之巅是显意识,紧挨水面的部分是前意识,而在水下面还有一个看不见的庞大的冰山底部,这便是潜意识。
显意识由主观经验组成,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有目的的认知活动,受理性支配,能够被意识到;潜意识又称作无意识,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这种本能所产生的欲望;前意识是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能被主体调动出来的意识,有着中介的作用,一方面它能将潜意识变换形式带到显意识中,另一方面它能阻止潜意识进入到显意识中。
二、潜意识存在的证据
弗洛伊德用实证的方法证明了潜意识的存在。
首先是通过癔病的证明,癔病是一种精神疾病,患病者往往机体上同正常人一样健康。
正常人的行为受理性控制即受显意识支配,而癔病患者的行为属于非理性,可以推断出一定有一种支配非理性的意识存在,即潜意识。
其次通过催眠术的成功使用,催眠术的原理就是让显意识处于休眠状态,使潜意识充分暴露,从而找出某种特殊症状最早发生的时间以及方式,这种症状就会消失。
潜意识作为深度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具有原始性、冲动性、非逻辑性、非时间性、非道德性以及非语言性的特点, 这就决定了潜意识轻易是无法察觉的。
但是, 潜意识客观存在的事实, 不仅在实践中被人们所公认, 而且也为现代实验心理学通过对脑阈限下的各种不同潜意识信息的电反应( 诱发电位) 实验所证实。
有许多的证据表明人类存在潜意识并受其影响:
2.1 脑生理学研究证据
2.1.1 美国生理学家麦克林对大脑不同层次的结构进行了专门研究, 结果表明: 人脑有三
层,由外而内分别是新皮层、边缘脑和原始脑, 它们有着不同的结构与功能。
新皮层是猿人到智人进化的结果, 主管智力、想像力、抽象力、计算力, 相当于意识部分; 边缘脑是哺乳动物遗传下来的, 主管情感; 原始脑源于爬行动物, 人的本能、原始冲动都来自于此, 它相当于潜意识部分。
2.1.2 日本东京大学桔梗英幸研究员和宫下保司教授2002年9月底发现造成记忆暂时丢
失的大脑部位。
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神经元杂志上。
人类有时会将记忆中的某些事物暂时遗忘, 管理这种潜意识的大脑功能通常被称为metamemory。
研究认为这一功能区在人脑前叶的下部。
该研究为潜意识的生理机制研究提供了一些思路。
2.1.3 约瑟夫. 墨菲指出交感神经系统是属于潜意识的器官。
2.2 例证性现象
近年来, 许多心理学实验研究为潜意识的存在提供了一些间接证据。
这些例证性现象的存在似乎从不同侧面来证明潜意识的存在, 虽然它们是人类心理活动很少的一部分, 还不足于对潜意识的内容构成详尽的说明, 而且很多情况下无从对它们进行科学的测量, 但从一定意义上说, 它们是潜意识的一些表现方式。
以下为主要例证:
2. 3. 1阈下知觉。
有充分的证据表明, 刺激太弱虽然不会引起有意识的觉知, 但确实对知觉和其他心理过程有影响( Kihlstrom, 1987, 1990) 。
支持这种现象的证据有许多, 如双耳分听作业、阈下广告信息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Morse和Stoller, 1992) 。
但是, 这种影响的程度与条件还需要进一步证实。
2.3. 2 内隐记忆。
对发生的事件或学过的材料人们认为无记忆, 但记忆却受其影响的效应( Schachter, 1987) 。
这是与显性记忆相对而言的, 内隐记忆的作用可以在一些脑损伤的病人身上看到,也已经从实验中得到证实。
近十年来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就是内隐记忆、内隐社会认知。
2. 3. 3分离现象。
这是指人的机能的主要方面在意识之外或不能与人的其他心理机能整合。
分离现象被临床心理学家看成阻止极度压力和创伤事件进入意识的努力, 人对某些事情或行为过程的遗忘就是分离现象的例子, 而人格分裂则是一种病态的分离现象。
Bernstein和Putnam( 1986) 编制出测量分离倾向差异的量表。
2. 3. 4盲视。
有些脑损伤的个体表现出不寻常的感觉机能缺陷, 保留着一方面的感觉机能,
却丧失了另一方面的机能。
因此, 脑损伤的病人报告不能看见桌上的笔, 但能捡起笔( Weisskrantz, 1986) 。
另外,由于心因性原因导致的意症性失明可以用对光刺激的正确反馈的行为矫正的方法使病人的视力恢复表明了盲视的心理原因( Brady和Lind, 1961) 。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潜意识影响了人的行为。
2. 3. 5催眠。
在催眠条件下, 被催眠者可能不能经历正常状态下痛苦的体验, 并遵循催眠
者的指示忘掉催眠时的经历, 也可能在催眠状态结束后, 做出在催眠期间催眠者所暗示的行为( Kihlstrom, 1987) 。
这充分说明在催眠状态下意识状态发生了改变。
2. 3. 6自动加工。
无论智力技能还是操作技能, 一旦人们形成, 其过程不须人的意识努力,
是自动化的。
刚开始学习某项技能时, 需要意识的作用, 但在技能形成过程中, 潜意识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从元认知角度分析, 在元认知技能形成的初级阶段, 一般需要有意识的指导。
当元认知技能得到了比较高的发展, 成为一种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时, 其运用就不为人的意识所觉知。
2. 3. 7压抑。
压抑是与潜意识紧密相关联的, 压抑的内容最初是有意识的, 但由于这些内
容能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产生强烈的焦虑或受到良心的谴责( 例如为社会道德、法律、法规所不能兼容, 与父母的价值观相悖等) , 人们通常把这些内容从意识层次压抑到潜意识层次, 而并非彻底地忘记它们。
在以后的生活中, 遇到类似的环境或诱发事件, 这些被压抑的内容就在不自觉地影响人的行为。
许多神经症患者其病因是与明显的压抑内容有关的。
三、潜意识的作用
潜意识的作用在于收集各种信息,以便为大脑感知可能到来的各种状况留出自由空间,就好比存放杂物的阁楼,那里总会有些你正想要却一直找不到的东西。
如果没有潜意识,我们的大脑就会陷入混乱,失去作用。
3.1利用潜意识不断自我完善
显意识可以进行推理,也可以做出选择。
例如,人们可以选择书籍,选择住房,选择伴侣等。
而潜意识是不受控制的。
例如,心脏的跳动,消化系统的运作,血液的循环、呼吸等都是潜意识的作用。
3.2建立新的习惯模式
人是受习惯支配的,习惯是潜意识的功能,人们学习跳舞、骑自行车或开车,是在意识的指导下一次次地重复动作,直到在潜意识中留下深深的“印迹'”为止。
一个人如果习惯于某一行为,就会无意识地按照习惯去行动。
无论是积极的信息还是消极的信息,只要对这个信息感兴趣,刺激的次数多了就会进入到意识中。
对于好的、有利于加你自信心的信息,要反复回忆反复展现,使其同化在潜意识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潜意识中建立起新的更加积极的习惯模型。
有句话讲得好,“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是显意识和潜意识相互作用的一个典范。
我们要学会“不在其位也谋其职”,用憧憬中的良好形象不断进行自身强化,从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点滴细节到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都要有意思地去模仿憧憬形象,建立新的习惯模式。
3.3潜意识使人在某些突发情境中避开伤害
动物在灾难性事件降临之前, 往往会凭借本能的直觉来预知危险, 根据这种直觉来采取保护性行为, 这样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比比皆是。
人作为最高级的动物, 在某些本能上保留着与动物的相似之处,无论弗洛伊德、荣格, 还是艾里克森在他们的理论中都鲜明地指出过。
只不过人类过于相信人比动物的高级之处, 使这样的一种求生的本能似乎被弱化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 当人出现某种不详的预感时, 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护自己, 而不是认为人的自由意志或主观能动性就肯定能改变世界。
当然, 人与动物是不同的, 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确能让人类主动地去生活、学习和改造世界, 但这不是无限的。
3.4潜意识能够帮助人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果在人际交往过程中, 利用潜意识去学会宽容别人, 学会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 学会换位体验, 那么潜意识将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建立在对自己和对别人的态度上, 只有既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 又认识到别人的优点与缺陷, 最终本着我好, 你也好的交往态度, 才能使自己的潜意识接受人们交往的积极出发点, 形成健康的人际交往特点。
反之, 偏见、迷信、狭隘的宗派利益、病态心理、发泄个人忿恨最终伤害自己, 让自己失去更多的友谊, 同时也让潜意识变得消极、狭隘。
3.5潜意识可用于自我积极心理治疗
潜意识服从于暗示的作用, 人要用积极的暗示来引导自己, 尽量减少不良暗示。
中国俗语“心病还须心药医”, 解铃还须系铃人以及西方谚语“医生包扎伤口, 上帝治疗它”都反应积极暗示对心理治疗的作用。
对于心理问题, 依靠别人的帮助只能治标而不治本, 只有自己积极配合并逐步改变不良的暗示,才能使潜意识充分发挥积极的治疗作用。
3.6潜意识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创造性活动
潜意识使人具有超人的悟性和洞察能力。
有许多科学家认识到潜意识的重要性。
爱迪生、马可尼、爱因斯坦等人在创造性工作过程中都利用过潜意识。
可以说, 潜意识是许多科学家成功的重要因素。
弗洛伊德也注重灵感、梦中的创造性成就, 认为梦中的智力成就属于在白日引起同样成就的同一种精神力量。
挖掘人的潜能, 实际上与注意潜意识的创造性是一致的。
当然, 潜意识的创造性不是很容易体现出来的, 只有当我们的意识活动进行到一定程度, 才能唤醒潜意识, 才能出现创造性的直觉和灵感。
参考文献:
1、黄和林论潜意识的存在性及其作用宁波教育学报2004
2、张颖充分发挥潜意识在学生成长中的促进作用河北交通科技2008
3、伊卓琳弗洛伊德潜意识及人格结构研究东方企业文化2011
4、时光论潜意识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1
5、董建新潜意识的形成与作用现代哲学1995
6、刘奎林潜意识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