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雨水收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场雨水收集
【篇一:友谊时代广场雨水收集回用方案】
sys
?
水医生
系列
沈阳友谊广场雨水处理
回用工程
初步方案
北京科净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3-07-01
目录
一、工程概
况 ......................................................................................................
1 二、设计依据与设计原
则 (1)
2.1 设计依
据 ....................................................................................................... .. 1 2.2 设计原
则 ....................................................................................................... .. 1 三、设计参数分
析 (2)
3.1 进出水水质分
析 ............................................................................................. 2 3.2 水量平衡分
析 (3)
四、处理工艺设
计 (4)
4.1 设计范
围 ....................................................................................................... .. 4 4.2 设计处理规
模 (5)
五、主要构筑物与设备清
单 .............................................................................. 7 六、运行费
用估算 (7)
一、工程概况
沈阳友谊广场位于项目位于沈阳市沈河区青年大街197号,项目总
用地面积1.6万多平方米,拟建设高档百货、5a甲级写字楼和精装
公寓,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

同时配备高档餐饮、超市及金廊
最大规模会所群。

业主单位为满足当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要求,本工程拟收集机
房层屋面雨水,处理后回用于7层屋面绿地的浇洒用水。

根据业主
单位提供的图纸,机房层屋面面积为1752.16m2,7层屋面绿化面
积图测约为1118.3m2。

二、设计依据与设计原则
2.1 设计依据
? 《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 ?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 ?
主设计单位提供的参数和图纸等资料 2.2 设计原则
? 尽可能多的收集雨水并处理回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 注重
收集雨水的水质保持问题,保证雨水收集利用安全、可靠;
? 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及项目用水概况,确保方案经济合理,保证客
户“建得起,
用得起”。

? 处理工艺要求:全自动运行,免维护,管理简单,出水水质稳定,运行费用
低。

三、设计参数分析
3.1 进出水水质分析 3.1.1 雨水水质
本项目收集的雨水为屋面雨水,雨水水质无实测资料。

雨水水质采
用《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中的经验值:屋面雨水初期径流弃流后的水质为codcr:70-110mg/l、ss:
20-40mg/l、色度:10-40度。

根据规范中的相关要求,屋面雨水初
期雨水弃流量一般按照2~3mm降雨量弃流。

经弃流后的后期干净雨水方可接入雨水处理回用系统。

3.1.2 出水水质
本工程出水拟回用于绿化,根据《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回用水的codcr、ss指标应满足表4-1的水质标准,
其余指标应分别符合表4-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中相应类别的水质标准,相同指标执行最高标准。

表3-1 雨水处理后codcr、ss指标(gb50400-2006)
表3-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 3.1.3 水质分析
初期雨水水质较差,为降低雨水的处理难度和处理成本,屋面雨水
一般对降雨的前2~3mm的降雨进行弃流、不做收集,只收集后期的干净雨水。

本工程回用用途为绿化,对水质的要求较低。

本工程收集的后期屋
面雨水水质也较好,只需经过简单的过滤——消毒处理,即可满足
回用需求。

3.2 水量平衡分析 3.2.1 雨水收集量分析
根据《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中降
雨资料,沈阳市年均降雨量为695.4mm,年均最大月降雨量为
186.4mm(7月)。

【篇二: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实施办法】
@@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实施办法
第一条为实现雨水资源化,修复水环境和生态环境,减轻城市洪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山
西省城市供水及节约用水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县城规划控制区范围内的新、改、扩建建设工程项目,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同期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
(一)建(构)筑物占地与道路硬化面积之和在5000平方米以上
的住宅小区、学校和行政事业单位、企业、社会团体用房等建设工程;
(二)总用地面积在8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市政绿地等绿化项目;
(三)硬化地面面积在8000平方米以上的广场、人行道、步行街、停车场、城市道路等市政公共设施。

有特殊污染源的化工企业、制
药厂、医院、金属冶炼和加工企业等,收集利用雨水时还需经有相
关行政主管部门参加的专题论证会确定。

第三条雨水收集利用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管理与维护工作,
要结合再生水利用设施的建设,遵循建设工程的地面硬化后不增加
建设区域内雨水径流量和外排水总量
的原则,严格按照《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gb50400-2006)和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建设雨水收
集利用设施。

(一)如果地面硬化利用类型为建筑物屋顶,其雨水应当集中引入
地面透水区域,如绿地、透水路面等进行蓄渗回灌或者引入储水设
施蓄存利用;
(二)如果地面硬化利用类型为庭院、广场、停车场、人行道、步
行街等建设工程,应当首先按照建设标准选用透水材料铺装,或者
建设汇流设施将雨水引入透水区域蓄渗回灌或者引入储水设施蓄存
利用;
(三)如果地面硬化利用类型为城市主干道、交通主干道等基础设施,其路面雨水应当结合沿线的绿化灌溉,设计建设雨水收集利用
设施。

第五条建设工程的附属设施应当与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相结合。

景观
水池应当设计建设为雨水储存设施,草坪绿地应当设计建设为雨水
滞留设施。

用于滞留雨水的绿地宜低于周围路面50~100mm。

第六条雨水收集利用系统除满足收集、处理和贮存回用外,还应当
考虑调蓄排放功能,削减雨水洪峰径流量。

第七条建设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编制的《建设项目节约用水措施方案》中,应当有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的内容。

县城市节约用水行
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方案进行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县规划、建设、房管、园林等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从规划、设计审查、施工、竣工验
收等环节严格把关:
(一)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对无
节水措施方案审查意见的,不予办理;
(二)施工图审查单位在审查施工图设计文件时,要严格按照相关
法律、法规以及技术规范和标准,对建设工程项目涉及雨水收集利
用设施的设计图纸进行审查。

对未按照要求设计雨水收集利用设施
或者雨水收集利用设施设计不符合要求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
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建设前,建设单
位应当到县节约用水管理机构备案。

房管行政主管部门在办理《商
品房预售许可证》时应当配合把关;
(三)县节约用水管理机构应当组织对建设工程雨水收集利用设施
的竣工验收。

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
办理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手续,房管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房
屋产权证》。

第八条处理后的雨水水质根据用途确定,除达到《建筑与小区雨水
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规定的水质指标外,其余指
标应当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雨水收集处理后主要用于绿化、道路清洁、冲厕、景观环境用水和
回灌地下水、补充河道景观水等。

第九条公园、广场、停车场、道路桥梁等新建市政工程的雨水收集
利用设施,由县级园林绿化、建设、市政公用等部门分别负责组织
建设。

建设前,应当按照要求到县节约用水管理机构备案;竣工后,由县节约用水管理机构组织验收并纳入日常监管。

第十条蔚汾镇、蔡家崖乡政府要结合城中村改造、片区开发建设、
建筑物及庭院排水设施改造、道路及雨(污)排水管道改造工程,
按照有关标准和规范,负责组织建设所辖区的市政工程的雨水收集
管道和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实现雨污分流,多余雨水外排进入市政
雨水系统。

市级园林绿化部门对所属的已建成公园、市政绿地、广
场等公共设施,应当组织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收集利用雨水。

已建成单位(含居住小区、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学校、等),根
据实际情况,开展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建设工作。

已建成单位的雨水
收集利用设施竣工后,由建设单位所属政府组织验收,并纳入日常
监管。

第十一条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贮水湖塘洼地、坝塘、沼泽地等拦蓄
雨洪资源水利工程的管理。

在水利工程范围内不得填堵贮水湖塘洼地、坝塘、沼泽地等,确需填堵的,应当经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批准。

第十二条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的建设单位、管理单位或者物业管理企
业应当加强对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能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县级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履行职责,加强
协调配合,建立联动机制,切实落实城市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的建设
和管理工作。

第十四条本规定自2013年12月1 日起施行。

2013年10月10日
【篇三:城市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城市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前言:
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并非是新鲜事,我国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修建池塘
拦蓄雨水用于生活的记录,而西北地区水窖的修筑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国外收集利用雨水的记录也不乏其例。

而真正现代意义上的雨
水收集利用尤其是城市雨水的收集利用是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
代约20年时间里发展起来。

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加速,城市缺水的
矛盾也进一步加深,环境与生态问题也同步扩展。

为了解决缺水、
环境、生态等一联串的矛盾,人们把注意力放到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这一课题正好是解决了缺水、环境、生态这一联串的问题。

国外对
这一课题的研究起步较早,国内城市收集利用雨水起步较早的首推
北京,而上海在收集利用雨水的问题上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原
因是上海尽管水的质量不好但并不缺水。

然而雨水的收集和利用解
决的并不仅仅是水的问题,它还可以减轻诸如上海地区日显巨大的
自来水的供水压力、路面积水等问题。

对水土流失、河水污染等问
题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一、为什么要收集利用雨水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笔者收集了一组南桥地区的有关数据:
2004年南桥地区的高峰用水量为13万吨/日,而目前第三水厂的制
水能力为10万吨/日,由于输水管道的管经达不到要求,实际输水能力仅为8.5万吨/日左右。

为了添补用水高峰的缺口,不得不启用老
水厂救急。

在这本来就很紧张的用水环境中,又增加了绿化用水10
万吨/月,道路冲洗用水7万吨/月。

(洗车用水还没统计在内)。

从中不难看出,南桥地区的自来水供应已难以同步跟上城市化发展
的步伐。

城市的浇灌绿化、冲洗马路等公益用水及洗车等新兴的用水行业又
进一步加重了自来水供应的负担。

可是每年的暴雨季节,泛滥的雨
水又给城市排水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而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正好解决
了这一给城市建设带来的两大难题。

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可以为我们带来许多的好处,我们可以把收集来
的雨水用于日常生活,如洗衣洗车、冲洗厕所。

当然浇灌绿化、冲
洗马路、消防灭火等等更是雨水利用的大户。

雨水的收集和利用还
可以减少城市街道雨水径流量,减轻城市排水的压力,同时有效降
低雨污合流,减轻污水处理的压力。

有此可见,我们有必要把雨水收集起来并加以利用。

二、收集雨水的可行性分析
雨水收集和利用的目的明确了,接下来我们就要分析本地区能不能
收集雨水?为了研讨这个问题,笔者又收集了这样一组南桥地区的
有关数据:
据奉贤水文站40年的实测雨量统计,南桥地区常年平均雨量为1111.6毫米,每年的4—9月的平均雨量都在100毫米以上。

雨水充沛是本地一个显著的气候特征,这是我们能不能收集雨水的
一个先决条件。

此外,我们要考虑的第二个问题是,到那里去收集
雨水?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屋顶是一个最好雨水收集点,马路、广场、操场、绿地等等都是收集雨水的好地方。

由此可见,本地区
有足够的雨水,有足够的雨水收集场所,收集雨水是可行的。

国外已有许多雨水收集利用的成功范例。

日本最早实施雨水利用工程。

东京都墨田区把降到各家屋顶的雨水
通过导水管收集到水箱中,然后用于冲厕所、浇庭园和洗车等。


项和居民合作来普及雨水利用的工程,获得了国际环境自治团休协
商会的第一届环境奖。

目前,越来越多的日本地方政府响应在首都
中心建立微型水库的号召,对些项费用提供补助,已先后在国技馆、日本电视台和上智大学图书馆等1000多个场所建立了微型水库。


对防止排水不及而造成的城市道路积水也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德国ludwigshafen已经运行十年的公共汽车洗车工程利用
1000m2屋面雨水作为主要的冲洗水源;法兰克福possmann苹果
轧汁厂将绿色屋面雨水作为冷却循环水源等等
特别是1992年建于柏林市的某小区雨水收集利用工程,将160栋
建筑物的屋顶雨水通过收集系统进入三个容积为650m3的贮水池中,主要用于浇灌,将溢流雨水和绿地、步行道汇集的雨水进入一个仿
自然水道,水道用砂和碎石铺设,并种有多种植物。

之后进入一个
面积为1000m2、容积为1500m3的水塘(最大深度3m)。

水塘中
以芦苇为主的多种水生植物,同时利用太阳能和风能使雨水在水道
和水塘间循环,连续净化,保持水塘内水清见底,形成植物鱼类等
生物共存的生态系统。

遇暴雨时多余的水通过渗透系统回灌地下,
整个小区基本实现雨水零排放。

柏林potsdamer广场daimlerchrysler区域城市水体工程也是雨水
生态系统成功范例。

该区域年产雨水径流量2.3万m3。

采取的主要
措施:建有绿色屋顶4ha;雨水贮存池
3500m3,主要用于冲厕和浇灌绿地(包括屋顶花园);建有人工湖12ha,人工湿地1900m2,雨水先收集进入贮存池,在贮存池中,
较大颗粒的污染物经沉淀去除,然后用泵将水送至人工湿地和人工
水体。

通过水体基层、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等进一步净化雨水。

此外,还建有自
动控制系统,对磷、氮等主要水质指标进行连续监测和控制。

使该
水系统达到一种良性循环,野鸭、水鸟、鱼类等动植物依水栖息,
使建筑、生物、水等元素达到自然的和谐与统一。

三、怎么样收集利用雨水
收集雨水首先要有一个集水面,再配一套输水管,最后是蓄水池。

收集雨水的系统并不复杂,投入最大的是蓄水池,其次是输水管。

就目前的条件而言,收集屋顶的雨水,集水面也有,输水管也有,
缺的只是蓄水池。

而建蓄水池也并不是一件很复杂的事,只要在每
栋房前的花园或绿地底下建一个蓄水池,上面留一供取水和清扫池
底垃圾的口,顶上复盖土并种上绿化。

这样的蓄水池还可以和人防
建筑相结合,一方面满足了人防的建设指标,另一方面又增加了一
条收集利用雨水的投资渠道。

高速公路同样也是一个收集利用雨水的好场所。

我区现有的两条高
速公路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现有的高速公路路幅为24米,a4高速公路全长为23832米,集水
面积为857952平方米。

a30高速公路全长为39612米, 集水面积为950688平方米。

两路共计集水面积为1808640平方米。

以六月份
0.154米的平均雨量为参考数据,两条高速公路的集水量可达278530.56立方米。

考虑到路面收集雨水的损耗,以85% 计,两条
高速公路可收集到雨水还有236750.976立方米。

换言之,就一个月
两条高速公路可收集到雨水23.6750万吨。

只要在高速公路的边上
每隔一定的距离建一蓄水池,再把各个蓄水池串联起来,把一个个
分散的小蓄水池变成一个统一的蓄水系统,结合高速公路的绿化带
的用水,这样就可以方便的收集和取用雨水。

四、雨水利用的水质控制
用以上方法收集来的雨水并非是纯净的水。

雨水水质控制是现代城
市雨水利用不可忽视的问题。

影响雨水质量的原因主要有这么几个
方面:
一是由于大气的污染,直接由降水带来的污染物。

城市的大气污染
日趋严重,致使雨水水质下降,不少城市出现酸雨。

从部分城市降
雨水质分析结果看,天然雨水中含有的污染成分为ss、cod、硫化物,氮氧化物等,但浓度相对较低。

其次是屋面材料的影响和在非降雨期屋面上积累的大气沉降物。

路面雨水径流水质和影响因素相对其他方面的污染要复杂的多。


面材料、汽车排泄物,生活垃圾、裸露或植被地带冲出的泥沙等等,其成分复杂,随机性很大。

主要污染成分有
cod、ss、油类、表面活性剂、重金属及其它无机盐类。

cod、ss
均可能高达数千毫克/升。

为了有效控制雨水的水质,我们就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如;路面雨
水截污装置、初期雨水弃流装置等等。

为了控制路面带来的树叶、垃圾、油类和悬浮固体等污染物,可以
在雨水口和雨水井设置截污挂篮和专用编织袋等,或设计专门的浮
渣隔离、沉淀截污井。

也可设计绿地缓冲带来截留净化路面径流污染物,但必须考虑对地
下水的潜在威胁,限用于污染较轻的径流,如生活小区、公园的路
面雨水。

设计特殊装置分离污染较重的初期径流,保护后续渗透设施和收集
利用系统的正常运行。

除了上述源头控制措施外,还可以在径流的输送途中或终端采用雨
水滞留沉淀、过滤、吸附、稳定塘及人工湿地等处理技术。

需要注
意雨水的水质特性,如颗粒分布与沉淀性能、水质与流量的变化、
污染物种类和含量等。

我国对城市雨水水质特性和相应的处理技术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没有相应的技术规范和要求。

随着城市雨水利用技术的推广和城市
非点源污染控制的开展,雨水的净化处理也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结语
现代城市雨水利用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选择
雨水利用系统方案时,要特别注意地域及现场各种条件的差异。


使在同一个城市,由于项目间各种因素和条件的不同,宜采用的方
案也可能完全不同,切勿生搬硬套。

规划设计要根据现场的气候及降雨、水文地质、水环境、水资源、
雨水水质、给水排水系统、建筑、园林道路、地形地貌、高程、水景、地下构筑物和总体规划等各种条件,充分考虑收集利用和各种
渗透设施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通过水量平衡、水力计算和技术经
济分析来确定方案,力求最佳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