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语文(职业模块)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高语文(职业模块)测试题姓名:得分: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濡(rú)养琴弦(xuán) 生死攸(yōu)关典雅雍(yōng)容
B.濒(bīn)临绵亘(gèn)饿殍(piǎo)遍野飘洒翩跹(xiān)
C.倾圮(pǐ) 啮噬(shì)猝(cuì)不及防残垣(yuán)断壁
D.偏倚(qǐ)归咎(jiù)发人深省(xǐng)引人入胜(shè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相濡以沫其甘如饴意味深常杀一敬百
B.浮想联翩卧薪偿胆苦思冥想莫名奇妙
C.名落孙山骇人听闻心力交瘁按部就班
D.吊以轻心持之一恒坚忍不拔惊涛骇浪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始终不渝.(改变)廓.(空阔)然大公偃.(隐藏)旗息鼓
B.超群绝伦.(伦理)挥斥方遒.(强劲有力)死有余辜.(罪)
C.弥.(满)天大罪众所周.(全面、普遍)知怨天尤.(过失)人
D.天人合.(合并)一苦不堪.(能够)言有条不紊.(乱)
4.下列各句中,依次填在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科学是求真,但科学不能保证其本身方向正确,这既包括研究方向,也包括研究成果的方向。
(2)人文文化、人文知识与揭示客观实际的规律。
(3)不论是科技大家,还是文艺大家,还是政治、军事大家,他们所具有的知识一般都是较为的。
A、应用探索齐备
B、运用摸索完备
C、应用探索完备
D、运用摸索齐备
5.对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有错误的一句是()
A.风像个隐身强盗,吹着尖利的口哨,围着车子打转,随时准备下手。
(比喻)
B.是什么引起了这骚动呢?不是惊涛骇浪,更不是台风。
使得汉堡港改变节奏的,是一条船。
就是中国远洋公司上海分公司的远洋货轮汉川号。
(设问)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比喻)
D.失去了丈夫的女人,就是齐斩斩折断的琴弦,每一根都在雨夜长久的自鸣……(拟人)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位日本经济大臣曾指出,亚洲经济的盛衰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增长。
B.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行的。
C.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D.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不期而遇晤见了鲁迅先生。
7.下列语段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公共汽车正在行驶中,前面一骑摩托车的男子突然变向横穿马路,眼看两车就要相撞。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嘎——”的一声,公共汽车司机紧急刹车,避免了一场车祸的发生。
车上乘客目睹了这扣人心弦
....的一幕,议论纷纷,怨声载道
....。
那翻到在地的
骑摩托车男子迅速爬起来,一阵东张西望之后,未见交警身影,继而义无反顾
....,翻身
上车,扬长而去。
司机不禁怒形于色
....,大声斥责那违反叫通规则的男子。
A.扣人心弦
B.怨声载道
C.义无反顾
D.怒形于色
8.对下列名言作者的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A.人们常常从成就事业的角度,断定我们是否重要。
但我要说,只要我们在时刻努力着,为光明在奋斗着,我们就是无比重要地生活着。
——毕淑敏
B.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
——白岩松
C.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岑参
D.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李白
9.默写填空
(1)落红不是无情物,。
(2)古道西风瘦马。
,断肠人在天涯。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秃的梧桐
苏雪林
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
人们走过那秃梧桐下,总这样惋惜地说。
这株梧桐所生的地点,真有点奇怪,我们所住的屋子,本来分做两下给两家住的,这株梧桐,恰恰长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说是两家的分界牌。
屋前的石阶,虽仅有其一,由屋前到园外去的路却有两条——一家走一条,梧桐生在两路的中间,清荫分盖了两家的草场,夜里下雨,潇潇淅淅打在桐叶上的雨声,
诗意也两家分享。
不幸园里蚂蚁过多,梧桐的枝干,为蚂蚁所蚀,渐渐地不坚牢了,一夜雷雨,便将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
春天到来,树身上居然透出许多绿叶,团团附着树端,看去好像一棵棕榈树。
谁说这株梧桐不会再活呢?它现在长了新叶,或者更会长出新技,不久定可以恢复从前的美荫了。
一阵风过,叶儿又被劈下来,拾起一看,叶蒂已啮断了三分之二——又是蚂蚁干的好事。
哦,可恶!
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它求生的志气。
蚂蚁又来了,风又起了,好容易长得巴掌大的叶儿又飘去了,但它不管,仍然萌
新的芽,吐新的叶,整整地忙了一个春天,又整整地忙了一个夏天。
秋来,老柏和香橙还沉郁地绿着,别的树却都憔悴了。
年近古稀的老榆,护定它青青的叶,似老年人想保存半生辛苦贮蓄的家私,但哪禁得西风如败子,日夕在耳畔絮聒?现在它的叶子已去得差不多,园中减了葱茏的绿意,却也添了蔚蓝的天光。
爬在榆干上的薛荔,也大为喜悦,上面没有遮蔽,可以酣饮风霜了,它脸儿醉得枫叶般红,陶然自足,不管垂老破家的榆树,在它头上瑟瑟地悲叹。
大理菊东倒西倾,还挣扎着在荒草里开出红艳的花。
牵牛的蔓,早枯萎了,但还开花呢,可是比从前纤小,冷冷凉露中,泛满浅紫嫩红的小花,更觉娇美可怜。
还有从前种麝香连理花和凤仙花的地里,有时也见几朵残花,秋风里,时时有玉钱蝴蝶翩翩飞来,停在花上,好半天不动,幽情凄恋,它要僵了,它愿意僵在花儿的冷香里!
这时候,园里另外一株梧桐,叶儿已飞去大半,秃的梧桐,自然更是一无所有,只有亭亭如青玉的干,兀立在惨淡的斜阳中。
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
人们走过秃梧桐下,若是这样惋惜地说。
但是,我知道明年还有春天要来。
明年春天仍有蚂蚁和风呢?
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
10.文中的梧桐遭到了“风和雷雨的劈折”“蚂蚁的啃食”“风的侵袭”,但它还是“整整忙了一个春天,又整整忙了一个夏天”,作者这样写有何目的?
11.为什么作者一开始先极力描写梧桐濒临枯死的状态以及恶劣的环境?
12.第11段中写“老柏和香橙还沉郁地绿着”,“年近古稀的老榆,护定它青青的叶”,但最后都禁不住西风而“瑟瑟地悲叹”,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13.第12段描写了哪些花?作者既然倾情与梧桐,却又为何要歌颂它们?
14.划线部分的作用是什么?贯穿全文的线索又是什么?最后一句话有何含义?
三、写作
(一)、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四处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日前惠顾你社网站,得知招聘动漫设计师的消息,我决定应聘。
我是广天职业学院动漫专业2012届本科毕业生,学习成绩优秀,身体健康,表达能力强。
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如有意向,可尽快与我洽谈。
(1)将改为
(2)将改为
(3)将改为
(4)将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