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形象专题(校本)
鉴赏诗歌形象教案范本全新版
![鉴赏诗歌形象教案范本全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b6b1b45b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80.png)
鉴赏诗歌形象教案范本全新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教材的第三章“诗歌的形象”,详细内容包括形象的含义、分类、作用以及如何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我们将着重分析《静夜思》、《钱塘湖春行》等经典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诗歌形象的含义、分类和作用。
2.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3. 通过对诗歌的深入学习,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形象的理解和鉴赏。
教学重点:形象的含义、分类、作用以及在实际诗歌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首描绘月夜的诗《静夜思》,让学生感受诗歌中的形象美。
2. 讲解:详细讲解形象的含义、分类和作用,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示范:以《钱塘湖春行》为例,示范如何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4.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教材中的其他诗歌,分析其形象特点,进行随堂练习。
6. 互动: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喜爱的诗歌,共同鉴赏其中的形象。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鉴赏诗歌形象2. 板书内容:形象的含义形象的分类形象的作用鉴赏诗歌形象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举例说明形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请鉴赏一首你喜欢的诗歌,分析其中的形象特点。
2. 答案:形象在诗歌中的作用:表现情感、描绘景物、渲染气氛等。
范例:《登鹳雀楼》中的形象特点:黄河、白云、青山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形象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有所提高,但仍需加强实际操作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古典诗歌,深入体会诗歌中的形象美,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同时,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学会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诗歌形象的理解和鉴赏。
2. 教学过程中的示范和练习环节。
3.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
《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
![《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2fe18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9.png)
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01
02
03
04
英勇无畏
表现人物的勇敢、坚定和无畏 精神。
机智聪慧
展示人物的聪明才智、机敏应 对的特点。
善良仁慈
描绘人物的善良、慈悲、关爱 他人的品质。
阴险狡诈
刻画人物的奸诈、虚伪、不择 手段的特点。
人物形象的情感表达
喜怒哀乐
表现人物的情感变化, 如喜悦、愤怒、悲伤和
欢乐等。
爱恨情仇
诗歌形象的特点
具体性
诗歌形象具有具体可感的特征, 通过语言描述将抽象的情感和思 想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使读者能
够感知和想象。
概括性
诗歌形象虽然具体,但同时也具 有概括性,能够代表某一类人、 事、物或情感,从而引发读者的
共鸣和思考。
象征性
诗歌形象常常具有象征意义,通 过具体的形象暗示或代表某种抽 象的概念、情感或意义,使读者 在欣赏形象的同时领悟到更深层
水
象征柔美、灵动、变化等积极意义。
自然景物对人物情感的烘托
以乐景写乐情
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物,来表达人物内心 的喜悦和欢乐。
以乐景写哀情
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物,来反衬人物内心 的悲伤和痛苦。
以哀景写哀情
通过描绘凄凉的自然景物,来表达人物内心 的悲伤和痛苦。
以哀景写乐情
通过描绘凄凉的自然景物,来反衬人物内心 的喜悦和欢乐。
总结词
分析诗歌情感的表达和抒发是鉴赏诗歌形象的核心。
详细描述
诗歌是情感的载体,通过分析诗歌情感的表达和抒发,可以 深入理解诗歌形象的内在精神。例如,通过分析“离别”这 一情感主题,可以理解它所表达的依依不舍和思念之情,进 而领悟诗歌形象的审美价值。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23f21b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f4.png)
谢谢观看!
[诗意赏析]
首联用简单几笔勾画出了李将军居处的清静。用“高树蝉声”意象一是以动衬 静,产生“鸟鸣山更幽”的效果;二是蝉为高蹈出尘的象征,取“居高声自远”之意。 朱门本是名利场的代名词,“冷静似闲居”,可见李将军的趣味与寻常官宦大相径 庭。颔联写将军书斋之中,数茎墨竹图挂于墙壁,可见重新裱过的痕迹,可谓高 古;一架书卷立于地,上面安放着香薰,篆烟袅袅,应是长年安放。这从侧面写 出了李将军情趣的高雅。颈联前句写将军府侍儿的“知礼”,侧面衬托了李将军的 修养之高;颈联后句与尾联描绘了李将军吟咏豪放、爱读英雄人物传记、渴望建 立功勋却担心自己不如书中英雄的形象特点,表现出了李将军性格豪爽、狂放不 羁。
就古代诗歌而言,更看重动作、神态、细节描写与环境烘托。
赏析人物塑造手法“三方法”
方法一:一颦一笑总关情,言行肖貌要留心。 正面描写:外貌描写,容貌、衣着、姿态等;神态描写,面部表情等;心 理描写,心理活动等;动作描写,动作、行为等;语言描写,对话和自问 自答。 方法二:缘景明情品意象,侧面描写来衬托。 侧面描写:注意环境背景(时间、天气、地点、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起 到的作用;注意意象的含义,理解这些意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注意他人 眼中人物的形象。 方法三:知人论世细推敲,巧看注解获信息。 知人论世,关注背景;细看题目,巧看注释。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思 想抱负,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的身份。
赏析人物塑造手法的答题步骤
例2 (2019·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唐]王建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鉴赏诗歌形象”(5篇模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鉴赏诗歌形象”(5篇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189cd43a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c0.png)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鉴赏诗歌形象”(5篇模版)第一篇: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鉴赏诗歌形象”“鉴赏诗歌形象”专题复习教学案一、鉴赏诗歌的意象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事物形象(景物、山川草木等)表现诗人的主观的感情。
客观事物形象,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更是含有“意”(情感)的形象,即“意象”。
意象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
1.抓景物特点,探知诗人的感情。
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析意境,探知诗人的感情。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把要抒发的情感寄寓于所描写的景物之中,即人们常说的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台城(唐·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3.透过表面意义,挖掘深层含谒金门(唐·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二、鉴赏诗歌中的物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
如咏物抒情诗。
1.抓物象的特点。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释: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
悬:端端正正地高挂。
2.抓物与志的“契合点”: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小松(唐·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释: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有硬。
3.抓意象的特殊内涵。
①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专题 形象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专题 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c7b3014389eb172dec63b71b.png)
1、诗人之外的主人公形象。孟郊的《游子吟》给我们塑 造了一个在儿子远游前为儿子缝补衣服、疼爱儿子的慈 母形象。 2、诗人自己(或称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李白的《静夜 思》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漂泊在外、夜晚望月 思家的诗人形象。 3、写景诗中描写的景象。杜牧的《题扬州禅智寺》“雨 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
古典诗歌鉴赏之
形象
考试说明: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 表达技巧;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考纲陈述】 能力层级为D级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上看:看诗歌题目,圈出题眼(主要内容、感情基 调)。再看作者,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 (如南宋的爱国思想)。 (2)下看:看注解提示,了解诗歌的背景,寻找诗歌内 容和情感的线索。 (3)中看:看全诗主体,每句圈出一两个词作为句眼, 特别注意诗歌中的表现情感的形容词和副词(如:孤、 独、自、寂)。后部分一般运用议论、抒情手法,是诗 的主旨。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 情,或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1)人物形象 分为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主人公)。另一类是作品 刻画的人物形象(如《江雪》中的渔翁)。
(2)景物形象 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咏柳》 中的柳)和人文景象(如《归园田居》中的方宅、草屋 等)。抒情诗中,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 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 称之为“意象”。
鉴赏诗歌形象优质教案范本全新版
![鉴赏诗歌形象优质教案范本全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db74c6a4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9.png)
鉴赏诗歌形象优质教案范本全新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教材的第四章——“诗歌形象的鉴赏”。
详细内容包括:形象的含义与分类、如何把握诗歌中的形象、形象与情感的关系以及形象的创新解读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诗歌形象的含义与分类,能够准确地识别和分析诗歌中的形象。
2. 学会运用诗歌形象表达情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在诗歌鉴赏中能够提出独特的见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准确地把握诗歌中的形象,以及如何将形象与情感紧密联系起来。
教学重点:诗歌形象的分类、识别、分析和创新解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古诗,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形象。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学习诗歌形象的鉴赏。
3. 知识讲解:(1)形象的含义与分类:以具体诗句为例,讲解形象的含义,并对形象进行分类。
(2)如何把握诗歌中的形象:通过分析具体诗句,教授识别和分析诗歌形象的方法。
(3)形象与情感的关系:结合具体诗歌,讲解形象如何表达情感。
(4)形象的创新解读:引导学生提出独特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诗歌,带领学生分析其中的形象,并进行解答。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诗歌形象分析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7.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六、板书设计1. 《诗歌形象的鉴赏》2. 内容:(1)形象的含义与分类(2)如何把握诗歌中的形象(3)形象与情感的关系(4)形象的创新解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你喜欢的诗歌中的形象,并阐述其与情感的关系。
2. 答案要求:内容完整、观点明确、分析深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一些有关诗歌形象鉴赏的书籍和文章,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深入学习。
《诗歌鉴赏——形象鉴赏题》教学课件
![《诗歌鉴赏——形象鉴赏题》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41047ec850ad02df804111.png)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
答题指导 这首诗可算是惜墨如金,不仅描绘了 一幅恬静、清幽的石湖图卷,而且传达出画笔难 于表现的情韵。可以想象姜夔当年是坐船造访石 湖的。“桥西一曲水通村”,自然是江南水乡特 有的景色,同时也自远渐近,显现出范氏别墅的 方位。湖水烟波浩渺,湖岸林阴繁茂,凭什么来 认得“水通村”呢?“岸阁浮萍绿有痕”,湖水
2. 严郑公①宅同咏竹 唐·
绿竹半含箨② 色侵书帙③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 ①严郑公: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武,受封郑国公。②箨:笋 皮。③帙:包书的布套。
答题指导 杜甫的这首咏物诗,清新雅致。首联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描写新发之竹,“半
含”“才出”抓住了春笋蓬勃生长的典型过程。 颔联“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竹的颜色绿 得逼你的眼,绿色掩映着书卷,似乎天色都暗了 下来。竹影摇曳,竹色青葱,晃动的竹影移过酒 器,显得更加清凉。这一联选取“竹色”给人的 感受,让我们置身于竹阴中。“侵”字写出竹影 渐大渐强的过程,一“晚”字写出竹林之密、竹 之高、竹之浓给人带来的错觉。颈联“雨洗娟娟
现场答案 营造了凄清、惆怅、孤寂的氛围,表现
评分分析 该答案虽说得满分,但存在过度答题的 问题。 增分提示 第一问用“凄冷”“冷清”“凄凉”也 可,第二问用“惆怅”“失落”“惜别”“依依不 舍”等词也可。答环境氛围题大多能用一至两个双 音节词准确概括。这些词语大致有:欢乐、幽静、 热闹、美好、清幽、雄浑、阔大等。 正确答案 营造了在夜间为友人送行时凄清幽冷的 氛围,表现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无欢的心情。 (“氛围”1分,“心情”1
《诗歌形象鉴赏专题复习》教学课件解析
![《诗歌形象鉴赏专题复习》教学课件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6ae2c59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08.png)
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 诗人形象
解答不具体, 且答非所问。
独坐敬亭山 李白
讨论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答案二:诗人李白是一位豪放不羁的
才子,在敬亭山之上,与敬亭山厮守, 不去理睬“众鸟”与“孤云”,清高自 傲的诗人形象自然流露,但从诗中我们 隐约可见诗人的寂寞心情,或为功名, 或为宦海浮沉。也许只有人格化的敬亭 山才能与李白比孤比傲比豪迈。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
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
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 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
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 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鉴赏诗歌的形象
考 试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 言、 表达技巧;
说 明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课堂 达成目标
1、了解诗歌的形 象含义及分类
2、重点掌握人物 形象鉴赏题答题 技巧
思想内容 写了什么?
诗歌贵在 形象思维
形象语言表达 怎么写的?
表达出什么思想情感? 描写了什么具体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 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 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 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 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 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 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专题15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形象(解析版)
![专题15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形象(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057722b5a98271fe900ef95e.png)
专题15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形象一、考纲解析诗歌创作的目的是抒情,而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借助诗中的形象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的。
因此,鉴赏古诗词,首先必须把握古诗词的形象。
所谓形象就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主观情感的意象。
它主要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三种。
二、考向分析考向一人物形象在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又可分为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二是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一)鉴赏人物形象的4大思考角度1.看标题、注释,初步揣摩形象有的诗歌标题有极强的暗示性,对于形象、情感都有提示作用。
如2012年安徽卷《最爱东山晴后雪》,很明显通过标题就可以大体揣测出本诗塑造了一个热爱自然美景的诗人形象。
有的诗歌注释也有暗示性。
如2015年湖北卷《劳停驿》(欧阳修)的注释“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
劳停驿,驿站名”,据此可以揣摩,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大体是“被贬蛮荒、漂泊在外”的形象。
2.赏景物(意象),分析形象要抓住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运用的意象来分析形象。
景物描写能够对人物的心理起烘托作用,是人物心境的直接流露。
比如诗歌中若出现“菊”“狭径”“柴门”等意象,则极可能是“远离官场,热爱自然”的隐者形象。
3.抓描写,分析形象要抓住诗歌中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仔细分析相应的关键词,探寻人物的形象特点。
“醉眼千峰顶上,世间多少秋毫”一句中“醉眼”就是一个神态描写,很明显这个描写能够体现出人物的“旷达洒脱”。
4.析典故,分析形象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借他人(事)来比况自己,为用典。
比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用典,作者以廉颇自比,雄心不减当年,渴望为国效力,叹无人前来问讯,徒有英雄豪情。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鉴赏+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鉴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825981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ea.png)
杜甫形象:生活贫苦、热情真诚、率真纯朴的诗人形 象。 曹操形象:求贤若渴、惜时如金、具有一统天下理想 的志士形象。 陆游形象:客居京城、百无聊赖、落寞孤独、看透世 态炎凉、始终矢志不渝的爱国斗士形象。 李清照形象:天涯沦落、形影相吊、漂泊孤独的女子 形象。 周瑜形象:年轻有为,从容闲雅,雄才大略的儒将形 象。 劳动者形象:辛勤劳动,吃苦耐劳、以农事为重的农 民形象。 士兵形象:渴望建功立业、力竭苦战、不畏生死、不 顾荣誉、思亲念家的战士形象。 离人形象:思家念亲、感慨时光流逝青春不再,归家 遥遥无期的孤独寂寞的离人形象。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插秧歌杨万里 宋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 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 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宋
[答案] 琵琶女 年老色衰 沦落江湖 作者(白居易) 怀才 不遇 沦落江湖 忧愁痛苦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 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 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4.2024年全国三套试卷均未涉及形象内容,属于轮考题型。
人物形象p247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可以是人 物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是 一个典型的细节。因此,鉴赏人物形象应以人物(肖像、行动、语言、 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为依据。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900fe2f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cd.png)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1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导言:文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是人类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古代诗歌不仅有着优美的音韵、独特的意象,更是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和文化。
本专题旨在通过学习古代诗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并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诗歌中的意象及其作用,分析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2. 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欣赏古诗词的过程中,提高朗读和理解能力。
3. 熟悉古代诗歌的韵律、格律等基本要素,学会利用这些要素鉴赏古诗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使之达到“文化艺术素养培养”的目标。
3. 通过学习古代诗歌,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中国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并对其进行分析和鉴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之能够从多方面观察和分析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① 导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一次课上学过的内容,与古代诗歌有关的内容,并请同学们尝试用一句话概括上一节课内容。
② 为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并告知学生将听一首名叫《七步诗》的古代诗歌,回答一些问题,了解其情感表达和人物形象。
2. 学习过程① 听课:学生合上书本,听课时着重注意理解每句话,思考每个词汇和句式的意义。
老师要停顿一些时候,引导学生理解古代汉语中的语法结构。
② 看文:让学生重新阅读这首诗歌,并结合教师的讲解,了解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鼓励同学们在书上划出一些关键词,并思考如何描述和解释这些词语表达的意思。
③ 分组探讨:请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和比较每个人所划的关键词。
并请他们尝试回答以下问题:作者通过强烈的意象表现了哪些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中有哪些情感元素?并请同学们就自己所了解到的内容,从多个层次进行论述,通过各自的观点去研究这部分的内容。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共49页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共49页](https://img.taocdn.com/s3/m/3159b413f46527d3250ce019.png)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鉴赏诗歌 的形象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ppt
16
二、物象
物象即事物形象。中国古典诗歌有一 大类叫“咏物诗”即是托“物”言志。
对咏物诗的鉴赏,不要停留在其外形特 点上,要挖掘事物内在的神韵、品格、精神, 找到与“志”的契合点。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 儿的这个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 点,试作分析。
从形神两个方面(或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刻 画的。“蓬头”“侧坐”等表面小孩的天真可爱,从“遥 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专注、聪明(机灵)。
整理ppt
9
人物形象: A、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 公,即诗人自己;
2 古时以天狼星主侵掠,这里以天狼喻西夏。
整理ppt
12
同:诗人塑造的孙权、周瑜们都是建功立业 的英雄。所以诗人形象的共同之处就是都追 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
异:不同的是, 《念奴娇》是拿英雄与自 己对比,抒发了壮志难酬的苦闷。
《江城子》是自比英雄,抒发了作者乐 观自信,和昂扬进取,渴望建功立业的精神。
这首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1用语言描写,刻画了一个热情大方、聪明伶
俐的少女形象。2她一张口就问 “君家何处住?”
又迫不及待地自报籍贯。表现出了姑娘的豪爽与纯真。
这位姑娘又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冒失与莽撞,于是,
赶紧改口说:“或恐是同乡”。又表现出她的聪明伶
俐,3作者借此表现了平民百姓之间纯朴而真
挚情感
整理ppt
17
一、塑造了(特点)(特点)的(物象)
二、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有手法也要答手 法
三、感情 态度
整理ppt
18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歌塑造了一个不畏困难、留得清白的形象。 全诗运用象征(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写 石灰虽经历磨难(千锤万凿”、“烈火焚 烧” 、“粉身碎骨”、“)也要留得清白的 特表点达。诗人也要像石灰一般不畏挫折磨难、即使 牺牲也要独善其身的的高尚节操。
整理ppt
7
李白《从军行》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塑造了一个勇武过人、凛然可敬的英雄形象。 诗歌通过描写人物的装扮(碎铁衣),叙述 在战事危急突出重围射杀敌方猛将,带领士 兵回归的事情,表现出戍边军士良好的精神 风貌。
整理ppt
8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整理ppt
3
一、诗歌中的形象
(一)人物形象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可以通过人物的一个神
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 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通过叙事中一个典 型的细节来表现。
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手法刻画人物的形象, 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整理物形象。(概说)
⑤.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 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 感,形象鲜明。
整理ppt
15
⑥.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 《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⑦.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 《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 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 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整理ppt
13
常见诗歌人物形象类举
①.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 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 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 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 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 山。”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 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整理ppt
11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 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 云中,何日遣冯唐。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 望,射天狼。2
注:1 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 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 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 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
()()()的(身份)形象 2、结合具体语词、表达技巧分析人 物性格。(展开)
3、表现出的意义 。 (评价)
整理ppt
5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一 、把握人物动作、 语言、 神态、外貌、 心理、细节等方面入境析人。 二、分析在事件中体现出的人物特征 三、人物所处的环境特征
整理ppt
6
长干曲 崔颢
语言
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整理ppt
14
③.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 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 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 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 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 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 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 的知识分子形象。
感悟诗歌的形象
忻州十中 周亚统
整理ppt
1
1 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 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 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形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象
( 意
景(景物形象)
象
)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事物形象)
整理ppt
2
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
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写出了物怎样的特点? 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画面)?
诗人在诗中刻画人物自有其用意:有的是塑造 人物来自比,有的是以塑造人物来表达自己观 点。 因此,鉴赏人物形象时,既要把握准人物, 又要搞清诗人的用意.
整理ppt
10
比较《江城子.密州出猎》与《念奴娇.赤壁怀古》 运用人物形象用意的异同。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 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 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 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 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 樽还酹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