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诗歌专题复习之构思脉络题(教师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从人物情感的角度:诗词中的人物形象(诗词叙写的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在观览景物、叙写事件过程中常常发生情感心理的变化,梳理事件心理变化过程:抓住表现事件或心理的标志性词语,分析事件变化发展过程或人物(包括抒情主人公和诗中人物)心理变化过程,从而理清写人思路。
(四)答题注意点:1、怎么构思?围绕什么而写?2、就是要弄清楚各层次的内容,对各层次的层意进行概括,把层意按照先后顺序组合起来。3、表述时要说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即开头、中间和结尾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5、疏影·苔枝缀玉①姜夔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②。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③。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注:①苔枝缀玉:苔枝,长有苔藓的梅枝。缀玉,梅花像美玉一般缀满枝头。②“犹记”句:写宋武帝女儿寿阳公主午睡时梅花飘落眉心,留下花瓣印的故事。③《汉武故事》载,汉武帝刘彻幼时曾对姑母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
(1)简述本诗的行文思路。(5分)
以时间为顺序(黄昏——月明——中宵),首联写山寺所处的环境,颔联写初到山寺,颈联写夜宿山寺的所闻所见,尾联写诗人的感想。(每点1分)
二、解题方法探究:
(一)、概念明晰
构思脉络:“构思”是指写诗歌时,在下笔之前对诗的主旨、结构、材料、语言、方法等方面进行总体设计。“脉络”是指诗中清楚的布局和条理。也就是行文的思路:考虑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使得诗歌呈现系统性,有中心有层次。
①(2014年江苏卷)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2分)
【参考答案】乘兴而往——怅惘不遇——欣赏叹慕。
②落日怅望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明日西风还挂席②,唱我新词泪沾臆。灵均去后楚山空,澧阳兰芷无颜色。君才如梦得,武陵更在西南极。《竹枝词》、莫徭③新唱,谁谓古今隔。
【注】①接淅:行色匆忙。②挂席:挂起帆席,准备启程。③莫徭:楚地瑶族地区,苏坚(字伯固,苏轼老友)即将任职地
(1)概括这首词上片的行文思路。(3分)
先写梦中泛舟震泽、波浪滔天的景象,再写眼前庐山倚天雄奇的景象,最后感慨人生到处奔波的境遇。
论文:此处指论诗。
(2)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
【解题分析】本诗可分三层,而且层次清晰。第(1)题已经暗示你前四句为第一层,是对李白诗的高度评价;第(2)题也暗示你这两句诗是一层,是借写景表达对李白的思念;剩下的两句当然是一层,盼望与李白相见讨论诗歌。我们要关注的是“构思”特点:首尾相应,以评诗起始,以盼望论诗作结,全诗立足“诗”来构思。
高三语文诗歌专题复习之构思脉络题(教师稿)
一、考题回顾: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2011高考江苏卷)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感皇恩·出京门有感李俊民
忍泪出门来,杨花如雪。惆怅天涯又离别。碧云西畔,举目乱山重叠。据鞍归去也,情凄切!
一日三秋,寸肠千结。敢向青天问明月。算应无恨,安用暂圆还缺?愿人长似,月圆时节。
(1))请简要说明这首词上阕的行文思路。(4分)
答:诗人先写离别时的情状(1分),接着写“忍泪”的原因(1分),再写前路的艰险(1分),最后写登程后的凄切心情(1分)。
(2)【答案】比喻。“丝窠缀露珠”,用清晨缀附于蛛网上闪闪发亮的露水珠子,来比喻外表华美而没有坚实内容的文章。
(3)富贵无望的自嘲之情,政治上不得意(或文章不被赏识)的苦闷之情,对碌碌无为的官场的不满,弃官归隐之情。(每点1分,共4分)
【参考答案】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15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一模)
宿山寺
项斯
栗叶重重复翠微,黄昏溪上语人稀。
月明古寺客初到,风度闲门僧未归。
山果经霜多自落,水萤穿竹不停飞。
中宵能得几时睡,又被钟声催著衣。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2、绝句的常见结构:
①、一般结构:第一句起。第二句承,第三句转,第四句合。
②、两句铺陈,两句议论或抒情或叙事。
③、前三句铺陈,第四句转,揭示中心。
(三)赏析诗词的结构层次,主要有以下五个角度。
1、从线索的角度:写人叙事或写景状物,往往围绕某种事物、某种感情进行,或者由这一事物或情感贯穿联接。
2、从时空的角度:抓住时间推移或空间转换分析层次。一般写景、叙事,往往有“时间”“方位”的标志,或者在表达内容上体现出明显的时空特征,我们可以抓住这些标志,划分层次,分析概括层次要点,明确全诗展开的思路
3、从人景情的角度:前部分写景,后部分抒情或评论,如杜甫《登高》,前三联写景,尾联抒怀;或者先抒情议论,在写景,然后在抒情议论,如2011江苏卷《春日怀李白》。阅读赏析时,我们要抓住诗句分清是写景,还是抒情,依据“景”“情”划分层次。凡写景,又可以依据写景的角度划分层次。
6、十二月十四日夜微雪,明日早往南溪小酌至晚苏轼
南溪得雪真无价,走马来看及未消。
独自披榛寻履迹,最先犯晓过朱桥。
谁怜破屋眠无处,坐觉村饥语不嚣。
惟有暮鸦知客意,惊飞千片落寒条。
请简要分析诗人情绪的变化过程。
答:十二月十四日夜雪,诗人雅兴勃发,然而“屋破”“村饥”的萧索荒凉景象,使诗人游兴大减,暮鸦惊飞雪花飘落,才使得诗人稍许摆脱扫兴的情绪。
围绕渔事,词人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请简要分析。(6分)
答:先以小舟出钓穿鱼而归表现闲适之情;然后引用子牙直钩之典,表达怀才不遇的怅恨;最后描写食鱼饮酒,抒发自得之乐与孤独之苦。(6分,每点2分)
五、巩固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归朝欢和苏坚伯苏轼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此生长接淅①,与君同是江南客。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
②二分法。即首联和颔联是第一层,颈联和尾联是第二层。
旅夜书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孤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③三分法。一般结构是:首联是第一层,颔联和颈联是第二层,尾联是第三层。
江村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这首诗景情分写,作者是如何层层递进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请作简要说明。
先“怅望”云去鸟飞之景,触动乡愁旅恨;再“怅望”夕阳余晖之景,加重乡愁,进而触发内心深处年华老去的感伤。
③渔家傲谢逸
秋水无痕清见底,蓼花汀上西风起。一叶小舟烟雾里,兰棹舣,柳条带雨穿源自文库鲤。
自叹直钩无处使,笛声吹彻云山翠。脍落霜刀红缕细,新酒美,醉来独枕莎衣睡。
7、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王澜
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镇日思归归未得,孤负殷勤杜宇。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洒潇潇雨。长江万里,难将此恨流去。
遥想江口依然,鸟啼花谢,今日谁为主。燕子归来,雕梁何处,底事呢喃语。最苦金沙,十万户尽,作血流漂杵。横空剑气,要当一洗残虏。
注:宋宁宗嘉定十四年,金兵国攻蕲州,城陷。王澜因避蕲州失陷之灾,移居溢江,在新亭上写了本词。
三、课堂训练:
1、基本题型:分析构思脉络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请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4分)
先写景,后抒情:(2分)先选取草色、柳色、桃花、李花等典型春景表现春日之美,(1分)再用东风不消愁,春日惹恨长来点明春思。(1分)
4、从因果关系的角度:明白因是什么,果是什么。“果”一般指抒发的人物形象的情感,人物二段遭遇或命运,人物行为或事件的出现。“因”指产生“果”的原因,有客观环境的原因,有社会时代的原因,有个人生活遭遇的原因或情感的原因。赏析时,要在分析前后上下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其相关间的关系,抓住存在的“因”“果”关系划分层次,理清思路。
【注】①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成都草堂。②三城戍:当时因受吐蕃侵扰,曾在松、维、堡三城设戍。
这首诗以“野望”为题,请具体说明全诗是如何扣住“望”来写的。(4分)
①首联由远及近描写所“望”之景;②中间两联因景生情,抒写“望”之感慨;③尾联点明“望”之方式和地点,以及由“望”引发的忧虑。
3、变式二:分析人物思想情感变化的过程或情感如何的变化
(2)“文章功用不经世,何异丝窠缀露珠”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2分)
(3)请概括本诗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4分)
答案:
10.(1)【答案】开头作者不明说自己不能升官发财,而是说钱拒绝和自己交往,幽默诙谐。三四句表面看来是自责,实际上以反语暗指、自嘲文章不为世人赏识。五六句诗意表面上说自己尸位素餐,其实是对于碌碌无为的官场生涯的不满或讽刺。结尾不直说退隐,却写对往事的追忆,也给诗篇结尾添加了戏说的风韵。
再直抒愁情太浓,又怎能做得好梦,最后在剪弄灯花的动作中结束全词,愁绪难解。
4、九日蓝耕会饮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整首诗是如何写“悲”的?请简要概括。
答:借会饮欢笑反衬悲:借壮阔萧瑟秋景渲染悲;借人事难料直抒悲。
(先写春天的色彩;(1分)次写春天的繁花;(1分)接着写不解愁的春风;(1分)最后写春日惹恨,点明春思。(1分))
2、变式一:分析诗歌的写法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望①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②,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8、戏呈孔毅父黄庭坚
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
文章功用不经世,何异丝窠缀露珠。
校书著作频诏除,犹能上车问何如。
忽忆僧床同野饭,梦随秋雁到东湖。
【注】(1)管城子:即毛笔。孔方兄:即钱。古时的铜钱中有方孔,故有此称。(2)校书:即校书郎,旧章校勘书籍。著作:即著作郎,旧掌编撰国史。
(1)全诗以“戏”为脉络,请具体说说作者是如何戏说的。(4分)
⑵词的上阙不着一个“梅”字,却多处言梅,手法多样,请加以分析。(6分)
答:起句用比喻手法写出梅花之貌;“无言自倚修竹”用拟人手法突出了梅孤高的形象;最后借用典故,给梅花的形象增添了楚楚风致,突出其“幽独”的气质。
⑶下阙中作者的情感有着怎样的变化过程,请加以概括。(3分)
答:对美好之事的追念——想要留住美好事物的愿望——对美好事物逝去的哀叹、无可奈何
3、蝶恋花·暖日晴风初破冻 宋代:李清照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全词以“愁”字贯穿始终,请说说这首词的构思脉络。
先由春景落笔,引出愁情;接着抓几个典型的生活细节,刻画主人公内心的孤寂愁思;
“构思脉络”应为偏正结构,即构思的脉络,就是指行文的思路。回答重在脉络,但也要兼顾“构思”的特点。
(二)、知识积累:
1、掌握律诗的常见结构模式,把握诗歌结构的规律。由此分析诗歌的行文思路。
①“四分法”,即“起”“承”“转”“合”四个层次。
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请简要分析下阕中词人情绪的变化过程。(6分)
答:由对故土失陷的痛惜、对物是人非的感叹(2分),到对受难百姓的同情、对金兵惨无人道暴行的痛恨(2分),再到激起报仇雪恨的决心(2分)。(评分建议:答对情感而不结合内容,每点得1分;不能体现变化过程,最多得3分;“对故土失陷的痛惜”与“对物是人非的感叹”答出其一即可,“对受难百姓的同情”与“对金兵惨无人道暴行的痛恨”答出其一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